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又叫柳桂,為樟科常綠喬木肉桂的干燥嫩枝。每年春夏二季剪下嫩枝,除去葉子和雜質,截段曬干或切片曬干即可。肉桂性喜溫暖,濕潤,適易于生長在亞熱帶無霜地區(qū),我國主要產于華南的兩廣及云南、福建等地。
圖片來自網絡
肉桂一身都是寶,樹皮和嫩枝皆可入藥,其中桂枝入藥歷史悠久,《神農本草經》中即有關于桂枝的記載,言桂枝”味辛溫,無毒。“正式入藥則首見于《唐本草》。歷代醫(yī)家也皆對桂枝有詳細的論述。《本草經疏》:”實表祛邪,主利肝肺氣,頭痛,風痹骨節(jié)攣痛?!啊侗静輦湟罚骸睖赝ń浢},發(fā)汗解肌。“《藥品化義》:”專行上部肩臂,能領藥至痛處,以除肢節(jié)間痰凝血滯。“《本草從新》:”溫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腫利濕,治手足發(fā)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涼等癥?!?/p>
圖片來自網絡
桂枝,味:辛、甘;性:溫;
歸經:入膀胱、心、肺經;
功能:發(fā)汗解肌,解表散寒,溫通經脈,通陽化氣;
主治:用于風寒表癥,肩背肢節(jié)酸痛,寒濕痹痛,四肢厥冷,胸痹痰飲,心悸,經閉癥瘕,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水煎服,4.5-6克,大劑量可用至15-30克,或入丸、散劑;
禁忌:桂枝性溫,有助陽傷陰,迫血妄行之虞,故溫熱病,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忌服,孕婦慎服。
《本草從新》:陰虛之人,一切血癥,不可勿投。
《得配本草》:陰虛血乏,素有血癥,外無寒邪,陽氣內盛,四者禁用。
圖片來自網絡
藥理研究發(fā)現,桂枝含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醛、桂皮酸、苯甲酸芐酯、乙酸肉桂酯、香豆精、有機酸、苷類、酚類等化學成分。具有降溫、解熱、抗菌、抗病毒、利尿、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等作用。
桂枝對于金黃色/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腸炎沙門氏菌及枯草、炭疽、產氣、痢疾、傷寒、副傷寒、變形等桿菌均有殺滅作用,還對流感病毒及孤兒病毒等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桂枝含有的桂皮醛、桂皮酸鈉等成分,具有促進血液流向表皮的作用,能促進排汗,解熱鎮(zhèn)痛,還有利尿的作用,著名的利尿方五苓散中桂枝的利尿作用要明顯強于其他四藥;揮發(fā)油還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抑制IgE所致的肥大細胞顆粒反應,降低不提活性,具抗過敏的作用,還有鎮(zhèn)靜、抗驚厥等作用。
圖片來自網絡
現代桂枝在臨床上的應用也十分廣泛,配伍他藥,可用于風寒感冒、流感、坐骨神經痛、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前列腺炎、婦女子宮肌瘤、產后惡露不盡等疾病的治療。
桂枝辛溫,善于祛風寒,治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不論有汗無汗皆可應用。常與麻黃相配伍,兩者皆能發(fā)汗,但麻黃辛苦開泄,開腠理透毛竅,發(fā)汗力強且能宣肺平喘、利尿消腫;桂枝辛甘溫煦,能溫通經脈,通達陽氣而解表,發(fā)汗力較之麻黃為弱。用于風寒無汗常配伍麻黃,而用于風寒表證,自汗惡風時,則不能使用麻黃,而虛配伍芍藥等以協(xié)調營衛(wèi)、發(fā)表散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