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方法是:
方法1:取穴:脾俞、膈俞、足三里、神門、大陵、關(guān)元。
施術(shù):針刺用補法,可配溫和灸。適用慢性疲勞綜合征心血虛,癥見心悸,怔忡,面色蒼白,倦怠,口干,兼陰虛則虛煩不得眠,舌紅少苔,脈數(shù)或結(jié)代。
方法2:取穴:心俞、內(nèi)關(guān)、足三里、郄門。
施術(shù):毫針刺用補法,并灸。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心氣虛,癥見心悸、氣短,胸悶、乏力、或自汗、兼有心陽虛則下肢浮腫,舌質(zhì)胖色淡,或舌邊有齒痕,脈細緩或結(jié)代。
方法3:取穴:肺俞、脾俞、太淵、氣海、足三里、太白。
施術(shù):針刺用補法,背俞加灸法。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肺氣虛,癥見咳嗽氣短,動則加劇,呼吸氣促,痰涎清稀,自汗畏風,面色蒼白,舌淡,脈弱。
方法4:取穴:肺俞、膏肓俞、三陰交、足三里、太溪。
施術(shù):針刺以補法。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肺陰虛,癥見干咳少痰,或痰粘帶血,聲嘶,口燥咽干、形瘦、或午后潮熱,病程較長,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方法5:取穴:中脘、天樞、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
施術(shù):針后加灸。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脾氣虛,癥見飲食減退,納入脘脹不舒,體倦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
方法6:取穴: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公孫、脾俞、關(guān)元。
施術(shù):針刺用補法,可加用灸法。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脾陽虛,癥見脘腹隱痛綿綿,喜溫喜按,倦怠納少、形寒肢冷,腹脹便溏,舌質(zhì)淡胖,脈沉緩無力。
方法7:取穴:膈俞、血海、脾俞、肝俞、心俞、足三里。
施術(shù):針刺用補法。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肝血虛,癥見頭暈眼花,甚則視物昏沉,動則加劇,面色無華,兩脅脹痛,肢體麻木,舌淡少苔、脈弦細。
方法8:取穴:太沖、涌泉、肝俞、三陰交、太溪、腎俞。
施術(shù):針刺用補法。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肝陰虛,癥見眩暈,頭痛、耳鳴、脅痛隱隱,遇勞加重、口燥咽干、煩燥少寐,舌干紅少津,脈弦細數(shù)。
方法9:取穴:腎俞、命門、關(guān)元、太溪、三陰交。
施術(shù):針刺用輕刺激補法,均加用灸。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腎陽虛,癥見面色蒼白,腰膝酸軟,性欲減退,神疲乏力,大便久泄,畏寒肢冷或浮腫,舌質(zhì)淡,脈沉細無力。
方法10:取穴:腎俞、氣海、足三里、太溪、大赫。
施術(shù):針刺施補法留針,不加灸。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腎陰虛,癥見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遺精,早泄,婦女經(jīng)少,五心煩熱,虛煩不眠,形瘦,盜干、舌質(zhì)紅少津、脈細數(shù)。
綜上所述,針灸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選穴多以五臟背腧穴、頸七針、三神穴、百會、印堂、膻中、氣海、關(guān)元、足三里、三陰交為主穴、并根據(jù)辨證配用其他穴位。五臟背腧穴為五臟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針灸五臟背腧穴可直接針對慢性疲勞綜合征五臟氣化功能失調(diào)的病機而通調(diào)五臟氣機,五臟氣機條達則氣血運行正常,四肢百骸得到營養(yǎng)濡潤則疲勞不復(fù)。頸七針為頸部的風府,天柱、風池、完骨左右七個穴位的合稱,三神穴為四神聰,神庭、本神的合稱,配合百會,印堂共奏醒腦開竅之功,起到調(diào)理腦神的作用。膻中、氣海一升,胸中郁悶之氣,一益全身之元氣,共同調(diào)理一身之氣機。關(guān)元,足三里,三陰交益氣補虛、養(yǎng)陰活血,補益全身之氣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