一、養(yǎng)生之道
《史記·太史公自序》概括道家學(xué)說的要旨時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fù)生,離者不可復(fù)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司馬談在論道家要旨時競用了三分之一的筆墨講形神關(guān)系,由此看來,注重養(yǎng)生之道和對生命本質(zhì)的思考與探索,乃是道家學(xué)派的重要傳統(tǒng)。在《莊子》、《管子》中的《心術(shù)》、《內(nèi)業(yè)》等四篇和后世的道家作品中,無不對形神問題和生命現(xiàn)象予以了特別的關(guān)注。道家的這一傳統(tǒng),是其創(chuàng)始人老子所開創(chuàng)的?!独献印返谑略唬?/p>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高亨先生認為,此處所謂“抱一”的“一”,就是指的“身”。河上公注曰:“營魄,魂魄也。”《楚辭·遠游》亦有“載營魄而登霞兮”的詩句,朱熹《楚辭集注》曰:“其所謂營者,字與熒同,而為晶明光炯之意?!边@里面透露出一個信息:魂是有光亮的。那么魄呢?與老子大約同時代的子產(chǎn)的話可以對我們的理解有幫助,他說:“人生始化日魄,既生魄,陽日魂?!奔热皇恰瓣柸栈辍?,也就可以說“陰日魄”了。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魂是有光亮的了。杜預(yù)《春秋左傳集解》對子產(chǎn)這句話解釋道:“魄,形也?!薄瓣?,神也?!薄抖Y記·郊特牲》也說人死之后“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庇纱宋覀兛梢灾馈盎昶恰?“營魄”)即相當(dāng)于“神”與“形”,“載營魄抱一”即不使形神相離之意。此外,“陽日魂”一語還告訴我們,春秋時期人們已用陰陽觀念來理解人體構(gòu)造了,這正與老子的思想相合。老子曰: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
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和合而成,人為萬物之一類,自然也包含陰陽二氣,那就是“營魄”(魂魄)?;昱c魄的結(jié)合便有了人的身體和生命,魂與魄的相離便意味著人的死亡,所以老子十分重視“抱一”、“無離”?!肚f子·庚桑楚》引老子之言曰:
衛(wèi)生之經(jīng),能抱一乎?能勿失乎?
此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意義完全一致,都是強調(diào)形神不離,以保證生命的正常延續(xù)。
司馬遷說老子“修道而養(yǎng)壽”,莊子說老子有“衛(wèi)生之經(jīng)”,老子自己也說要善于“攝生”。“衛(wèi)”是護養(yǎng),“攝”是調(diào)攝、保養(yǎng),“衛(wèi)生”和“攝生”都是“養(yǎng)生”,這說明老子重視養(yǎng)生之道。使形神“抱一”、“無離”、“勿失”的“衛(wèi)生之經(jīng)”,亦即老子的養(yǎng)生之道。
老子的養(yǎng)生之道與世俗之人截然不同。世俗之人皆注重享受,盡量去滿足自己的物質(zhì)欲望,老子把此種行為稱為“益生”、“厚生”。老子曰:
益生日祥。(五十五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五十章)
“益生”謂縱欲貪生,“祥”于此處作妖祥、不祥解。王弼注曰:“生不可益,益之則天也”,即以“天(妖)”解“祥”?!肚f子·德充符》曰:“當(dāng)因自然而不益生?!痹诶献蛹捌涞兰覍W(xué)派看來,人的生命也是一個自然體,對待生命也應(yīng)本著因任自然的原則,不可妄加增益,如果貪圖享受而放縱自己的欲望,不但不能增益生命力,反而會損害生命,招致災(zāi)殃?!秴问洗呵铩け旧菲浴胺嗜夂窬啤睘椤盃€腸之食”,以“靡曼皓齒”為“伐性之斧”,即是‘ 老莊這一思想的極好發(fā)揮。故而老子指出,世上之人,屬于長壽的占十分之三;屬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這些都是自然的死亡,還有一些人本來可以長壽卻自尋了短命,也占了十分之三。為什么會自尋短命呢?老子的回答是“以其生生之厚”,即奉養(yǎng)過度了,這是不善于養(yǎng)護生命的表現(xiàn)和結(jié)果。老子此話的言外之意是,只有極少數(shù)人(約十分之一)善于養(yǎng)護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了解真正的養(yǎng)生之道。
通過對世俗之人“益生”、“厚生”的錯誤做法的反思,老子提出了以恬淡寡欲、清靜質(zhì)樸、純?nèi)巫匀粸橹髦嫉莫毺氐酿B(yǎng)生之道。
老子的養(yǎng)生之道首先嚴格地區(qū)分了“內(nèi)”和“外”。他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四十四章)
名聲和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樣更有害?這些問題人們并未曾認真思考過,世俗之人最容易在這些問題上犯糊涂,往往輕身而徇名利,貪得而不顧危亡。而在老子看來,只有生命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功名利祿、聲色厚味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世俗之人由于分不清內(nèi)外,抵制不住身外之物的誘惑而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質(zhì)享受,無節(jié)制地放縱自己的欲望,他們以為這樣對生命有益,結(jié)果反而是殘害了身體,損折了生命。老子歷數(shù)貪利縱欲對生命的損害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十二章)
有見于此,老子乃喚醒世人要分清內(nèi)外,珍重生命,不可為名利而奮不顧身。為此,《老子》十九章提出了要“少私寡欲”,認為只有恬淡素樸、不以厚益其生為目的的生活,才能真正護養(yǎng)自己的生命,使之不受身外之物的拖累和殘害。
那么,世人為什么分不清內(nèi)與外呢?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少私寡欲”呢?老子考慮到了更深的層次。他認為,內(nèi)與外、物與身都是相對待而言的,只要有“身”存在,外物就必然會對其發(fā)生作用,因而要想真正擺脫外物的拖累和侵害,最徹底的方法莫過于“無身”。老子說: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十三章)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七十五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人生之所以有許多麻煩和禍患,乃是由于有身體,有生命,如果沒有這個身體,沒有這個生命,消除了內(nèi)與外、物與身的對此處之“貴生”,其義同于第五十五章的“益生”和第五十章的“厚生”。第七十二章之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老子的這一態(tài)度,其言曰:“圣人自知不白見,自愛不白貴?!笔钦f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我表現(xiàn)炫耀;但求自愛而不自顯高貴。蔣錫昌曰:“‘自愛’即清靜寡欲,‘自貴’即有為多欲,此言圣人清靜寡欲,不有為多欲?!再F”則厚益其生,追逐名利,貪圖享受,不能清靜寡欲,如此則不能自愛其生,反而自損其生,是謂“貴生”。
外物無所加焉,患又從何而來呢?這的確是一種最徹底的方法。然而老子所謂“無身”、“無私”并非不要生命,它只是一種對待生命的獨特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乃是對天地之自然的效法,那就是“不自生”、“無以生為”、“外其身”,不以生為意,恬淡處之。老子指出,這樣做反而會收到“存身”、“長生”、“成其私”的效果,反而能很好地保全和護養(yǎng)生命。因而,“外其身”、“無私”乃是“存身”、“成其私”的有效手段。這確實是高超的辯證法,是“無為而無不為”的絕好運用,只有“無為”才是最高最好的“為”。
老子對于生命所持的這種態(tài)度,乃是一種自然主義的態(tài)度:生不足喜,不以貨利聲色厚之益之;死不足悲,不因恐懼死亡而惶惶不可終日;生死不能動其心,外物不能害其生。這就是老子所謂的“善攝生”,就是老子的“衛(wèi)生之經(jīng)”。
《老子》五十九章又稱這種養(yǎng)生之道為“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這句話極易使人聯(lián)想到后世道教所津津樂道的“長生不老”、“長生不死”。其實這兩者之間并無必然聯(lián)系,卻有本質(zhì)區(qū)別。道教所謂的“長生不老”、“長生不死”,是指的肉體的永生或成仙,而老子的“長生久視”卻絕無此意。高明《帛書老子校注》曰:“‘長生久視’,‘視’字在此當(dāng)訓(xùn)‘活’?!秴问洗呵铩ぶ丶浩罚骸疅o賢不肖,莫不欲長生久視’,高誘注:‘視,活也?!诖霜q延年益壽之義。”《茍子·榮辱》亦曰:“是庶人之所以取飽食暖衣,長生久視以免于刑戮也”,“視”亦作“活”、“生存”解。可見“長生”并非“永生”,“久視”也不是“不老”、“不死”,“長生久視”乃是養(yǎng)其生,保其身,盡量活得長久以終其天年的意思。河上公注曰: “深根固蒂者,長生久視之道也?!比粢伴L生久視”,則須“深根固柢”。何謂“根”、“柢”?《韓非子·解老》云:“樹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者,書之所謂‘柢’也?!堋舱?,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祿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今建于理者,其持祿也久,故曰:‘深其根’。體其道者,其生也長,故曰:‘固其柢’。柢固則生長,根深則視久,故曰:‘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表n非這里所謂的“道”,是自然之道,其所謂的“理”,是自然之理。因而老子的“深根固柢”,即適其自然之性、順其自然之理以養(yǎng)生,厚藏根基,培蓄能量,充實生命力,如此則可益壽延年,長生久視。由此可見,作為老子養(yǎng)生之道的哲學(xué)基礎(chǔ)的,仍然是其道論;而此種養(yǎng)生之道中所貫穿和體現(xiàn)的最終和最高的價值,便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精神--自然主義。
二、修身之道
人生哲學(xué)不僅要解決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要確立人生的價值、意義和目標,從而為人生提供一種生活的指導(dǎo)。這種生活的指導(dǎo)包括對內(nèi)和對外兩個方面:對內(nèi)為主體內(nèi)在的道德與性情修養(yǎng),即修身之道;對外則是應(yīng)付社會和人際關(guān)系的態(tài)度和方法,即處世之道。在本河上公以精氣吐納導(dǎo)引之說解釋老子的“深根固柢”:“人能以氣為根,以精為蒂,如樹根不深則拔,果蒂不堅則落。言當(dāng)深藏其氣,固守其精,無使漏泄?!币嗫蓚湟徽f。
我們主要分析考察作為老子人生哲學(xué)之一部分的修身之道。
注重修身之道是中國古代哲學(xué)的一個重要特色。儒家的道德修養(yǎng)學(xué)說以倫理為重心和目標,與此密切相關(guān)的性情修養(yǎng)也配合并服從于這一重心和目標。這樣一種修身之道在后世為歷代官方所提倡,并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老子開創(chuàng)并代表的道家學(xué)說則提供了與儒家迥然不同的修身之道,這種修身之道以自然為重心和目標,無論是道德修養(yǎng)還是性情修養(yǎng),都以自然為最高的價值取向,貫穿了自然主義的精神。
老子的修身之道,具體來說有如下數(shù)端:
(一)“見素抱樸”
“素”是未經(jīng)染色的絲,“樸”是未經(jīng)雕飾的木?!墩f文》曰:“樸,木素也。”可知“素”與“樸”在這里是異字同義,皆指事物之本來狀態(tài)與面貌。段玉裁注曰:“素猶質(zhì)也,以木為質(zhì),未彤飾,如瓦器之坯然?!痹谥袊軐W(xué)中,“質(zhì)”與“文”相對??鬃又亍拔摹?,老子重“質(zhì)”。在老子眼中,“文”為巧飾,違反了人性之自然。巧飾流行,更形成種種有形無形的制約,拘束著人性之自然。因而,老子提倡“見素抱樸”(十九章),表現(xiàn)了他崇尚自然的道德價值取向和修身原則。老子還說: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三十八章)
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三十九章)
河上公注曰:“處其厚‘者,謂處身于敦樸?!薄奥德怠毙稳萦竦娜A麗,“珞珞”形容石的質(zhì)樸堅實。老子主張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淺薄,存心篤實,而不居于虛華。取舍之間,清楚地表明了老子“見素抱樸”、崇尚自然的價值取向。
“見素抱樸”是老子針對當(dāng)時社會的道德狀況提出來的,是一種矯正時弊的自我修養(yǎng)方法。老子看到,仁義等道德觀念本來是用以勸導(dǎo)人的善行的,如今卻流于矯揉造作、弄虛作假,有人更假借仁義之名以竊取名利,f螄丁在奪取職位之后,搖身一變,儼然成為一代道德大師,把仁義一類的美名放在口袋里隨意運用。莊子沉痛地說:“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圣智邪?”這種情形,或許老子的時代還沒有這般嚴重,但已經(jīng)足以遘害人民了。所以老子認為不如拋棄這些被人利用的外殼,而恢復(fù)人們天性自然的道德。
在老子看來,有出自人類樸素天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矯揉造作、被人利用的人為的道德。人性本是樸素自然的,并不受也無須受任何道德觀念的制約,甚至也不知道仁義禮智等道德規(guī)范為何物。人的行為若是出于這樣的本性,便與大道自然相合,雖不知道德為何物,卻又是最道德的。因而,從價值觀上看,自然的道德要高于人為的道德。老子認為,正是因為這種自然道德的失落,才有了人為提倡的道德。換言之,道德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們對于道德的自覺,而對道德的自覺恰恰表明了真樸的失落和人類自然天性的迷失。當(dāng)人們失去了一種本不該失去的東西之后,才會真正感《莊子·膚篋》。
到它的可貴。出于對人類純真樸素的自然天性的摯愛,更出于對于恢復(fù)這種自然天性的執(zhí)著,老子視“樸”為一種美德,賦予“樸”以極高的價值。他說:
古之善為道者......敦兮其若樸。(十五章)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二十八章)道常無名,樸。(三十二章)
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三十七章)
如果順著說,“樸”是“善為道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真常之德;如果倒過來說,真常之德的滿足,就能“復(fù)歸于樸”?!皬?fù)歸于樸”就是向大道的復(fù)歸,因為大道本身就是“樸”。當(dāng)人們的行為背離了大道時,就要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使之“自化”而復(fù)歸于“樸”?!皹恪敝再F,就在于它符合自然,體現(xiàn)了自然。向真樸的自然之性的復(fù)歸,是老子修身之道的最終目標,也應(yīng)是人類永遠要為之努力的目標。
(二)“復(fù)歸于嬰兒”
關(guān)于返樸歸真的道德追求和價值取向,老子還有一個生動形象的說法,即“復(fù)歸于嬰兒”。嬰兒象征著純真,老子認為,具有高尚道德修養(yǎng)的人,其內(nèi)心就如嬰兒般純潔天真。因而在《老子》書中,嬰兒乃是一種極高的境界。老子曰:
為天下駱,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二十八章)
王弼注曰:“豁不求物,而物自歸之?!薄盎怼奔聪?,地勢低洼,水歸趨之。有道之人能使天下眾物歸之,故得以保持真常之德而不失,復(fù)歸于嬰兒般純真自然的境界。
在老子看來,嬰兒的境界要高于世俗所謂道德之境界,所以才要提倡向嬰兒境界的復(fù)歸。老子對嬰兒的境界多有描述: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十章)
“專氣致柔”,謂結(jié)聚精氣到最柔和的境地,達于心境極其靜定的狀態(tài),即所謂“心平氣和”的狀態(tài)。心平氣和則內(nèi)無雜念,外無欲求,如王弼所說:“任自然之氣,致至柔之和,若嬰兒之無欲乎?”修身至此,已達一極高的境界。老子對有道之人的與眾不同有這樣的描述: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二十章)
“孩”與“咳”同?!墩f文》云:“孩,古文’咳‘,從子?!庇衷疲骸翱龋σ?,從日,亥聲?!北娙宋鮼砣镣麄兩钤谶@個世界上,就好象參加豐盛的筵席,又好象登臺眺望春天的美景,興高采烈,縱情享受。修身而有道之人卻對此持一種自然主義的態(tài)度,獨自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對一切都無動于衷,但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就好象一個無思無慮、無喜無怒、還不知道嘻笑的嬰兒。
修身而有道之人的主要特征,是精神上無比充實飽滿,心靈上無比凝聚和諧。老子對此還有更進一步的描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五十五章)“赤子”即新生的嬰兒。含德深厚的有道之人,如若新生的嬰
兒:毒蟲不刺傷他,猛獸不傷害他,兇鳥不搏擊他;他筋骨柔弱,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還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卻能自動勃起,這是由于精氣充足的緣故;他整天號哭,但喉嚨卻不會沙啞,這是由于元氣淳和的緣故。老子在這里用赤子來比喻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人:他們有著深厚的內(nèi)在修養(yǎng),完全不為外物所動,亦不為外物所傷;他們返樸歸真,毫不矯揉造作,徹底回到了嬰兒般的純真自然的狀態(tài)。這正是老子的修身之道所要達到的目標。
(三)“致虛守靜”
修身之道,說到底乃是修心之道,因而使心達到或處于何種狀態(tài),便是修身之道的關(guān)鍵。老子闡明心之理想狀態(tài)曰:致虛極,守靜篤。(十六章)
對于這句話,既可以從知識論的角度討論,也可以由修養(yǎng)論的角度分析。由修養(yǎng)論觀之,“虛”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的狀態(tài),“靜”是形容心靈不受外物擾動的狀態(tài),因而可以說,“虛” l謂無欲,“靜”謂無為,都是指的心的自然狀態(tài)。只因私欲的活\動和外物擾動,使心蔽塞不安,不再保有自然的狀態(tài)。所以必須時時做“致虛守靜”的功夫,以恢復(fù)空明清靜的自然心靈?!皹O”與“篤”都是極度、頂點的意思,指心靈修養(yǎng)的最高境地。為什么“致虛守靜”必須要到達“極”、“篤”的程度呢?蘇轍曰:“致虛不極,則’有‘未亡也;守靜不篤,則’動‘未亡也。丘山雖去,而微塵未盡,未為’極‘與’篤‘也。蓋致虛存虛,猶未離有;、守靜存靜,猶陷于動;而況其他乎!不極不篤,而責(zé)虛靜之用,難已。”可見,只有“致虛守靜”到“極”、“篤”的程度,方能恢復(fù)心靈之自然。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極”、“篤”也不應(yīng)作絕對的理解,范應(yīng)元說得好:“致虛、守靜,非謂絕物離人也。萬物無足以擾吾本心者,此真所謂虛極、靜篤也?!?/p>
“致虛守靜”是一種總體上的指導(dǎo),在實際操作上,還須化為一些具體的方法。
首先是“少私寡欲”。私欲是障蔽心靈、損害自然真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類的私欲往往是無止境的,所謂欲壑難填是也。人們無休止地追逐聲色名利,不但對社會造成危害,同時也戕害了自己真樸的自然之性和自然之德。就人的心靈而言,若是嗜欲充盈,則何“虛”之有?何“靜”之有?故而老子主張“少私寡欲”,告誡人們不要為身外之物所役使,以保持“虛靜”的自然心態(tài)。
其次是“知足知止”。人生而有私有欲,這是不可消除的。老子的“少私寡欲”并不是要滅絕私欲,而是主張?zhí)竦瓰樯希阉接刂圃谝欢ǖ南薅戎畠?nèi),使心靈保持相對的“虛靜”狀態(tài)。不使私欲超過一定的限度,凡事都要適可而止,便是“知足”。老子指出:
知足者富。(三十三章)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人類最大的禍患莫過于不知足,無休止地追求名利,結(jié)果必然是招致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嚴重損失。只有知足而止,才能“不辱”、“不殆”,才是長久的、真正的富足。
再次是“絕巧棄智”。私欲雖為人生所固有,然而其膨脹擴張,卻與智巧詐偽的助長作用有很大關(guān)系。世俗之人攻心斗智、奸巧詐偽,這不僅造成了社會的混亂,而且損毀了人類純真樸實的自然之性與自然之德。老子有見于此,乃主張絕巧棄智,減損心志的作用,以保持“虛靜”的自然心態(tài)。老子描述這種心態(tài)曰: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二十章)
“昏昏”、“悶悶”的“愚人之心”,便是棄絕了智巧詐偽之心,也就是“虛極”、“靜篤”之心,也就是返樸歸真的自然之心。
(四)“玄同”的境界
經(jīng)過“見素抱樸”、“復(fù)歸于嬰兒”、“致虛守靜”的修身功夫,即可達于理想的人生境界,老子稱此境界為“玄同”: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五十六章)磨去鋒芒,消解紛擾,含斂光耀,混同塵世,這就是“玄同”的最高人生境界。高亨先生說:“如是,天下已致玄妙齊同之境,故日’是謂玄同‘?!狈稇?yīng)元曰:“玄者,深遠而不可分別之義?!边_于“玄同”之境者,泯除了一切差別,超越了一切對立,而與天地萬物同一。達此境界者,親疏、貴賤、利害、得失等世俗的觀念和價值,對于他都是不起作用的、沒有意義的。這樣的境界,也就是第二十三章所謂的“抱一”和第三十九章所謂的“得一”。因而,“玄同”的境界,乃是得道者的境界,即與道合一、與道同體的境界,也就是完全達于自然的境界。人生在此“玄同”的境界中實現(xiàn)了終極的、永恒的意義和價值。
達于“玄同”的境界而與道合一的人,必然會表現(xiàn)出與世俗之人極為不同的心態(tài)和行為。老子曰: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熨馄淙魸帷!?十五章)
大道本身是”無名“的,只好”強字之日’道‘“。體道之士也同大道一樣,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所以只好”強為之容“,勉強地來描述他。老子這里對體道之士進行了一系列的描述:“豫”原是野獸之名,性好疑慮,后來引申為遲疑慎重的意思。范應(yīng)元曰:“豫,象屬,先事而疑,此形容善為士者,審于始而不躁進也。”“猶”亦為野獸之名,性多疑,引申為警覺、戒惕。范應(yīng)元曰:“猶,攫屬,后事而疑,此形容善為士者,謹于終而常不敢肆?!薄皟啊敝^端莊嚴謹,如作賓客之謙恭卑下,不敢妄作?!皽o”義為融和,蔣錫昌曰:“謂圣人外雖儼敬如客,而內(nèi)則一團和氣,隨機舒散,無復(fù)凝滯,渙然如冰之隨消隨化,毫無跡象可見也?!薄岸亍绷x為淳厚,河上公注曰:“’敦‘者質(zhì)厚,’樸‘者形未分,內(nèi)守精神,外無文采也?!薄皶纭绷x為空曠,“混”義為渾厚,河上公注曰:“’曠‘者寬大,’谷‘者空虛,不有功德名,無所不包也?!瘻啞呤乇菊?,’濁‘者不昭然,與眾合同,不自尊也?!边@一連串的形容,為我們描述了“善為道者”虛懷若谷、和光同塵、超凡脫俗的心態(tài)、風(fēng)貌與境界。
達到“玄同”境界的體道之士所具之德,老子稱之為“玄德”。老子曰: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六十五章)
“玄德”是一種極為深遠的德,它的特點就是“與物反”。對于“與物反”,歷來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是把“反”解作相反,謂“玄德”與事物的性質(zhì)相反。如河上公注曰:“玄德之人,與萬物反異,萬物欲益己,玄德施與人也?!币皇墙庾鳌胺怠?,謂“玄德”與事物復(fù)歸于真樸。如王弼注曰:“反其真也?!绷窒R菀嘣唬骸胺凑?,復(fù)也,與萬物皆反復(fù)而求其初?!逼鋵?,這兩種理解是相通的,因為“與物反”即與世俗相反,世俗之人皆背離大道而失其自然之性,“玄德”之人則返歸其自然之性而與大道相合?!芭c物反”則至于“大順”,林希逸曰:“大順即自然也?!笨梢姡靶隆蹦耸菍κ浪椎某?,超越了世俗則表現(xiàn)為“與物反”,就是返樸歸真而合于自然。因而可以說,“玄同”的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亦即“道”的境界。此即老子的修身之道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
三、處世之道
作為生活的指導(dǎo)的人生哲學(xué),不僅要為人們進行自我的道德與性情修養(yǎng)提供原則和方法的指導(dǎo),而且還要為個體的存在作出社會定位,回答如何對待他人,如何應(yīng)付社會,即如何處世的問題。修身與處世遵循的是同樣的原則,因而,內(nèi)在的修身之道向外展現(xiàn),便是處世之道。在老子的人生哲學(xué)中,這一原則,便是自然的原則。
老子的處世之道,具體來講也有如下數(shù)端:
(一)柔退不爭
老子有感于世人一味逞強好勝、不肯謙讓而引起無數(shù)的紛爭,遂提出柔退不爭的處世之道。他不僅以此作為自己的生活指導(dǎo),同時也希望以此改變世人的生活態(tài)度,以消解紛爭,從根本上解救時弊。
具體來講,柔退不爭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實行:一日“守柔”?!笆厝帷奔词厝峋尤?。老子曰: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駱......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二十八章)
深知什么是雄強,卻安于雌柔,甘為天下的溪澗;深知什么是明亮,卻安于暗昧,以此為天下的楷式;深知什么是榮耀,卻安于卑辱,甘為天下的川谷。為什么要這樣呢?老子回答說,因為“柔弱勝剛強”。對于“柔弱勝剛強”,人們通常是從以柔克剛的角度來理解的,而在我們看來,老子的本義是說,柔弱要優(yōu)于剛強。柔弱之優(yōu)于剛強,除包含柔弱最終要勝過剛強的策略性意義外,還包括與其剛強不如柔弱的價值觀意義,這后一層意義容易被忽視。很顯然,如果人們皆能甘守柔弱而不恃剛逞強,則大多數(shù)紛爭自然就不會發(fā)生,已經(jīng)發(fā)生的紛爭自然也會得到消解,社會自然就可以和諧穩(wěn)定了。
一日謙下?!肚f子·天下》篇說老子“以濡弱謙下為表”。謙下即謙恭處下,這不僅是避免禍患、保全自己的手段,也是消解社會紛爭的有效方法。謙下的具體要求是:不自我表現(xiàn)(“不自見”),不自以為是(“不自是”),不自我夸耀(“不自伐”),不自我驕矜(“不自矜”)。謙下的反面是驕矜,驕矜足以導(dǎo)致失敗,必須戒除。老子曰: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二十二章)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三十章)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都是不能謙下的表現(xiàn),老子告誡人們“勿矜”、“勿伐”、“勿驕”、“勿強”,以免“自遺其咎”。謙下不驕是老子處世之道的重要內(nèi)容。據(jù)《史記》記載,
當(dāng)孔子向老子請教時,老子對他的唯一告誡,就是讓他去掉身上的“驕氣”。
三日“不爭”?!安粻帯奔床慌c人爭,不爭先?!肚f子·天下》篇說老子“人皆取先,己獨取后”,“未嘗先人而常隨人”。老子自己也盛贊“不爭之德”(六十八章),并以“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為“三寶”之一。“不爭”與“柔弱”一樣,我們不應(yīng)僅視它為老子的斗爭策略,還應(yīng)看到其中的價值觀意義。以價值觀的角度視之,“不爭”乃是老子崇尚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老子曰:
夫唯不爭,故無尤。(八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
“無尤”即不招致怨咎?!安粻帯弊鳛槿酥?,乃是效法天之道而來,“為而不爭”表明老子并不主張放棄“為”,而只是與世無爭而已?!安粻帯睂崬槔献尤I?、化解社會紛爭的重要方法。老子十分推崇水的品質(zhì),認為水集中了“柔弱”、“謙下”、“不爭”等美德于一身。他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八章)
“上善”之人處世好象水一樣。水最顯著的特性和作用是:一、柔弱,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事物了。二、謙下,它“處眾人之所惡”,甘愿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不爭,它善于滋潤萬物,卻從不與之相爭。水是最自然的,最接近于“大道”的精神,人類的行為應(yīng)該向水學(xué)習(xí),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但卻不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
(二)虛懷若谷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道家思想是“以虛無為本”,《莊子·天下》篇也說老子“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人皆取實,已獨取虛,無藏也故有余”,《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亦述老子謂孔子之言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弊阋娎献訉Α疤摗钡某缟小?/p>
老子喜歡用“谷”來形容“虛”,主張待人處世應(yīng)虛懷若谷。他說:
古之善為道者......曠兮其若谷。(十五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駱。......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二十八章)
上德若谷。(四十一章)
“谷”(“豁”)有如下特征:
一為空豁涵容。第十五章河上公注曰:“’曠‘者廣大,’谷‘者空虛,不有德功名,無所不包也?!钡诙苏峦蹂鲎⒃唬骸盎聿磺笪?,而物自歸之?!崩献诱J為,大道有“虛”、“藏”的特性,能夠包容萬物,以大道為楷模的“善為道者”待人處世,也應(yīng)如空曠的山谷一樣,胸懷廣闊豁達,能夠涵容一切?!肚f子·天下》篇說老子“常寬容于物,不削于人”,“削”即苛求之義。老子認為,有道之士應(yīng)虛懷若谷,容天下難容之事,不苛求于人,使分歧與恩怨化解在自己宏大的度量之中,方能為眾望之所歸。
二為深邃斂藏。世俗之人皆急功近利、炫耀爭風(fēng),誠如莊子所說:“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淺薄得一望即可看透。修養(yǎng)高深的有道之士卻像山谷一樣,是深藏不露的。老子指出,“善為道者”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圣人是“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的,自珍自重而不自示高貴,從不有意顯耀自己。大道是幽深玄遠的,體道之士為人處世,也與象征大道的山谷一樣,幽遠深邃,內(nèi)斂含藏,韜光養(yǎng)晦,深不可測。
三為處下不爭?!盎怼薄ⅰ肮取笔翘幭虏粻幍南笳?,老子鑒于政風(fēng)社情搶先貪奪,爭雄競強,故而主張?zhí)幭虏粻帲凼卮?,知榮守辱,甘為天下的豁谷。對于老子的處下不爭,人們往往只關(guān)注其“術(shù)”的一面,即以不爭為爭、“不爭而善勝”、“后其身而身先”的策略意義,其實,處下不爭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或處世原則,具有價值觀方面的意義。老子之所以推崇這樣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處世原則,乃是在于它是一種極好的德行,所謂“玄德”、“上善”、“上德”是也。再進一步說,這種德行好就好在它符合自然的價值和無為的原則,好就好在它得之于大道并體現(xiàn)了大道?!独献印范苏略唬骸盀樘煜铝?,常德不離?!焙由瞎⒃唬骸叭四苤t下如深貉,則德常在,不復(fù)離于己。”這是就此種德行的普遍意義來講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應(yīng)該持守此種德行?!独献印妨哒乱浴安桓覟樘煜孪取睘椤叭龑殹敝唬稇?yīng)元注曰:“不敢為先,而常謙下,不妄生事,而常虛應(yīng),人自尊之,故能為成才器之人之長也?!比巳裟芴幭虏粻帲匀粫A得眾人的尊敬。誠然,老子的處下不爭主要是說給侯王聽的,侯王雄居眾人之上,尊顯榮貴之至,而在老子看來,侯王們更應(yīng)該做到處下不爭,知雄守雌,知榮守辱。第二十八章河上公注曰:“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雖自知尊顯,當(dāng)復(fù)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強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人深貉也。”正因為貉谷的自居卑下,眾水方能歸之?!独献印妨略唬?/p>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以其“善下”而為天下眾水之所匯歸,此即“不爭之德”,故能成為“百谷王”。若以“術(shù)”論之,可謂“爭”在其中。然而需要強調(diào)的是,老子這種無爭之名而有爭之實的“不爭之德”,并不是有心去爭,并不是刻意去爭,而完全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三)與人為善
《老子》第六十七章提出了“三寶”之說,其中的第一寶就是“慈”。范應(yīng)元曰:“謂以三者為寶,吾執(zhí)持而寶之,珍惜之義也。吾之心慈愛素具,由愛親愛君推而愛人愛物,皆自然之理,茲為第一寶也?!薄按取本褪菒坌募由贤楦?,這是人類友好相處的基本保障和動力。老子身處戰(zhàn)亂,目擊暴力的殘酷面,深深地感到人與人之間愛心和同情心的缺乏,因而極力加以倡導(dǎo),于“三寶”中特別強調(diào)了“慈”。以“慈”為寶,表明老子對人類充滿愛心,對社會有著高度的責(zé)任感。
“慈”的基本要求,就是與人為善。老子主張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時,應(yīng)不計得失,不與人結(jié)怨。他說: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七十九章)
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有了怨恨,就應(yīng)盡量化解。然而調(diào)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有余留的怨恨,因而解怨并不能算是最妥善的辦法。與其結(jié)了怨再去解怨,不如與人為善,當(dāng)初就不與人結(jié)怨。如何能做到不與人結(jié)怨呢?老子說: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四十九章)
河上公注曰:“百姓為善,圣人因而善之;百姓雖有不善者,圣人化之使善也。百姓德化,圣人為善?!笔Y錫昌亦曰:’德‘假為’得‘。此言民之善與不善,圣人一律待之以善,而任其自化,則其結(jié)果皆得善矣?!芭c人為善,難就難在善待不善之人,倘使對不善之人亦能善待之,便能做到不與任何人結(jié)怨了。與人為善并不總是能夠被人理解。老子主張,當(dāng)自己的善心被人誤解而受到委屈時,應(yīng)該忍辱負重,要像虛曠的山谷一樣,默默地包容承擔(dān)一切。七十九章曰:
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有德之人把個人的得失、榮辱、恩怨置之度外,就好比手里拿著借據(jù)的存根卻不向人索取償還一樣。老子認為,天道是沒有偏愛的,但總是站到善人一邊,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善人的行為符合天道。
老子還提出了另一個消解糾紛的方法,那就是”報怨以德“。老子曰: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六十三章)
《韓非子·喻老》曰:“有形之類,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高亨亦曰:“大小者,大其小也,小以為大也。多少者,多其少也,少以為多也。視星星之火,謂將燎原;視涓涓之泉,謂將漂邑;即謹小慎微之意?!笨梢姟按笮《嗌佟?,意思是大生于小,多生于少,故不宜擴大事態(tài),而應(yīng)防微杜漸。有見于此,老子主張以德報怨,別人做了有損于我的事,我不但不計較,不報復(fù),反而以德相報,從而把怨隙消解于萌芽之中。劉向《新序》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梁、楚兩國鄰界,都在邊亭種了瓜,梁人勤于灌溉而瓜美,楚人惰怠而瓜惡。楚人心生妒惡,半夜里把梁人的瓜弄死很多。梁人的長官不但不許部下報復(fù),反而讓他們每天夜里偷著去澆灌楚人的瓜。楚人的瓜越長越好,他們發(fā)覺了是梁人所為,便把這事報告了楚王。楚王自感慚愧,派人前來謝罪,從此兩國修好,邊境相安無事。劉向評論說:“語曰:’轉(zhuǎn)敗而為功,因禍而為福?!献釉唬骸瘓笤挂缘?。‘此之謂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這個故事雖然發(fā)生在老子之后,但卻是老子“報怨以德”主張的絕好例證。河上公注“報怨以德”曰:“修道行善,絕禍于未生也。”“報怨以德”則可息事寧人、轉(zhuǎn)禍為福,否則,以牙還牙、冤冤相報,只能是恩怨越結(jié)越深?!皥笤挂缘隆笔恰吧普撸嵘浦?;不善者,吾亦善之”的邏輯延伸,是與人為善的一種極高姿態(tài)。
天生萬物,雖有良莠不齊,但皆各有其用。同樣道理,世上蕓蕓眾生,雖有善與不善,但也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大道對于萬物是一視同仁的,有道之人對于不善之人,亦無遺棄之理。老子曰: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六十二章)
河上公注曰:“人雖不善,常以道化之。蓋三皇之前,無有棄民,德化淳也?!边@就是說,大道的德化作用可以使不善之人棄惡從善,這就是他不應(yīng)被遺棄的原因。有道之士與人為善,對眾人一視同仁,即使對于不善之人也常懷慈愛之心,不會因其不善而棄之于不顧。老子又曰: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二十七章)
圣人有博大的慈愛之心,能以愛心對待不善之人,使人盡其才。不僅如此,圣人還將這種慈愛之心推廣于天下萬物,正如河上公所言:“圣人不賤石而貴玉,視之如一”,而使物盡其用。這種博大的慈愛之心,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是一種無條件的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因而可以稱為“給予的道德”,它真正體現(xiàn)了大道的精髓。老子曰: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七十七章)
只有真正的有道之人才能具有這種“給予的道德”,才能傾其所有以奉天下。這樣的有道之人,老子稱之為圣人。圣人“無執(zhí)”、“無譽”甚至“無身”,從不把自己放在心上,唯以天下為懷,“以百姓心為心”,似乎一無所有,但卻無所不有。老子曰: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八十一章)
“不積”即毫無保留?!稄V雅·釋詁》曰:“既,盡也?!笔ト吮M量地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毫無保留地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加豐富,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這種“給予的道德”贏得了人們廣泛的、真誠的愛戴,為眾望之所歸,這才是最可寶貴的。《莊子·天下》篇亦稱老子“以有積為不足......無藏也故有余?!边@是一種最偉大的愛的表現(xiàn),誠如弗洛姆所說:“愛是培養(yǎng)給與的能力?!彪m然不求任何回報,但卻得到了眾人的愛戴,這樣的回報可以說是無比豐厚的。我們也可以說,只有真正與人為善的人,才能得到這樣的回報。
(四)“功遂身退”
“功遂身退”也是老子的一個著名思想,且對后世影響很大?!八臁币鉃椤俺伞?,“功遂身退”亦即“功成身退”。對老子的這一思想,人們往往理解為激流勇退,即成功之后就應(yīng)從高位上退下來,否則便會自取禍殃。筆者則以為,激流勇退的思想同老子的“功遂身退”密切相關(guān),但并非老子的原意,而是“功遂身退”思想在后世的應(yīng)用中的演變?!肮λ焐硗恕钡谋緛硪饬x,應(yīng)從《老子》的原文中求得。老子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
這是《老子》第九章的全文。通觀此章,老子意在講述“不盈”的道理,告訴人們應(yīng)如何對待名利和成功?!坝奔词菨M溢、過度的意思,“銳”、“滿”、“驕”都是“盈”的表現(xiàn)。一般人在遇到名利當(dāng)頭的時候,沒有不醉心,沒有不趨之若鶩的。老子在這里說出了知進而不知退、善爭而不善讓的禍害,叫人要適可而止。因為貪圖祿位的人,往往得寸進尺;恃才傲物的人,總是耀人眼目,這都是應(yīng)深自警惕的。富貴而驕,常常自取禍患,就像李斯,當(dāng)他做秦朝宰相時,真是集富貴功名于一身,顯赫不可一世,然而終不免做階下囚。當(dāng)他臨刑時,對他的兒子說:“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莊子最能道出貪慕功名富貴的后果,當(dāng)楚國的國王要聘請他去做宰相的時候,他笑著回答使者說:“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dāng)?shù)歲,衣以文繡,以人大廟。當(dāng)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從淮陰誅戮、蕭何下獄的事件看來,我們可以了解老子警世之意是多么的深遠!李斯、韓信、蕭何之禍,取自持“盈”。持“盈”的結(jié)果,將不免于傾覆之患。所以老子諄諄告誡人們不可“盈”,一個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如能身退“不盈”,才是長保之道。然而,“身退”并不是引身而去,更不是隱匿行跡。唐代人王真理解得很對:“身退者,非謂必使其避位而去也,但欲其功成而不有之耳?!笨梢姟吧硗恕奔词菙坎?,不發(fā)露,即是“不盈”。依循老子的辯證法,倘使能做到持而不盈、揣而不銳、金玉不滿、富貴不驕,自然就可以長保、長守,自然就不會自遺其咎了。老子要人在完成功業(yè)之后,不把恃,不據(jù)有,不露鋒芒,不咄咄逼人??梢娎献铀f的“身退”,并不是要人做隱士,只是要人不膨脹自我。范蠡、張良在功成名就以后,遁隱逃逸,并不是老子所說的“身退”。老子哲學(xué),絲毫沒有遁世的思想。他僅僅告誡人們,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貪慕成果,不要尸位其間,而要收斂意欲,含藏功力。據(jù)此,本章“功遂身退”的含義,同于第二章的“功成而不居”和第三十四章的“功成而不有”。
老子的“不盈”,有其天道觀之依據(jù),符合大道的本性?!独献印分袑Α安挥敝蓝嘤袕娬{(diào),如: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四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十五章)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四十五章)
沖虛不盈是大道的特性,唯有保持沖虛不盈,方能去故更新,永保旺盛的生命力,發(fā)揮永不窮盡的創(chuàng)造作用。據(jù)此,“功遂身退”之“退”的結(jié)果,實質(zhì)上乃是一種“進”,是擺脫已有之成功的拘束,走向更遠大的前程,再建新的功業(yè)。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天之道”就是“法自然”。因而老子“功遂身退”的思想,乃是“道法自然”的必然結(jié)果,體現(xiàn)了自然主義的基本精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