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拍賣史上最貴重的、也是自然界極為罕見的極品翡翠作品重現江湖。在蘇富比香港的拍賣現場上,8個電話買家和現場的買家為它展開激烈競爭,從收藏價值角度而言,這是一條絕對保值、并能瘋狂升值的項鏈。
項鏈由27顆世所罕見的、碩大的、質地上乘的、做工近乎完美的翡翠珠組成。第一次公開亮相是在1933年的美國紐約,那是一次非常溫馨的亮相,當年世界第一富有的美國名媛芭芭拉·赫頓結婚,它成為父親送給女兒的結婚禮物。1930年代正是《了不起的蓋茨比》所描繪的世界,人們從一戰(zhàn)的傷痛中逐漸恢復過來,快樂活潑的年輕文化逐漸成為主流。從老照片里能看到,時年22歲、身材嬌小的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1912–1979)就是戴著這條翡翠項鏈、剪了流行的短發(fā)、穿著至今看來依然時髦有型的裙子,和先生格魯吉亞Alexis Mdivani王子一起去紐約的大都會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看戲。
到底這27顆完美的翡翠珠子是如何來到赫頓家族的?現在已經難以考據,不過人們當時都相信它們來自遙遠的清朝皇族。清王朝結束于1912年,大量宮廷珠寶外流。這條翡翠項鏈上的珠子之所以被認為是皇族之物,是因為它們一個個都罕見的碩大,27顆翡翠珠子里直徑最少的是15.40 毫米,最大的一顆達到19.20 毫米。清朝時期,清代皇帝及五品以上大臣上朝時佩戴的朝珠是翡翠制成的,通常翡翠玉珠直徑是5 至10 毫米。2010年時,紐約蘇富比曾拍賣過一條朝珠,上面的翡翠珠子直徑是13.40至13.30毫米。芭芭拉·赫頓翡翠項鏈不僅每顆珠子都碩大圓潤而且色澤濃郁柔亮,著實洋溢著皇家氣派。1933年,法國珠寶商卡地亞接到了芭芭拉·赫頓父親的邀請,為珠串設計搭扣。
圖注:卡地亞設計的紅寶石搭扣
當時的美國版 《Vogue》雜志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是東方風格的珠寶:“如今極致時尚的女性,以光亮可鑒的發(fā)型,搭配柔媚的珊瑚紅唇色和纖細娥眉,再佩戴源自亞洲的珠寶,無異于一場東西方文化的風云際會!”今日,我們再審視這條天價的翡翠項鏈不難看到當年文化的影子,碧綠通透的翡翠項鏈搭配著一個紅寶石搭扣,采用了中國文化中常見的紅綠撞色,方形切割的紅寶石與長方形切割的鉆石對稱排列與黃金鑲嵌而成,這是很鮮明的卡地亞設計風格——相較于當時再造“法國視角”的中國藝術風潮,卡地亞更著力表現中國文化內在本真的美。
可惜,芭芭拉·赫頓的第一次婚姻卻并不完美,僅維持了三年。婚姻結束時,這條項鏈被Mdivani家族擁有。
在世界最富有女繼承人前后七任丈夫中,唯有第三任Cary Grant離婚時沒有帶走她的錢。二戰(zhàn)時,芭芭拉積極捐款資助國家,因此與Cary Grant結緣。他們的婚姻給這位好萊塢大明星帶來負面效應,報紙上公開唱衰他們,說他們的婚姻是“Cash and Cary”。離婚后,Cary Grant拒絕了芭芭拉提出的補償協(xié)議,同時,分手后,他們依然是好友。
晚年的芭芭拉在痛失愛子的打擊之下,生活逐漸頹唐,依靠變賣珠寶度日。她曾擁有世界上最顯赫的珠寶收藏,包括法國路易十六皇后Marie Antoinette曾佩戴過的天然珍珠項鏈、購于卡地亞的俄國Romanov宮廷祖母綠、卡地亞鑲嵌的Pasha鉆石戒指、在卡地亞定制的老虎造型黃金鑲鉆耳環(huán)及胸針……
芭芭拉·赫頓第一次婚姻結束后,這條翡翠項鏈被深藏在家族之內,直到1988年出現在拍賣場上,當年即創(chuàng)造出200萬美元的天價。6年后, 1994年,它再度出現在拍賣場上,拍賣價攀升至420萬美金;此后,這條項鏈又被“雪藏”20年,直至2014年蘇富比拍賣,這條翡翠項鏈最終以2.14億元港幣(約2744萬美元)成交,刷新了翡翠首飾的世界拍賣紀錄。同時,匯集了天地靈氣的它也結束了輾轉流離的生活,有了真正的歸宿 —— 給它一個家的買家正是當年為它配置紅寶石搭扣的卡地亞。這條翡翠項鏈同時也創(chuàng)下了卡地亞首飾的世界拍賣紀錄.
它的完美與精致、它的傳奇、它的時代感終于受到了真正的重視與欣賞,并不必再成為換取金錢的物件。4月18日,芭芭拉·赫頓將隨著卡地亞典藏出現在中國的四川博物院“藝境天工——中西方珍寶藝術展”上,它的美麗不再是某個家族的私有,而是世人都可親近的美。
而展覽主辦方也特別邀請到林青霞為您娓娓道來這一翡翠奇珍的傳奇故事……
“藝境天工——中西方珍寶藝術展”
展覽周期:2015年4月18日至7月28日(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展覽時間:上午9:00—下午17:00(16:30停止入場)
展覽地點:四川博物院(成都市青羊區(qū)浣花南路251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