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局外人嗎
今日寄語:
生活就是一場審判。
July
13
“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今天萬書房推薦的這本書腰封上赫然印著的這句話,雖然有標題黨的嫌疑,但書的內(nèi)容比這句推薦要精彩百分。
小說的主人公默爾索,在媽媽去世后,他表現(xiàn)得很平靜,正常地吃飯喝酒;第二天和女友瑪麗去海邊游泳,晚上尋求刺激;休假期間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扣動了扳機,殺死了阿拉伯人,最后被處死的過程。
故事很簡單,但“局外人”的構(gòu)思很不簡單。今天就跟著萬書房一起看看這部充滿荒誕的文學著作吧。
壹
· 每日一書 ·
推薦理由:生而為人,卻常常發(fā)覺自己是局外人,你面臨過的尷尬、孤獨、沮喪與絕望,通通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共鳴!
本書評價:和社會格格不入的,要不被同化,要不被扼殺。他犯下的錯不是殺人,而是不懂得在這個虛偽的社會面前流露出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假裝。
貳
· 作者簡介 ·
阿爾貝·加繆(1913—1960),法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1957年,加繆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加繆是百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具有影響,具有哲思的文學大家。代表作有小說《鼠疫》《局外人》,劇本《正義者》《卡里古拉》,哲學隨筆《西緒福斯神話》等。
叁
萬書房有話說
《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杰作,更是荒誕小說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一位尋常的年輕職員,終日麻木地生活在漫無目的慣性中,某日去海邊度假,卷進一宗沖突,犯下殺人案,因“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流一滴淚”的理由,被法庭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判處死刑。
小說闡述了存在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現(xiàn)代生活中人類社會的荒誕和陌生感導致個體的絕望與虛無,并通過平靜地記述一個小人物被司法機關(guān)“妖魔化”的整個過程,深刻地諷刺了現(xiàn)代法律的虛偽和愚弄的實質(zhì)。
肆
這本書講了什么?
1
今天,媽媽死了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養(yǎng)老院的一封電報:‘令堂去世。明日葬禮,特致慰唁。’它說的不清楚。也許是昨天死的?!?/p>
某個禮拜四,主人公默爾索突然接到了養(yǎng)老院發(fā)來的電報,說他母親剛剛過世,讓他去奔喪。
默爾索向老板請了兩天假,乘坐當天下午的公交車趕去養(yǎng)老院。
在養(yǎng)老院,默爾索同院長談了話,又和門房聊了會兒天,最后和一些媽媽生前的院友一起為她守靈。后來他還注意到了媽媽死前才交往的“男朋友”菲赫茲。
然而,默爾索的表現(xiàn)讓其他人詫異,他不想見到媽媽的遺容,答不上母親的年齡,守靈的時候他抽了煙喝了咖啡,甚至睡著了。
禮拜五,他和院長、神父、侍童、菲赫茲一起給母親下了葬,送葬的時候他總走得比別人快,下葬的時候竟然始終沒有流一滴眼淚,天黑以后便趕回了城里。
禮拜六,默爾索去游泳,還碰見了以前的同事瑪莉。兩人很快就勾搭上了,晚上他們一起看了一部喜劇電影,并睡在了一起。
葬禮結(jié)束,默爾索回歸到原有的生活:
“我想,這又是一個忙忙亂亂的星期天,媽媽已經(jīng)下葬入土,而我明天又該上班了,生活仍是老樣子,沒有任何變化?!?/p>
當老板要派默爾索去巴黎辦事處時:
默爾索:對我來說,實在是可有可無。
老板:你是否不大愿意改變改變生活。
默爾索:人們永遠也無法改變生活,什么樣的生活都差不多,而我在這里的生活并不使我厭煩。
當女友瑪麗提出想和他結(jié)婚,他覺得結(jié)不結(jié)都行,如果她想結(jié)就結(jié)。女友問他愛不愛她,他誠懇地說“不愛”。
2
今天,我殺人了
媽媽下葬一個禮拜后的禮拜一,默爾索幫鄰居雷蒙寫了一封信。
雷蒙是個皮條客或吃軟飯的,他和情婦發(fā)生了矛盾,還和她哥哥打了一架。默爾索幫他寫信羞辱她。在寫信的時候默爾索才知道,這個情婦是個摩爾人(北非的阿拉伯人)。
等到下個禮拜天,雷蒙在他屋里毆打了情婦,于是引來了警察。默爾索去警局給雷蒙作了證。
又一個周日,默爾索、瑪莉和雷蒙去海濱找馬頌夫婦玩??墒浅鲩T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雷蒙的對頭帶了另一個阿拉伯人尾隨他們來到了海灘。
默爾索、雷蒙和馬頌在飯后散步的時候和這兩個阿拉伯人狹路相逢,雷蒙和馬頌打翻了那兩個人,但對方也用刀劃傷了雷蒙的手臂和嘴,然后一溜煙跑掉了。
包扎完傷口后雷蒙不忿,帶著手槍出門尋找那兩個阿拉伯人,默爾索也陪著他。阿拉伯人看到手槍后落荒而逃。雷蒙心情大好,返回木屋。為了防止事態(tài)惡化,默爾索讓雷蒙把隨身帶的手槍給了他。
原本事情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默爾索覺得天氣太熱,于是離開眾人朝海灘方向走了回去,并碰到了雷蒙的死對頭。兩個人自然會警惕一番,阿拉伯人把手伸進口袋,默爾索握緊了口袋里的手槍。
默爾索本想躲一躲陽光,沒想到卻激起阿拉伯人亮出了刀子。
“一時間我什么都看不見,只有太陽依然在我的額頭上敲鑼打鼓;朦朧中,隱約可見閃亮的刀刃在我面前晃蕩,啃蝕我的睫毛,鉆進我疼痛的雙眼。
……我全身僵硬,握槍的手猛地一縮緊,扣了扳機,手指碰到了光滑的槍柄。在這聲干澀、震耳欲聾的槍響中,一切開始急轉(zhuǎn)直下。
我……發(fā)覺自己毀掉了這一天的完美,毀掉了沙灘上的平靜安詳和我曾經(jīng)在此擁有的快樂。于是,我又朝躺在地上毫無動靜的身體連續(xù)開了四槍,子彈深陷入體,不見蹤跡?!?/p>
3
今天,我死了
預審法官從一開始就指出了審理的方向:本案關(guān)注的不是罪行,而是犯罪的人。
他從兩個角度研究起默爾索:第一,是不是愛媽媽?第二,是不是信上帝?他本人更關(guān)心第二個問題。
與此相關(guān),他還對默爾索朝受害者一共開了五槍表示大惑不解:“為什么您會朝著一個倒在地上的人開槍?”
默爾索告訴他,自己不信上帝,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在開出第一槍后又連開四槍。
11個月后,預審法官接受了默爾索不信上帝的事實,并稱呼他為“反基督先生”。警察和檢查方則負責調(diào)查默爾索的私生活。
他們從養(yǎng)老院得知,默爾索在母親的葬禮上表現(xiàn)得無動于衷。他的律師向他核實這一點,他回答說,他當然愛媽媽,但是“每個心智健全的人,多多少少都曾期盼自己所愛的人死去?!?/p>
等到第二年6月正式開庭的時候,默爾索在母親去世后的表現(xiàn)又一次被公開審理了一遍。院長、門房、母親的男友菲赫茲先生的證詞都被檢察官用來證明默爾索對母親的冷漠。
默爾索的種種表現(xiàn)違反人之常情,而且檢察官認為,按照某種默認的社會規(guī)則,“陌生人可以送上咖啡,但為人兒女,在孕育自己生命的遺體面前,卻應該加以拒絕。”
瑪莉的言辭被檢察官用來指責默爾索:“這個男人不僅在母親下葬后第二天就不知羞愧地放浪形骸,盡情享樂”;
雷蒙的證詞則被用來宣告:“更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和一件傷風敗俗的卑劣勾當,冷血地犯下了殺人的罪行?!?/p>
檢察官最后指出,默爾索埋葬母親和殺人之間有著“深刻、令人悲嘆和本質(zhì)上的重大關(guān)聯(lián)”,他熱烈地喊道:“我控訴這個男人帶著一顆罪犯的心理埋葬了母親?!?/p>
最終,默爾索被指控為“預謀殺人”,審判長“告訴我將以法蘭西國民之名,將我處以在廣場上斬首示眾?!?/p>
默爾索:人們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開的情況下處理這樁案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沒有我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我的命運由他們決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見。
整個案子從頭到尾都不是調(diào)查他殺人的事件,而是他母親去世時他的冷漠以及在日常生活鄰居對他的為人印象。
道德決定了法律。
等到他馬上要被處死時,心里想:
世人都知道,活著不勝其煩,頗不值得。我不是不知道三十歲死或七十歲死,區(qū)別不大,因為不論是哪種情況,其他的男人與其他的女人就這么活著,活法幾千年來都是這個樣子。
既然都要死,怎么去死,什么時間去死,就無關(guān)緊要了,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媽媽一定感受到了解脫,因而準備再重新過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沒有權(quán)利哭她。而我,我現(xiàn)在也感到自己準備好把一切再過一遍。
伍
· 所思所想 ·
“在我們社會里,任何不在母親葬禮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判處以死刑?!?/strong>
摘抄于《局外人》導讀
加繆塑造了一個典范性的現(xiàn)代人形象:默爾索。這位把“我怎么都行”掛在嘴邊的小說主人公,對一切社會規(guī)范都顯得無動于衷,置身事外 同時又以一種近乎魔鬼般冷峻的目光靜觀世人,甚至在自己的審判大會上也仿若一名看客,卻又在諸多隱秘的瞬間表露著對世界的親和,沉浸于其生活的當下性之中。
《局外人》作為加繆“荒誕系列”中的核心作品是其日后龐大創(chuàng)作構(gòu)架的基石和起點,也是我們理解加繆思想演變的關(guān)鍵。
整部《局外人》都在向讀者呈現(xiàn)這一荒誕的人生的本相,比如機械的生活,瑣屑的人生,看似激昂實則空洞的審判。
加繆曾把局外人的主題概括為一句話:“在我們社會里,任何不在母親葬禮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判處以死刑?!?/strong>
這其中的邏輯便在于:他不遵守社會游戲的規(guī)則,因而是整個規(guī)則體系的破壞者,所以必須將其消滅。但默爾索認識到這種游戲規(guī)則并沒有先驗的合理性,在此之上構(gòu)筑的系統(tǒng)是荒誕的,于是他清醒了。在主動脫離這個世界時,包含著一種積極性。這種清醒,在加繆看來是絕對重要的。雖然“這依然是一種否定性真相,但缺少了它,任何對自我與世界的征服都將絕不可能。”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游離于社會游戲規(guī)則之外的默爾索是個英雄。
但伴隨于這一清醒,在默爾索身上產(chǎn)生了第二種結(jié)果虛無。他看到了生活的荒誕,繼而認為在一個荒誕的世界中,一切看似有意義的事物其實明沒有意義。因此無需試圖將他們顯得有意義。同時改變也無任何意義。因為一切都是荒誕的,重要的是把這些虛無的東西通通打碎并保持距離。因此,默爾索“局外人”的生存狀態(tài)是洞察與虛無,積極與消極的幾何體。
本書的啟發(fā)與思考
大部分人總是表里不一,他們做的往往并非他們內(nèi)心真正渴望的。他們都有一種群居意識,懼怕被疏離與被排斥,懼怕孤單無依靠。
林海音先生在《生活的藝術(shù)》中寫到“我們都有一種脫離舊轍的欲望,我們都希望變成另一種人物,大家都有著夢想。”可一步步的,馬不停蹄的成長時,我們什么時候開始又害怕和別人不一樣。如何在這荒謬的世界,找到自己存在的方式,是成為局外人或是套中人,還是……
愿你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本書購買方式▼
掃碼添加萬書房小助手
萬書房留言板▼
萬書房本周書籍推薦▼
# 萬書房是什么 #
有人會問,它是一個書店嗎?
不,它不僅僅是一個書店,它還是一個平臺。
一個什么樣的平臺呢?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在這里:
在這里:
在這里:
以書籍作為媒介,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傳播青春的正能量。
End
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