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概說】
一、 概念
痢疾是以大便次數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凍為主癥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二、名詞解釋
(一)滯下:即痢疾,就排便阻滯不暢而言。
(二)重下:即痢疾,就排便時肛門處疼痛而言。
(三)大瘕泄:指痢疾,《難經 五十七難》:“大瘕泄,里急后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大瘕泄多指痢疾而言,部分指似痢之泄瀉。
(四)腸氵辟 :指痢疾,腸內積滯,排出時氵辟 氵辟 有聲,故名。
(五)蠱痢:下痢膿血,間雜瘀黑有片,謂之蠱痢。
(六)疫痢:指痢疾之傳染性強而病情嚴重者,多因疫毒過盛,壅滯腸道,氣血受傷所致。
(七)噤口?。褐噶〖舶橛胁荒苁常驀I不止者。
三、沿革
(一)《內經》稱本病為“腸澼”、“赤沃”,對其病因及臨床特點作了簡要的論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飲食不節(jié)是兩個致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素問[MeMeX1]·太陰陽明論》說:“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胛迮K則月真 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p>
《素問·至真要大論》又說:“少陰之勝,……嘔逆躁煩,腹?jié)M痛溏泄,傳為赤沃。”
(二)《難經》稱之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數而圊而不能便”。
(三)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將痢疾與泄瀉統(tǒng)稱為“下利”,其治療痢疾的有效方劑白頭翁湯等一直為后世沿用。
(四)晉、南北朝方書稱“滯下”。
《千金要方·脾臟下》稱本病為“滯下”
(五)嚴用和《濟生方》首創(chuàng)“痢疾”病名。
“今之所謂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
四、討論范圍
本篇所討論的相當于現代醫(yī)學的急慢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部分炎癥性腸病(急性血吸蟲感染,血吸蟲肉芽腫,腸結核,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過敏性結腸炎,腸癌等)表現為類似痢疾的臨床表現者,可參考本篇內容辨治。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一) 外感時邪
感受濕熱之邪 濕熱郁蒸
侵入腸胃 熱毒壅盛,氣血阻滯,化為膿血,發(fā)為痢疾
感受疫毒之邪 疫毒彌漫
(二)飲食不節(jié)
嗜食肥甘厚味 濕熱
損傷脾胃 寒濕——腸中氣機壅阻,腐濁相搏結,化為膿血,而致痢疾
恣食生冷瓜果 食積
二、病機
(一) 發(fā)病機理為濕熱或寒濕與食滯交阻大腸,傳導失司,氣血壅滯,脂絡受損,滯下膿血。
本病病位在腸,與脾胃密切相關,可涉及腎。脾胃運化失職,氣機升降失調,腸道傳導失司,致疫毒彌漫,濕熱、寒濕內蘊腸腑,腑氣壅滯,氣機受阻,造成氣滯血阻,氣血與邪氣相搏結,挾糟粕積滯進入腸道,脂絡受傷,腐敗化為膿血而痢下赤白;氣機阻滯,腑氣不通,閉塞滯下,故見腹痛,里急后重。
(二) 理性質有寒、熱、虛、實之分。
本病初期多為為實證,疫毒內侵,毒盛于里,熏灼腸道,耗傷氣血,下痢鮮紫膿血,壯熱口渴為疫毒痢。外感濕熱或濕熱內生,壅滯腑氣,則成下痢赤白,肛門灼熱之濕熱痢。寒濕下痢皆因寒濕為陰邪,易困脾土,脾失健運,邪留腸中,氣機阻滯,以下痢白多赤少為特點。下痢日久,可由實轉虛或虛實挾雜,寒熱并見;疫毒熱盛傷津或濕熱內郁不清,日久傷陰傷氣,亦有素體陰虛感邪可形成陰虛痢,因營陰不足故下痢粘稠,虛坐努責,陰虧熱灼可出現臍腹灼痛。脾胃素虛而感寒濕患痢,或濕熱痢過服寒涼藥物致脾虛中寒,寒濕留滯腸中則下痢稀薄帶有白凍;日久因脾胃虛寒,化源不足,累及腎陽,關門不固,下痢滑脫不禁,腰酸腹冷,此為虛寒征象。如痢疾失治遷延日久,或治療不當,收澀太早,關門留寇,釀成正虛邪戀,可發(fā)展為下痢時發(fā)時止,日久難愈的休息痢。
(三) 濕熱疫毒深重可致疫毒痢、噤口痢。
本病雖在腸,但腸與胃密切相連,如濕熱,疫毒之氣上攻于胃,或入病傷正,胃虛氣逆,禁口不食,入口即吐之噤口痢,實屬危象。下痢兼見發(fā)熱不休,口渴煩燥,氣急息粗,甚或神昏譫語,雖見下痢次數減少,而反見腹脹如鼓者,常見于疫毒痢及濕熱痢邪毒熾盛,熱入營血之重證,如不及時救治,可發(fā)展為內閉外脫癥。
病因病機示意圖
時行疫氣 疫毒內陷 逆?zhèn)餍母危ㄒ叨玖。?/p>
邪阻大腸
傳導失司 上沖胃口(噤口?。?/p>
感受外邪 濕熱郁蒸 暴痢
氣血壅滯 濕熱蘊結(濕熱?。?/p>
暑濕乘襲 脂絡受損 遷 寒濕凝滯(寒濕?。?/p>
甘肥油膩
飲食不節(jié) 餿腐穢物 延 濕熱傷陰(陰虛?。?/p>
(不潔) 久痢 寒濕傷陽(虛寒?。?/p>
生冷瓜果 寒濕內蘊 脾虛積滯(休息?。?/p>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一) 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數增多,排赤白膿血便為主證。
(二)急性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惡寒、發(fā)熱等;慢性痢疾起病緩慢,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疫毒痢病情嚴重而病勢兇險,以兒童為多見,起病急驟,在腹痛、腹瀉尚末出現之時,即有高熱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淺表,神昏驚厥,而痢下、嘔吐并不一定嚴重。
(三)有傳染性的痢疾者,多伴有飲食不潔史;急性多發(fā)生在夏秋之交,慢性四季皆可發(fā)生。
二、病證鑒別
本病應與泄瀉鑒別。兩者均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病變部位在胃腸,病因亦有相同之處,癥狀都有腹痛大便次數增多。然而具體在臨床癥狀和病機方面,實有不同之處。痢疾大便次數雖多而量少,排赤白膿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顯。而泄瀉大便溏薄,糞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無赤白膿血便,腹痛多伴腸鳴,少有里急后重感。痢疾為濕熱、疫毒、飲食壅滯于腸中,病機關鍵在腸中壅滯。泄瀉以濕邪為主,病機關鍵在于脾虛濕盛,病位在脾胃。正如《景岳全書》所說:“瀉淺而痢深,瀉輕而痢重,瀉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傷敗,病在下焦”。當然,瀉、痢兩病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相互轉化,或先瀉后痢,或先痢而后轉瀉。一般認為先瀉后痢病情加重,病機由淺入深;先痢后瀉為病情減輕,病機由深出淺。
三、相關檢查
急性細菌性痢疾血常規(guī)檢查可示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慢性細菌性痢疾患者血常規(guī)可示輕度貧血。大便常規(guī)可見大量膿細胞和紅細胞,并有巨噬細胞,培養(yǎng)出致病菌是確診的關鍵;腸阿米巴病的新鮮大便可有阿米巴滋養(yǎng)體或包囊。熒光抗體染色法可提供快速診斷。必要時可行X線鋇劑、結腸鏡檢查,有助于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腸炎的診斷,亦可排除直腸腫瘤。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一) 辨實痢、虛?。毫〖舱?,最當察虛實。
初痢及年輕體壯患痢者多實;
久痢及年高體弱患痢者多虛。
腹痛脹滿,痛而拒按,痛時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暫時減輕者為實;
腹痛綿綿,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減,墜脹甚者為虛,反復發(fā)作之休息痢,常為本虛標實。
(二) 識寒痢、熱痢
大便排出膿血,色鮮紅,赤白甚至紫黑,濃厚粘稠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感明顯,口渴喜冷,口臭,小便黃或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者屬熱;
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清淡無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感不明顯,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脈沉細者屬寒。
(三) 辨?zhèn)麣?,傷?/span>
下痢白多赤少,邪傷氣分;
赤多白少,或以血為主者,邪傷血分。
二、治療原則
暴痢----清腸化濕解毒,調氣行血導滯。
久痢----調補脾胃,兼以清腸。
此外,對于古今醫(yī)家提出的有關治療痢疾之禁忌,如忌過早補澀,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均可供臨床用藥之時,結合具體病情,參考借鑒。對遷延不愈之久痢,因病情復雜,正氣已虛,而余邪積滯又末盡,若單純溫補,則滯積不去;貿然予以通導,又恐傷正氣。此時治宜兼顧兩全,于溫補之中,佐以清腸導下祛積,扶正驅邪,權衡運用。
三、證治分類
(一)濕熱痢
1、癥狀:
主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膿血,粘稠如膠凍,腥臭。
兼癥:肛門灼熱,小便短赤。
舌脈:舌苔黃膩,脈滑數。
2、證機概要:濕熱蘊結,熏灼腸道,氣血瘀滯。
3、治法:清熱導滯,調氣行血。
4、主方:芍藥湯加減。本方具有調氣行血,清熱解毒的作用,適于治療赤多白少,肛門灼熱之下痢。
5、常用藥:
芍藥、當歸、甘草——行血和營,以治膿血
木香、檳榔、大黃——行氣導滯,以除后重
黃芩、黃連——清熱燥濕解毒
少佐肉桂——辛溫通結
加用金銀花——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6、加減:
痢疾初起,若兼見表證,惡寒發(fā)熱、頭身痛者,可用解表法,用荊防敗毒散,解表舉陷,逆流挽舟;
如表邪未解,里熱已盛,癥見身熱汗出,脈象急促者,則用葛根芩連湯表里雙解;
若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飲,屬熱重于濕者者,則宜以白頭翁湯清熱解毒;
若瘀熱較重,痢下鮮紅者,加地榆、丹皮、苦參涼血行瘀;
若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膩,屬濕重于熱者,可去當歸,加茯苓、蒼術、厚樸、陳皮等健脾燥濕;
若兼飲食積滯,噯腐吞酸,腹部脹滿者,加萊菔子、神曲、山楂等消食化滯;
若食積化熱,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者,可加用枳實導滯丸行氣導滯,瀉熱止痢,乃通因通用之法。
(二)疫毒痢
1、癥狀:
主癥:起病急驟,大便頻頻,痢下鮮紫膿血,腹痛劇烈,后重感特著。
兼癥:壯熱口渴,頭痛煩躁,惡心嘔吐,甚者神昏驚厥。
舌脈: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或微欲絕。
2、證機概要:疫邪熱毒,壅盛腸道,燔灼氣血。
3、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除積。
4、主方:白頭翁湯合芍藥湯加減。前方以清熱涼血解毒為主,后方能增強清熱解毒之功,并有調氣和血導滯作用,合用對疫毒壅盛、壯熱口渴、腹痛里急后重特重、下痢鮮紫膿血者有相得益彰之效。
5、常用藥: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清熱化濕,涼血解毒
金銀花、地榆、牡丹皮——增強清熱涼血
芍藥、甘草——調營和血
木香、檳榔——調氣導滯
6、加減:
若見神昏譫語,甚則痙厥,舌質紅苔黃糙,脈細數,屬熱毒深入營血,神昏高熱者,用犀角地黃湯、紫雪丹以清營涼血開竅;
若熱極風動,痙厥抽搐者,加羚羊角、鉤藤、石決明以熄風鎮(zhèn)痙;
若暴痢致脫,癥見面色蒼白,汗出肢冷,唇舌紫黯,尿少,脈微欲絕者,應急服獨參湯或參附湯,加用參麥注射液、參附芪注射液等以益氣固脫。
(三)寒濕痢
1、癥狀:
主癥: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凍,白多赤少,或為純白凍,里急后重。
兼癥:口淡乏味,脘脹腹?jié)M,頭身困重。
舌脈:舌質或淡,舌苔白膩,脈濡緩。
2、證機概要:寒濕客腸,氣血凝滯,傳導失司。
3、治法:溫中燥濕,調氣和血。
4、主方:不換金正氣散加減。本方有燥濕運脾作用,可用于治療寒濕內盛白多赤少下痢。
5、常用藥:
藿香——芳香化濕
蒼術、半夏、厚樸——運脾燥濕
炮姜、桂枝——溫中散寒
陳皮、大棗、甘草——行氣散滿,健脾和中
木香、枳實——理氣導滯
6、加減:
痢下白中兼赤者,加當歸、芍藥調營和血;
脾虛納呆者加白術、神曲健脾開胃;
暑天感寒濕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氣散加減,以祛暑散寒,化濕止痢。
(四)陰虛痢
1、癥狀:
主癥: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膿血粘稠,或下鮮血,臍下灼痛,虛坐努責。
兼癥:食少,心煩口干,至夜轉劇。
舌脈:舌紅絳少津,苔膩或花剝,脈細數。
2、證機概要:陰津血熱,脈絡受損,大腸失職。
3、治法:堅陰泄熱,扶正止痢。
4、主方: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加減。前方堅陰清熱,后方寒熱并用,有堅陰養(yǎng)血、清熱化濕作用,兩方合用,增強堅陰清熱之效,堅陰養(yǎng)血而不膩滯,清熱化濕而不傷陰,適用于濕熱日久傷陰之痢證。
5、常用藥:
黃連、黃芩、阿膠——清熱堅陰止痢
芍藥、甘草、當歸——養(yǎng)血和營,緩急止痛
少佐干姜——制芩連苦寒太過
可加瓜蔞——潤腸而滑利氣機
6、加減:
若虛熱灼津而見口渴、尿少、舌干者,可加沙參、石斛以養(yǎng)陰生津;
如痢下血多者,可加丹皮、墨旱連、地榆炭以涼血止血;
若濕熱未清,有口苦、肛門灼熱者,可加白頭翁、秦皮清解濕熱。
(五)虛寒痢
1、癥狀:
主癥:腹部隱痛,纏綿不已,喜按喜溫,痢下赤白清稀,無腥臭,或為白凍,甚則滑脫不禁。
兼癥:肛門墜脹,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溫,食少神疲,腰膝酸軟。
舌脈: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2、證機概要:脾腎陽虛,寒濕內生,阻滯腸腑。
3、治法:溫補脾腎,收澀固脫。
4、主方:桃花湯合真人養(yǎng)臟湯。前方能溫中澀腸,后方兼能補虛固脫,兩方共用可治療脾腎虛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軟,滑脫不禁的久痢。
5、常用藥:
人參、白術、干姜、肉桂——溫腎暖脾
粳米、炙甘草——溫中補脾
訶子、罌粟殼、肉豆蔻、赤石脂——收澀固脫
當歸、白芍——養(yǎng)血行血
木香——行氣止痛
6、加減:
若痢久脾虛氣陷,導致少氣脫肛,可加黃芪、柴胡、升麻、黨參以補中益氣,升清舉陷。
(六)休息痢
1、癥狀:
主癥:下痢時發(fā)時止,遷延不愈,常因飲食不當、受涼、勞累而發(fā),發(fā)時大便次數增多,夾有赤白粘凍。
兼癥:腹脹食少,倦怠嗜臥。
舌脈: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數。
2、證機概要:病久正傷,邪戀腸腑,傳導不利。
3、治法:溫中清腸,調氣化滯。
4、主方:連理湯加減。本方有溫中補脾兼清濕熱的作用,用于治療下痢日久,正虛邪戀,倦怠食少,遇勞而發(fā),時發(fā)時止之證。
5、常用藥:
人參、白術、干姜、茯苓、甘草——溫中健脾
黃連——清除腸中濕熱余邪
枳實、木香、檳榔——行氣化滯
6、加減:
若脾陽虛極,腸中寒積不化,遇寒即發(fā),癥見下痢白凍,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脈沉者,用溫脾湯加減以溫中散寒,消積導滯;
若久痢兼見腎陽虛衰,關門不固者,宜加肉桂、熟附子、吳茱萸、五味子、肉豆蔻以溫腎暖脾,固腸止痢。
【預防調護】
一、對于具有傳染性的細菌性及阿米巴痢疾,應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傳播和流行;如搞好水、糞的管理,飲食管理,消滅蒼蠅等。
二、在痢疾流行季節(jié),可適當食用生蒜瓣,每次1~3瓣,每日2~3次;或將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亦可用馬齒莧、綠豆適量,煎湯飲用;對防止感染亦有一定作用。
三、痢疾患者,須適當禁食,待病情穩(wěn)定后,予清淡飲食為宜,忌食油膩葷腥之品。
【結語】
一、痢疾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里急后重為臨床特征。
二、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病位在腸,與脾胃有密切關系;病機為濕熱疫毒寒濕結于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fā)為痢疾。
三、暴痢多為實證,久痢多數虛證。實證以濕熱痢多見,亦見于寒濕痢;而疫毒痢,因病勢兇險,應及早救治;虛證又有陰虛痢和虛寒痢不同,若下痢不能進食,或入口即吐,又稱噤口??;對于日久遷延不愈的休息痢,因病情纏綿,往往形成虛實夾雜之勢,宜采取綜合措施,內外同治。
四、痢疾的治療,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澀,熱痢宜清,寒痢宜溫,寒熱虛實夾雜者宜通澀兼施、溫清并用,同時可配合外治灌腸之法,提高療效。對其具傳染性的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應重在預防,控制傳播。
【臨證備要】
一、對反復發(fā)作,遷延日久之休息痢,如屬阿米巴原蟲所致,可在辨證治療基礎所致,酌加白頭翁、石榴皮,亦可用鴉膽子仁10~15粒,去殼裝膠囊飯后吞服,一日三次,7~10日為一療程。
二、對于急性痢疾的實證熱證為主者,前人有“痢無止法”、“痢無瀉法”之說,但對日久不愈的慢性痢疾或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有痢疾主證者,當病者有寒熱錯雜表現者,可用烏梅丸加減。
三、對于濕熱痢不少單味中草藥均有良好療效,如海蚌含珠、馬齒莧、小鳳尾草等,可在辨證遣方時加用上述1~2味藥物,或以單味藥30g煎服。黃連作為治痢專藥,因性味苦寒,對其用量,療程均應適度,以免日久苦寒傷胃。
四、慢性病例因反復發(fā)作,較難臺愈,可在內服中藥基礎上,服用中藥保留灌腸,中藥復方可用黃連、黃柏、白頭翁、大黃等煎成100ml,保留灌腸,適用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細菌性痢疾。亦可用中成藥錫類散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五、疫毒痢若發(fā)生厥脫,若下痢無度,飲食不進,肢冷脈微,當急用獨參湯或參附湯等以益氣固陽。若下痢而不能進食,或下痢嘔惡不能食者,稱為噤口痢,主要是胃失和降,氣機升降失常。實證者,多由濕熱、疫毒蘊結而成,癥見下痢,胸悶,嘔惡不食,口氣穢臭,舌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泄熱和胃,苦辛通降,方用開噤散加減,陳皮、黃連、大黃、荷葉蒂等,開噤升清,或加玉樞丹,少量沖服,或用姜汁炒黃連同煎,頻頻呷服,反復使用,以開噤為度。虛者以脾胃素虛或久痢胃虛氣逆而致,癥見下痢頻頻,嘔惡不食入即吐,舌淡,脈弱,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六君子湯加石菖蒲、姜汁,以醒脾開胃;而胃氣衰敗所致噤口痢,實屬危象,應積極圖治。
【復習思考題】
一、述濕熱痢和疫毒痢的證治方藥。
二、當如何理解“無積不成痢”、“痢先當頭下”和“痢無止法”的說法?
三、謂“逆流挽舟法”?其適應證和代表方劑是什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