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起源形成與地理分布(一)
(一)滿族
1.滿族的起源與形成。滿族的名稱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現(xiàn)的。但滿族發(fā)展的歷史卻很久遠。歷史上活動在白山黑水之間的肅慎人、挹婁人、勿吉人、(革末)吉人和女真人,都是滿族不同時期的先人(其中十三世紀初,被蒙古族滅亡的金國的女真人是滿族的直接族源),到明朝初期,原來就以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為中心,散布在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東達海濱的女真人,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以及對明朝和朝鮮掠奪的欲望和交換的要求,逐漸結成新的聯(lián)盟,開始了頻繁的南遷。重新分布于長白山周圍和遼寧省的東部.北部地區(qū),大部分定居,并以農耕業(yè)為主。以后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大金國”,完成了滿族統(tǒng)一的大業(yè)。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舊稱,定族名為“滿洲”,簡稱滿族。
2.滿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滿族形成后不久就建立了大清王朝。大批滿族人隨著入關。由于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滿族人分布范圍擴大到北京和全國其他許多大中城市,后因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普遍改用漢語;同時又由于大量漢人移居關外,使留在東北的滿族也逐漸改用漢語。清朝滅亡后,滿族人就散居在全國各地。有些零星分散的,被迫隱瞞了民族成分而改稱他族,或被漢族同化。較為聚居的地區(qū)仍保留有滿族的稱號。這就是目前分布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及河北省青龍、豐寧兩個滿族自治縣內的滿族的歷史來源。原來就留在東北境內的滿族,在清朝滅亡之后基本沒有大的變動。一部分逐漸聚居在目前遼寧省的岫巖、鳳城和新賓等三個自治縣內,其余的分散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qū),以遼寧省為最多。
(二)朝鮮族
我國境內的朝鮮族,是從朝鮮陸續(xù)遷來的。朝鮮族的最早遷入開始于十七世紀末的清代初年。當時朝鮮族中的一些苦難農民,越過兩國的邊界——鴨綠江和圖們江,在我國境內的沿江一帶開荒種地,并逐漸定居下來。以后規(guī)模較大的遷入有兩次。第一次是在1869年。當時朝鮮北部發(fā)生了空前的大饑荒,大批饑民為了尋找生路,不顧清王朝的禁令,扶老攜幼,涌入中國。據(jù)統(tǒng)計,1870年在鴨綠江北岸一帶已有28個朝鮮族聚居鄉(xiāng)。到1881年定居在吉林延邊地區(qū)的已達一萬多人。1883年聚居吉林省的輯安、臨江和遼寧省的新賓等地的朝鮮族有37000多人。這一時期也有少數(shù)朝鮮人沿烏蘇里江一帶遷入黑龍江省境內的。隨著朝鮮族移民的不斷遷入,迫使清政府把封禁政策改為招民開墾政策,以索取兵餉,充實邊防。正式設立“招墾局”,并在圖們江北岸長約七百里、寬約五十里的地區(qū)劃為朝鮮族居住地建立行政機構,從而構成了朝鮮族在我國的最初分布狀況。
朝鮮族的第二次大遷入是1910年以后。日本吞并了朝鮮,迫使一部分喪失土地、生活貧困的朝鮮人大批進入我國東北。朝鮮族的分布地區(qū)也逐漸擴大,除延邊外,沿鴨綠江南段的吉林、遼寧東部地區(qū)人數(shù)不斷增多,同時有的已開始深入到長春附近地區(qū)。到1918年,居住在東北各地的朝鮮族已達36萬余人。這些遷入的朝鮮人,主要是從事農業(yè)生產,特別是水稻種植,因此對東北地區(qū)水田農業(yè)的開發(fā)和發(fā)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建國以后,由于黨的民族政策和朝鮮族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一部分朝鮮族知識分子進入東北和內陸的許多大城市,僅在北京工作的就達數(shù)千人之多。
(三)蒙古族
1.蒙古族的起源和形成。蒙古族的族源是五世紀時的室韋,其祖先最早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一帶。七世紀時西遷到鄂嫩河——石勒喀河和克魯倫河流域。十一、十二世紀時,活動范圍擴大到整個蒙西高原,并由許多部落組成?!懊晒拧笔瞧渲幸粋€部落的名稱。1206年,鐵木真統(tǒng)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國,加快了血緣關系向地緣關系的轉化,逐漸融合為一個新民族共同體,“蒙古”也由原來的一個部落名稱變?yōu)檎麄€民族的名稱。
2.蒙古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蒙古族在我國之外的主要聚居區(qū)是蒙古人民共和國。我國境內的蒙古族,百分之七十以上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其余在新疆、甘肅、青海和東北等地的巴音郭楞、博爾塔拉、海西、甘南四個蒙古族自治州和布克賽爾、肅北、河南、阜新、喀喇沁左旗、前郭爾羅斯、杜爾伯特等七個蒙古族自治縣,此外在寧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也有少數(shù)聚居或散居。蒙古族的這種分布現(xiàn)狀有三個特點:一是聚居地規(guī)模差別大,大到一個自治區(qū),小到一個村莊;二是聚居地區(qū)多,僅自治地方就有12個;三是聚居地的范圍廣,從東北到西北,從內蒙古到大西南,分布在十多個省區(qū)。蒙古族地理分布現(xiàn)狀的形成,有其歷史的原因。
首先,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隨著蒙古族日益強盛和占領區(qū)的不斷擴大,為了加強統(tǒng)治,1260年忽必烈把統(tǒng)治中心從漠北的和林遷到燕京(后稱大都,即今為北京)。1271年建立元朝和統(tǒng)一全國后,把被占領的地區(qū)分為許多塊封建領地,由蒙古人直接管理。沒有被分封的地方,也是派蒙古族擔任軍政首領。這樣蒙古族的分布范圍由于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由蒙古高原擴大到全國各地及中亞一些地區(qū)。
其次,是民族斗爭的結果。元朝滅亡之后,大部分蒙古人退回漠北地區(qū),一部分留在原來的封地內。為了防止北移的蒙古人的侵擾,明代在東起遼寧,經今內蒙古地區(qū)和甘肅北部,西到哈密一帶先后設置了二十多處蒙古族衛(wèi)所。以后蒙古族又經過統(tǒng)一和分裂,一部分又遷入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清代進一步加強了對蒙古族統(tǒng)治,參照八旗制調整了蒙古大小封建領地,建立了盟旗制度,從而使蒙古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固定下來,沿襲至今。目前蒙古族聚居在內蒙古及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青海、甘肅等地的分布現(xiàn)狀都是這樣形成的。還有少數(shù)蒙古人加入軍隊或作為官員被派遺到各地,加上元朝滅亡后留在地方的少數(shù)蒙古人,就形成了目前河南、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一些散居分布的現(xiàn)象。
(四)回族
1.回族的起源與形成?;刈宓淖逶幢容^復雜。就構成的成份來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就遷入我國的時間來看主要有兩個時期:早期的是從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間,從海上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經商,最后留居在廣州、泉州、楊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紀中葉被蒙古族先后征服的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中亞和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還有其他一些民族。這些征服的民族,由于各種原因隨蒙古軍從陸上經過新疆來到中國。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調過來的“西域親軍”中的“回回軍”。這些在不同時期、經不同線路到中國來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經過與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特別是與漢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變,到明代時終于形成了一個獨立民族,因“回回軍”而得名回族。
2.回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回族目前的分布除主要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外,還有甘肅臨夏、新疆昌吉兩個回族自治州和甘肅張家川,青海化隆、門源、大通、民和,新疆焉耆,河北大廠、孟村等八個回族自治縣,貴州威寧、云南巍山和尋甸等3個回族彝族自治縣,此外在河南、山東、安徽、湖北等省還有以民族鄉(xiāng)和與漢族雜居等形式的零星分布??傊蠓稚?、小集中,是回族最基本的分布特點。分散范圍之廣,分布地區(qū)之多,都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相比的?;刈暹@種分布局面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其一,是本族先民遷入的時間和路線不相同。從海上來的分布在東南沿海各主要城市,從陸路來的主要在西北及內陸一些城市。
其二,是本族先民的職業(yè)成份復雜,遷入中國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包括軍士、工匠、商人學者、貴族、掌教和普通的老百姓。由于職業(yè)和生活的需要,對于居住地的環(huán)境要求也就不同,因而開始就分散在許多地方,奠定了大分散的分布特點。例如,軍士主要駐防在河西走廊與寧夏、河南、山東、河北及云南等地。后來這些分駐各地的軍士,除了小部分過著兵農合一的生活,被稱為“屯戍”人戶外,大部分隨地入社,成了普通農民,他們或聚居,或雜居。商人、工匠等又多分居在各個城市和交通要道上。貴族和學者多住在各級政治中心城市。
其三,是宗教信仰的凝聚作用?;刈咫m然從一開始就居住分散但卻沒有被同化或融合,反而始終保持一個獨立民族的特點,使大分散中的小集中能夠存在下來,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伊斯蘭教的信仰成為回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的一個基本條件。分居各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建筑清真寺院,并圍寺而居,在多民族的環(huán)境中,自成格局,儼然是一個個小的阿拉伯世界。
其四,是特殊的社會政治地位。由于隨蒙古軍東來的許多回回人對元朝的開國及其軍事、政治、經濟都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回回中的上層人物直接參與了元朝的政事,被朝廷作為“色目人”,給予高于漢人一等的社會地位,享受特殊待遇。這也成了促成回族民族自我意識形成的一個因素,使得回族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保持著本民族的獨立性。
(五)維吾爾族
1.維吾爾族的起源與形成。維吾爾族是西北和新疆地區(qū)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維吾爾族的直接淵源是唐代時先稱回紇、后改為回鶻的民族。唐中葉,回鶻被黠戛斯擊潰,諸部離散。其中向西遷移的有西州回鶻和蔥嶺回鶻。以后這兩支回鶻與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語各部,與居住在南疆地區(qū)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人,以及自西漢開始歷代移居來的漢族人,唐代時遷徒來的吐蕃人等長期相互溶合,逐步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后來,這個民族共同體里又增添了契丹人、蒙古人的成份。他們自稱“維吾爾”意思是“團結”、“聯(lián)合”。不久,伊斯蘭教取代了回鶻人原來信奉的薩滿教和佛教。共同的信仰,使這個民族共同體進一步鞏固下來。到十二世紀初維吾爾族基本上形成了。
2.維吾爾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維吾爾族基本上分布在天山以南地區(qū),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分布在新疆以外的湖南、云南、貴州的個別地方。形成了與回族完全不同的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點。大集中的形成,首先是因為新疆是維吾爾族的發(fā)祥地,那里有以吐魯番和喀什為代表的兩大回鶻文化中心,成為吸引維吾爾族的強大凝聚力。其次是由于新疆遠離內陸,維吾爾族也從沒有強大到大規(guī)模進入內陸的力量和要求。相反,蒙古族興起后,現(xiàn)在的新疆大部分地區(qū)屬于察合臺汗國領地。蒙古人不僅把分散的維吾爾族統(tǒng)一起來,還使他們的分布地域基本穩(wěn)定下來。清代,中央政權進一步控制了新疆,維吾爾族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特別是主要聚居的南疆八城(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喀嘛沙爾)在清政府的治理下,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再次是維吾爾人大多以從事種植業(yè)為主,南疆的綠洲地帶有良好的農耕條件,而周圍地區(qū)除了大山就是荒漠,只要不受到來自外部的干擾,他們就沒有必要離開那里,象游牧民族那樣四方飄泊。
維吾爾族中的極少一部分分散在遠離新疆的內陸和西南,那是由于歷史政治原因造成的。如明朝初年(1372年)朝廷從新疆征調了一批維吾爾軍士,攜其家屬到湖南的常德、桃源等地屯兵戍守,以后就世代定居下來。分布在云南、貴州的零星維吾爾族,也屬于這種原因。
(六)哈薩克族
1.哈薩克族的起源與形成。哈薩克族的族源也很復雜。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四世紀,居住在今新疆伊犁河谷和前蘇聯(lián)境內伊塞克湖周圍地區(qū)的烏孫人,以及更早些時候就居住在這里的塞種人(白種人)和月氏人,是哈薩克族最早的先世。六世紀后半葉,游牧于阿爾泰山地區(qū)的突厥人,在天山北部的烏孫故地與烏孫人首先開始了哈薩克族最早的溶合,以后又有契丹人、蒙古人先后也加入了哈薩克民族的形成溶合之中。隨著蒙古人勢力的不斷擴張,溶合后的早期哈薩克人的分布范圍曾擴展到歐洲的大部分地區(qū)。十五世紀六十年代,在錫爾河下游地區(qū)游牧的早期哈薩克人從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分裂出來,向東遷移到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于他們是為反抗和擺脫壓迫與統(tǒng)治而遷移的,因而得名“哈薩克”,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這部分人后來又不斷地與南遷的烏孜別克人和由游牧轉向定居的蒙古人溶合,并建立了哈薩克汗國,正式形成了以“哈薩克”之名見稱于世的新的民族共同體。
2.哈薩克族地理分布歷史演變。哈薩克族是個跨境的民族,在我國境內的主要集中在新疆的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和木壘、巴里坤兩個哈薩克族自治縣以及烏魯木齊市。在甘肅省的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等地也有聚居。境外的哈薩克人主要集中在前蘇聯(lián)的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哈薩克族的這種分布狀況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歷史上的哈薩克人游牧范圍十分廣闊。十六世紀前期,分布西至烏拉爾河,南到塔什干,北接伊施姆河,東達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qū)。從十八世紀中葉起,沙俄勢力侵入中亞,開始蠶食中國領土,逐步吞并哈薩克草原和哈薩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區(qū),使一部分哈薩克人中斷了與祖國的聯(lián)系,并被迫遷移到沙漠地帶。1860年到1883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調所謂“人隨地歸”,先后割占原屬我國新疆地區(qū)的土地40多萬平方公里,使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哈薩克族人民成了異國公民。原來就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及劃界后紛紛投歸祖國的哈薩克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地區(qū)和博爾塔拉一帶,部分在阿爾泰山以南地區(qū)。這就是今天新疆哈薩克族聚居地形成的由來。清代,還有部分哈薩克人因軍事征調和其他原因,流散在甘肅、青海等地,建國以后這部分人中約有25000多人先后回到故地阿勒泰,重建家園。
(七)藏族
1.藏族的起源與形成。藏族是由歷史上的吐蕃直接發(fā)展來的。藏族與吐蕃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的兩個名稱。吐蕃是在青藏高原上土生土長起來的一個民族。七世紀初,吐蕃王朝建立,標志著吐蕃民族的正式形成。在以后的發(fā)展中,吐蕃又先后融合和同化了許多部落和民族,壯大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巴罗弊鳛槊褡迕Q,在歷史上一直沿用。直到民國時期才正式統(tǒng)一命名為藏族?!安亍笔遣卣Z對西藏地區(qū)前后兩部分的譯音合稱。藏語稱前藏為“烏思”,稱后藏為“藏”。
2.藏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藏族今天的分布地區(qū),除西藏外,還有青海和甘南的大部分地區(qū),云南和川西的橫斷山區(qū)。藏族這種雖地跨數(shù)省,但又相互連片的分布格局的形成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藏族現(xiàn)在分布的地區(qū),基本是歷史上吐蕃強盛時期所占領的地區(qū),以及以后被他們兼并、融合和同化的一些部落、民族的分布地區(qū)、這些部落和民族有:羌人的支系羊同人和白蘭人、黨項人、吐谷渾人等。吐蕃強盛時還曾占領過河西今甘、青境內部分地區(qū)和安西四鎮(zhèn)(今新疆境內)等地,也同化了在他們統(tǒng)治下的部分漢人和西域各族人民。
吐蕃分布地區(qū)的主體是青藏高原。這里自然環(huán)境與其他地區(qū)差別太大,地勢高,氣候寒冷,交通不便,土地貧瘠。不適于發(fā)展農耕業(yè)。因此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很少有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遷入。這使得藏民族共同體及其分布的地域一直沒有太大變化,得以完整的延續(xù)下來。
(八)彝族
1.彝族的起源與形成。彝族的先民,與分布于我國西部的古代氏、羌有著密切的關系。西漢時彝族的一支先民就以“昆明”為名。東漢時的“叟”也是對當時彝族先民的稱呼。唐宋時期的烏蠻人(元以后被稱為“羅羅”)是彝族的直接前身。由于種種原因所造成的歷史條件的不同,彝族的形成過程出現(xiàn)了二元化的現(xiàn)象。一支是以云南的彝族為代表,是在國家產生的基礎上形成的。唐代南詔國的建立標志著這支彝族的真正形成。另一支是以四川涼山地區(qū)北部烏蠻的彝族為代表。他們沒建立過國家,而是首先聯(lián)合成部族,再由部族發(fā)展成民族的。
2.彝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區(qū)內,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礱江支流以安寧河兩岸的大涼山地區(qū),以及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無量山之間的地區(qū)及滇西的華坪、寧蒗、永勝等被稱為云南的“小涼山”的地區(qū),貴州的安順、畢節(jié)兩地區(qū),廣西的隆林、睦邊兩縣。彝族分布的這些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都比較差,絕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復雜的高山,有的屬于高寒山區(qū),平壩和河谷地帶很少。這種分布格局的形成經歷了長期的歷史演變。
在秦漢時期,彝族先民的活動中心大約在云南滇池周圍和四川邛都(今西昌東南)地區(qū),從事農耕業(yè)或游牧業(yè)。后來向南遷到“諾以”、“曲以”兩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寧河流域。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他們又從金沙江、安寧河流域和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漸擴大到滇江北、滇南、黔西北及廣西西北部等地。唐代南詔國和宋代大理國的建立,使彝族的分布范圍擴大到國家勢力所及地區(qū)。到了元代,中央政權在云南彝族的聚居地區(qū)設置了路、府、州、縣和宣慰司,在貴州水西地區(qū)(今黔西、大方一帶)設置了宣慰司,在四川的雷波、屏山、金沙江兩岸等地設置馬湖路,在西昌、冕寧、普格一設置建昌路,在大、小涼山設置羅羅斯宣慰司。這種行政區(qū)劃的確定,使彝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穩(wěn)定了下來。明代在彝族地區(qū)實行流官、土官和土流兼治三種行政管理辦法,擴大了封建地主經濟的影響,加之大量的漢族移民,對彝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起了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清代實行“改土歸流,加強了對彝族地區(qū)的直接統(tǒng)治,進一步促進了封建地主經濟的確立。
(九)白族
1.白族的起源與形成。白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shù)民族。漢晉時期的(棘人)是白族的直接祖源,唐宋時期的白蠻是其前身。白蠻不僅參與了唐時的南詔國政權,而且還作為主體親自建立了大理國封建農奴制國家。唐宋是白族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期間白族與中原地區(qū)互通有無,交往密切,在許多方面受到了漢族的影響,促進了本民族的發(fā)展,還同化了一部分遷移來的漢族。
2. 白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目前我國白族的地理分布比較集中,80%以上聚居在云南境內位于洱海之濱、又有金沙江橫貫東西的大理地區(qū),近20%的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和貴州畢節(jié)等地。這是一種大集中與小集中并存的分布方式。
大理作為白族的最大集中地,不僅是因為洱海地區(qū)是白族的發(fā)祥地,更為重要的是這里很久以來就同內陸有著密切的關系,基本上保持著社會比較穩(wěn)定,經濟相對發(fā)展,人民生活安寧的環(huán)境。西漢時在此設立了葉榆、云南、比蘇、唐等縣,隸屬益州郡管轄,還把大批漢民遷移到這里,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鐵器,促進了洱海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東漢時洱海地區(qū)改屬永昌郡。三國時諸葛亮征云南后在洱海地區(qū)設置云南郡。唐代先在此設置姚州都督府,后又扶持南詔地方政權。大理與宋朝及內陸也相處很好。元朝在云南建立了行省,在大理設置了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在大理洱海地區(qū)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世襲的土官,改派“流官”治理,又在洱海地區(qū)長期以來基本上保持了行政區(qū)劃和建制的連續(xù)性,因而維持了地域關系的完整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相對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