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佛曰之一:一切皆為虛幻
此句出自《金剛經(jīng)》: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dāng)作如是觀。是告訴世人對人對事不要太執(zhí)著,包括名利,感情等。
對于愛情: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皆是虛幻的!可是虛幻的愛情卻往往是最美好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摸不到;遙遠(yuǎn)的總是最美的,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象,卻難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營造的幻境。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jié)局,卻依然在憧憬。
對于生活:如果人不執(zhí)著世間的一切物質(zhì)名利,就不會被物質(zhì)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才會變得不快樂……一切皆流,無物永駐。我們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此才會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記得佛家的句:一切皆為虛幻。
人生如夢隨風(fēng)散!聚散,喜憂皆是緣!
經(jīng)典佛曰之二:不可說
世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說太多必有失去,所以凡事講求少說,你說的未必是對的,對的未必輪到你來說,那還說來干什么呢?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別人告訴你,那么你就達(dá)不到自己修行開悟的目的了!
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zhí)著,進(jìn)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tài)!所以“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妄念才能實行,所以不可說!之所以佛陀有這么多經(jīng)書,這么多語錄就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zhí)著于文字就是這個道理。
陳永濤有句話,很好的說明了這句佛家經(jīng)典:有的事可說不可做,有的可做卻不可說,有的既不可說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這一段,讓大家最自己去體會。
《涅盤經(jīng)》云: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經(jīng)典佛曰之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此句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全經(jīng)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是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
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兩個概念,佛家所講的“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就是指物質(zhì)的表象!
這句話基本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對萬物起執(zhí)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并無分別,同樣是執(zhí)取而不放。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xiàn)象,而這些現(xiàn)象是人們虛妄產(chǎn)生的幻覺。
色即是空,使人們認(rèn)識到事物的現(xiàn)象,認(rèn)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chǎn)生的。此句既是佛祖廣釋般若法真諦的開端,更是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的要義。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guān)系,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yīng),善惡循環(huán)。
在一切諸法當(dāng)中,色與空是相互通達(dá)圓融而同一的,就空性至極言,世間無一色不空;就空性也要發(fā)用流行言,無有一色不顯真性。空與色是兩極,但又是包含著對方的兩極。世間無一物不空,世間也無一物不有。修佛之人,關(guān)鍵是不要執(zhí)迷于任何一工側(cè)面,不要偏于任何一極既不執(zhí)于空,也不執(zhí)于色相。
總而言之,一切形色之有,無不是假,因為它們要依緣才能存在;又無不是真,因為它們無不包含著那絕對的相待性,無不包含著空性。所以我們才有充分的理由說"色即是空"。
經(jīng)典佛曰之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于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guī)避風(fēng)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簡而言之,身由業(yè)力所造,業(yè)力由妄心所造,人若造業(yè)便會感受人生的苦果,以致受身出世而償還果報的苦惱,今生受過去世的業(yè)報,未來世感受現(xiàn)世的苦果。世間一切喜怒哀樂追求執(zhí)著都是苦,所以要把事情看淡,追求虛無,妄心不造業(yè),就不會有苦果。
經(jīng)典佛曰之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原文應(yīng)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過去的老人們都說,有情飲水飽。我也相信:真正愛一個人,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喝涼水都覺得是甜的!愛就是這樣的一種心境。得到了愛,就仿佛已經(jīng)得到了全世界!當(dāng)面對自己心愛的人,不管身在何處,也如沐春風(fēng)。
記得天龍八部里,西夏選駙馬。當(dāng)問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遙快樂?段譽(yù)答到:枯井底,污泥處。為什么呢?因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愛!
經(jīng)典佛曰之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此句并不出自佛經(jīng),而是出自一個故事。這就是一個因果、因緣的關(guān)系。任何事物,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任何事情,都不是我們心里想怎樣就怎樣,都要靠一個因緣,都要靠我們自己修練才得到這個果的。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fā)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緣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diǎn)滴到天明,緣是無盡的思念.......
經(jīng)典佛曰之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佛經(jīng)里沒這句,或許的哪位大師的偈語吧。此悲,為慈悲。此悟,為大悟,即大智慧。此笑,為真笑,為真瀟灑。
大悲是無盡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淚來形容;
大悟就是開大智慧,這個智慧不是言語能表達(dá)的;
大笑就是真正的高興,內(nèi)心的喜悅又怎么是笑聲能表達(dá)的呢?
年齡越長,對于這句的體會就越深刻。
經(jīng)典佛曰之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語出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北扔髯鲪旱娜艘坏┱J(rèn)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儒家把和諧導(dǎo)向社會理想,道家把和諧導(dǎo)向事物本源,佛家則把和諧導(dǎo)向內(nèi)心世界。
佛家認(rèn)為,境由心生,內(nèi)心平和,見事皆和。禪宗有云: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眾生皆有佛性。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為佛家勸人改過向善的常用語。佛教以“此岸”形容生死的世界,以“彼岸”比喻超越生死的涅盤境界。其中“苦海”一詞,于佛教中泛指各種苦難之世界,亦即生死輪回之三界六道。眾生沈淪于三界之苦惱中,渺無邊際,猶如沉沒于大海而難以出離,故以苦海為喻,能“回頭”,表示醒悟、悔改,“回頭是岸”比喻作惡的人,一旦悔悟向善,即能得救。
佛門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殺人的屠刀。這里的“屠刀”,指的是惡意、惡言、惡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zhí)著。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也就進(jìn)入了佛家的境界。
經(jīng)典佛曰之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禪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尋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
經(jīng)典佛曰之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此句源于地藏王菩薩的宏大誓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意思就是“舍己為人”,愿渡盡一切惡道眾生,然后才成佛果。表示了一種敢為別人犧牲的大愿,詮釋了佛教濟(jì)世救人的精神,彰顯了佛教救度眾生脫出苦厄積極入世的一面。
地藏王菩薩毅然舍身為眾,歷經(jīng)地獄之劫難,拯度那些哀苦無告的受難眾生。他全然代表了無窮無際的佛心,也代表了佛法無盡的光明。然不可忽略的一點(diǎn),這都是由于他生生世世所發(fā)的大愿所致。
在佛看來,救度眾生,是一切諸佛的欲望(不是凡夫的欲望)——準(zhǔn)確的說是大愿力,諸佛心地清靜,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子女,子女受苦,父母當(dāng)然要去救,可以以佛身現(xiàn)形,地獄眾生由于自己的業(yè)力關(guān)系,看不見啊,沒辦法,就得化身成地獄的眾生的形象,外表他們一起受苦,有可共同語言后,就可以教化地獄眾生了。
歡迎您光臨
冰琉璃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