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京故宮館藏璽印賞析
璽印是憑證工具之一。國家、官吏與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皆須以印記為憑證,于是官、私璽印產(chǎn)生了。璽印大約始自東周,代代相承,未曾間斷,完其發(fā)展,可分四期:
1、散制作期:傳世的出土古璽印最早為戰(zhàn)國時代的制作,印體有大小、方圓、一二三層之分,頂端作小鼻紐者最多,印文有三晉、齊、楚等國古文,布局疏朗,錯落有致。
2、形制統(tǒng)一期:秦漢魏晉皆有統(tǒng)一印制,南北朝因之。皇帝專用玉質(zhì),稱璽,余者用銅,稱印。這段時間之印章有大小方圓、長方等等形式,印體日漸厚重,以鼻紐、龜紐居多。印文形式秦代刻陰文小篆,有界格,兩漢魏晉的入印篆書方圓俱備,被作為典范,稱為謬篆。此外有鳥蟲書及與其相類之文字,印文外加裝飾及有形印皆為東漢所常見。南北朝印章繼承魏晉之作,饒有古趣。
3、發(fā)展變化期:隋唐以后印體增大,鼻紐變成小長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寬之柱形柄。官印文字皆作陽文,由細筆微曲之唐篆變化為九疊篆,還有以西晉文、蒙文、滿文和滿漢篆書合文入印者,印邊日漸增闊,布局日趨豐滿,筆劃與空白日趨均勻。清宮的二十五寶璽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完成,是專用于國事的傳國寶,除一金一檀木外余皆玉質(zhì),體積碩大,作各式龍紐,為前世所無,璽文有滿文、滿漢篆書合文。其它大小寶璽多為石質(zhì),乃御筆和賞鑒所用,其性質(zhì)屬私印閑章,惟石料、制紐皆極精美,具莊重珍貴的特點。
4、繼往開來期:明清私印以石料所作為多,有少量牙角竹木之作,取代了銅質(zhì)印章。印文主要由書畫家親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鐫刻,他們皆以秦漢六朝古印為宗,創(chuàng)造出個人風格,如明文何,清浙徽派諸家,晚清趙之謙、吳昌碩都是名聲顯赫的大家,他們不僅為中國璽印的歷史寫下了燦爛的篇章,而對東方鄰國篆刻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良好的影響。




“計官之鉩”玉印,戰(zhàn)國,印面1.8×1.8cm,通高1.35cm

此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戰(zhàn)國古文,白文,右上起順讀“計官之鉩”四字。“計官”為官名,掌管記書簿冊事務。印文篆體筆畫挺拔。印面有陰線邊欄,與同時期銅印印面常見格式相同。此印玉色青灰,材質(zhì)本身呈透明狀,細觀有天然斜紋,凝者如風吹斜柳,散者如煙云片片。
目前所見戰(zhàn)國時期的官印實物大多為銅質(zhì)。在中國古代印章史上,私人姓氏的印章生佩死殉乃是慣例。漢世以后因印章制度的嚴格規(guī)定,隨殉官印多是實用印的復制品。對于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官印制度文獻尚無記載。就各國官印實物的綜合情況而言,均較嚴肅規(guī)整。
此件“計官之鉩”玉印可能是戰(zhàn)國早期殉葬官印的代用品。戰(zhàn)國時期的玉印目前所見以楚地為多。20世紀30年代末,喬友聲從山東濰縣藏家處得到此印,攜至北平。幾經(jīng)磋商后,由倪玉書購得。倪玉書得此印后曾有心得筆記:“余不勝心慰。凡是聞而未見之物,或是見而不能購之物,皆不動于衷,處之亦很泰然。反之,得見是物,或能購而不決者,真使人精神痛苦,行動失常,其影響至大,此印之情何能例外?!闭鋹壑橐缬谘员?。但倪氏將此印識為“信官之鈢”并定為漢代初期印,有誤。

“連尹之鉩”鉨,戰(zhàn)國·楚,印面2.1×2.3cm,通高1.4cm
鉨銅鑄,鼻鈕,鉨面有陰線界欄。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鉨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掌管居民“連”一級事務之官的官鉨。“連”為居民編制,戰(zhàn)時可編為基本軍事單位,“尹”是主管某地方或某事務的官吏。“連敖”、“連尹”均為楚國的官名?!蹲髠鳌份d襄公十五年“屈蕩為連尹”?!稘h書·灌嬰傳》亦曾記“擊破柘公王武君燕西,所將卒斬樓煩將五人、連尹一”。

“大府”鉨,戰(zhàn)國·楚,印面5.4×6.1cm,通高11.7cm
鉨銅鑄,柱鈕,鉨面有陰線界欄,印面中間有一縱向豎欄,使印之左、右字分開。印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左起橫讀。印文筆道寬大,頗有書體之韻。印面雖大但布局不散,印文雖少而氣韻充盈。印文的“府”字下部從“貝”,與“府”藏財貨之意相合,頗有特色。此印形體之大在同時期的鉨印中較為罕見。與其它需穿印綬的穿孔印鈕不同,此印鈕為長柱形,正適于一手掌握。
此為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官鉨,府即府庫。戰(zhàn)國時楚國設有大府、行府、造府、高府等府庫,皆是掌管儲備各種物資或掌管制造的機構。

“埶關”鉨,戰(zhàn)國·楚,直徑3.3cm,通高1.1cm
鉨銅鑄,鼻鈕,鉨面圓形,有陰線邊欄。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右起橫讀。鉨文字形線條流暢,結(jié)體秀逸,頗有后世毛筆書寫之意韻,突出顯示了楚鉨的地域特色。
此鉨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掌管某一關的官鉨。戰(zhàn)國時期各國于關阻之地、國門、城內(nèi)之市設守征稅?!吨芏Y·地官·司門》記其“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幾出入不物者,正其貨賄”。《周禮·地官·司關》亦記“國兇札,則無關門之征”。

“武遂大夫”鉨,戰(zhàn)國·韓,印面1.3×1.3cm,通高1.2cm
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種省文,常為相通兩字的連寫。
“武遂”,戰(zhàn)國時期韓國的地名,曾一度屬秦國。《史記·秦本紀》載秦武王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又《史記·韓世家》中記襄王“六年,秦復與我武遂。九年,秦復取我武遂?!辏嘏c我河外及武遂”。此鉨為戰(zhàn)國時期韓國武遂邑的大夫官鉨。

“大車之鉩”鉨,戰(zhàn)國·齊,印面2.9×3.0cm,通高0.9cm
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此為戰(zhàn)國時期齊國制造或管理大車的機構中的官鉨。
齊鉨通常不如燕鉨的文字整齊,鉨面布局隨意性較大,但此鉨鉨文筆畫則較勻稱。“大”、“之”兩字筆畫簡略,布排于鉨面上部,占位較窄;“車”、“鉩” 兩字筆畫較多,布排于鉨面下部,占位較寬,從而使布局整齊均勻。此鉨為齊國陽文鉨中的代表之作。

“東武城攻師鈢”鉨,戰(zhàn)國·齊,印面2.3×2.3cm,通高1.2cm
鉨銅鑄,鼻鈕,印面有陰線界欄。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此鉨造型與文字具有齊國官印的明顯特征,鉨文“攻”作上下結(jié)構,“師”作“帀”,均是齊鉨文的特殊寫法?!妒酚洝て皆齻鳌份d:“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封于東武城?!壁w地東武城與齊國接境,可能此地一度屬齊?!肮煛奔垂?,《孟子·梁惠王下》載:“為巨室必使工師求大木?!壁w歧注:“工師,主工匠之吏?!彼源算b應為齊國負責管理東武城工匠之吏的職官鉨。

“司馬敀鉩”鉨,戰(zhàn)國·齊,印面2.3×2.2cm,通高1.4cm
鉨銅鑄,鼻鈕,鉨面有陰線邊欄。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為戰(zhàn)國時期齊國官鉨?!八抉R”為官名,《周禮·夏官》載:“立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此鉨署文“司馬敀”,當是司馬職官屬下的敀,較為特殊。

“工師之印”印,戰(zhàn)國·秦,印面2.1×2.1cm,通高0.7cm
印銅鑄,鼻鈕。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秦國文字特征明顯,印文圓轉(zhuǎn)流暢,凡縱向筆畫皆下垂感十足。尤其是“印”字末筆半行橫折下曳更是秦印文的特征。秦國地處關西,與東方諸國相比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較慢,其文字沿襲了周的正體文字,少有創(chuàng)新。秦統(tǒng)一后頒行的小篆字體,其基礎就是秦的正體字。秦國官印稱“印”也是其特異之處。此為秦國工匠之長的官印。

“王間信鉩”玉印,戰(zhàn)國,印面2.0×2.0cm,通高1.6cm
戰(zhàn)國時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戰(zhàn)國古文,白文,右上起順讀“王間信鉩”四字。印材綠色微暗,如葉將秋之漸黃,頗為古雅。印臺四面各有一組減地凸起的竊曲紋,印臺四面上斂成斜坡狀,斜面滿布陰刻勾蓮雷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多以竊曲紋和勾蓮雷紋作裝飾,此后的銅器上則基本未見。戰(zhàn)國時期的玉印上也多采用這兩種紋飾,且在漢代的精品玉印中尚間或一見。中國古代玉印在印身上雕有紋飾者本已少見,此件戰(zhàn)國玉印兼具這兩種紋飾更屬罕見,且此玉印整體保存完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絑”玉印,戰(zhàn)國,印面1.6×1.6cm,通高1.3cm
戰(zhàn)國時期私印,白玉琢造,鼻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戰(zhàn)國古文,白文,右起橫讀“絑”二字。此印玉色青白,光澤素淡雅致,材質(zhì)溫潤細膩,琢造極為工整。
戰(zhàn)國時期各國文字雖有差別,但無疑均已成熟,表現(xiàn)在璽印上的印文同樣如此。此時的印面從文字布局看,更注重單個的文字結(jié)構,整體上不如漢代規(guī)整標準。細觀單獨的印文,工整緊湊,引人注目,若從印面通觀,似顯分散。當時入印的文字與社會生活中的實用文字仍不分,少有特定的某種印文或美術式的變體。戰(zhàn)國璽印的印面廣泛采用邊框,寬闊的邊框往往與纖細的陽文相配,而陰文則多增加復欄。這些組合的出現(xiàn),說明在印文不變形的前提下當時已考慮到印面整體布局的修飾。后人摹刻戰(zhàn)國璽印,往往以印文相互配合來整合印面,忽視了其特有的時代特點,作品并不具備戰(zhàn)國璽印真實的歷史風貌。

“薈信鉩”玉印,戰(zhàn)國,印面2.2×2.2cm,通高1.7cm
戰(zhàn)國時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戰(zhàn)國古文,白文,右上起順讀“薈信鉩”四字。戰(zhàn)國時期的玉印文字筆畫多為每一筆的中部較寬,字口亦深,兩端尖銳,字口略淺,表明是砣輪砣磨造成的。印身色澤溫潤而暗,似光亮含而不露。印身有璞天成。此印頂鈕狹長,印臺較高,厚實敦穩(wěn)。其形體較大,在戰(zhàn)國玉印中比較少見。

“文桘西疆司寇”鉨,戰(zhàn)國·魏,印面1.6×1.6cm,通高1.5cm
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文桘”讀“文臺”,《史記·魏世家》載:“無忌謂魏王曰:……從林鄉(xiāng)軍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邊城盡拔,文臺墮,垂都焚,……而國繼以圍?!贝算b為戰(zhàn)國時期魏國文臺所在苑囿之西部地區(qū)負責糾察等事務的司寇之官鉨。

“雷旦都司工”鉨,戰(zhàn)國·燕,璽面2.4×2.4cm,通高1.6cm
“雷旦都司工”鉨銅鑄,鼻鈕。鉨面有陰線邊欄,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鉨文“”為地名“雷旦”的專用字,“雷”字在此處疑讀為“漯”或“灅”?!墩f文》釋:“漯水出雁門陰館累頭山,東入海,或曰治水也。”漯水上游為今山西境內(nèi)的桑干河,其故道在今永定河北面,向東南流至武清縣東北注入潞河?!墩f文》又釋:“灅水出右北平浚靡,東南入庚?!奔唇窈颖鄙澈?。漯水與灅水的主流均在當時的燕國境內(nèi),雷旦之名可能與此二水有關。此鉨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雷旦邑負責工程建設的司空官鉨。

“外司爐鍴”鉨,戰(zhàn)國·燕,鉨面5.1×1.4cm,通高9.5cm
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外司”,即外司爐,是掌管鑄造的職官?!盃t”字與燕國貨幣明刀銘文“外爐”之“爐”字相同。“鍴”讀為“瑞”,《周禮·春官·典瑞》中鄭玄注:“瑞,節(jié)信也?!薄墩f文》則釋:“卩(節(jié)),瑞信也?!边@種戰(zhàn)國時期長柄長條形的官鉨目前僅見于燕國官鉨。有一種觀點認為此鉩是掌管鑄造錢幣的職官之鉨。

“廣陰都左司馬”鉨,戰(zhàn)國·燕,印面2.1×2.1cm,通高1.5cm
鉨銅鑄,鼻鈕,印面有陰線邊欄。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廣陰都”鉨文作“怳陰都”,“怳”可讀作“廣”。燕國有貨幣“怳昌”布幣,其銘文“怳昌”即燕國的廣昌?!端?jīng)·圣水注》:“圣水又東,廣陽水注之,水出小廣陽西山,東逕廣陽縣故城北。” 中國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稱陽,以示其朝向陽光照射之意;以山之北、水之南稱陰,以示背陽之意,“廣陰”即廣陽水之南岸。燕國廣陽舊地在今北京市西南郊一帶,廣陰亦應距之不遠。此鉨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廣陰邑負責軍政的司馬官鉨。

“平陰都司徒”鉨,戰(zhàn)國·燕,印面2.4×2.4cm,通高1.5cm
  鉨銅鑄,方印,鼻鈕,鉨面有陰線邊欄。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平陰都司徒”5字。
  春秋時期,齊、晉兩國均有“平陰”地名,燕國的平陰不見記載,但燕國貨幣中有“平陰”銘文的布幣。 鉨文“都”的寫法為燕國官鉨所獨有,地名稱“都”也是燕鉨的一個顯著特點。此鉨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平陰邑負責邦教的司徒官鉨。

“榆平發(fā)弩”鉨,戰(zhàn)國·趙,印面1.5×1.5cm,通高1.2cm
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zhàn)國古文字體,朱文,左上起順讀。
弩本為古代射擊用兵器,鉨文中以發(fā)弩作為職官名。戰(zhàn)國時期各國即以強弓硬弩為主戰(zhàn)利器。齊魏馬陵之戰(zhàn)中,齊將孫臏伏兵于馬陵道,以弩射兵為先導,萬弩齊發(fā),使魏軍遭受毀滅性打擊。魏國大將龐涓自刎,齊軍大勝,這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中大規(guī)模使用弩射兵的最早記載?!稘h書·地理志》載荊州刺史部南郡下本注“有發(fā)弩官”。此鉨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國負責榆平地區(qū)弩射兵的官員之鉨。

“南宮尚浴”銅印,印面2.2×2.3cm,通高1.7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左上起交叉讀“南宮尚浴”四字。
此為秦王朝官印。

“中官徒府”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5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中官徒府”四字。
此為秦王朝官印。

“灋丘左尉”銅印,印面2.4×2.4cm,通高1.1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兩橫行排列,右上起橫讀“灋丘左尉”四字。
此為秦王朝官印。

“修武庫印”銅印,印面1.7×2.2cm,通高0.9cm
印銅鑄,長方形,鼻紐。印面有陽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右上起交叉讀“修武庫印”四字。
庫為掌管武器及車的機構,其主管官吏稱庫嗇夫?!肚芈呻s抄》即載“稟卒兵,不完善(繕),丞、庫嗇夫、……”。此為秦王朝庫嗇夫所用之官印。

“小廄南田”銅印,印面2.2×2.2cm,通高1.2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右上起交叉讀“小廄南田”四字。
印文中之“田”即指田官。秦簡有“大田”之官。《呂氏春秋·勿躬》亦有“墾田大邑,辟土藝粟,盡地力之利,臣不如寧遬,請置以為大田?!敝?。此為秦王朝管理小廄官田的田官之印。

“右公田印”銅印,印面2.1×2.2cm,通高1.6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文界格,呈田字格式。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右公田印”四字。
此為秦王朝管理公田的官吏之印。

“邑尉印”銅印,通高1.3cm,印面2.1×2.2cm
印銅鑄,方形,瓦紐,雙層印臺。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右上起交叉讀“邑尉印”四字。
尉為秦代縣佐官。《漢書·百官公卿表》記:“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皆有丞尉?!闭瓶h中軍事。此為秦王朝官印。

青鳥圖案銅印,西漢,印面直徑2.3cm,通高0.9cm
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形狀為一只背負筐簍的青鳥。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青鳥是西王母的侍鳥。西王母住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渡胶=?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記龜山,“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漢代神話中有關東王公、西王母的故事頗多,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設祠求神是十分普遍的。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中有一段故事很精采:“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張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車而至于殿西,西面東向,頭上戴七種青氣,郁郁如云。有三鳥如烏大,使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兩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感υ唬骸颂胰暌簧鷮崱!?br>圖案印中以鳥形紋為題材者雖有很多,但此印較為特別,圖案中的鳥背負筐簍,很易識別。此外,故宮藏品中還有幾種三鳥集于一印面的圖案,表現(xiàn)的可能也是青鳥。

舞樂雜技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4×1.4cm,通高1.3cm
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4人各據(jù)一角,右上角之人邊歌邊舞,右下角之人跪坐吹奏似竽的樂器,左上角之人彈奏橫于座前的瑟,左下角之人似在表演拋戲雜技。
舞樂是漢宮廷行祀、典禮時必備的儀式,以求國家安寧,不見災疾,五谷蕃昌。宮廷內(nèi)部舞樂內(nèi)容有所不同,新聲變曲,常唱常新,總以迎合帝王興趣為旨,進而求取功名富貴,西漢武帝時的李延年與其妹就是典型之例:李延年性通音律,據(jù)說他所作之曲“聞者莫不感動”,又善歌舞,深得武帝喜愛。一次,他侍武帝歌舞娛樂,展清音而長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引得皇帝連連嘆息道:“善!世豈有此人乎?”于是延年之妹遂得近天顏,兄妹富貴。
此印是漢代圖案印中表現(xiàn)歌舞、演奏場面內(nèi)容最為豐富的一件,清晰地再現(xiàn)了表演的一個場景,正是《鹽鐵論·散不足》中“今富者鐘鼓舞樂,歌兒數(shù)曹;中者鳴竽調(diào)瑟,鄭舞趙謳”之寫照。

牛形象人圖案銅印,西漢,印面2.1×1.5cm,通高0.8cm
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一頭戴牛首假面具的舞蹈藝人手舞足蹈地在表演。
這種頭戴假面表演的藝人在漢代稱為“象人”?!稘h書·禮樂志》孟康注:“象人,若今戲魚蝦、獅子者也”,韋昭注:“著假面者也”。象人有定員,但表演時人數(shù)可能與具體節(jié)目有關,不一定是組舞?!抖Y樂志》載:“治竽員五人,楚鼓員六人,常從倡三十人,常從象人四人,詔隨常從倡十六人,秦倡員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員三人,詔隨秦倡一人,雅大人員九人,朝賀置酒為樂。”漢代少府下屬有樂府,管理禮樂與宮廷從業(yè)藝人。

郁儡圖案銅印,西漢,印面直徑2.3cm,通高1.4cm
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一雙臂上抬、手握繩索、腰懸法器的正面立神,應為郁儡。郁儡是神話中治鬼之神,傳說居住在度朔山,鎮(zhèn)守萬鬼出入的鬼門,凡遇惡害之鬼,就用葦索捆住去喂虎。漢代人把郁儡作為門神,在新年的正月初一,將其形象畫在門上,以驅(qū)鬼避邪。《后漢書·禮儀志》劉昭注此“畫郁儡持葦索以御兇鬼”。此印圖案表現(xiàn)的神人特征與之相符合。

角觝圖案銅印,西漢,印面2.0×2.4cm,通高1.0cm
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兩名斗士相撲觝,其中一人俯身尋找進攻機會,欲從下盤撲抱,對斗者張臂跳躍,后閃移避。
角觝又稱角抵,是漢代百戲中的重要項目之一,類似后世的摔跤或相撲,宋、元時稱相撲或爭交,應屬體育運動。實際上這種表演形式始見之時代較早,《漢書·刑法志》載:“春秋之后,滅弱吞小,并為戰(zhàn)國,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夸視。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禮沒于淫樂中矣?!苯怯h在宮廷與民間都很盛行。宮廷接待外國賓客時,往往多聚觀者展示百戲,大張角觝,散財帛賞賜,令外國賓客遍觀各倉庫府臧之積,以顯示漢廷國力之雄厚?!稘h書·武帝紀》記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三年春,作角抵戲,三百里內(nèi)皆觀?!弊⒁姆f:“名此樂為角抵者,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薄段倪x·西京賦》中也有“臨徊望之廣場,程角觝之妙戲”之句,描述的就是這種運動場景。

吐火魔術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3×1.3cm,通高0.7cm
印銅鑄,印臺3層,向上漸斂,鼻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兩人背向而坐,小臂彎曲,狀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氣,面前有一簇跳動的火焰。
吐火是魔術之一種,最初由國外傳入?!逗鬂h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載:“永寧元年,撣國王雍由調(diào)譴使者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西域傳》引《魏略》:“大秦國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縛自解?!蓖禄鹋c自縛自解的魔術至今仍在演繹。

蹴鞠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6×1.6cm,印體厚0.5cm
印銅鑄,雙面,一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兩人對面站立,各用足面顛球,進行比賽。另一面為百戲圖案,形象較粗略,大約為傘下兩人相背而坐。
“蹴”指用腳踢或顛動物品,“鞠”指有填充物的皮球。蹴鞠作為我國古老的足球運動屢見于歷代史籍。擊劍、射獵、賽馬、蹴鞠在漢代皆為主要運動項目,極具競爭性。

追水豹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4×1.3cm,通高1.1cm
印銅鑄,印臺分層上斂(后人磨制損壞成尖狀),鼻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一獸前竄,一名勇士飛身向前落于獸身,正欲扼之但尚未站穩(wěn),圖案右下角有隱約可見的游魚。《漢書·揚雄傳》:“蹈飛豹,絹嘄陽;追天寶,出一方;應駍聲,擊流光”,張衡《南都賦》中“追水豹兮鞭魍魎”,講的就是這種搏獸活動。追水豹是漢代流行的水上游戲,但表現(xiàn)此種活動的實物不多,這件圖案印為我們提供了這種活動內(nèi)容的藝術化寫照。

神虎逐鬼圖案銅印,西漢, 印面1.4×1.4cm,印體厚0.7cm
印銅鑄,雙面,一面并列鑄吉語“長年”兩字,另一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一只威猛的大虎人立而吼,張牙舞爪,居高下?lián)洌粋€小鬼在下面仰頭抬臂,顯然被震懾住了,本想到人家中作祟,卻被門口的虎神發(fā)現(xiàn),相拒非敵,逃跑無路。
古代人將虎看作一種神獸,認為猛虎屬陽剛勇猛之生物,為百獸之長,能搏擊兇惡的怪鳥,性喜食鬼魅,所以常以虎比喻勇士?!稇?zhàn)國策·楚一》:“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虎賁之士百余萬。”漢代職官中有虎賁中郎將,統(tǒng)虎賁郎,主宿衛(wèi)?;①S,言如猛虎奔走,喻其勇猛?!稘h書·王莽傳》:“莽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號,號曰‘九虎’,將北軍精兵數(shù)萬人東?!比龂簩⒃S褚以勇力如虎而癡,號“虎癡”。此外,軍中調(diào)動人馬以“虎符”為憑。日常生活中虎形圖案也較常見,如漢印中虎形屢見不鮮;在門上繪虎為守護神;古帝王視朝于路寢,門外畫虎像,故稱路寢之門為虎門。《周禮·地官·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彼^虎門即路寢之門。

蜚廉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5×1.9cm,通高0.7cm
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一正面飛神:頭頂有雙角,面部五官似人亦若獸,背生四翅,兩臂細長橫舉,小臂下探,雙腿如鷹腿,爪分開。這種神物應是蜚廉。
“蜚廉”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禽,文獻中又有寫作“飛廉”者,《淮南子》中稱其為得道真人的坐騎:“若夫真人,則動容于至虛而游于滅亡之野,騎蜚廉而從敦圉,馳于方外,休乎宇內(nèi)?!薄妒酚洝芳庖霉敝f:“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薄稘h書》注則用應劭說法:“蜚廉,神禽,能致風雨者也”,稱它是風神。晉灼說它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紋如豹紋。古人傳說中的仙人神物概為編造附會,所以說法也莫衷一是?!稘h書·武帝紀》載武帝受公孫卿蠱惑“作甘泉通天臺、長安飛廉館”,派人持節(jié)設具迎候神人。民間自然無力興造,只好鑄一些神話題材的印章佩戴,聊以寄懷。

張弘捕魚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6×1.6cm,通高1.2cm
印銅鑄,印臺三層上斂,鼻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一人正在接過大鳥銜舉過來的大魚,魚尾鰭整齊,表明魚很新鮮。魚大得需要人用兩手提抓,正似《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所載:“有人名曰張弘,在海上捕魚,海中有張弘之國,食魚,使四鳥。”

魚鶴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5×1.5cm,印厚0.6cm
印銅鑄,雙面皆凹鑄圖文,一面為雙鶴挺胸仰項對立,爭銜一條大魚,形態(tài)生動,另一面鑄“曹亭耳”三字。
漢代魚鶴圖案的印章存世較多,有雙鶴背向而立爭魚者,有雙鶴相對而立爭魚者,也有一鶴銜魚者。有的鑄成凸起的圖案,有的在印面凹刻線條。山川產(chǎn)物,魚鹽之屬,在漢代是國利之所在,民生之仰仗。民食稻魚,無兇年之憂?!棒~” 最初還未引申出吉慶有“余”的意思,其本身就代表一種財富。鶴是食魚動物,在傳統(tǒng)文化中屬祥瑞之禽。

“大師公將軍司馬印”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3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八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大師公將軍司馬印”。
此為新莽時王匡屬官印。

“白水弋丞”銅印,印面邊長2.5cm,印臺厚0.6cm
印銅鑄,方形,蛇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風格,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白水弋丞”四字。
此印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遺風。

“楚永蒼丞”銅印,印面2.1×2.1cm,通高1.5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楚永蒼丞”四字。
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漢時之楚王國?!稘h書·地理志》載:“楚國,高帝置。宣帝地節(jié)元年更為彭城郡,黃龍元年復故。”《漢書·楚元王傳》亦載:“楚元王劉交,高帝弟。漢六年,立交為楚王,王薜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
此為西漢時王國官印。

“金鄉(xiāng)國丞”銅印,印面2.3×2.2cm,通高2.0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金鄉(xiāng)國丞”四字。金鄉(xiāng)國,《漢書·地理志》失載,此印可補其缺佚。
此為西漢時侯國官印。

“山陽尉丞”銅印,印面2.3×2.2cm,通高2.0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山陽尉丞”四字。
山陽為郡名,《漢書·地理志》載“山陽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別為山陽國,武帝建元五年別為郡”。此印為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以后山陽郡都尉佐官之印。

“武陵尉印”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1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武陵尉印”四字。
尉系指郡尉?!稘h書·百官公卿表》載“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職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都尉”。此印為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前郡都尉之印。

“渭成令印”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9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渭成令印”四字,“令印”二字末筆下折,為西漢印文特點。
此為西漢時縣官印。

“柜長之印”銅印,印面2.2×2.3cm,通高1.9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柜長之印”四字。
印文之“柜”系縣名?!稘h書·地理志》瑯邪郡下載“柜,根艾水東入海,莽曰祓同”?!堆a注》引錢大昕曰:“根當為柜?!薄伴L”即縣主官?!稘h書·百官公卿表》記“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減萬戶為長,秩五百至三百石”。此為西漢時縣官印。

“海鹽右丞”銅印,印面2.2×2.2cm,通高1.9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橫行排列,右上起橫讀“海鹽右丞”四字。
“海鹽”系秦漢時之縣名,《漢書·地理志》會稽郡下中載“海鹽,故武原,有鹽官”。此為西漢時官印。

“常樂蒼龍曲侯”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常樂蒼龍曲侯”。
此為新莽時太衛(wèi)屬官之印。

“執(zhí)灋直二十二”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執(zhí)灋直二十二”。
  此為新莽時官印。印文中“直”為更直執(zhí)法之意,《漢儀》曰:“其二人者,更直執(zhí)法省中者,皆糾察百官,督州郡。”

“昌威德男家丞”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昌威德男家丞”。
此為新莽時封爵屬官印。印文中之“男”系指男爵,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一,《漢書·王莽傳》載:“……于是封者高為侯伯,次為子男,當賜爵為關內(nèi)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數(shù)百人?!笔冀▏辏ü?年),“封王氏齊縗之屬為侯,大功為伯,小功為子,緦麻為男……皆授印韍。”王莽時的封爵實是虛銜。王莽纂漢,襲取五德終始之說,標榜自己受命于天,神化其政權。他依《周官》、《王制》之文更改官制,廢除漢爵制,制定五等爵制與四等封地制,為其政權之合理性找尋歷史依據(jù)。

“圜陽馬丞印”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圜陽馬丞印”。
此為新莽時官印。

“折沖猥千人”銅印,印面2.2×2.3cm,通高2.4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折沖猥千人”。
此為新莽時官印。

“修合縣宰印”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1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修合縣宰印”。
此為新莽時官印。

“長水校尉丞”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長水校尉丞”。
此為新莽時官印。

“文德左千人”銅印,印面2.2×2.3cm,通高2.2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文德左千人”。
此為新莽時官印。

“建伶道宰印”銅印,印面2.2×2.2cm,通高2.1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建伶道宰印”。
此為新莽時官印。

“蘇意”玉印,漢,印面2.4×2.4cm,通高1.8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鳥蟲書篆,白文,右起橫讀“蘇意”二字。印文立體感頗強,鈐蓋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躍于底色之上。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潤,微有土沁如飛沙散布。

“新成甲”玉印,漢,印面2.3×2.3cm,通高1.9cm
漢代私印,白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鳥蟲書篆,白文,右起順讀“新成甲”三字。其玉色碧而閃烏,由青向灰過渡,鈕頂黑斑自然如墨,沉黯古雅。此印之精美與漢“王武”玉印難分伯仲,二者可謂姊妹印,歷近兩千年,并存于世,堪稱漢印中的至寶。

“淳于蒲蘇”玉印,漢,印面2.3×2.3cm,通高1.6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上起順讀“淳于蒲蘇”四字。其青玉材質(zhì)中有天然黃色細紋綹散布,形如騰空之煙,青黃相混相映,美麗異常。
此印印面之工整端莊,篆刻之精細,幾乎無出其右,即使以石質(zhì)印材篆刻,若達到如此的藝術效果也須有相當?shù)脑煸?,何況漢代于堅玉之上琢造精妙的篆文。其篆刻藝術之精湛動人,令人過目難忘。

“應衢”玉印,漢,印面1.4×1.4cm,通高2.0cm
漢代私印,白玉琢造,羊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應衢”二字。印文滿格,位置勻稱,筆道不深而精神十足。印臺方正,上立一羊,玉羊大角下盤,線條優(yōu)美,通體潔白無瑕,神態(tài)可愛。
此印玉色純凈,通體一色,光亮瑩潤,托于掌中,似有絲絲涼意沁入,令人愛不釋手。
以牧畜作為印鈕的印章基本上是新莽政權到西晉十六國時期的官印特征,銅質(zhì)居多,史籍中記有金印,所見實物則常以銅鎏金者為金印的代用品。其印鈕以駝鈕最多,十六國時期有馬鈕,均為各時期中央政權頒賜給少數(shù)民族首領的官印。私印則僅見羊鈕玉印,且實物數(shù)量極少,此印即其中至為精美的一方。

“異”玉印,漢,印面1.9×1.9cm,通高1.4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左起橫讀“異”二字。印文勁秀,印面布局和字體風格與東漢標準的銅鑄兩字私印風格一致。印身遍布土沁花紋,如黑綠大理石紋,青玉微露,原色雖被罩而并不傷其美,反而增其雅。

“妾繻”玉印,漢,印面2.0×2.0cm,通高1.6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妾繻”二字。印鈕之下及印臺立面上棱處各有弦紋一周,做工精致。玉質(zhì)青白,光照如鏡,潤滑如冰?!版睘楣糯幼晕抑t禮之稱,入印后單綴其名,此為兩漢女子佩印印文的通例。
此印筆意具纖柔之美,配以美玉之材,仕女佩之,正得其宜。

“王武”玉印,漢,印面2.3×2.3cm,通高1.8cm
漢代私印,以黃玉琢造,鼻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鳥蟲書篆,白文,右起橫讀“王武”二字。印身通體青黃,青者淡然若隱,黃者如浸非覆,渾然天成。
早在春秋時期,吳越地區(qū)的兵器上即可見到鳥蟲書,且多鎏金,別致而精美,彼時尚無此書體名稱。其文字起筆或像鳥首,或形體如蠕動之蟲身,后人因其形而定名。
漢代以鳥蟲書體入印者多為玉印,此印文字橫筆作魚形,豎筆似蚓,篆勢舒展,意態(tài)靈動,文字結(jié)構與布局之微妙、篆刻之精躍然目前。

“田莞”玉印,漢,印面2.3×2.3cm,通高1.6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漢篆,白文,右起橫讀“田莞”二字。印文舒展,為標準的漢印文字篆法,“田”字筆畫較少,占印面位置略窄,“莞”字筆畫較多,占印面位置略寬,兩字布局充盈印面,視覺效果協(xié)調(diào)、端莊而平穩(wěn),這種印文的布局在西漢中期以后的兩字或三字私印中常見。印身沁斑遍布,玉青色暗,一望而知是歲月久遠使然。
此印之風格常見于東漢末至三國時期之印,印面屬私印中較大者。印鈕頂較寬,這一局部與其它漢玉印略有區(qū)別。其整體琢造工藝簡約,形態(tài)古樸。

“趙憙”玉印,漢,印面2.2×2.2cm,通高1.2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趙憙”二字。印身比其它漢玉印低矮。其質(zhì)土沁入綹,注目凝視,層層橫紋如山巒遠眺,淡者若霧嵐起于谷間,似移似駐。
此印印文至為工整,字體和印面布局與東漢銅鑄私印中雙面印之印面風格極為一致,只是后者兩字多是陰陽文并列,而此印“趙憙”兩字皆為陰文,其文字之工整端莊更勝一籌,可做摹法漢印的標準印之一。

“劉先臣”玉印,漢,印面2.6×2.6cm,通高2.4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獸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順讀“劉先臣”三字。文字布局嚴謹,筆道粗細一致,文字清勁,骨架強硬。青玉散布黃褐色斑,片片如煙熏,似沉似浮,古雅可觀。
三字私印的文字布局為姓氏單占一側(cè),名字另列,此為漢印慣用通例,與入印文字的單字筆畫繁簡并無關聯(lián)。在漢系印章中,早期動物題材的印鈕有少量的蛇鈕或魚鈕,后以龜鈕最為常見,間或出現(xiàn)羊鈕,其它動物題材多用于印面,而成為肖形印。此印的鈕制較為罕見,神獸盤臥,張口眥目,體態(tài)雄渾,似是銅印避邪鈕的變體。印文三字內(nèi)斂,印面周邊留余較寬,也是漢末以后的印面風格。

“績平”玉印,漢,印面1.2×1.2cm,通高1.9cm
漢代私印,白玉琢造,龜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績平”二字。印文為典型的漢代私印印文。“績”字右下兩點筆畫由窄變寬,撇向兩邊,底部橫平加寬,恰如東漢銅鑄私印同樣的印文;“平”字上部緊湊,豎筆下行后再橫拉,轉(zhuǎn)成較大弧形后再曳向印面一角,這也正是東漢私印中印文末筆的典型處理方式。
龜形印鈕背飾環(huán)甲,背甲中部棱微凸起,龜身以四足撐起,首微上抬,似欲爬行。此類形態(tài)的龜鈕只在新莽時期以后的一段時期內(nèi)出現(xiàn),是具時代標志性的造型。
此印白玉通體一色,潤澤細膩,光瑩而不暴露,材質(zhì)與制作俱佳,是漢代玉印中的至精至美之物。

“潘燕”玉印,漢,印面1.9×1.9cm,通高1.4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潘燕”二字?!芭搜唷眱勺值染嗖⒘?,單字間架與兩字布局十分勻稱,印文字口較淺,使文字體勢在琢造時更易得以流暢的表現(xiàn),可見漢代制印者之匠心。青玉材質(zhì)只在印鈕頂部向下處與印面少處尚可見到,通體大部分遭到較強的侵蝕,造成表面大片脫落,令人賞鑒時不禁扼腕。

“張隆私印”玉印,東漢,印面1.6×1.6cm,通高1.5cm
印白玉質(zhì),琢造,瓦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上起順讀“張隆私印”四字,字等距,田字布局。印鈕較高,狀如覆瓦。印材為白玉,質(zhì)如凝脂,通體無瑕,玉色皎潔,晶瑩奪目,堪稱玉印精品。
此為東漢私印。兩漢姓名私印,姓名為兩字者,直接作為印文的居多,印面為左右布局。姓名為三字的左右布局亦屬常見,三字者如欲使印面呈田字布局,往往加綴“印”字。“私印”或“之印”二字常用作兩字印文的補充文字,但多用于銅鑄私印。此印琢造堅玉不惜工本,使印文達到如此纖細、柔美而精密的程度實為罕見,足以表現(xiàn)漢世琢玉工藝水平的高超。

“趙嬰隋”玉印,漢,印面2.1×2.1cm,通高1.5cm
漢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順讀“趙嬰隋”三字。“隋”字上右側(cè)部一撇左出,為漢篆入印的變化。印文筆畫淺細流暢,似筆鋒游過。印材極佳,碧玉微青,通體一色,光潤異常。其色淡綠如新潭之水,清澈悅目。

“杜安居”玉印,印面1.6×1.6cm,通高1.0cm
此為東漢私印,墨玉質(zhì),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順讀“杜安居”三字。印文有如鑄造,其篆法布局,一望而知為漢印,尤其類似東漢銅鑄單面姓名私印之風格?!鞍病?、“安居”、“安漢”、“安世”、“安成”、“安國”等是兩漢時期男子取名的常用字。此印玉色黑如墨如炭,光如髹漆,惟質(zhì)含石性。

“杜元”玉印,東漢,印面2.3×2.3cm,通高1.5cm
此為東漢私印,印青玉質(zhì),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杜元”,兩字并列?!岸拧弊值摹澳尽弊制陨蠙M筆直接轉(zhuǎn)折,下橫筆轉(zhuǎn)折似圓肩,此印文具有直接書寫文字的筆意,“元”字則是小篆的標準字體。此印玉色黃而閃青,土沁黃斑如枯葉覆地。

“郭徹”玉印,東漢,印面1.9×1.9cm,通高1.3cm
印白玉質(zhì),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郭徹”二字。二字為標準漢印篆法,印面布局極具法度。
此為東漢私印。漢代玉印與同時代的銅鑄印因工藝不同,其印文一般可通過拓本得以辨別,而“郭徹”玉印文字卻與鑄造印的文字風格相似。此印玉質(zhì)總體清透,光澤溫潤,舊時有人稱其“較羊脂白微青”,“白如美人睛”。印臺部分橫向裂傷有土沁,并一角、一邊有傷缺。
此件玉印舊藏陶北溟處,后歸焦振青,再歸倪玉書,終入藏于故宮博物院。

“尹讓”玉印,東漢,印面2.1×2.1cm,通高1.4cm
此為東漢私印,青玉質(zhì),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尹讓”二字,兩字并列。“尹”字上部緊湊,曳筆垂長;“讓”字筆畫較繁,筆道等距排列,印面布局舒展精神。此印玉色淡青發(fā)白,如春水初漾,清瑩可觀,部分質(zhì)地微微閃黃,黃如淡色豌豆泥,又如水淺見底,玉色天成,不可多得。

畢方圖案銅印,東漢,印面直徑2.0cm,通高1.0cm
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鳥紋圖案,鳥小首尖喙,長頸扭轉(zhuǎn),一足粗壯,雙翅揮展,羽飾華麗,形狀怪異。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記章莪之山不生草木,出產(chǎn)美玉,山中有一種鳥,“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zhì)而白喙,名曰畢方”,據(jù)說這種鳥的名字得于其鳴叫的聲音“畢方”,它出現(xiàn)的地方會產(chǎn)生一種怪火。
此印的印體鑄造很特別,印臺中空,上有一鏤空的盤蛇。畢方鳥與蛇有密切關系,傳說當初黃帝號令鬼神于泰山之顛,就是“駕象車,而六蛇龍、畢方并轄”。印鈕與印面圖案相配合體現(xiàn)同一內(nèi)容的漢代印章并不多見,此印既表現(xiàn)了當時流行的神話,又展現(xiàn)了漢印精湛的鑄造工藝與設計水平。

神獸圖案銅印,東漢,印面直徑2.7cm,通高1.5cm
印銅鑄,獸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大小兩只神獸。大者人面馬身,頭頂束雙羽,背有翼;小者側(cè)面而立,依戀于大者身前。兩獸形像可愛。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記有神獸名為英招,負責掌管槐江之山,“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兼負傳達天帝旨命之責。

四神圖案“徐尊”銅印,東漢,印面1.6×1.6cm,通高1.8cm
銅印鼻鈕,印面為并列的白文“徐尊”二字,乃印主人的姓名。印臺四側(cè)面有陰刻圖案,分別是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按照今天“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視圖規(guī)則,印章鈐蓋時,左右正相符,上下位置則與今相顛倒,而在漢代是按照“左蒼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來定位的。
“四神”見于印章者有數(shù)種模式:一是四神布于印面,有純圖案、亦有圖案中間有文字者。二是印臺四側(cè)面陰刻圖案,即如此印。三是圖案簡略為龍虎兩神或龍虎雀三神者。

戲虎圖案銅印,東漢,印面1.6×1.6cm,通高1.2cm
印銅鑄,龜鈕。印面凹鑄圖案,表現(xiàn)一名戲者跪在虎背上,老虎被逗回首,虎尾上豎,溫順聽命,已然全無獸中之王的威風。
漢代以白虎等奇獸為寶,皇室園囿中飼有多種禽獸,以供游樂。當時人們認為猛獸是可以馴服的,《漢書·公孫弘傳》:“去虎豹馬牛,禽獸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馴服習之,至可牽持駕服,唯人之從?!?百獸馴服聽命又是國泰民安的瑞兆,《楚元王傳》記:“簫《韶》九成,而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四海之內(nèi),靡不和定。”漢代搏獸活動很興盛,在野外從事的是馳馬射獵。據(jù)文獻記載,將軍李廣憑其精湛的箭術時常在右北平一帶射獵,而且是甘冒風險近距離射虎。宮廷園囿中也有戲獸斗獸活動,《漢書·揚雄傳》載:“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薄稘h書·外戚傳》中稱:“建昭中,上幸虎圈斗獸,后宮皆坐。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昭儀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
除戲虎印外,漢代還有戲熊、戲馬、射鹿、逐虎、搏虎等圖案印。

“陳毋傷印”玉印,東漢,印面1.7×1.7cm,通高1.2cm
印黃玉質(zhì),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上起順讀“陳毋傷印”四字。印面上排“陳”、“傷”兩字皆是左右結(jié)構,筆道較繁,下排“毋”、“印”兩字篆體為上下結(jié)構,筆道相對較略。如果四字作等距田字布局,印面必失均衡。此印制作時上排兩字占印面稍多,下排兩字占印面略窄,考慮周全,效果極佳。此印玉質(zhì)黃如蠟而不鮮,光澤不足而溫潤有余,印面玉璞色微淡黃,天然托裹著印身,潤澤而古雅。
此為東漢私印。兩漢玉印中四字印文的并不多見,此玉印屬形體較小者。而能以四字入印且精,只有傳世的漢“張隆私印”玉印堪與其匹。印主人名“毋傷”,是漢時常見的人名用字,另有近義詞如“毋疾”、“毋病”、“毋害”、“去病”、“去疾”等也是漢時常見的人名。

“妾徼”玉印,東漢,印面2.1×2.1cm,通高1.4cm
此為東漢私印,青玉質(zhì),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妾徼”,二字并列,其篆法尚精,而布局稍散。印臺四垂直面各有一組減地凸起的竊曲紋飾,臺面向上斂成斜坡狀,并微有下凹成弧形,其上布滿陰琢的雷紋。印體土沁,滿布斑點,斑色如干葉之黃。
在兩漢姓名私印中,女史佩印時有所見,以銅鑄印居多,玉琢印少見。銅鑄者多為兩面印,一面鑄其本人姓名,另一面鑄稱“妾某”。玉質(zhì)女史佩印目前僅見印面琢治“妾某”二字者。

“王尊”玉印,東漢,印面2.4×2.4cm,通高1.9cm
此為東漢私印,青玉質(zhì),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起橫讀“王尊”,兩字并列,所占印面不等,明顯地考慮到入印文字的具體結(jié)構。印玉色淡青,內(nèi)含隱現(xiàn)的片片白色,如云布天空,印身兩側(cè)有黃色帶狀相連,浮于本色之上,似凝似行。
漢印文字絕大多數(shù)以小篆書體為基礎,由于是鑄造、鑿刻或琢造而成,入印后的字體風格與直接書寫有所不同,故又特稱之為“漢篆”,這在兩漢其它銘刻文字中也多有表現(xiàn)。此印印文筆道纖細圓轉(zhuǎn),伸展舒緩,如直接書寫一般,筆意表現(xiàn)強烈。

“劉憙”玉印,東漢,印面2.1×2.1cm,通高1.3cm
此為東漢私印,玉質(zhì),琢造,鼻鈕殘。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劉憙”二字,字口較深而平整?,F(xiàn)此印表面原材質(zhì)之色已不可辨,遍體已沁成骨色,舊稱“雞骨白”,又似淺色蛋皮,但其光澤仍瑩瑩可鑒,潤澤晶瑩,使人愛不釋手,惟質(zhì)感略輕。
20世紀40年代初,戴福保由湖南長沙近郊訪得此印,一度不敢出示他人,后于前往北平的路上悄悄贈與膩友,并囑珍藏。此事被吳龍升得知,時值倪玉書正致力于收集古玉印,遂告之此事。倪氏得知后急欲得到此印,懇請戴福保同其友人商量割愛,終了此愿,欣喜若狂,遂稱此印不須考證即可定為漢代皇室重物。此印文字極其工整,可作為東漢印之文字的標準。

“漢盧水仟長”印,東漢,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銅鑄,駝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印文內(nèi)容結(jié)構為“漢┼族名┼官名”,這是此類官印的定式之一,首署“漢”字是出于政治需要。
仟長是漢政權襲用匈奴及西域各民族的職官名稱,此類情況亦多見于其它少數(shù)民族官印中。印文保留著典型的漢篆字體,駝鈕也是東漢以后此類官印的固定鈕式之一。此印即東漢政權頒賜給西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盧水胡人的官印。

“征羌國丞”銅印,印面2.2×2.2cm,通高1.7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征羌國丞”四字。
此為東漢時侯國官印。

“軍都左尉”銅印,印面2.3×2.4cm,通高2.4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軍都左尉”四字。
此為東漢時官印。

“瑯邪相印章”銀印,印面2.2×2.6cm,印臺厚1.3cm
印銀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瑯邪相印章”。印臺較厚,龜紐覆圓甲,上施環(huán)級,龜首前伸,“相”字“目”旁上加一短豎劃,為東漢時印文特點。
此印銀質(zhì)龜紐,與史籍所記之漢官印制相合,為東漢時王國官印。東漢時瑯邪國為劉京封國,此印即劉京一系瑯邪國之物。

“蠡吾國相”銅印,印面2.4×2.4cm,通高2.3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橫行排列,右上起橫讀“蠡吾國相”四字。
“相”為漢朝諸王國行政長官名。此為東漢時侯國官印。

“池陽家丞”銅印,印面2.5×2.5cm,通高2.5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池陽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滿印面。
此為東漢時侯國官印。

“東郡守丞”銅印,印面2.4×2.4cm,通高2.1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東郡守丞”四字。印文字體筆劃較粗壯平直,“丞”字末筆作一橫筆,兩端不上翹,為東漢印文筆勢特點。
此為東漢時郡官印。

“吳房長印”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4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吳房長印”四字。
印文中“長”系指縣主官?!稘h書·百官公卿表》記“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此為東漢時縣官印。

“內(nèi)黃令印”銅印,印面2.4×2.4cm,通高2.5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內(nèi)黃令印”四字。
此為東漢時縣官印。

“薛令之印”銅印,印面2.2×2.2cm,通高2.4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薛令之印”四字。
薛為縣名,《漢書·地理志·魯國下》:“薛,夏車正奚仲所國,后遷于邳,湯相仲虺居之?!庇帧独m(xù)漢書·郡國志·魯國下》:“薛,本國,六國時曰徐州。”此為東漢時官印。

“隃麋侯相”銅印,印面2.5×2.5cm,通高2.5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隃麋侯相”四字。
此為東漢時侯國官印。

“立義行事”印,魏晉南北朝·三國,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銅鑄,瓦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為三國時期的官印。立義行事為武官名。魏晉南北朝時期,武職常見“立義”名號。行事一職的等級高低按所加名號的不同而區(qū)別。按照漢印制度,此印的形制表明印主的職事較為低下,應與縣令長品級相近。

“魏烏丸率善佰長”印,三國·魏,印面2.2×2.2cm,通高2.7cm
印銅鑄,駝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起順讀。此印是三國時期魏政權頒賜給東胡烏丸族下層官員的官印。

“武猛校尉”印,魏,印面2.5×2.5cm,通高2.7cm
印銀鑄,龜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為魏晉時期的官印。武猛校尉,武官名,始見于漢末三國之際?!度龂尽の簳恕份d:“韋既壯武,其所將皆選卒,每戰(zhàn)斗,常先登陷陣,遷為校尉?!?典韋被曹操“引至左右,將親兵”。所以武猛校尉所統(tǒng)不僅是軍中的精銳,并會被選為親軍宿衛(wèi)之用。三國中吳國的潘璋亦任此職。晉沿置。武猛校尉為當時諸校尉之一,地位等級屬中級武吏。
銀質(zhì)官印實物較為少見,此印鑄造精良,是此時期官印中的精品。

“鷹揚將軍章”印,東晉,印面2.3×2.3cm,通高2.9cm
印銅鑄,龜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此印鑄造較厚重,龜身兩側(cè)平齊,與魏晉早期之印有別。印文的鑿刻風格與十六國、南朝印類似,應是東晉官印之一,皆屬于急就章一類。
鷹揚將軍,武官名,始見于三國魏?!度龂尽の簳恕纷⒁段簳氛f文欽“轉(zhuǎn)為廬江太守、鷹揚將軍”。兩晉南北朝多設此官,晉有郭洽、司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騰、呂光等均曾任此職。魏、晉、南朝宋及后魏時此官皆居五品。此官在晉與南朝為加官、散官性質(zhì)的將軍,晉世多為兼領刺史的方鎮(zhèn),地位較高,而南朝梁時則為八班中第三班,地位較低。

“晉蠻夷率善仟長”印,晉,印面2.3×2.3cm,通高2.3cm
印銅鑄,駝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從此印鈕的駝首與駝胸細部仍可看出是簡略的駝鈕,駝背簡化為平背,無駝峰,駝首回視。古代官印被簡略處理多為兩種情況,一是用于殉葬的印,一是由于事出倉促臨時鑄刻的印。此印殆屬后者,或許同東晉朝廷的飄搖有關,工藝未能盡美。
晉政權頒給各少數(shù)民族的官印,在印文格式與印的形制等方面皆繼承漢、魏傳統(tǒng)。漢、魏、晉政權頒給南越及北方各地少數(shù)民族的官印,其印文皆鑄有具體的族名,并無泛稱“蠻夷”者。此印中所稱的“蠻夷”應是指當時以荊州地區(qū)為主要聚居地的蠻族。魏晉時期,荊州諸蠻政治地位低下,被征賦征兵,備受壓迫,諸蠻的反抗引起地區(qū)不穩(wěn),所以管理、籠絡蠻族首領對于晉政權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的穩(wěn)定十分重要。此印即晉政權頒發(fā)給蠻族首領的官印。

“晉率善氐佰長”印,晉,印面2.2×2.2cm,通高2.7cm
印銅鑄,駝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三國時期,各方征戰(zhàn)不斷,晉以武力統(tǒng)一,但社會經(jīng)濟已遭到巨大的破壞,政權的社會基礎薄弱,五胡十六國相繼而起。出于政治考慮,晉沿用曹魏的政策,對各部族首領多行冊封。存世的漢、魏、晉頒發(fā)給少數(shù)民族的官印以晉所頒者數(shù)量為最多,內(nèi)容幾乎涉及當時此類官印的各部族與稱號。此印即晉政權頒發(fā)給氐族下級首領的官印。

“平東將軍章”印,魏晉南北朝·十六國,印面2.3×2.3cm,通高3.1cm
印銅鑄,龜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平東將軍,武官名,“四平將軍”之一。始見于三國魏政權時期,秩三品,晉與南朝時為優(yōu)禮大臣虛號,南朝宋時秩三品,南齊亦有開府置僚屬者,梁陳時秩第二十班,加“大”者位進一班,優(yōu)者加同三公,北朝亦置,用以褒獎勛庸。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平東將軍多為擁兵方鎮(zhèn),在諸將軍品位中地位較高。
此印印文為鑿刻而成,文字較草率,“章”字上部有省筆,筆畫省略為一道豎筆。此印應是十六國中某一國平東將軍的殉葬印。

“親趙侯印”印,東晉·十六國,印面2.5×2.5cm,通高2.2cm
印銅鑄,馬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此印印文為鑿刻而成。馬鈕作為官印的印鈕目前僅見于十六國時期,而十六國時期的官印鈕以鼻鈕或瓦鈕為多。此印鈕的馬為曲腿下臥狀,鑄造較為精良。
十六國時期先后有兩個趙政權。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稱漢王,308年稱帝,次年徙都平陽,又次年劉聰即位,于316年滅西晉。319年劉曜都長安,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羯族石勒稱趙王,329年滅前趙,次年稱帝,建都襄國,后遷鄴,史稱后趙,351年滅亡。此印中的“趙”目前雖不能確認是前趙還是后趙,但其鑄造年代為公元308年至351年間當無疑。此印應是趙政權以君臨天下自居并為聯(lián)合其它部族而頒發(fā)的官印。

“建威將軍章”印,東晉,印面2.2×2.3cm,通高2.4cm
印銅鑄,龜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此印之龜鈕造型質(zhì)樸,龜首較長,向前斜伸,龜身兩側(cè)平齊,龜背上有簡單的線刻紋飾?!罢隆弊稚喜抗P畫省略為一道豎筆,印文鑿刻的較為草率。整體來看,此印應是東晉、十六國或南朝前期的官印。
建威將軍,武官名,始見于西漢?!妒酚洝⑾嗄瓯怼份d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韓次君曾任建威將軍,東漢鄧禹也擔任過此職。魏晉南北朝時諸政權多設此官,如《三國志·魏書十六》附杜恕傳載:“復出為幽州刺史,加建威將軍,使持節(jié),護烏丸校尉。”《三國志·吳書十一》記:“權破羽還,都武昌,拜范建威將軍。”晉有刁默、王戎、周處、司徒勛諸人,十六國中西秦的梯君,南朝宋的劉懷民等都曾被授命此職。魏、晉、宋的建威將軍有實際兵權,多為刺史或郡守兼職的方鎮(zhèn)。

“材官將軍章”印,東晉,印面2.1×2.1cm,通高2.3cm
印銅鑄,龜鈕,印文為漢篆字體,鑿刻白文,右上起順讀。從印文的文字風格與結(jié)構看,此印應屬東晉時期的官印。
材官將軍,武官名,始見于西漢,掌兵事。曹魏、西晉置材官校尉,東晉復置材官將軍,南朝宋、齊時隸起部尚書及領軍將軍,梁陳屬少府卿,掌土木工程之事,戰(zhàn)時亦領軍。魏晉時期材官為中級武吏,晉世其位列六品,南朝陳時則位列九品,秩六百石,地位較低。

“安西將軍章”印,北朝,印面2.8×2.8cm,通高3.7cm
印銅鑄,鎏金,龜鈕,印文白文,為漢篆字體,右上起順讀。此印雖為鑿刻,但印文較整齊率直,印臺高厚,印鈕之龜身四足撐立,龜首前伸,背甲邊緣突出,為北朝官印之典型形制。
安西將軍,武官名,始見于東漢末年,魏晉南北朝或沿置,多為擁兵方鎮(zhèn),地位較高。北魏、北齊時秩三品,用以褒獎勛庸。

“中書省之印”印,唐,印面5.7×5.6cm,通高3.9cm
印銅鑄,高鼻鈕,印文部分出現(xiàn)重疊的筆畫,朱文,右上起順讀“中書省之印”。印背有楷書體刻款“中書省之印”。
隋唐時期的印章制作有以銅片疊成文字后再與印面凹槽焊成整體者,是此時新出現(xiàn)的造印方法,其成印字口較深。此法在部分宋代印章的制造上仍有保留。此件“中書省之印”即以此種方法制成,因印文是以薄銅片折成,故鈐蓋后有鐵線陽文之感,為少見的唐代官印遺物。

“唐安縣之印”印,唐,印面5.7×5.9cm,通高3.6cm
印銅鑄,高鼻鈕,朱文,印文部分出現(xiàn)重疊的筆畫,右上起順讀“唐安縣之印”。
此印為縣官署印。自南齊開始,官印印身明顯變大,改用朱文,鼻鈕加高,鈕孔增大,印綬加粗。唐代地方行政區(qū)域的設置分“道(府)、州、縣、鄉(xiāng)、里”5級。其中縣又分為京縣、畿縣、諸州縣三類。京縣有長安、萬年、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六縣;畿縣是京兆、河南、太原三府所轄諸縣;諸州縣按轄區(qū)戶口的多少、地區(qū)的好壞分上中下三等。此件“唐安縣之印”與故宮藏唐官印“中書省之印”印的制造方法相同。

“秦成階文等第弎指揮諸軍都虞侯印”印,五代,印面6.4×5.8cm,通高4.1cm
印銅鑄,柄鈕,印文似唐印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印背以楷書體刻款“秦成階文等州第三指揮諸軍都虞侯”?!暗趶q”為指揮的編號。印文“秦成階文”實即四州的省文,此四州位于隴西南北一線,為邊陲要地。此印從印文的前稱看應是五代時期秦、成、階、文四州第弎指揮中掌管諸軍軍法的都虞侯之印。

“首領”印,西夏,印面5.5×5.5cm,通高5.3cm
印銅鑄,柱鈕,印文為西夏文字體,白文,釋為“首領”。印背以西夏文刻款“首領 正德二年”。
西夏統(tǒng)治政權分兩個機構:宋制職官與黨項職官,西夏官印文字始終如一采用的是西夏文字。西夏官印形制特殊,方印圓角,印文基本以對稱形式排列,兩字者上下對應,四字者均分,六字者左右兩列對分。印字結(jié)構是經(jīng)過改造的篆文,鑄文較寬,筆畫與邊欄等寬。短柄鈕或柱鈕,印臺薄。印鈕的兩側(cè)往往刻有成列的西夏文,釋印文內(nèi)容及執(zhí)掌者,目的是加強對官印的使用與管理。西夏印章遺物中私印較少見,應與其民族的社會狀況有關。西夏官印是中國印章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揮第二都朱記”印,北宋,印面5.8×5.4cm,通高3.5cm
印銅鑄,柄鈕,印文字體出現(xiàn)重疊的筆畫,朱文,右上起順讀“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揮第二都朱記”。印背刻楷書體“太平興國五年八月鑄”款。
“第二十三”為指揮的編號。北宋禁衛(wèi)軍由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侍衛(wèi)親軍步軍司組成,號稱三衙,統(tǒng)兵官為都指揮使(殿帥)、副都指揮使與都虞侯各一人。三衙下各軍皆分左右二廂作為最高軍事編制單位,再下有基層軍事編制單位稱為“都”。此印即北宋禁衛(wèi)軍中基層軍事編制單位的官印。

“通遠軍防城庫銅朱記”印,北宋,印面5.5×5.3cm,通高4.9cm
印銅鑄,柄鈕,印文字體出現(xiàn)重疊筆畫,朱文,右上起順讀。宋代地方政區(qū)劃分為路、州、縣三級。軍的級別有兩種,一與州同級而隸屬于路,一與縣同級而隸屬于州,通遠軍防城屬后者。此印即北宋通遠軍防城管理庫藏物資的官署印。

“副統(tǒng)之印”印,金,印面6.5×6.3cm,通高4.0cm
印銅鑄,柄鈕。印文朱文,疊篆字體,右上起順讀。
此為金政權官印。金代的軍職開始是都元帥府總掌軍事大權,后改為樞密院,與尚書省對掌文武。地方最高軍事長官是五京留守兼本路兵馬都總管,再下是府尹兼都總管,州一級的軍事長官是節(jié)度使。此外又于邊境地區(qū)設統(tǒng)軍司與招討司。此印即為統(tǒng)軍司副官之印。

“鷹坊之印”印,金,印面6.3×6.3cm,通高6.5cm
印銅鑄,柄鈕。印文朱文,疊篆字體,右上起順讀。此為金政權官印。中國古代皇室貴族歷來喜歡賽馬走狗、放鷹狩獵之類的活動,唐代對猛禽的管理分類很細,設置有雕坊、鶻坊、鷂坊、鷹坊和狗坊,以供皇帝狩獵活動之用。到了遼、金時期,仍襲唐制設置鷹坊,一方面北方盛產(chǎn)各類猛禽,游獵民族素好鷹獵活動,另一方面由于戰(zhàn)事頻繁,此項活動也有訓練軍隊之用。此印即為金代殿前都典檢司下設的鷹坊官署印。

“移改達葛河謀克印”印,金,印面6.3×6.2cm,通高5.4cm
印銅鑄,柄鈕,印文為疊篆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印側(cè)及背刻楷書體“移改達葛河謀克印 (大)定十九年八月 禮部造”款。
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后相繼消滅了遼與北宋政權,統(tǒng)治黃河以北地區(qū)達百余年之久。為了統(tǒng)治原宋、遼文化高度發(fā)達的地區(qū),其政治制度也仿照原宋、遼之制。女真族建國前沒有本民族文字,因其制度仿照宋、遼,故將戰(zhàn)爭中獲得的宋、遼官印作為其政權的官印使用,后曾一度仿照南宋之制,由少府監(jiān)的文思署鑄印。直到正隆元年(1156年),“命禮部更鑄焉”。此印即金政權禮部鑄造的移改達葛河地區(qū)的謀克官印。

“太尉之印”印,北元,印面10.0×10.0cm,通高9.5cm
印銅鑄,柄鈕。印臺3層,逐層上斂。印文為八思巴文字體,朱文,左上起順讀。印背有楷書體刻款“太尉之印。宣光元年十一月 日,中書禮部造”。
此為北元政權官印。元朝擔任太尉之職見于史籍記載者皆為元政權在中原統(tǒng)治時期。此印有“宣光”年款,表明是元政權在中原的統(tǒng)治被推翻后北走塞外,蒙古貴族孛兒只斤愛猷識禮達臘的北元政權時期的官印。據(jù)《元典章》載,太尉為正一品,印銀質(zhì),橛鈕,邊長三寸。此印形制皆同史載,唯用銅鑄,可能與北元政權的物質(zhì)經(jīng)濟條件有關。

“遼州之契”印,明崇禎,印面8.4×8.4cm,通高11cm
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nèi)鑄陽文疊篆書體印文,右上起順讀。印臺楷書刻款“遼州之契。癸未年十二月 日造。天字二百五十一號”。
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后,于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西安定國號“大順”,建國后各項制度逐漸完備,其官制仿效明代官制。李自成為避其父名“印家”之諱,其政權印信不稱“印”,稱“契”、“符”、“卷”、“章”等。此印即李自成建“大順”國號當年所頒行的地方官印,是目前所見“大順”政權最早的官印。

“禿都河衛(wèi)指揮使司印”印,印面7.3×7.2cm,通高8.9cm
印銅鑄,柄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nèi)鑄陽文疊篆書體印文,右上起順讀。印臺有楷書刻款“禿都河衛(wèi)指揮使司印。禮部造。永樂六年正月□日。義字八十一號”。
明代衛(wèi)所有京衛(wèi)和外衛(wèi)之分。此印為外衛(wèi)中的禿都河衛(wèi)指揮使司官署印。禿都河衛(wèi)屬奴爾干都指揮使司,為永樂六年(1408年)設立,治所在今吉林省蛟河市東北屯河畔屯站。

“鰲山衛(wèi)后千戶所百戶印”印,明,印面7.1×7.1cm,通高8.8cm
印銅鑄,柄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nèi)鑄陽文疊篆書體印文,右上起順讀。印臺有楷書刻款“鰲山衛(wèi)后千戶所百戶印。禮部造。洪武三十一年五月 日。鰲字五十一號”。
此為明代官印。明代實行衛(wèi)所兵制,衛(wèi)下設千戶所,千戶所之下設百戶所,以百戶為長官,統(tǒng)兵112人,分為二總旗,十小旗。明代官印多為橢圓柄鈕,體長,下寬而上斂。鰲山衛(wèi)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設立,治所在今山東省即墨市東鰲山衛(wèi)。

“荊王之璽”玉印,明,印面2.6×2.7cm,通高2.3cm。清宮舊藏
印青玉質(zhì),覆斗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荊王之璽”四字。印頂平面,琢獸紋,印臺四側(cè)斜面,每面陰琢雙桃紋。此印印體較大,材質(zhì)極佳,遍體一色,如冰糖凍般光潤透亮。
此印為明代托名漢初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荊王”名劉賈,本是劉邦同族,楚漢之際為漢將,隨漢王劉邦輾轉(zhuǎn)征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漢并天下后,為保有天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開始去異姓王,以異姓功臣為侯,封同姓王,其中劉賈被立為荊王,鎮(zhèn)淮東52城。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淮南王黥布反叛,進攻荊王之地,荊王劉賈敗走富陵,為布軍所殺。于是高祖親征,擊破黥布。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立沛侯劉濞為吳王,鎮(zhèn)荊王故地。
《秦漢印統(tǒng)》中有一方“劉賈”玉印和另一方“荊王之璽”玉印與此印類似,均被收入清宮內(nèi)府,皆應是托名之作。

“元城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8cm。清宮舊藏
印青玉質(zhì),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元城王章”四字。此印印體極為方正規(guī)整,印材綠黃相雜,青綠中黃斑點點成片,如秋雨中飄落的黃葉。
此印為明代托名三國時魏國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元城王”本為曹魏政權封王,名曹禮,曹操之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立魏政權,建元黃初。黃初二年(221年),曹禮被封為秦公,以京兆郡為國,三年(222年)改封為京兆王,六年(225年)改封為元城王,太和三年(229年)薨。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悌嗣曹禮之后,六年(232年)改封梁王。

“安陵君印”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55cm。清宮舊藏
此印青玉質(zhì)地,獸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安陵君印”四字。印鈕獸大頭,巨口,盤臥,神態(tài)威懾。印材黃斑片片,與土沁不同,如變色飛云。
此為明代托名琢制之印。印文中的“安陵君”偽托戰(zhàn)國封君璽印。戰(zhàn)國時期封“安陵”君者有兩人,一為楚國封君,名“壇”,《戰(zhàn)國策·楚策一》記楚宣王時封,《說苑·權謀篇》記楚共王時封,作安陵纏;一為魏國封君,未名,封地僅五十里,《說苑·奉使篇》記作鄢陵君,《史記·魏世家》記作安陵氏。
今天,能見到的明末清初印章作品的印拓大大多于實物,清中期以后印章的實物遺存數(shù)量則很大。從文物收藏與欣賞的角度看,明代及清初的玉印精品實物即使并非鳳毛麟角,亦屬罕見之物,這批明代托名琢制之印還是仰仗了皇家的收藏之力。它們的琢制工藝精湛,流光溢彩,具有明清特有的玉印風貌,紋章煥然,合以有關印文的歷史知識,無論收藏還是鑒賞,都確是一種令人陶然的文化享受。

“望諸君”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1.9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zhì)地,獸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望諸君”三字。印鈕為一正面圓頭神獸,脊背平展,四足撐地,欲前行狀。印材白潤,皎潔無瑕。
此印為明代托名戰(zhàn)國封君璽印之作。印文中的“望諸君”本為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封君,名樂毅。《史記·樂毅列傳》載:“其先祖曰樂羊。樂羊為魏文侯將,伐取中山,魏文侯封樂羊以靈壽。樂羊死,葬于靈壽,其后子孫因家焉。中山復國,至趙武靈王時復滅中山,而樂氏后有樂毅。” 樂毅在趙國時已顯露軍事才能,后離開趙國前往魏國,又作為魏昭王使者至燕國,燕昭王任他做亞卿。燕與齊兩國有舊仇,此時齊國又與秦國爭勝,諸侯都害于齊愍王的驕暴,皆愿與燕聯(lián)盟伐齊。于是燕昭王起兵,拜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也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于是并統(tǒng)趙﹑楚﹑韓﹑魏﹑燕五國之兵伐齊,幾乎將齊國滅亡,遂成一代名將,燕昭王因此封樂毅為昌國君。燕昭王的繼任者燕惠王為太子時與樂毅即有矛盾,繼位后疑忌樂毅,派騎劫替換他為將。樂毅恐被加害而逃往趙國,趙封樂毅于觀津,號曰望諸君,尊寵樂毅以警動于燕﹑齊。后來齊國名將田單與騎劫戰(zhàn),大破騎劫于即墨城下,追亡逐北,直迫于燕境,將被占領的齊城全部收復。燕惠王責備樂毅避亡到趙國,樂毅回致的《報遺燕惠王書》載于《史記》,成為歷史名篇。樂毅終不復出,歿于趙國。

“華陽君印”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2.3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zhì)地,獸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華陽君印”四字。印鈕獸身肥壯,頸短粗,鬃鬣披散,尾卷貼,細琢如花,意態(tài)威猛。印材潔白,如罩冰雪,在白玉中也屬罕見,又琢造精良,造化更兼人工,曲盡其美。
此印為明代托名戰(zhàn)國封君璽印之作。印文中的“華陽君”本為戰(zhàn)國時的封君,戰(zhàn)國時期得此封號者有兩人。一為趙國的封君馮亭。馮亭本是韓國上黨郡守,秦國進攻時,他以上黨歸趙求全。趙惠文王在平原君趙勝的聳恿下貪利接收上黨17城,并封馮亭為華陽君。秦軍勞而無功,遷怒攻趙,趙國大受損失,“利令智昏”典故因此出。另一為秦國的封君羋戎。羋戎本楚人,《史記·穰侯列傳》載:“秦武王卒,無子,立其弟為昭王。昭王母故號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號為宣太后?!蠖?,其異父長弟曰穰侯,姓魏氏,名焻;同父弟曰羋戎,為華陽君?!惫?99年,秦攻取楚國新城后,又封羋戎為新城君。羋戎以外戚關系而成為封君。

“安武君”玉印,明,白文印印面2.8×2.7cm,通高3.4cm。朱文印印面2.5×2.5cm,通高2.1cm。清宮舊藏
“安武君”玉印有兩方。其中白文印青玉質(zhì)地,辟邪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篆書,右上起順讀“安武君”三字。印鈕為神獸辟邪,瞠目呲口,踞地扭身,動感強烈,印材色青有斑。另一方朱文玉印青玉質(zhì)地,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印身琢有美麗的勾蓮紋飾,碾琢精致,印材青綠如夏日山中潭水。
此兩印皆為明代托名秦漢之際封君璽印之作。二印假托內(nèi)容相同,琢造時間應相距不遠。印文中的“安武君”本為秦漢之際的封君,得此封號者有兩人。一為秦相趙高。《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世皇帝享國三年。葬宜春。趙高為丞相安武侯?!绷硪粸閯睢!妒酚洝そ{侯周勃世家》:“楚懷王封沛公號安武侯,為碭郡長?!?
戰(zhàn)國與秦漢之際的封君有稱為“侯”者,與漢世以降王侯及五等封爵“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不同。戰(zhàn)國時楚國楚頃襄王時的封君有“夏侯”、“州侯”,都是王的近臣。秦國公孫綰封蜀侯、魏冉封穰侯、范睢封應侯、呂不韋封文信侯、嫪毐封長信侯,都屬封君之列。

“遼東王璽”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0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zhì)地,龜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遼東王璽”四字。龜鈕背上飾環(huán)紋,極規(guī)整有致。龜扭首側(cè)視,神態(tài)惕惕。印材質(zhì)清透亮,燦爛光輝。
此印為明代托名楚漢之際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遼東王”本為楚漢之際封王,名韓廣。秦末天下紛紛義舉,趙地故上谷卒史韓廣將兵北徇燕地,得到燕地貴族豪杰的擁護,自立為燕王。秦滅后,項羽居功欲自王,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漢元年(公元前206年),以燕王韓廣為遼東王,以臧荼為燕王,韓廣不肯遷徙遼東。秋八月,臧荼殺韓廣,并其地。

“馬服君印”玉印,明,印面2.1×2.0cm,通高1.5cm。清宮舊藏
青玉質(zhì)地,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馬服君印”四字。印臺上斂如丘,印材色青,光澤若隱如蠟。
此印為明代托名戰(zhàn)國封君璽印之作。印文中的“馬服君”為戰(zhàn)國時趙國的封君,名趙奢,本“趙之田部吏也,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又善于用兵?!妒酚洝ぺw世家》載趙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秦﹑韓相攻,而圍閼與。趙使趙奢為將出擊秦軍,大破秦軍閼與下,賜號為馬服君”,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一度使秦國不敢正面。十年之后,秦趙再戰(zhàn),此時趙奢已死,廉頗為將,范睢使反間計于趙,趙孝成王中計,以趙奢子趙恬代替廉頗統(tǒng)軍與秦軍戰(zhàn)于長平,秦國則暗調(diào)名將白起到前軍為上將軍,大破趙軍,趙軍前后死者達45萬人?!伴L平之戰(zhàn)”釀成巨禍,趙恬“紙上談兵”也從此成為典故。

“安平君”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1.73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zhì)地,覆斗鈕無穿孔,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安平君”三字。印材白如柚瓤,色澤光瑩。
此印為明代托名戰(zhàn)國封君璽印之作。印文中的“安平君”本為戰(zhàn)國時期的封君,戰(zhàn)國時期得此封號者有兩人。一為趙國的趙成。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公子章爭位,公子成與李兌起兵入,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后不肯解王宮之圍,趙武靈王因此落得餓死的結(jié)果?!妒酚洝ぺw世家》載:“公子成為相,號安平君,李兌為司寇。”另一為齊國的田單。燕將樂毅破齊后,齊國僅剩莒和即墨數(shù)城固守。田單使反間計,燕國以騎劫替樂毅統(tǒng)軍,燕軍日久亦怠。田單養(yǎng)精蓄銳,于公元前279年某日深夜大施火牛陣,又以五千精兵隨后銜枚進擊,城中鼓噪,聲動天地,燕軍大駭,兵敗如山倒,齊人追亡逐北,殺燕軍統(tǒng)帥騎劫。原燕軍占領的城邑都叛燕而歸田單,齊軍兵士日益增多,乘勝追擊至燕境,七十余城皆復歸齊國。“乃迎襄王于莒,入臨菑而聽政”。齊襄王因戰(zhàn)功封田單,號曰“安平君”。

“信成君印”玉印,明,印面1.9×1.9cm,通高1.5cm。清宮舊藏
印黃玉質(zhì)地,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信成君印”四字。印臺較高,小鼻鈕,印材黃如覆塵,備顯古雅。
此印為明代托名秦漢封君璽印之作。印文中的“信成君”本為楚漢之際的封君,名酈商。《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載“曲周侯酈商者,高陽人。陳勝起時,商聚少年東西略人,得數(shù)千。沛公略地至陳留,六月余,商以將卒四千人屬沛公于岐。從攻長社,先登,賜爵封信成君”;“項羽滅秦,立沛公為漢王。漢王賜商爵信成君”。酈商隨漢高祖征戰(zhàn),戰(zhàn)功卓著。漢并天下后,他因病不再理事。及高后崩,大臣誅諸呂,是歲酈商卒,謚為景侯。

“殷王之璽”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6cm。清宮舊藏
此印青玉質(zhì)地,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殷王之璽”四字。印材青灰,布滿斑點。
此印為明代托名楚漢之際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殷王”為楚漢之際封王,名司馬卬,原為趙將,項羽立其為王。《史記·項羽本紀》:“趙將司馬卬定河內(nèi),數(shù)有功,故立卬為殷王,王河內(nèi),都朝歌?!睗h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漢王劉邦自臨晉渡黃河,攻下河內(nèi)陸,俘虜殷王司馬卬,置其地為河內(nèi)郡。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楚漢大戰(zhàn)彭城,漢軍大敗,諸侯見漢敗,皆亡去。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降楚,殷王司馬卬身死。

“西魏王寶”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4cm。清宮舊藏
此印青玉質(zhì)地,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西魏王寶”四字。
此為明代托名楚漢之際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西魏王”為楚漢之際封王,名魏豹,原是魏國公子,其兄名魏咎。陳勝起義反秦,派魏人周市徇魏地。攻下魏地后,周市認為應迎立魏國王室后人為魏王以贏得人心,于是陳勝以魏咎為魏王。秦將章邯反擊攻破陳勝軍,進兵擊臨濟,魏咎被困自殺。魏豹逃到楚軍中,得援軍數(shù)千人,復攻魏地。此時項羽已破秦軍,章邯投降,魏豹又被立為魏王,引軍隨項羽入函谷關。漢王元年(公元前206年),項羽封諸侯,欲占有梁地,于是遷魏王豹于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漢王定三秦,魏豹降漢。劉邦在彭城戰(zhàn)敗后,魏豹又叛漢,漢王遣韓信擊敗并俘虜魏豹,豹又隨漢軍守滎陽,后再次受到楚軍圍攻。同守滎陽的周苛等人認為魏豹反復無常,是潛在的危險,遂殺魏豹。

“河南王璽”玉印,明,印面2.2×2.2cm,通高1.9cm。清宮舊藏
青玉質(zhì)地,覆斗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河南王璽”四字。印身如覆蓋斗形,斜面較寬,印材質(zhì)粗。
此印為明代托名楚漢之際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河南王”本為楚漢之際封王,名申陽。《史記·項羽本紀》載:“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蔽鳚h二年(公元前205年),漢王劉邦東略地,河南王申陽降,其地置為河南郡。

“韓王之璽”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65cm。清宮舊藏
青玉質(zhì)地,辟邪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韓王之璽”四字。印鈕琢辟邪神獸,獨角巨目,扭首睥睨,兩前足踞地,身背后向下傾斜,借勢于印材。
此印為明代托名楚漢之際或漢初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韓王”本為楚漢之際或漢初的封王,其時有三人得此封號。最初,項梁借名立諸王,燕、齊、趙、魏皆已立王,唯韓落后,于是立韓公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后項羽殺之。在楚漢相爭的戰(zhàn)亂年代,項羽所立諸王均徒具其名,隨著征戰(zhàn)忽東忽西,實際皆未立足穩(wěn)定。漢王劉邦定三秦、并關中,將東出擊楚,于是項羽又以吳令鄭昌為韓王拒漢。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劉邦使韓襄王孫信破鄭昌于陽城,以信為韓王(稱韓王信)。三年(公元前204年),漢王出滎陽,韓王信、周苛等守滎陽,被楚打敗,孫信一度降楚,后得逃走復歸漢,漢仍以他為韓王,從高祖定天下。漢王六年(公元前201年)十二月,徙韓王信于太原。此時,匈奴冒頓兵力強大,騎兵三四十萬,奪取黃河以南地。七年(公元前200年)秋,匈奴進軍圍困馬邑,而此時漢廷也發(fā)兵來救,懷疑韓王信譴使求和于匈奴是有二心,使人責信,“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高祖親自率軍進擊,破信軍于銅鞮,信逃入匈奴部族。漢軍輕進被圍,成“平城之圍”,后雙方議和罷兵。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信與漢軍再戰(zhàn)身亡。

“太原王璽”玉印,明,印面2.25×2.25cm,通高1.95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zhì)地,龜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太原王璽”四字。
此印為明代托名漢代封王璽印之作。印文所謂“太原王”本為漢文帝時的封王,名劉參,漢文帝劉恒之子。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于是當時諸子皆立為王。其中劉參被立為太原王,劉恒另一子劉武被立為代王。兩年后,劉武轉(zhuǎn)徙為淮陽王,代地盡歸太原王劉參,參號遂易為代王。劉參立17年,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卒,謚為孝王。

“江夏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2.2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zhì),羊鈕。印文字體為篆書,朱文,右上起順讀“江夏王章”四字。印鈕為一曲腿側(cè)臥的小羊,意態(tài)恬靜。印材白玉無瑕,光亮耀目。
此印為明代托名南北朝時期封王璽印之作 。印文中的“江夏王”在南北朝時有數(shù)人。一是宋武帝劉裕之子、少帝之弟劉義恭,元嘉元年(424年)封江夏王,食邑五千戶,一度權傾一時,永光元年(465年)秋八月被誅。二是齊高帝蕭道成第十二子,名蕭鋒,字宣穎,齊建元元年(479年)夏四月,蕭道成稱帝,封蕭鋒為江夏王。三是齊明帝蕭鸞第三子,名蕭寶玄,字智深,建武元年(494年)十一月封江夏(郡)王。四是陳文帝陳蒨第九子,名陳伯義,字堅之,天嘉六年(565年)立為江夏王。五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族弟,名拓跋呂,初因跟從拓跋燾平?jīng)鲋萦泄?,封江夏公,委以朝政,極受尊重。卒后贈江夏王,陪葬金陵。

“南康王章”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1.8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zhì),瓦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南康王章”四字。印鈕為弧拱形覆瓦狀,寬與印臺等齊,瓦面滿琢精美的勾蓮紋。
此印為明代托名南朝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南康王”在南朝時有數(shù)人。一是齊武帝蕭賾的第十九子,名蕭子琳,字云璋,永明八年(490年)由宣城王改封為南康王,永泰元年(498年)被殺,年僅14歲,成為皇室斗爭的犧牲品。二是齊明帝蕭鸞第八子,名蕭寶融,字智昭,永元元年(499年)由隨郡王改封為南康王,東昏侯永元三年(501年)三月,南康王寶融在江陵即帝位,成為齊和帝,也即南朝齊政權的最后一個皇帝。三是南朝梁政權第一個皇帝梁武帝蕭衍的第四子,名蕭績,字世謹,天監(jiān)八年(509年)封南康郡王,大通三年(529年)病故,時年25歲,其子蕭會理嗣,遇害于侯景之亂。

“樂成王璽”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7cm。清宮舊藏
印黃玉質(zhì),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樂成王璽”四字。印材色黃如蠟,晶瑩不足而潤澤細膩。
此印為明代托名晉代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樂成王”本為晉代封王,有二人,一為司馬融,一為司馬融的侄子司馬欽,后過繼為司馬融之嗣子。司馬融之父彭城元王司馬植是晉代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堂兄弟,而司馬植的祖父東武城侯司馬馗乃司馬懿的胞弟,被晉廷追謚為宣皇帝。

“中山王寶”玉印,明,印面1.4×1.4cm,通高1.5cm。清宮舊藏
印青玉質(zhì),辟邪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中山王寶”四字。
此印為明代托名漢代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中山王”本為漢代封王,名劉勝。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藩”,吳王濞、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遂以“清君側(cè)”的名義聯(lián)合舉兵反,漢廷斬晁錯以謝七國,而七國圖謀不退。景帝遣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兵破七國。六月,詔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劉勝為中山王。
此外,還有一方“中山王寶”玉印與此印類似,印面略顯長方形,也被收入清宮內(nèi)府,亦屬托名之作。

“建安君”玉?。ǘ┟?,獸鈕印印面2.6×2.7cm,通高3.1cm;龜鈕印印面2.8×2.5cm,通高2.8cm
獸鈕印白玉質(zhì),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建安君”三字。印鈕之神獸正身蹲坐,挺胸弓身,腦后一角后垂連背。印材潔白,僅獸角上附有天然黃色。整體琢造精致,秀勁非常。另一方龜鈕玉印,青玉質(zhì)地,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建安君”。印鈕之龜體肥壯,背甲有大塊黑斑,甲脊中棱凸起,甲緣下綴。
此兩印皆為明代托名晉代封君璽印之作,琢造時間應相距不遠,所托內(nèi)容相同。印文中的“建安君”本為晉明帝司馬紹生母,《晉書·帝紀第六》載:“永昌元年閏月己丑,元帝崩。庚寅,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尊所生荀氏為建安郡君”。《晉書·后妃列傳》載:“荀氏,元帝宮人也。初有寵,生明帝及瑯邪王裒,由是為虞后所忌。自以位卑,每懷怨望,為帝所譴,漸見疏薄。及明帝即位,封建安君,別立第宅。太寧元年,帝迎還臺內(nèi),供奉隆厚。及成帝立,尊重同于太后。咸康元年薨?!辟浽フ驴ぞ瑒e立廟于京都。

“白發(fā)向人羞折腰”石章,明末,汪泓篆刻,印面3.8×3.0cm,通高5.8cm
石章白壽山石制,長方形,童子牧牛紐,側(cè)款。印文篆體,白文,右上起順讀“白發(fā)向人羞折腰”7字。印面有陰線邊欄。邊款陰刻隸書體“天啟四年十月二十有五日。宏度。”
此印印文出自宋代陸游《劍南詩稿·卷九·醉中出西門偶書》詩句。此印相對汪泓早期的篆刻靈動略遜,而以規(guī)整風貌示人。文字筆勢硬折,中含險峭,略有鑿刻之意。整體布局均勻,印文力求對稱,密而不繁。

青玉“五經(jīng)萃室”印,清乾隆,印面3.2cm×3.4cm,通高7cm
印青玉質(zhì),長方形,蟠龍鈕。印面篆書“五經(jīng)萃室”?!拔褰?jīng)萃室”與“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印為一組,同貯于一木匣。
“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印是乾隆皇帝晚年經(jīng)常使用的寶璽。為了使用方便乾隆帝下令制造了幾十方“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與不同的宮殿名印合成組印,這是其中的一組。五經(jīng)萃室位于昭仁殿內(nèi),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昭仁殿,此印有經(jīng)火燒過的痕跡。

“大同府印”印,清,印面8.3×8.3cm,通高11.8cm
印銅鑄,柱鈕。印面有陽線寬邊框,鑄漢、滿兩種文字,內(nèi)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大同府印。禮部造。道光十五年五月□日?!踝忠磺Ф偈咛枴薄?
此為清代官印。清代府隸屬于省,下轄州縣,其長官為知府,秩四品。

“太醫(yī)院印”印,清,印面7.7×7.8cm,通高10.8cm
印銅鑄,柱鈕。印面有陽線寬邊框,鑄滿、漢兩種文字,內(nèi)容對照。漢文仿古篆,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太醫(yī)院印。禮部造。乾隆十四年正月 日造。乾字一千八百三十一號”。
清代官印入印文字有滿文、漢篆與蒙古文等,印面兼用滿、漢文字。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后,將滿文印文也改為篆書體。官印印面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印鈕多長柱體,下粗而上略細,且凡禮部造印皆有統(tǒng)一編號。

“文縣守御所印”印,清康熙,印面7.6×7.6cm,通高10cm
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nèi)鑄陽文疊篆書體印文,右上起順讀。印臺有楷書刻款“文縣守御所印。禮曹造。周五年二月 日。天字四千六百九十三號”。
清定鼎中原后,清圣祖為加強統(tǒng)一政權,實行撤藩??滴跏辏?673年),鎮(zhèn)守云南的平西王吳三桂聯(lián)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舉兵叛清,吳三桂自稱周王。一時間貴州、四川、陜西、湖廣諸處的提督總兵等統(tǒng)兵官皆起響應。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叛亂才被徹底平定。文縣守御所印刻年款為“周五年二月日”,說明此印是吳三桂稱周王時頒行的地方官印,印款推行紀年,也表明吳三桂在衡州稱帝之前即有稱帝之心。印款編號之大,足見吳三桂當時的影響與號召盛極一時。此印的整體鑄造形式與同類的清政府官印基本相同。

“鑲紅旗滿州四甲喇參領之關防”印,印面7.7×6.1cm,通高11.4cm
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nèi)鑄漢、滿兩種文字,內(nèi)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鑲紅旗滿州四甲喇參領之關防。禮部造。乾隆十四年十月。乾字二千三百五十一號”。
此為清代官印。鑲紅旗滿洲四甲喇參領下所設各佐領為開國初期編立,因而此參領亦應為開國初期所設立。此印為乾隆十四年(1749年)鑄造。

“正黃旗滿洲四甲喇十叁佐領圖記”印,清,印面5.7×5.7cm,通高9.4cm
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nèi)鑄漢、滿兩種文字,內(nèi)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禮部造。乾隆十四年十一月 日。乾字二千六百八號”。
此為清代官印。清代實行八旗制度,旗(滿語“固山”)、參領(滿語“甲喇”)、佐領(滿語“牛錄”)三級管理,滿、蒙、漢皆備,負責駐防各地。正黃旗為皇帝直接統(tǒng)領的上三旗之一,正黃旗滿洲四甲喇十三佐領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編立?!皥D記”為清代對八旗佐領及宗室、覺羅族長等的官印的稱謂。此印為乾隆十四年(1749年)鑄造。

太上皇帝之寶,通高15cm,紐高7.3cm,印面22.5×22.5cm
碧玉質(zhì),交龍紐,滿漢文篆書,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題太上皇帝之寶》御制詩,盛于雕云龍紋紫檀匣中。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制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當年九月三日,乾隆帝頒布了在三十八年(1773年)所寫的建儲密詔(密建皇儲),立皇十五子颙琰為皇太子,次年新正舉行了禪位大典。乾隆帝歸政后,仍住在養(yǎng)心殿訓政,嘉慶皇帝則只能住皇子所居的毓慶宮。嗣皇帝年號嘉慶,只對外使用,宮中繼續(xù)用乾隆年號,批閱奏折、任免官員等重要政務權力仍掌握于乾隆帝手中。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是清宮帝后寶璽中最大的一方,體現(xiàn)了太上皇權力的至高無上。此寶制成后曾陳設于太上皇宮殿中的皇極殿御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寶”數(shù)方,皆作漢文篆書,用于書畫鑒賞活動。

清二十五寶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寶的總稱
乾隆以前,御寶一般沒有規(guī)定確切的數(shù)目。乾隆初年,可稱為國家御寶之印璽已達二十九種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關文獻的記載失實,用途不明,認識錯誤甚多,造成混亂狀況。針對這種情況,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對前代皇帝御寶重新考證排次,將其總數(shù)定為二十五方,并詳細規(guī)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圍。這二十五方御寶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皇帝之寶二方、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欽文之璽、表章經(jīng)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寶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寶的寶文,除青玉“皇帝之寶”為滿文篆書外,其余全部為滿文本字和漢文篆書兩種文字。乾隆十三年,創(chuàng)制滿文篆法。為使御寶上的滿漢文字書體協(xié)調(diào),乾隆皇帝特頒旨:除“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青玉“皇帝之寶”四寶因在清入關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輕易”外,余二十一寶一律改鐫,將其中的滿文本字全部改用篆書,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二十五寶。
二十五寶平時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寶盝中,一寶一盝。寶盝為兩重,皆木質(zhì),制作精美。寶盝置木幾上,外罩繡龍紋的黃緞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二十五寶質(zhì)地有金、玉、栴檀木,印紐有交龍、盤龍、蹲龍型制,雕制精美,同時也是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典章文物。

皇后之寶,通高10cm,紐高6cm,印面14×14cm,重1800k
金質(zhì),交龍紐,附系黃色綬帶,滿漢文篆書。
清朝對皇后之寶有嚴格的規(guī)定,據(jù)《大清會典》載:“皇后金寶,清、漢文玉筯篆,交龍紐,平臺,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兩。寶盝高七寸八分,方八寸;寶色池,高二寸,方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櫝繪鳳文?!敝谱饕嘤袊栏竦某绦颍紫扔啥Y部依據(jù)成例奏報皇帝,然后由造辦處制成印樣,手寫寶文,呈皇帝御覽。皇帝欽定后,再由禮部發(fā)印樣于鑄印局,鑄印局官會同內(nèi)務府官于造辦處祭爐監(jiān)造。鑄造完畢后交廣儲司銀庫以待鐫字。鐫字時,由欽天監(jiān)選擇吉期,禮部奏報批復,屆時把寶印送至內(nèi)閣,在內(nèi)閣大堂行禮后,按內(nèi)閣翰林院預先撰發(fā)的寶文鐫刻,竣工后,收存內(nèi)閣大庫,待行禮時提用。最后再由工部辦理制造寶盝、印池等一應物件。
皇后之寶作為皇后身份的證據(jù),只有在舉行了相應的冊封禮之后才有效。經(jīng)過冊封程序后,寶璽便被置于皇后宮中,以證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田黃石淺浮雕“秋江待渡”石章,清中期,長6.1cm,寬4.1cm,通高6.5cm,重235g
  印田黃石制,隨形,薄意,側(cè)款。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丹鳳來儀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時新,人間好事惟忠孝,臣報君恩子報親”七言詩一首。題款陽刻篆書體“秋江待渡”。
  由于田黃石珍貴難得,故在章料的雕飾上往往用其原形,盡量避免石材的損耗,根據(jù)石材進行“巧雕”,巧妙地運用田黃石與外層皮色,使圖案層次明晰。此件“秋江待渡”的石章,一側(cè)為一老者拄杖待舟于岸,隨身小童招手呼舟,梢公撐一葉扁舟前來,岸上秋木蕭蕭,天空中寒鴉歸林,一派秋韻野渡的意境。另一側(cè)表現(xiàn)一長者頭戴氈笠,擁裘,策蹇而行,一童子擔篋隨趨于后,路旁樹木凋零,秋意已濃,雕工與構圖頗具巧思。而宣揚忠孝之道的印文在立意和刻藝上都不甚佳,與此方珍貴的石章實不匹配。

“十鐘山房藏鐘”石章,清,王石經(jīng)篆刻,通高6.3cm,印面邊長4.3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白文,右上起順讀“十鐘山房藏鐘”六字。邊款楷書體陰刻“古器以鐘鼎為重,而鐘尤難得于鼎。余年五十有六,乃竟獲十,諸家所未有也。因名山房曰十鐘,而屬西泉刻印記之。退修居士?!?br>此印面為王石經(jīng)篆刻,玉筯篆,工整端莊,充滿印面。印款為陳介褀自治并記齋名緣由,款字中流露著篆、隸書意趣。

“彰厥有?!笔拢?,桂馥篆刻,通高10.2cm,印面邊長4.1cm
印青田石質(zhì),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白文,右上起順讀“彰厥有?!彼淖?。邊款行書體陰刻“嘉慶癸卯小春初吉,未谷摹秦人繆篆印于吉祥草堂”。
此印文內(nèi)容取自《書·皋陶謨》中“彰厥有常”,“彰”即“彰明”,“厥”可釋為“其”字,“有?!币鉃椤坝泻恪?,此四字即為經(jīng)常予以表彰之意。印面雖較秦漢印大出許多,但布局、篆刻不失漢鑄白文印的法度。

“陳介褀印”石章,清,翁大年篆刻,通高2.8cm,印面1.5×1.4cm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朱白文相間,分上下行迴文式排列,右上起逆讀“陳介褀印”4字。邊款陰刻“翁大年”。
此印布局篆法深得漢私印精髓,足見翁大年對漢印精神的領悟。

“松下清齋摘露葵”石章,清,朱文震篆刻,通高3.1cm,印面邊長3.3cm
印青田石質(zhì),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松下清齋摘露葵”七字。邊款隸書體陰刻“朱文震敬篆”。
此石章印文摘自唐代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句?!扒妪S”即“素食”,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名“露葵”,即冬葵。戰(zhàn)國辭人宋玉亦有“烹露葵之羹”之句,王維晚年長齋,故用此典。此石章印文工整勻稱,舒展有致,挺拔中有下垂感。此印是朱文震為永瑢所治九思堂眾多藏印中的一方。

“金石千秋”石章,清,趙之琛篆刻,通高4.7cm,印面邊長2.5cm
  印壽山石制,方形,薄意側(cè)款。印文篆書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金石千秋”四字。邊款陰刻“趙之琛擬漢”。印面寬邊欄,鐵線朱文筆劃硬折,愈顯金石凌凌之氣。
“金石”喻堅固,此處亦指代碑銘,“千秋”喻經(jīng)歷久遠。此四字見于明代王世貞《弇州四部稿》中“金石千秋重,松楸一字香”與“姓名琬琰四海,文字金石千秋”之句。

“鄉(xiāng)里高門”石章,清,趙之琛篆刻,通高6.7cm,印面3.2×3.1cm
印壽山石質(zhì),方形,素面?zhèn)瓤睢S∥淖w,白文,右上起順讀“鄉(xiāng)里高門”四字。邊款陰刻楷書體“次閑篆于補羅迦室”。
此印印文中“鄉(xiāng)里”指家鄉(xiāng),“高門”指名門大戶,宋代楊億詩中有“鄉(xiāng)里高門表陰德”之句。

“臣心如水”石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cm,印面邊長4.1cm
石章青田石質(zhì),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書體,朱文,右上起順讀“臣心如水”四字。邊款行書體陰刻“圓則中規(guī),方則中矩,或橫牽而直豎,或?qū)⒎哦?,此漢印不傳之秘,桂馥?!?
此印印文為漢代鄭崇語(見《漢書·鄭崇傳》),即廉潔自守、清白如水之意。印面寬邊欄,印文筆劃轉(zhuǎn)折規(guī)矩,寧靜和諧。

“小紅低唱我吹簫”象牙章,清,翁大年篆刻,印面邊長1.8cm,通高2.4cm
印象牙制,方形,壇紐,紐頂施環(huán)鏈,側(cè)款。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小紅低唱我吹簫”7字,印面有陽線邊欄。邊款陰刻隸書體“叔均”。
此印印文出自宋代姜夔的詩句:“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里橋”,“小紅”為姜夔的歌妓。象牙材質(zhì)堅實細膩,作印耐磨。翁大年擅長刻象牙印,其鐵線朱文印既挺拔有力,又生動流暢。此印上端為覆斗形,有細環(huán)鏈銜于頂部小環(huán)中,作品精巧,足堪賞玩。

“海濱病史”石章,清,王石經(jīng)篆刻,通高2.2cm,印面邊長2.4cm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書體,白文,分左右兩行,右上起順讀“海濱病史”四字。邊款楷書體陰刻“余年四十有二以病歸里,臥海濱者十有六年矣。衰老日至,有不學之嘆,時夢觚棱,有玉堂天上之感。爰俛吾良友西泉以吳天璽碑法作印志之,印篆之奇,前此所未有也。同治己巳秋九,陳介褀記?!笨钭种虚g有篆、隸體勢。

乾隆帝田黃三聯(lián)璽,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cm,邊長2.6cm;中“樂天”,橢圓形,高1cm,長徑3cm,短徑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cm,邊長2.6cm
  此聯(lián)璽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所鐫。系由一塊相當大的田黃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鏈連在一起。
璽文“惟精惟一”、“樂天”皆出于儒家經(jīng)典。以“惟精惟一”為文之璽在乾隆早期即有多方,常與“奉三無私”、“乾隆宸翰”一同使用?!拔┚┮弧背鲎浴渡袝ご笥砟罚骸叭诵奈┪#佬奈┪?,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奔次t難安,微則難明,故戒以精一,信執(zhí)其中。乾隆以此表明其施政思想。“樂天”之義取自《周易·系辭》:“樂天知命,故不憂?!绷x即“順天施化是歡樂于天,識物始終是自知性命,順天道之常數(shù),知性命之始終,自然之理,故不憂也?!?br>這三璽的篆刻方式與璽文布局均有不同?!扒″泛病睘殛栁淖蹋季终路閭鹘y(tǒng)標準格式?!皹诽臁币酁殛栁?,兩字居中,左右飾以螭紋,使璽面富有動感。這種字、畫結(jié)合的形式是漢印的遺風?!拔┚┮弧睘殛幬淖蹋∥挠脻h代私印形式,采取回文法排列,錯開相同的兩個“惟”字與延長兩字上端一筆都是為取得整個印面飽滿勻稱、和諧美觀的效果。
此三聯(lián)璽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璽中備受青睞,以后各帝亦十分珍視。清末代宣統(tǒng)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攜出此印,且隨身不離,至1950年方將其交出,經(jīng)有關機構移交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同道堂”璽,通高8cm,印面2×2cm,青田石質(zhì);“御賞”璽,通高5cm,印面2×1cm,壽山石質(zhì)。二璽皆光素無紐。
“同道堂”、“御賞”兩璽原是咸豐皇帝所用的閑章。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奕詝病逝于熱河避暑山莊,臨終前遺詔立6歲的載淳為皇太子,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嗣皇帝處理政務。同時將“同道堂”、“御賞”兩方小璽分別賜給載淳和皇后紐祜祿氏,并規(guī)定凡以后下發(fā)諭旨必須鈐用此二璽為憑。據(jù)《熱河密札》記載:“兩璽均大行所賜,母后用‘御賞’璽,上用‘同道堂’璽,凡應朱筆處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庇捎谳d淳年幼,“同道堂”璽便被其生母慈禧控制在自己手中,代子鈐印,從而取得了干預朝政的權力。
“同道堂”、“御賞”二璽作為諭旨下發(fā)的憑證,其使用從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約至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親政結(jié)束,是晚清政治的見證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鄞馬氏凡將齋藏書”石章,近代,馬衡篆刻,印面6.4×1.1cm,通高4.9cm
印青田石制,長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朱文,上起順讀“鄞馬氏凡將齋藏書”8字,印面有陽線邊欄。邊款陰刻楷書體“此八年前作,以石有傷損,欲改作之而人事冗迫,至今不果,頃以書籍整理畢事,特檢出復治之,時廿有一年一月十有三日也。馬衡?!?br>  因材施以單行行文,是藏書印常用的布局方法之一。此印以鐵線朱文刻治,筆意借助純熟的刀法,諸字的起筆、收筆和轉(zhuǎn)折體勢細密秀潤,展示出藏書章的端正雅致。

“避盛名求實事”石章,近代,吳隱篆刻,印面邊長3.4cm,通高6.2cm
印壽山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睢S∥淖w,白文,右上起順讀“避盛名求實事”6字。邊款陰刻楷書體“己亥二月仿曼生司馬意,吳隱石潛甫作于海上。”
“盛名”即“大名”,名實不副者為徒有虛名,《呂氏春秋·審應》:“兼愛天下,不可以虛名為也,必有其實?!惫首髡呖檀擞∫宰跃?。此印印文章法妥貼,凝重而和諧,無臃腫之失,有渾璞之感。

“歲寒堂書畫印”石章,近代,王褆篆刻,印面邊長2.5cm,通高3.3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歲寒堂書畫印”6字。邊款陰刻楷書體“戊辰壬日,福廠王褆刻于京師?!?br>王褆篆刻的鐵線朱文作品,不論印文多少或文字筆劃繁簡,皆能表現(xiàn)出圓體朱文的秀美與流暢,具有一種端莊婉麗的意韻,使人有如面對優(yōu)雅柔美的垂柳流泉。

“萬竹廬圖書印”石章,近代,王褆篆刻,印面邊長2.5cm,通高3.5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萬竹廬圖書印”6字。邊款陰刻楷書體“戊辰歲首,福廠為養(yǎng)吾道兄作于春住樓。”

“處世若大夢 胡為勞其生”石章,近代,徐宗浩篆刻,印面邊長3.8cm,通高4.9cm
印壽山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白文,右上起順讀“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10字。邊款陰刻楷書體“癸丑四月三十日,養(yǎng)吾篆?!?br>文人往往擇古人詩句刻作印章,這方印文即摘自唐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詩句。此印奏刀精熟,平整中見雄厚感。

“馬衡”石章,近代,馬衡篆刻,印面邊長4.9cm,通高4.9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頂款。印文篆體,白文,右起橫讀“馬衡”二字,印面有陰線界欄。頂款陰刻楷書體“余于印石中最愛青田,見即收之,朋好中亦有效尤者,因之年來石愈少而直愈昂,此誠庸人自擾也。此石為八年前所買,亦百年以上物,以有人屬題榜,無適當之印,遂倉卒成此,叔平。廿年十月。”
馬衡先生的名印、室名別號印及收藏印多是自行篆刻,風格多樣,且青田石材少有劣者。此印印面施以陰線邊框,中有豎向界線分隔印文,字口與陰線邊欄等寬,是古璽印面形式的借用。印面工整中見氣魄,有鑄印的效果。印款以切刀法刻長銘,或以記事,在其作品中常有表現(xiàn)。

“海燕廔”石章,近代,齊璜篆刻,通高5.4cm,印面邊長2.6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白文兩行,右上起順讀“海燕廔”三字。邊款楷書體陰刻“仲子先生為藝術院長,事不悠然,便求之不返,不耐煩難,真吾友也。屬刻此印并記欽佩。齊璜時辛未秋九月同客舊京”。
楊仲子曾寓長街紅樓一角,榜曰“海燕樓”,小石書額。此印印文“海”字偏旁三豎并齊貫通,“燕”字中下部分成剪叉形,“廔”字中豎筆貫通下曳,皆表現(xiàn)出力度感。

“無咎周甲后作”石章,近代,王褆篆刻,通高4.3cm,印面邊長2.1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zhèn)瓤?。印文篆體,白文,右上起順讀“無咎周甲后作”六字。邊款陰刻楷書體“叔平社長六十壽。辛巳春日福廠刻寄奉祝”。
“無咎”見于《易經(jīng)》,意為無過失或災禍,古人多以之作名號,此處為馬衡先生之別號。王褆于此印款中稱馬衡為社長,所謂“社”即圓臺印社。辛巳年為馬衡周甲(60歲),時圓臺印社已成立13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展現(xiàn)千年風彩~ 故宮館藏璽印賞析
故宮館藏璽印(圖文2)
故宮館藏璽印賞析
玉璽印章賞析(圖4)
故宮珍藏官印精選之秦朝篇
故宮藏 璽印 東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