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字養(yǎng)生經(jīng)
秦繼昌
人到老年,就該超然物外,以脫俗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以自然的心態(tài)應對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只有這樣才可以淡漠明志、寧靜致遠,才能心境平靜、安度晚年。
離休之后我逐漸適應新的生活,摸索出不《字》養(yǎng)生的道理,整理如下,見仁見智,僅供參考。
一曰《不懶不饞》,這是對日常生活而言。不懶就是要動,“動”是養(yǎng)生的基本要素,手要動、腿要動、腦要動、心要動。家務要干、洗衣做飯,堅持散步、早晚鍛煉,讀書寫字、交友閑談,修心養(yǎng)性、長存善念,就會與時俱進、永葆青春。 不饞就是要管住嘴:日常飲食、不挑不檢,五谷雜糧、粗茶淡飯,蔬菜瓜果、雞肉魚蛋,什么都吃、八分量限,這叫科學搭配、合理膳食,既不缺少營養(yǎng),又無多余熱量。
二曰《不貪不沾》,這是對外在誘惑講的。多彩生活、花花世界,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老年人要處驚不亂、不跟風趕潮,不貪小便宜,不沾光取巧。當下一些促銷貨物、保健商品無不是以小的饋贈引誘老同志上當,一些中獎獲利的信息擊中你的好奇心,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占小便宜就會吃大虧。最好的辦法還是不貪不沾、自保平安。
三曰《不爭不辯》,這是指為人處世。人老了活動圈子越來越小,老友相處談古論今,認識不同在所難免,千萬不要爭死理、抗死槍,爭不出是非卻弄得不歡而散。要聞言善從、寬諒待人,是非曲直只不過哈哈一笑,我們也主不了沉浮,倒不如各舒胸懷、廣交朋友,生活在快樂友情之中。
四曰《不比不攀》,保持心理平衡。現(xiàn)代經(jīng)濟社會人與人的處境、收入差異很大,與我們成長的年代大不相同。要心安理得、坦然對之,做到不與他人比待遇、比名位、攀資歷、攀貢獻,因為越比就會越委屈、越攀就會越煩惱。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只有守好自己的攤,做好自己的事,只要問心無愧就好,又何必爭高論地。
五曰《不急不氣》,心態(tài)平和。老年人容易脾氣執(zhí)拗、動不動就發(fā)火,暴跳如雷,這是很不應該的。急易失智、氣能傷身,人在生氣時連三歲小孩的智商都不如,生一次氣如同得一場大病。要做到不急不氣先要學會慢半拍,只要慢半拍事情就會有量和值的變化,一場暴風雨就會風平浪靜。正如一首《不氣歌》所說:“為了小事發(fā)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暗生悶氣有誰知,氣出病來無人替。”慢半拍就要說話慢、做事慢,留出思考的余地,三思而后行,家和萬事興。
六曰《不說不干》,自找清閑。老伴是個要強的人,凡事都要獨斷專行,以前總為些鍋碗瓢盆的事鬧得臉紅脖子粗,不是冷戰(zhàn)就是熱戰(zhàn)。百歲老人陳立夫說老伴之間要“愛其所同、敬其所異”,如何敬?就是順其自然,聽之任之,對哪些鍋臺的事不過問、不干涉,不指手畫腳也不動手添亂,這樣既維護了她的權威、也保證了家庭和諧,何樂而不為?
我的《不字經(jīng)》道理雖淺、做到也難,不然大家也可以試試,自會有各自的體驗。
2012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