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閆利春|董仲舒人性論的思想結構論析
userphoto

2022.12.02 北京

關注
閆利春,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秦漢哲學、古代德育、河洛文化。
摘要:董仲舒人性論的思想結構體現(xiàn)在思想基礎、運思方法和思想旨歸三個層面。其思想基礎通過天人同構、善惡同源、人貴于物的邏輯理路表現(xiàn)出來。天有陰有陽,陽善陰惡,人亦有陰陽,陰陽之中亦各有陰陽,故而人性之中既有善質又有惡質。人有“達知”能“為仁義”、人能循天之理以“偶天地”以及人有倫理價值取向、能夠化物的屬性決定了人貴于物。深察名號是董仲舒人性論的運思方法,他通過反性之名,指出性有情、身、心之目,只有通過性之目,才能辨明人性的本質;通過對情、身、心之名的辨析指出人性之中既有善質又有惡質,并進一步指出人性中的善質并非圣人(孔子)所名之善;通過對君、王、大夫、士、民之號的辨析,指出只有未覺未化的中民之性才是本源之性的直接體現(xiàn),圣王之性與斗筲之性是本源之性改變后的結果。因性而施王教之化是董仲舒人性論的思想旨歸。他認為人性是天人相與的落腳點,化民之性是天賦予君王的責任,君王體現(xiàn)的是責任倫理而非權力倫理。董仲舒認為“王教”應當因循人性中的情、身、心,安情而不禁情、執(zhí)中以反中和、以利養(yǎng)體更要以義養(yǎng)心。與先秦人性論相比,董仲舒的人性論不僅具有理論上的突破性,而且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關鍵詞:董仲舒;人性論;情;身;心
董仲舒作為影響先秦儒家思想發(fā)生全面轉折【1】的西漢大儒,他的人性思想一直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各種論點層出不窮【2】??v觀諸論能夠發(fā)現(xiàn),近年來學者不再致力于通過定性的方式概括董仲舒的人性思想,而是試圖深入董仲舒論性的內在邏輯以揭示其思想理路【3】。如果我們不把董仲舒貼上諸如性善論者、性惡論者或性三品論者的標簽,而是從思想基礎、運思方法以及思想動機三個方面加以分析的話,那么將有助于把握他的人性論的思想結構。
一、天人同構、善惡同源、人貴于物:董仲舒人性論的思想基礎
凡討論人性話題,必然涉及人性的來源問題。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稱:“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生于情,情生于性?!遍g接指出天是人性的終極來源?!吨杏埂匪^“天命之謂性”則直接肯定性乃天之所命于人。在這兩處中,作為人性來源的天既是自然之天,又是價值之天。此后的發(fā)展中,孟子把天視為人性的價值之源,而荀子則將天視為自然之源,因此有性善論與性惡論的分歧。董仲舒的人性論是在先秦人性話題的基礎上展開的,在人性的來源問題上,他有更加細致的論述。首先,董仲舒論證了為人者天、天人同構的思想,他說:
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于天(為字原缺,凌曙本據盧文弨說補),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shù)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春秋繁露·為人者天》,下引只注篇名)人有生命與結構之分,生命由父母給予,結構由天為之。結構先于生命,所以“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之結構包括形體、血氣、德行、好惡、情感,既有物質結構,又有性情結構,而董仲舒統(tǒng)稱為情性??梢?,董仲舒對人性的探討是基于他的天道觀而展開的,人性應合天道,天之所有亦人之所有。董仲舒進一步從“數(shù)”的層面指出天之為人不是神意的顯現(xiàn),而是造化自然流行的結果。他說:    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于身,身猶天也,數(shù)與之相參,故命與之相連也?!谄淇蓴?shù)也,副數(shù);不可數(shù)者,副類。(《人副天數(shù)》)    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驗皦然也?!怯猩?,其數(shù)然也。美事召美類,惡事召惡類,類之相應而起也。(《同類相動》)求天數(shù)之微,莫若于人。(《官制象天》)    從“數(shù)”的角度尋找天地萬物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是先秦兩漢時期非常流行的學術思想,甚至成為“當時人們的一種思維方式”【4】。“數(shù)”具有宇宙本體的意義,數(shù)同則氣同,氣同則理同。然而經驗世界中的所有物并不能完全在“數(shù)”上相副,董仲舒則以“類”副之,同類則同理。天人同數(shù)相類,審天可以知人,察人亦可知天。因此,通過“數(shù)”與“類”的關聯(lián),董仲舒為天人同構的思想找到了本體依據,人性源自于天的思想也得到更加細致的闡釋。其次,董仲舒從陰陽的角度進一步對人性作出規(guī)定。他說:天道之大者在陰陽。(《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斓乐? 一陰一陽?!煲嘤邢才畾? 哀樂之心, 與人相副。以類合之, 天人一也。(《陰陽義》)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同類相動》)惡之屬盡為陰,善之屬盡為陽。(《陽尊陰卑》)身之名取諸天,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深察名號》)
從天人同構、人副天數(shù)的思想出發(fā),一方面,天之道有陰有陽,人之身亦有陰有陽;另一方面,天之道,陽善陰惡,人之身亦兼具善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董仲舒提出了“陰之中亦相為陰,陽之中亦相為陽”(《陽尊陰卑》)的陰陽觀,即陰、陽亦各有上、下之分。陰之上者相對于陰之下者為陽,陽之下者相對于陽之上者為陰。天道之陰陽如此,人身之陰陽亦是如此,這是研究董仲舒人性論需要注意之處。天既有自然義,又有價值義,則人性也是如此,人性的價值追求當然應該是善的,而人性的自然之質又不必然是惡的。
最后,董仲舒通過分辨人與他物的區(qū)別以說明人性的特征。他說:“天者,萬物之祖也?!保ā俄樏罚┘热惶焓侨f物之祖,那么萬物也定然與天同構,亦必然有陰陽之性。在這種意義上,同源于天、類于天的人與他物有何區(qū)別呢?這個問題關系到人之為人的本質規(guī)定。董子從人能“為仁義”“偶天地”及人有倫理價值取向兩個方面作出了回答。一方面,他說:莫精于氣,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據盧文弨說,倚當作高物),物疢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獨能偶天地?!^人之體一,何高物之甚,而類于天也!此見人之絕于物而參天地。物旁折取天地之陰陽以生活耳,而人乃爛然有其文理。是故凡物之形,莫不從旁折天地而行(天地二字疑衍),人獨題直立端向,正正當之。是故,人之身,首而圓,象天容也;發(fā),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風氣也;胸中達知,象神明也;腹胞實虛,象百物也。(《人副天數(shù)》)在秉氣的意義上,人秉天地之精氣而生,這是人與他物的本源之別。這種本源之別進一步體現(xiàn)在人能夠“為仁義”與“偶天地”兩個方面。“為仁義”涉及到為什么能“為仁義”與如何分辨仁義兩個問題。人緣何能“為仁義”呢?董子曰:察于天之意,無窮極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王道通三》)    因為“天數(shù)右陽而不右陰”(《陽尊陰卑》),仁屬陽,“右陽”不僅是情感上的偏向,更注重實踐意義的行仁。人之受命于天,亦取法于天之仁,故而能“為仁”。由此看來,人之能“為仁”的關鍵在于能察于天之仁,即人能夠分辨仁義。人之所以能夠察仁、辨仁,是因為人之“胸中達知,象神明也”。理論上講,人具有與天之“神明”相類的“達知”,即人具有能察、能辨的能力。但是人之“達知”能否在實踐上被激活,則另當別論,董子云:“天地神明之心與人事成敗之真,固莫之能見也,唯圣人能見之”(《郊語》),人具備“達知”的可能性,這是人之貴于物者,但這并不意味著在現(xiàn)實層面上凡人皆能突破種種障蔽而讓“達知”顯現(xiàn)于外,這就為圣人因人之性而施化的理論留下了空間。而人為什么又能夠“偶天地”呢?董子論曰: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九,與人而十者,天之數(shù)畢也?!ト撕纹滟F者?起于天,至于人而畢?!?,下長萬物,上參天地。(《天地陰陽》)    從“數(shù)”的意義上來說,因為人的參與而有天數(shù)之全,天數(shù)即天道,天道蘊含人道,人道闡發(fā)天道。如果沒有人的參與,那么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九者就僅停留在自然層面,其義理層面則難以聲張,而有了人的參與,天的義理性方被揭示出來。需要說明的是,人之“偶天地”不是盲目的、隨意的,而是要循天理而為之:    唯人道為可以參天。天常以愛利為意,以養(yǎng)長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愛利天下為意,以安樂一世為事,好惡喜怒而備用也。然而主之好惡喜怒,乃天之春夏秋冬也,其俱暖清寒暑而以變化成功也。天出此物者,時則歲美,不時則歲惡。人主出此四者,義則世治,不義則世亂。是故治世與美歲同數(shù),亂世與惡歲同數(shù),以此見人理之副天道也。(《王道通三》)    人道只有副天道才能“參天”“偶天地”,天道亦必須有人道之“參”“偶”才能盡其數(shù)。就此而言,天之數(shù),起于天,終于人,貫通天人之間的是圣與王。這里再一次給圣王的功用留出了空間?!疤斓率氐禄?,人德義”(《人副天數(shù)》),義者,宜也,合理之謂也。天地的施化之德表現(xiàn)為自然的大化流行,人之德乃在于使自然臻于合理。因此,人之“參天”“偶天地”的意義在于使自然的成為合理的,而合理的又必然是自然的,在自然與合理之間實現(xiàn)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董子認為人之貴于物的另一方面在于人有現(xiàn)實的倫理價值取向,他說:人受命于天,固超然異于群生,人有父子兄弟之親,出有君臣上下之誼,會聚相遇,則有耆老長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歡然有恩以相愛,此人之所以貴也。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養(yǎng)之,服牛乘馬,圈豹檻虎,是其得天之靈,貴于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保ā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nbsp;   從現(xiàn)實層面來看,人之貴體現(xiàn)在:其一,人有父子、君臣、長幼、夫妻之倫,每一倫又有相應是“德”,也即人有倫理道德規(guī)范。其二,人既能以五谷、桑麻、六畜養(yǎng)其體,又能“服牛乘馬,圈豹檻虎”,即人能夠基于“用”而改造他物,這就是荀子所謂“善假于物也”。在“用”的意義上,人能化物,使物具有價值意蘊。人有“達知”,能“為仁義”,能循天之理以“偶天地”,這是從本源意義上肯定人相對于萬物的高貴性。人有倫理,人能化物,這是在現(xiàn)實意義上肯定“天地之性人為貴”。從本源之可能到現(xiàn)實之實有,需要圣與王的參與。這是董仲舒論證人性高于物性的邏輯所在。從本源來看,人之有“達知”,能“為仁義”是人性的范疇;從現(xiàn)實層面來看,人之有倫理,有價值取向是人道的范疇?!叭说勒?,人之所由樂而不亂,復而不厭者”(《天道施》),人道是人之尊嚴的挺立處,是人好善惡惡之道德情感的恒常表現(xiàn)。人性具有生發(fā)人道的可能性,但人性并不必然走向人道。 二、深察名號、反性之名:董仲舒人性論的運思方法
既然人性并不定然表現(xiàn)為人道,那么屬于人性本源的善與人道之善就必然有所區(qū)別。而這種看似學理上的區(qū)別如果不能厘清的話,那么就會影響王道教化的實施,也就關系到人性的修養(yǎng)問題。王道教化是因循人之所本有(本源之性)而發(fā),至于人之所應有(人道)而止。因此,人性是施化的對象,而人道是施化的結果,混淆二者必然導致教化之亂象。要避免這種亂象,就必須對本源之性詳加審察,還人性之真面目。在這種意義上,董仲舒對人性展開了剝繭抽絲的辨析。首先,他從名號之辨入手論證性有名有目曰:號凡而略,名詳而目。目者,徧辨其事也;凡者,獨舉其大也。享鬼神者號,一曰祭。祭之散名,春日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獵禽獸者號,一曰田。田之散名,春苗,秋蒐,冬狩,夏狝。無有不皆中天意者。物莫不有凡號,號莫不有散名,如是。是故事各順於名,名各順於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同而通理,動而相益,順而相受,謂之德道。(《深察名號》)天生萬物皆有名號,名號由天而定,由圣人而發(fā)。天人合一因名號而成,名號亂則天人亂。號,舉其大略而言之,名則詳而有細目,因名之目能夠辨名之事。如祭之名下,有祠、礿、嘗,烝四目分別對應春夏秋冬之祭。以此類推,性是名,性亦有目,通過性之目亦能辨察人性之實質。而性之目又有哪些呢?董子云:栣眾惡于內,弗使得發(fā)于外者,心也。故心之為名栣也。人之受氣茍無惡者,心何栣哉?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誠。人之誠,有貪有仁。仁貪之氣,兩在于身。身之名,取諸天。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天有陰陽禁,身有情欲栣,與天道一也?!钦栒哽短斓?,天地之所生,謂之性情。性情相與為一瞑。情亦性也。謂性已善,奈其情何?故圣人莫謂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陰陽也。言人之質而無其情,猶言天之陽而無其陰也。(《深察名號》)    可以看出,若以性為名,則心、身、情三者皆是性之目,亦性之散名。心之名從其“栣”的功能而命之,無惡則無所“栣”,亦無心之名,因此從心之目可以證得人性的實際情況,即人有貪仁之性。身猶天也,天有陰陽,身亦有陰陽,從身之名亦可證得人性之中善惡兼具。天生性情,性情相瞑,情亦性,情有喜怒哀樂之發(fā),情不獨善,從情之名同樣可以證明人性并非獨善而無惡。因此,如果要詳細辨明性是什么,則需要審察性之目,而通過辨析性之目,則不難推知,在本源的意義上,善惡兼具于性。在這種意義上,氣質之性說、性為善論、天賦善惡論、性有善質惡質論、兼宗孟荀論皆有可通之處,而性善論、性惡論、性樸論則所言非是。從性之名目入手,還可以對學界有關董仲舒性情思想的爭論作進一步地辨析。東漢王充批評董子性情論曰:董仲舒覽孫、孟子之書,作《情性》之說,曰:“天之大經,一陰一陽;人之大經,一情一性。性生于陽,情生于陰。陰氣鄙,陽氣仁。曰性善者,是見其陽也;謂惡者,是見其陰者也?!比糁偈嬷?,謂孟子見其陽,孫卿見其陰也。處二家各有見,可也;不處人情性情性(下一“情性”,衍文,當刪)有善有惡,未也。夫人情性,同生于陰陽;其生于陰陽,有渥有泊(?。?。玉生于石,有純有駁;情性(生)于陰陽,安能純善?仲舒之言,未能得實。(《論衡·本性》)    根據《情性》篇,性與情是相對待之二物,不能以性之名、目而論。這與《深察名號》的思想有失吻合。通觀《春秋繁露》,雖然陽善陰惡、陽尊陰卑的思想貫穿其中,但是以性屬陽為善、以情屬陰為惡的思想卻無跡可尋。相反,王充所謂“夫人情性,同生于陰陽;其生于陰陽,有渥有泊(?。S裆谑?,有純有駁;情性(生)于陰陽,安能純善”則與董仲舒“陰之中亦相為陰,陽之中亦相為陽”的思想有相通之處。天之道,有陰有陽,陰陽之中亦各有陰陽。根據王充的分別,性中有陰陽、情中亦有陰陽。董仲舒認為情是天之寒暑,自然之冷熱在人身上的體現(xiàn),因此情亦非全然是惡的。更為重要的是,董仲舒不作性情對待之分,董子在辨性時必然涉及到情,性與情是名與目的關系,而非互相對待的關系。那么如何看待王充所引《情性》之說呢?這很有可能是因為王充所見的《性情》乃是緯書系統(tǒng)托言董子所作【5】。通過這個辨析,可以認定“性善情貪”之類的說法不符合董子人性論的思想實際。如果從名與目的關系來看,那么董子“情亦性也”的思想就很好理解,這并非他“人性思想的一個夾雜”【6】。而馮友蘭從廣義、狹義的角度所作的區(qū)分,雖然與名目之論比較接近,但是他所說的“就其狹義言,則性與情對,為人'質’中之陽;情與性對,為人'質’中之陰”【7】則又偏離了董子人性論的實質。其次,在確定了情、身、心與性的關系之后,董仲舒進一步從生質的意義上對人性作出規(guī)定。他說:性之名非生與?如其生之自然之資謂之性。性者質也。詰性之質於善之名,能中之與?既不能中矣,而尚謂之質善,何哉?性之名不得離質。離質如毛,則非性已,不可不察也。(《深察名號》)“性之名不得離質”,生是性之質,生即自然之資。因此,人之形體、血氣、德行、好惡、喜怒哀樂之情皆是自然之資,亦即性之質。人的這些自然之資顯然不全是善的,故而不能將善定義為性之質。正是在生質之謂性的意義上,董子通過禾米之喻、瞑覺之喻而指出性“可謂有善質,而不可謂善”(《深察名號》)。董子此論顯然是針對孟子性論而發(fā):或曰性也善,或曰性未善,則所謂善者,各異意也。性有善端,動之愛父母,善於禽獸,則謂之善。此孟子之善。循三綱五紀,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愛,敦厚而好禮,乃可謂善。此圣人之善也。是故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得見有常者斯可矣?!庇墒怯^之,圣人之所謂善,未易當也,非善于禽獸則謂之善也。使動其端善于禽獸則可謂之善,善奚為弗見也?夫善於禽獸之未得為善也,猶知於草木而不得名知?!豳|之命性者異孟子。孟子下質於禽獸之所為,故曰性已善;吾上質於圣人之所為,故謂性未善。善過性,圣人過善。(《深察名號》)    在對孟子人性論的批判中,有關善的名實問題凸顯出來。按照循名責實的原則,董子認為既然名是圣人所發(fā)之天意,近世以來的圣人非孔子莫屬,那么孔子對善的界定當具有確定無疑的權威性。如果以孔子所名之善為標準的話,那么孟子所謂的“善端”并不能稱作善,而只有人道之善才能當善之名。不難看出,孟子的“善端”思想相當于董子認為人能“為仁義”的思想。這與孔子所謂的“善人”之善有本質的區(qū)別,即孟子所謂的“善端”是潛在的、不確定的,而孔子所謂的善則是現(xiàn)實的、確定的。這足以體現(xiàn)董子對人性概念之理解的深刻之處,即他“將人性論中潛在與現(xiàn)實、未然與已然、或然與定然的對立關系揭明出來,初步顯示了理性與氣質之性之間的張力”【8】。最后,在論證了性與善的關系之后,董仲舒提出“名性者,中民之性”的主張。他說:民之號,取之瞑也?!袢f民之性,有其質而未能覺,譬如瞑者待覺,教之然后善。當其未覺,可謂有善質,而不可謂善,與目之瞑而覺,一概之比也?!?,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深察名號》)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實性》)    董子同樣從深察民之號起論,民即瞑之義,瞑待覺而能視,民待教而后善。此處涉及“名性者,中民之性”究竟作何理解的問題。董子是不是性三品論者?抑或是他有“人”之性與“民”之性兩種說法【9】?這仍然需要通過“反性之名”來回答。其一,董子把生質作為性的規(guī)定,則形體、血氣、德性、好惡、情感皆是性,生質之性既有善質,又有惡質。這是對所有人而言的,即使是圣人的生質之性也如此。圣人之性,不僅是對生質之性的超越,而且是對人道之善的超越,此即“性未善。善過性,圣人過善”之謂也。所謂“斗筲之性”,是指遺棄生質之性中的善質,而“安于鄙細者”【10】,這已屬現(xiàn)實層面的表現(xiàn),而非生質之性的表現(xiàn)。因此,以生質論性,則圣人之性與斗筲之性皆是后天所為而成,并非生之即有。其二,董子所謂的“中民”,即“庸民”【11】,泛指一般的民眾。而如何理解他以“中民之性”名性呢?董仲舒從名號入手,指出現(xiàn)實中的人有:    故號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號為諸侯者,宜謹視所侯奉之天子也。號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禮義,使善大于匹夫之義,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士不及化,可使守事從上而已。(《深察名號》)    天子、諸侯、大夫是已覺者,已覺者可以覺醒未覺者,即天子、諸侯、大夫皆能通過教化喚醒民性中之善質。士之能事,乃“民之秀者”【12】,處于已覺而未盡覺的狀態(tài)。盡管士之性尚未盡覺,但已經開始超離生質之性。因此,五者之中,只有民之性實處于未化未覺之中,也只有民之性才是生質之性的直接表現(xiàn)。綜合而論,只有遵從董子反性之名、生質之謂性的邏輯才能切實地把握他“名性者,中民之性”的真實意涵,而那種以三品說釋之的觀點實為不察,而以“人”之性與“民”之性相區(qū)別的新論其實并沒有跳出性三品說的窠臼。
三、安情養(yǎng)心成王化:董仲舒人性論的思想旨歸
董仲舒之所以循名責實為性正名,是因為只有澄清人性的本源狀態(tài),才能因人所有而實現(xiàn)人道之善。人道之善,只能是由人性開出的善,而不是與人絕然分離之善。在由人性開出人道的過程中,“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在《深察名號》中有明確的說明,以往研究亦無不論及,此不贅論。盡管董仲舒提出王道教化在人性修養(yǎng)中的重要意義,但是其中亦有非常值得詳察的地方能夠體現(xiàn)他的修養(yǎng)論的邏輯層次。首先,董仲舒通過深察“王”之名號而凸顯君王的教化責任。今案其真質,而謂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而去王任也。萬民之性茍已善,則王者受命尚何任也?其設名不正,故棄重任而違大命,非法言也。(《深察名號》)所謂“天意”就表現(xiàn)在通過確立君王以善民之性方面。如果民性已善,那么“王”的教化將無所施加,“王”之于萬民的責任亦無從體現(xiàn)。而“王”之責任的顯現(xiàn),即是王道之實現(xiàn)。相反,“王”若失去善民之任,則亦失去王道,失去王道的結果是“道不能正直而方,則德不能匡運周遍,德不能匡運周遍,則美不能皇”(《深察名號》)。因此,在董仲舒看來,一方面,社會的失序、綱常的紊亂、災異的發(fā)生不是百姓的行為所致,而是在位者失之教化使然。另一方面,由于人性之中固有“為仁義”的潛質,所以“王”之教化應體現(xiàn)在生長善質,德化萬民,避免不教而誅的現(xiàn)象發(fā)生,即“王者之道任德不仁刑”(《執(zhí)贄》)。綜合而論,王者通過教化、德化而善民之性,既是天之意,又是天人相與之處。董子云:    性者,天質之樸也;善者,王教之化也。無其質,則王教不能化;無其王教,則質樸不能善。(《實性》)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深察名號》)    天之道,有所止,生質之性即天之所止。天之所止即人道之始,也就是王道的發(fā)力之處。盡管“天志仁,其道也義”(《深察名號》),天之意要人“行仁義而羞可恥”(《竹林》),但是天不能使人“為仁義”,只有“王教”能使人“為仁義”以完成人道之善。而“王教”亦必須因“天質之樸”而化,不能另起爐灶。因此,天之所止,即“王教”之所施,天人相與于萬民之性。依此可知,在修養(yǎng)論上,董仲舒強調人的本源之性是“王教”施化的對象,也是天人相與的落腳點。其次,在“王教”因人之性而施化的基礎上,董仲舒明確提出“王教”是“禁天所禁,非禁天也”(《深察名號》)。天道禁陰,亦即天道禁惡。董子認為王道教化的實質在于禁止人性之中惡質的生長,而不是禁止人性的全部內容。人性中有情、有身、有心作為性之目,“王教”就是因循人之情、身、心,使之向善,避免就惡。董子論道:夫喜怒哀樂之發(fā),與清暖寒暑,其實一貫也。喜氣為暖而當春,怒氣為清而當秋,樂氣為太陽而當夏,哀氣為太陰而當冬。四氣者,天與人所同有也,非人所能蓄也,故可節(jié)而不可止也。節(jié)之而順,止之而亂。(《王道通三》)在“氣”論的層面,喜怒哀樂之情與天是一貫的,人之情感是天命于人的,而非人所自有?!巴踅獭敝荒芤蜓焖谌说淖匀磺楦卸┯诮袒础巴踅獭笔且匀酥?,而非以人禁天、滅天。只有因循人的自然情感,加以節(jié)制,才能實現(xiàn)天下大順。相反,如果要禁滅人的情感,那么就會導致人道之亂,人道之亂意味著教化的失敗,也標示君王的失責。因此,從政治哲學的立場來看,順情或是禁情與君王的合法性問題密切相關。由此可以看出,董子不是滅情論者,在他看來,情并不全是惡的。董子進一步論道: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禮。目視正色,耳聽正聲,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奪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變謂之情,雖持(疑作特)【13】異物亦然者,故曰內也。變變(疑作變情)【14】之變,謂之外。故雖以情,然不為性說。故曰:外物之動性,若神之不守也。積習漸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習忘乃為,常然若性,不可不察也。純知輕思則慮達,節(jié)欲順行則倫得,以諫爭僩靜為宅,以禮義為道則文德。是故至誠遺物而不與變。……與萬物遷徙而不自失者,圣人之心也。(《天道施》)    情并非全惡,但如果人完全放任情欲之流,那么情欲就會吞噬人性中的善質,而人最終也淪為斗筲之輩。因此,“王教”主張以禮制欲,“王教”使人視之以禮、聽之以禮、食之以禮、行之以禮。這并非使人放棄視、聽、食、身之欲,而是讓人的自然欲望發(fā)乎情、止乎禮。人性有情有欲,這是天之道,而以禮正情、以禮節(jié)欲是人之道。此處,董子提出了“安情”的概念。所謂“安情”,就是安于正情,正情既可以讓人通過正常的情感顯發(fā)生命的本真,又可以讓人的情感在“道”的意義上得到提升,從而激發(fā)生命的尊嚴。董子認為人性中的自然之情會因外物的誘引而遷變,這叫“變情”,“變情”雖然由情而出,但已經不是本性之情,因此董子認為“變情”不是“性說”,而是外物動性的結果。如果人對于受外物牽動而產生的“變情”積習漸靡,那么就會導致錯把“變情”當作人性之中的固有之情?!白兦椤笔侨俗允У年P鍵因素,而只有做到“純知輕思”“節(jié)欲順行”“以禮義為道”“躬寬無爭”,才能“至誠”,“至誠”才能遺物而不被物役,才能“與萬物遷徙而不自失”。最后,既然董子通過“禁天所禁,非禁天也”的教化原則提出“安情”的修養(yǎng)思想,那么情至何處方為安呢?董子提出了“中和”的思想。董子云: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終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循天之道》)中和既是天地之道,也是人之道,人性的修養(yǎng)當然要秉承中和之道。從人性修養(yǎng)的結果來看,必然是“成于和”“止于中”。此處的關鍵在于,董子認為人性是“生必和”“始于中”的,這意味著本源之性是處于中和狀態(tài)的。這與《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的思想有相通之處,即情未發(fā)動時的生質之性是一種中和狀態(tài),而情一旦發(fā)用即有“和”與“不和”之別。在這種意義上,后天的修養(yǎng)其實就是向人性本來之中和狀態(tài)的回歸。董子云:公孫之養(yǎng)氣曰里藏。泰實則氣不通,泰虛則氣不足,熱勝則氣寒,泰勞則氣不入,泰佚則氣宛至,怒則氣高,喜則氣散,憂則氣狂,懼則氣懾。凡此十者,氣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故君子怒則反中,而自說以和。喜則反中,而收之以正,憂則反中,而舒之以意,懼則反中,而實之以精。夫中和之不可不反如此。(《循天之道》)反中和,即是向中和回歸,只有反中,才能和、能正、能舒意、能實精。理論上講,人在修養(yǎng)的過程中,偶爾反中和易,而恒久地反中和難。因此從修養(yǎng)實踐上說,只有將偶爾之中和升進為恒久之中和,做到合乎時宜的“時中”【15】,才是修養(yǎng)的完成。而如何才能做到“時中”呢?董子論道:    然而人事之宜行者,無所郁滯,且恕于人,順于天,天人之道兼舉,此謂執(zhí)其中。天非以春生人,以秋殺人也。當生者曰生,當死者曰死,非殺物之義待四時也。而人之所治也,安取久留當行之理,而必待四時也。此之謂壅,非其中也。人有喜怒哀樂,猶天之有春夏秋冬也。喜怒哀樂之至其時而欲發(fā)也,若春夏秋冬之至其時而欲出也,皆天氣之然也。(《如天之為》)天有和有德?!熘?,必先和然后有德?!译m有所愉而喜,必先和心以求其當?!才袝r而當發(fā),寒暑亦有時而當出,其理一也。(《威德所生》)    教化之道、修養(yǎng)之道既要順于天道,又要順于人道,這就是“執(zhí)中”,“執(zhí)中”的樞要在于“時”,天以“時”而有春夏秋冬之變,人以“時”而有喜怒哀樂之發(fā)。然而,如果喜怒哀樂之情完全遵應春夏秋冬之變而發(fā),就不是“執(zhí)中”,而是“壅”?!佰铡?,阻塞之義,亦郁滯義。所謂喜怒哀樂以“時”而發(fā)的“執(zhí)中”指的是,當喜之時,自然而喜,這是順天,而喜情之發(fā),要與心和,也就是說既要使喜之情得到抒發(fā),而又不至于以喜傷心,這是人道。“執(zhí)中”是天人之道,也是中和之道。因為情必然會發(fā)之于外,情又要與心和方能反中和,所以在董子的修養(yǎng)論中,心是修養(yǎng)的落實處。他說:民皆知愛其衣食,而不愛其天氣。天氣之于人,重于衣食。衣食盡,尚猶有間,氣盡而立終。故養(yǎng)生之大者,乃在愛氣。氣從神而成,神從意而出。心之所之謂意。故君子閑欲止惡以平意,平意以靜神,靜神以養(yǎng)氣。(《循天之道》)董子通過心、意、神、氣的流轉關系指出氣乃由心所出,所以愛氣就要養(yǎng)心。養(yǎng)心須平意靜神。這與孟子的“持志”思想頗為近似。孟子云:“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持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志”,朱子注云:“心之所之。”[10]與董子對“意”的解釋相同。“持其志”,亦有平意靜神的意思。愛衣食,是養(yǎng)其體;愛氣,是養(yǎng)其心,養(yǎng)體固然重要,而養(yǎng)心則更為重要。董子曰:天之生人也,使人(之)【16】生義與利。利以養(yǎng)其體,義以養(yǎng)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體莫貴于心,故養(yǎng)墨重于義,義之養(yǎng)生人大于利。(《身之養(yǎng)重于義》)至此,董子的人性修養(yǎng)的邏輯可以總結如下,“王”必須要擔當化民之性的責任,這是天人相與的內在要求。教化因人性而發(fā),經過“安情”、防“變情”、反中和、持中和的邏輯階段,以突顯以義養(yǎng)心是人性修養(yǎng)的至關重要環(huán)節(jié)。由此可以看出,雖然董仲舒十分強調外在教化對人道之善的重要意義,但是他又把代表主體道德意志的心作為修養(yǎng)的落腳點。很顯然,董仲舒從未否定,而是十分認同能動之心體在為善成德中的實踐意義。然而與強調人人自覺“萬物皆備于我”的道德主體意識相比,董子所處的時代更迫切需要能夠保證萬民由“瞑”至“覺”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因此,董仲舒的人性論不僅具有理論上的突破性,更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四、結語
從中國古代哲學中人性觀念的演變與發(fā)展來看,董仲舒可謂是自先秦以來人性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從反性之名入手,尤其對孟子的人性論展開批判并有所吸收。不僅是孟子,從他的人性論中幾乎可以看到先秦所有人性思想的痕跡。在此意義上,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董子的人性思想受到某人某派的影響,而是應依循他的邏輯發(fā)現(xiàn)他人性論的深刻之處。如果我們把人性論還原到董仲舒的整個思想框架中,就會發(fā)現(xiàn)他對人性的理解是建構其思想大廈的基石。《漢書·董仲舒?zhèn)鳌份d漢武帝問賢良文學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逼渲械谝粋€問題是關于帝王受命的思考,第二個問題則是對天道的反思,第三個問題乃是對人性的追問。這三個問題看似分離,其實彼此互相聯(lián)系。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是對此三個問題的具體闡發(fā),而他的全部思想亦不出此三個問題之外?!堆熘馈份d:“夫損益者皆人,人其天之繼歟?出其質而人弗繼,豈獨立哉!”天的事情只能由人來完成,天道亦只能由人道體現(xiàn)。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只有在天人相與之際才能發(fā)現(xiàn)董仲舒的思想精髓,偏離了人性與人道,就偏離了董仲舒思想的主旨。
注釋:
【1】商聚德.試論董仲舒人性論的邏輯層次[J].中國哲學史,1998(2):81-88.【2】學界論述董仲舒人性論的觀點有:氣質之性說,參見蘇輿《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92頁);性善論,可參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二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250頁),又如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12頁),再如陳玉森《董仲舒的“性三品”說質疑》(《哲學研究》1980年2期);性惡論,參見金春峰《漢代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年版,第155 頁);性未善論,可參見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頁),亦可參余治平《唯天為大——建基于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72頁);性善情惡論,參見施忠連《董仲舒主張性善情惡論》(《北方論叢》1986年第1期);性三品說,參見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頁);性有善質惡質論,可參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頁),又可參陳靜《如何理解董仲舒的人性思想——從“人……有善善惡惡之性”的斷句談起》(《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3期);天賦善惡論,參見曾振宇、范學輝《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頁);兼宗孟荀論,參見張實龍《董仲舒學說內在理路探析》(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頁),亦可參劉國民《悖立與整合——論董仲舒對孟子、荀子之人性論的解釋》(《衡水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民性說,參見陸建華《“中民之性”: 論董仲舒的人性學說》(《哲學研究》2010年第10期);性樸說,參見周熾成《性樸論與儒家教化政治:以荀子與董仲舒為例》(《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3】商聚德.試論董仲舒人性論的邏輯層次[J].中國哲學史,1998(2):81-88;強中華.正名·時間·人性論——董仲舒人性論的邏輯層次及理論困境[J].孔子研究,2012(2):4-11;王琦,朱漢民.論董仲舒的人性論建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 :44-52.【4】李維武.《六德》的哲學意蘊初探[J].中國哲學史,2001(3):64-67.【5】之所以作此論,是因為:其一,王充《論衡·實性》所引典籍有真有偽,如其引《孟子·性善》篇即《孟子外篇》篇名,趙岐以為是后世依托者所為。其二,緯書《孝經·援神契》有“性生于陽以理執(zhí),情生于陰以系念”之說,與王充所引《性情》之思想旨趣相同?!?】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49.【7】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3.【8】丁四新.“人性有善有惡”辨——王充、世碩的人性論思想研究[G]//丁四新.玄圃畜艾——丁四新學術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10.【9】陸建華.“中民之性”:論董仲舒的人性學說[J].哲學研究.2010(10):47-50.【10】【11】【12】【13】【14】【16】蘇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312、312、286、470、470、263.【15】《周易·蒙·彖傳》云:“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原載《衡水學院學報》2022年第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22年第9期全文轉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善惡皆不是——董仲舒獨特的人性論
?董仲舒的司法定位與價值取向
董仲舒的學說
天人合一的問題:實質是人與自然統(tǒng)一的問題
董子的理論貢獻
【曹樹明】張岱年先生的董仲舒研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