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徜徉于天地間逍遙于人間世——讀《莊子》 (依仁山人)

    青年讀《莊子》,佩服他汪洋恣肆天馬行空;中年讀《莊子》,感慨他寓理于事的高妙;老年讀《莊子》,折服他看破世事超越人生的徹悟。常讀《莊子》,徜徉于天地間,逍遙在人間世,領(lǐng)悟道德的真諦,體會人生的至樂。

至高境界的人泯滅自我,出神入化之人不求有功,神圣貞潔之人不炫耀立名。能物我齊同、忘掉了自己的形骸、無功名利祿之心,這是參透世事,徹悟人生的至高無上神圣的人,他們是人群中為數(shù)不多的悟道者和成道者!這是修身養(yǎng)心的最高境界?!跺羞b游》

大智慧者胸襟開闊閑適無為,小聰明者心胸狹隘察言觀色。世人大多好小聰明,局限于一時一事的利益,而忘了生死大事。

事物總是非此即彼,彼此互相依存。彼是一種是非觀,此亦一種是非觀,沒有絕對的是與非。超越了人世的是非,就到了涅槃的至高境界了。

最高境界的人神妙啊,乘云霧駕日月游于四海之外。生死無所改變,何況利害呢?至高境界的人能神游于天地之外,生死不動于心。

我聽老子說,圣人不從事塵世的事務(wù),不謀私利,不避禍害,不喜歡強(qiáng)求,不攀援附會于道,無言卻有言,有言卻無言,遨游于塵世之外。我以為這是合乎道的神妙的。偉大的道,能使人超越塵世。

拋棄了是非,忘掉了生死,就能逍遙于無窮無盡的境界,所以這無窮無盡的境界是我們永恒的寄托!

昔莊子做夢化為蝴蝶,是活生生的蝴蝶。多么自鳴得意,不知道還有莊子!一會兒醒了,則直挺挺的躺著個莊子。不知道莊子夢為蝴蝶,蝴蝶夢為莊子?莊子和蝴蝶必有分別,這就是萬物變化之理。人生百年,恍如一夢,這是造化之功!不知是莊生夢蝶還是蝶夢莊生?——《齊物論》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隨無限的知識危險??!算了吧,一味追求知識實在太危險了!為善不要與名譽(yù)沾邊,作惡不要跟刑法沾邊。遵循虛無的自然之道,就可以保全自身、涵養(yǎng)性靈、頤養(yǎng)生機(jī)、盡享天年。人生有限知識無限,對于生命而言,知識是危險的;想要保全自身、涵養(yǎng)性靈、頤養(yǎng)生機(jī)、盡享天年就拋棄所謂的知識吧!

老子來能應(yīng)時,去能順天。生能應(yīng)時死能隨天,哀樂不入心懷,這就是古人說的徹底解脫了倒懸之苦。若能生無怨死不憂,則徹底解脫了。

道不能混雜,混雜則頭緒多,頭緒多則多干擾,多干擾則引起憂患,憂患則自救不及。古代的圣人先捫心自問,然后察問他人。自察未定,哪有閑暇顧及他人的暴行!圣人生在亂世,以單一之道,捫心自察,然后察人?!娥B(yǎng)生主》

人的德行純厚、信行確實,未必就能投人意趣;名聲聞達(dá)、與人無爭,未必就能溝通他人。人與人是不同的,所謂世有小人然后見君子也,美好的意愿未必能有美好的結(jié)果。

有虛空寧靜的心,才能有純白的光輝;有種種吉祥的征兆,才會匯集于心境靜止之中。虛空、寧靜、靜止的心境是匯聚種種吉祥之源。

斗智斗巧,開始總是光明的,結(jié)局總是陰暗的。急于求勝時,則往往施陰謀詭計了。按禮飲酒時,開始時是規(guī)矩的,到后來就亂了,喝得爛醉丑態(tài)百出。任何事都是如此,開始時能相互信任,到最后免不了卑鄙下流;開始時簡單,結(jié)束時艱難。世事大凡如此,于是知善始善終之難!

來世不可期待,往世不可追回。天下有道,成就了圣人;天下無道,圣人也只能茍全生命。當(dāng)今的時代,人們只巴望免于刑戮而已。福比羽毛輕,卻沒人承受!禍比大地重,卻沒人能躲避。算了吧,算了吧,用德來要求別人!危險啊,危險啊,人只能在畫定的地方走!未世渺茫不可期,過去已去不可追,眼前實在最重要!生于亂世,圣人也只能茍全生命,何況普通人!要求于我們的不少,給予我們的無幾,在畫定的區(qū)域里生活,此外都是禁區(qū),危險??!

人們只知道有用之才的作用,哪里知道無用之才有更大的作用呢!有用和無用是相對的。四川多古榕樹,古榕存世在于它無用。樹如此,人世何尚不如此!——《人間世》

孔子說:死生是人生大事,但他(魯人王駘,刑斷一足,行不言之教,門徒與孔子等。)不隨死生變化而變化,雖天翻地覆也不失落。認(rèn)識到不憑借形骸的道理,不隨外物的變遷。任外物變化自己堅守萬物同一的道。參透了生死,就能堅守道心而不隨外物變化而變化了。

常季說:王駘重視道德修養(yǎng),以其智慧徹悟自己的心靈,用純樸的心靈來領(lǐng)悟永恒的道心,這就是人們尊崇追隨他的道理。

老子說:為什么不把死生是非看做一回事,人生沒了枷鎖不是很好嘛!參不透生死黑漆桶,不脫去死生的枷鎖,人是不會自由的。

孔子說:死生、存亡……這是事物形式的變化,天道自然的運(yùn)行。

圣人心游逍遙境,把智慧看作妖孽,把盟約看作束縛,把施恩德看作手段,把技巧看作牟利行為。圣人沒有圖謀,不需要智慧;沒有分割,不用膠著;沒有喪失,不用獲取;沒有生意,不用交易。這四者,是自然的養(yǎng)育。接受了自然的養(yǎng)育,就用不著人為。圣人有常人之形而無常人之情,有常人之形,故與俗人群居。無常人之情,故是非好惡不沾身。只有人的屬性,太渺小了!能與自然一體,太偉大了!拋棄世俗的好惡欲求和自然同一,才是真正的偉大。

莊子說:我所謂的無情,說的是人不應(yīng)該讓是非好惡侵入內(nèi)心傷害自身,應(yīng)該長期堅持順其自然,不是人為的去養(yǎng)生益性。人的養(yǎng)生就是拋棄俗世的功利之心,堅持順其自然的良好生活習(xí)慣,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兜鲁浞?/span>

知道自然和人的作用,是認(rèn)識的最高境界。知道自然的作用,就懂得天地化育一切的道理;知道人的作用,就能憑已知的智慧去了解自然的奧秘。得享天年而不至夭折,這是高明的智慧。只有真人才會有真知。

嗜好欲望深,天機(jī)慧根必淺。醉心嗜好欲望,必然會遮蔽智慧的法眼。

古代的真人,逆不怨,成不夸,不慮世事。這樣的人,有過失不悔恨,順利不自得;登高不膽怯,入水不濕身,投火不覺燙,這是成道者忘懷生死的境界。處變不驚忘懷一切,這是成道者的至高境界。

古代的真人,其行狀隨物所宜而不結(jié)朋黨,德唯嫌不足而不受虛名;特立不群而不固執(zhí),廓然清虛而不浮華;暢然自適而不以物喜,舉止好似不得已的應(yīng)付。和澤之色令人可親,隨和寬厚使人歸服;真人精神如世之廣,高放自得超于世表;悠然閑適,達(dá)于無心忘言的境界。特立獨行,超然物外,悠然閑適,無心忘言,這是真人的境界。

真人無心,好惡同一。萬物合一,不隨意志為轉(zhuǎn)移。合一則與自然為伴,不合一則與人類為伴,自然與人類是同一的和諧的,這就叫真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部分怎能戰(zhàn)勝整體!所謂戰(zhàn)勝自然是人類的狂妄和無知!

圣人遨游萬物與天地共存,善待少年也善待老人,善生命之始善生命之終,人們仿效他,何況對化育萬物的大宗師——道呢!看透生死始終是悟道的大事!

道是真實的存在,是可以驗證的,它是無心的作為,它無形無態(tài)。道可以寄言詮理但不可傳授,可心悟獲但不可見。道是根本,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道比天地鬼帝更神妙,在太極之上不為高,在六極之下不為深,道是永恒的,它長于天地,老于上古!

有了守身抱一的指導(dǎo),就能至世界于度外,就能超脫與萬物、參透生死,能一朝通徹?zé)o古今概念,能入無生死境界。無時空的區(qū)別,無是非生死的煩憂,心靈絕對寧靜,這就是道的境界!這需要不斷地堅持,要通徹自然、無見無知無為、參悟空虛、探測事物的本源才能真正學(xué)到。

孔子說:奇人,與世俗相異而與天道同一。天道的小人是人世的君子,人世的君子是天道的小人。

孔子說:……安于天道安排變移,才能入于寥廓太虛、天道自然、萬物同一的大宗師的境界?!洞笞趲煛?。

狂人接輿曰:……圣人治天下,難道只是外表的法治?他以無為之行化民,以清靜之道正民,使民各善其事而不爭。清靜無為之道是大治之道,是使百姓各善其事無欲無爭的好辦法,是太多的物欲導(dǎo)致了社會的不安定。

無名人說:走開!你這鄙薄之人,為何問我不愉快的事!我正同造物者結(jié)伴,厭倦了人世而駕清虛飄渺之翼飛越到方外,游于虛無之鄉(xiāng),處于自由的曠野。你又何必以治天下的問題來煩我的心靈呢!世事紛繁實在煩心,只有無為逍遙于天地之外,才能得到心靈的超脫。

無名人說:你游心于恬淡無欲的境界,合形氣于清靜寂寞之鄉(xiāng),隨順萬物之自然,不參與私意我智,那么就天下大治了。

老子說,明王之治:功滿天下但不自居,教化萬物而讓百姓不以為有賴于他,功成而無心于名,使民自得其樂而忘其化。樹德立功神妙莫測,游于無心作為的境地。不居功自傲,不自夸偉大才是真正的偉大!

列子自以為沒真正學(xué)到道,回來了。三年不出門,為其妻燒飯。喂豬如待人,對世事毫不關(guān)心,摒除一切雕琢歸于樸素原始,無情無為獨立于塵世之外,對紛擾的世事固守真性,循道以享天年。

不當(dāng)名譽(yù)的奴隸,不為謀慮煩心,不強(qiáng)行任事,不做聰明的主宰者。體察無窮無盡之道,游心無有無為之鄉(xiāng)。盡受于天地自然而無自得之心——無心無為而已。至人之心若鏡,有物照物不藏不留,能承受一切,故不被外物損傷。人被名利聰明所牽,總想著干不能勝任之事,能領(lǐng)悟無有無為的高妙才會不受傷害?!稇?yīng)帝王》

駢生的腳趾手指,雖是天生的,但是人體的多余。贅肉疣子生在人體,同樣也是多余的;千方百計把仁義比作人體的五臟,并不是道德的本然。所以駢生的岐指是無用的,千方百計把仁義比作五臟是濫用了聰明!仁義不是天生的,過分的宣揚(yáng)不是正道。

小迷惑改變?nèi)说姆较?,大迷惑改變?nèi)说谋拘?/span>……天下人皆是殉葬者,有的為仁義而殉俗稱君子,有的為財貨而殉俗稱小人,他們的殉葬是同一的。以殘生傷性論,那么盜跖即伯夷,又何必分君子小人呢!

我慚愧于純粹自然的道德,所以上不敢講仁義的節(jié)操,下不敢為邪惡的勾當(dāng)?!恶壞础?/span>

理想社會,人與禽獸同居,人和萬物同族,沒有君子小人的區(qū)分。大家似乎無知,人人本性不失;個個盡皆無欲,保持了人類的素樸本色和自然本性。——《馬蹄》

河流枯竭、山谷空寂、山丘鏟平、深淵填實。圣人圣法不用,大盜不起,天下自然太平了!事物總是相對的,有高必有低,有圣人圣法必有賊人亂世。

統(tǒng)治者喜歡權(quán)謀而不講自然無為之道,導(dǎo)致了天下大亂……天下常常大亂,罪在喜歡權(quán)謀。天下人只知探求不可知的事物,而不知探求分內(nèi)熟知事物的真諦;都知道非難眾人認(rèn)為不善的行為,而不知道非難社會的偽善,因此才有天下大亂。是非善惡是社會的標(biāo)準(zhǔn),不是事物真正的標(biāo)準(zhǔn)。導(dǎo)致天下大亂是統(tǒng)治者的是非好惡!——《胠篋》

君子君臨天下是不得已,莫若無為而治。無為然后安定百姓的天性人情……拋棄所謂的圣賢和知識,天下就會大治。圣賢、知識是時代和人們自己認(rèn)定的,未必是真。社會認(rèn)定的東西未必就合乎自然道德和人的天性人情。隨順人之自然,才是最好的,才會有社會大治!

廣成子說:至道的精髓渺茫深邃,至道的極致迷離靜默;不看不聽是抱守寧靜的精神,不勞神不勞形就能自然可以長生。忘記所見所聞所思,精神守護(hù)著形體,形體自然可以長生。內(nèi)心寧靜,不受外界干擾,摒棄多知這一失敗的根源。我引你抵達(dá)大明之上的境界,到達(dá)那至陽的源頭。靜心無為,抱神守一,陰陽和諧,方能延年益壽。

鴻蒙說:修身養(yǎng)心,你只要清靜無為,萬物就會自生自化。拋棄你的形體和才智、忘記人倫庶物,與自然一體;放棄心神的牽掛,漠然忘形無知無為。萬物紛紜各回本真,回歸本真卻不知有真。渾渾沌沌卻終身不離道,不離道卻不知有道。所以不問名姓、不知真情一切順隨事物的自然本性而生長。

圣人觀察自然順物之情而不借助于其它,成于德而不靠善的累積,從道出發(fā)而不謀劃,待人以仁而不自以為有恩,近于義而不有意滯留,應(yīng)接以禮而無所避諱,有事則當(dāng)仁不讓,以法齊物而不混亂,依賴百姓卻不輕視他們,任物之性不離失,分外之物不強(qiáng)為,分內(nèi)之物認(rèn)真為。不明于天者,德行必不純;不通于道者,無往而不阻;不明于道者,可悲啊!有天道人道:無為而尊是天道,有為而累是人道;順其自然是天道,在意而為是人道。天道和人道相距太遠(yuǎn)了,不可不明察!莊子之道即自然之道!——《在宥》

天地雖大,它化育萬物是均衡的。萬物雖多,它固有的道理是一樣的。

以道的觀點言天下之名,則君為正;以道的觀點看職分,則天下的官吏治;以道的觀點對待一切,則萬物應(yīng)備無窮。所以遍于天地的是德,通行萬物的是道。古人撫育天下,無欲則天下百姓滿足,無為則萬物自然化育,淵靜則百姓安定。《記》說:通曉純一之道萬事必成,無心得失鬼神也會臣服。

老子說:以無為的態(tài)度做事,這叫天;以無為的態(tài)度言說,這叫德;愛人性、利物情,這叫仁;同于不同,這叫宏大;行為不自異,不自高于人,這叫寬厚;萬物皆備于我,這叫富有;保持自然的德性,叫綱紀(jì);德性有成,叫有所建樹;一切遵循道去做,叫完全;不因外物挫傷志向,叫完美。君子明白了這十個方面,就志向廣闊無所不包,德澤豐沛不可阻擋了。對真正明道的君子而言,無榮辱毀譽(yù)、利弊得失、窮達(dá)富貧之分,無哀樂壽夭之別,能和萬物同一,與生死共舞。

堯說:多兒子則多憂慮,多財富則多麻煩,長壽則多屈辱,這三項并非是用來全養(yǎng)德性的。社會大眾喜好之事未必是全德養(yǎng)性符合道的好事。

堯向之請教的邊疆官吏說:……圣人像鵪鶉一樣居無定所,如雛鳥仰食,如飛鳥不留行蹤。天下有道就與萬物共昌,天下無道就閑居修德。離開俗世百年而仙,駕白云登帝王之鄉(xiāng),沒有三患(多男、富、多壽)永無災(zāi)難,這樣的話,會有什么屈辱!

修身養(yǎng)性就返回到本來的德,德到極致就和太初一樣,和太初一樣就達(dá)到虛無的境界。虛無的境界廣大無邊,達(dá)此境界的人,無心于合而自言如鳥鳴,他與天地一致泯然無跡若愚若昏,這就是最高最深遠(yuǎn)的德,同乎道的原則。

老子對孔子說:有頭有腳無心無聞的人多的是,雖有人體能與無形無狀的道共存的人卻沒有。從道的觀點看,動即止,死即生,廢即興,這些道理不是人們所必需的。所謂治,只是人們的看法而已;忘乎物與天就叫忘我,忘我之人謂之與自然合德。忘記自我、忘懷一切才能與自然合一、與道共存。

季徹說:大圣人治天下,使百姓思想自由逍遙,成就教化,簡易習(xí)俗,除滅投機(jī)取巧的心理,使各自實現(xiàn)志向。使人們出自天性自發(fā)自為,而不知其來由。這樣的話,堯舜也要甘拜下風(fēng)。和自然和諧合德,百姓就心安理得了。

諄芒說:德人居不思、行無慮,心里不藏是非善惡。四海之內(nèi)共同得利就愉悅,眾人滿足便安心。自己則如嬰兒失母不知所依、行不知所之,全然出乎天性、任乎自然。財用有余而不知是從何而來,飲食充足而不知從何而得,這就是德人的容止?!短斓亍?/span>

圣人之心靜,是天地萬物的明鏡。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天地之根本、道德的極致,所以帝王圣人便休心息慮。休心息慮就心境虛空,心境虛空就內(nèi)在充實,內(nèi)在充實就一切皆備了。

天道、無為是本,本在上;人道、有為是末,末在下。主上務(wù)必宜簡要,臣下勢必繁冗。運(yùn)用武力是道德之末,勸善懲惡立刑法是教化之末,講求禮義法度、循名責(zé)實、比較詳審是治道之末,鐘鼓之樂、羽髦之飾是舞樂之末,披麻戴孝地哭泣是哀痛之末。這五項,應(yīng)該隨精神的自然運(yùn)行,心靈的自然運(yùn)動,而不刻意去作為。

莊子說:道從大處說包舉無窮,從小處說無處有遺。故萬物完備無缺,廣闊無邊無所不包、幽深無底不可測量。刑德仁義是精神之末跡,非至人誰能定!至人擁有天下,雖然偉大但不成為他的負(fù)累。天下人爭權(quán)奪利,他不參與,他懂得無所憑借不為外物所動的道理。他能窮究事物的本真,能恪守虛靜無為的根本。故能超然天地之外、忘記萬物,精神不受任何困擾,通道合德,斥退仁義,摒棄禮樂。這樣,至人之心就安定了。

可悲??!世人只圖形色名聲的滿足,認(rèn)為這樣就可得到道的真情,殊不知這樣怎么可能得到!世人哪里懂得:懂道的人不言說,言說的人不懂道??!——《天道》

古代的至人,行于仁義之路,宿于禮義之鄉(xiāng),遨游于逍遙無為之境,食于粗陋簡略的田間,立于無所憑借的園圃。逍遙無為,粗陋簡約的生活,無所憑借沒有付出,這就是古人率真的人生。

老子說:性不可變,命不可改,時不可止,道不可阻。得道無所不可,失道無處可行?!短爝\(yùn)》

不刻意磨礪意志卻有高潔的品行,不用仁義能修身、沒有功名能致治、不去江湖能閑逸,不用導(dǎo)引能延年,無所不忘、無所不能、恬淡無為之極,眾美就自然從之。這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

悲樂是德之邪,喜怒是道之過,好惡是德之失。故心無憂樂是德性的極致,純一不變是寧靜的極致,無所違忤是虛曠的極致,不與物雜亂是恬淡的極致,無所抵觸是純粹的極致。

純樸之道,只在守神。守而不失,形體就與精神融為一體而合乎自然之理。俗話說:眾人以利為重,廉士以名譽(yù)為重;賢人尚志,圣人以精神為貴。樸素純一是沒有混雜的,純粹的精神是沒有東西能虧損的,領(lǐng)悟純粹樸素之道的人就是真人?!犊桃狻?/span>

古時的得志,不是指高官厚祿而是自身快樂無疆。高官厚祿不是真正的生命內(nèi)涵,它是外在的寄托。喪身于外物的寄托,是真性的喪失,是本末倒置的人。——《繕性》

——以上《莊子內(nèi)篇》二零一二年七月八日

    北海之神說:事物無窮盡,時間無止境,得失沒常規(guī),起始和終結(jié)不會靜止。從道的觀點看,萬物無貴賤,貴賤是人的錯誤認(rèn)識。事物相反相承,有用和無用就是最典型的。大道無始無終,萬物有生有死。人再有成就也不足恃,因為沒有永恒。事物盈虛消長,不會一成不變。人事是外在的,天性是內(nèi)在的。道德是天性之本,不要因人事毀滅天性,不為名利而犧牲根本,這就是反樸歸真?!肚锼?/span>

    最高的快樂是無樂,最高的名譽(yù)是無名,無為至高無上。

天下的是非不好判定,而無為卻可以判定。至樂愉悅身心,無為才可保全一切,天地?zé)o所作為卻又無所不為。

骷髏說:我死后,上無君王下無臣子,沒有四時變化,從容自得與天地共存,南面稱王之樂不能超過?。∏f子質(zhì)疑道:如果讓命運(yùn)之神恢復(fù)你的形體骨肉肌膚,歸還你的父母妻子鄉(xiāng)親朋友,如何?骷髏皺眉蹙鼻回答:我不能放棄南面稱王的快樂再去受人間的勞苦!

孔子說:各人的才能并不是一樣的,各人做各人的事,只要名實相符,與人的性情適合,就調(diào)理通達(dá)福德在握了。

萬物生于微妙,歸于微妙?!吨翗贰?/span>

通曉生命真情的人,不去強(qiáng)求生命不能作用的東西;明白天命真情的人,不去強(qiáng)求天命無奈的事情。

生命來臨不可拒絕,生命離去不能制止。

要避免形體的勞累,就要舍棄俗世的事物。舍棄了俗世的勞累,心就單純平靜,形體也得到了新生。忘卻了生命,形體就能保全,精神回復(fù)本原,就與自然合一。物我合一返、回本我就是道。

關(guān)尹說:不要去開啟心智之門,而要開啟無為之門;敞開自然無為之門,福德便能產(chǎn)生;開啟人為的智慧之門,便會有禍害。

凡是注重外在事物的人,內(nèi)心總是昏拙的。

忘卻是非,心靈就安適。內(nèi)在沒有變化,就不會隨從外在事物,遇事就能安適。從安適出發(fā),就不會有不安適,忘卻了安適就無處不安適了。——《達(dá)生》

萬物之情與人類的傳習(xí)不相同。有聚合就有離散,有成功就有失敗,顯露棱角必遭壓抑,拔高的必然傾倒,有所為必有所損。賢能遭暗算,不肖受人欺,世事禍福怎可預(yù)料!弟子們切記,免禍之方只有歸于天道無為的自然之境!

市南子對魯侯說:南越有理想國,那里的百姓純樸不開化,沒私心少欲望,只知勞作不知收藏歸己,施予不求回報,不懂虛假的禮義,隨心所欲任意而行,履坦途入大道,他們生得安樂死無缺憾。希望你能像他們一樣拋棄俗世的一切與道同行。

太公任對厄于陳的孔子說,道之集大成者老子說:夸耀自己的人不會有功績,成就功業(yè)的必招致毀敗,有名聲的必受傷害。要保持思想的單純,行為的平常,一切像愚昧無知,不為功名權(quán)勢所累。我無求于人,人也無求于我。至人不求聞達(dá),你為何偏偏喜歡這呢?

以利相交,禍患時就相離棄;出于天性的聯(lián)系,禍患時就相互關(guān)照。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酒。淡泊相處才能相親,甜蜜相交易棄絕。出于天性的自然結(jié)合,就沒有任何理由使之分離了。

孔子說:人為的存在也是自然的,自然的存在則是造化之功。能否對人為的存在保持自然,這是各人的天分決定的,只有圣人才能終身安然體順自然的變化。

逆旅人有二妾,一美一丑,丑者尊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人回答:美者自以為美,我不見其美;丑者自以為丑,我不見其丑。陽子說:弟子們切記,品行善良又能不自以為善良,那么就處處受人歡迎了?!渡侥尽?/span>

魏文侯之師田子方對魏文侯說:我的老師東郭順子,他為人純真,具有普通人的相貌,心卻和自然合一。順物之情又保持純真本性,能潔身自處又能包容一切。外物無道,能正容行不言之教使之悔悟,使人自然消除不肖之心。這樣的人我哪有贊頌的資格呢?

孔子說:哀莫大于心死,身死次之。日出東方落于西,萬物無不向著東方生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萬物無不如此。有所待而生,有所待而死。我們盡量仿效萬物而動,但不知道自己的歸宿。

老子對孔子說:陰陽融合產(chǎn)生萬物,萬物消長晦明改變,而人莫見其功。萬物生有所萌,死有所歸。開始和終結(jié)循環(huán)往復(fù)不知所窮。生活有常規(guī),與天地共化育成為一體,喜怒哀樂就不會入胸懷。死生是旦夕的事,得失禍福怎能擾亂我心?萬物千變?nèi)f化沒有止境,只有自身,才始終最可寶貴,不要因變化而有所喪失。得道之人才能理解無憂無慮的快樂心靈。——《田子方》

黃帝說:懂的人不亂說,亂說的人不懂,所以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憑言語招致,德不可憑言語達(dá)到。仁可以實施,義可以虧缺,禮則是虛偽之舉了。所以說,喪失了道才有德,喪失了德才有仁,喪失了仁才有義,喪失了義才有禮。禮是道的偽裝,是大亂的禍?zhǔn)?。所以為道者,要一減再減自己的行為,以至于無為,無為才能無不為。

生隨從死,死是生的開始,誰知道這個規(guī)律?氣聚則生,氣散則死,死生相隨,我有什么好擔(dān)心的!萬物同一理,認(rèn)為美的神奇,丑的腐朽,但神奇和腐朽是會互換的。天下通于一氣,所以圣人貴萬物一理。

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說,四時有明法而不評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論述,圣人能源天下之美,達(dá)萬物之理。所以圣人無為而不妄作,法天地而順自然。

老子說:人生天地間,如白駒過隙,短暫而迅速。蓬勃而生,順化而死,生死是自然的事,人類大可不必為死亡哀傷悲痛。死亡是人類生命羈絆束縛的解脫,解脫了是多么輕松自適啊!精神離散形體消失,就真正回家了。人生就是從無形到有形,又從有形到無形的過程。成道之人不會去議論道,議論道就未能達(dá)到道的境界。

孔子說:最好的言語是不言語,最好的作為是不作為,若與世俗的智慧等同,就淺薄了!——《知北游》?!陨稀肚f子外篇》

老子的弟子庚桑楚說:推舉賢能則民相傾軋,任用智巧則民相欺詐,可見舉賢能任智巧不能使百姓純樸厚道。百姓追逐利益,勢必會出現(xiàn)子殺父、臣弒君、白天打家劫舍、日中穴墻偷盜的丑行。大亂的根子出在所謂的堯舜盛世,流弊禍害必延至千年之后。千年之后,必將出現(xiàn)人吃人的社會!

庚桑楚對弟子南榮趎說:保全你的形體,抱守你的天下,不要使你頭腦思慮營營。這樣神凝形逸多年,就可藏身深渺境界了。

老子對前來問道的南榮趎說:要像嬰兒那樣無欲無心,身像槁木枯枝般無知,心似死灰無欲念。禍福不至,怎會有人為的憂患呢?

天道安泰寧靜,照射出自然之光;沐浴在自然之光下,人呈現(xiàn)出自然本性。人若像自然一樣安泰寧靜,就會具有恒久的德性。有恒久的德性的人,天助之,民歸之,是天之驕子。

具備萬物之理以養(yǎng)形體,沒有憂慮之情以養(yǎng)心,敬慎內(nèi)在以達(dá)外物,如像這樣還無法躲避禍害,那是天意了。禍害不能擾亂有道者的德性和心靈。有道者貴在持守自然的德性,順乎自然既無目的又不刻意。

古圣人取法自然的認(rèn)識已達(dá)至高境界,他們認(rèn)為:宇宙的初始沒有形和名,是陰陽的融合化生萬物,死亡是反本還原的歸真,無、有、生、死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

去除志的勃亂,解脫心的束縛,除掉德的拖累,疏通道的蔽塞這些不動于心心就正,正就靜,靜就明,明就虛,虛則無為無不為。天道自然是崇高的德性,生化萬物是德的光輝,稟賦天性是生命的本質(zhì),出于天性的作為是無為之為,不出于天性的作為是虛偽矯情。出于自然的無心的作為是忘我,不出于私心的舉動是安定,兩者名雖不同實質(zhì)是一樣的?!陡3?/span>

魏國隱士徐無鬼對魏武侯說:天地間的人都是一樣的,居高位不算尊,居下層不為賤。號稱愛民,其實是害民的開始;為義而偃息兵戈是準(zhǔn)備更大的戰(zhàn)爭。嘴上的仁義幾同作假,有心作為必然生出無數(shù)災(zāi)難……真要為民著想,不如修養(yǎng)內(nèi)心的真誠,順應(yīng)天地之情不擾民。百姓擺脫了死亡的威脅,何須用得著愛民偃兵的漂亮口號!

勢利之人遇到機(jī)會便會各展身手,不甘于恬淡無為。他們習(xí)慣于與時俯仰,不愿簡易無為。他們勞役身心,沉溺于紛擾的事物中,終身不知返回?zé)o為的妙境,可悲啊!

生無爵位,死無謚號,才不聚身,名不立世,這才叫大人!犬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何況大人的境界呢?有心追求就不能成其偉大!天地沒有追求卻無所不包,不受外物影響才能真性不泯?;貧w自然本真,遵循古道不虛飾,這才是大人的真誠天性。

古之真人能以自然之道待人接物,不以人為擾亂天然之智。有生即死死即生的觀念,就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煩人了。

藥能治病,但要順應(yīng)病情。藥有君臣配伍,療效的得失怎么可以說得清呢?

大一即天,天通生萬物;大陰即地,地滋生萬物;大目即日月,照見萬物;因本性,令各自得則大均也;體各得其分,萬方俱得是大方;大信,乃真實之理也;大定,乃萬物一定之理。明白這些道理就到達(dá)道的至高境界。太極混沌一氣貫通萬物,大地順承天道自然化育萬物,日月星辰普照萬物,造物無私萬物自得,萬物運(yùn)作遵循一定之理變化,這是自然的結(jié)果。順從自然變化,領(lǐng)悟道的生化妙理,只有承認(rèn)自己無知,才有可能得到真知。返本歸真,回到不疑惑的境地也許才是達(dá)到真知的第一步!——《徐無鬼》

楚之賢大夫王果說:圣人窮居能使家人忘其貧窮、通達(dá)能使王公忘記爵祿而禮賢下士;與萬物能歡娛共處,對人事樂于溝通而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以中和之道行不言之教待人,與人一起如有父子之親。

圣人能通達(dá)事理,周遍萬物視同一體,卻不知其所以然,這是圣人的天性。動靜以自然法則為師,人們跟隨他尊他為圣人。人的智慧和作用是有限的,而自然作用則是無限的。

有心效法自然的,就達(dá)不到目的。效法自然只能是無心之舉,有心師法自然怎么會自然呢?圣人一切作為都是無心的虛無態(tài)度,這種完美的境界,是無心無目的自然之道。這就是孔子說的:絕慮無心。黃帝時代的造歷者榮成氏說:不算日子,忘掉歲月。只有無內(nèi)忘我,才能無外忘物。

莊子說:違背了自然就生出罪惡的欲念,就改變了純樸本性、絕滅了真實的情感,喪失了全部的精神,徹底敗壞了自然本性。

古代君王把功績歸于百姓,把過失歸于自己;正確的總是百姓,錯誤的總是自己。所以只要有一人虧形喪生,君王就退處自責(zé)。今天完全不是這樣,隱藏行事意圖卻譴責(zé)百姓愚昧,加重負(fù)擔(dān)卻怪罪百姓無能,任重道遠(yuǎn)卻處罰百姓不達(dá)目標(biāo)。百姓竭盡智能也無法應(yīng)付,只好弄虛作假來應(yīng)付君王各種荒誕的命令。社會弄虛作假、偷盜之風(fēng)日盛,這是誰之罪!

萬物出生成長,但人們不知其根源。人們依賴自己的知識,但不知道靠自己的知識卻無法認(rèn)識自然之理、懂得萬物出生成長的根源,這是人最大的疑惑!停止你的小聰明吧!疑惑是無可逃避的,人們常說的真理未必是真理??!

大公調(diào)說:……萬物各有規(guī)律,天道無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時令有始終,世事有變化。禍福難測,事物總向相反的方面發(fā)展,有目標(biāo)的行為總要碰壁。

事物本源和過去是無窮盡的,它的歸宿和未來也是無止境的。既然無法窮盡沒有止境,就沒有必要去討論這些問題。道無形無名,流變不息。人的認(rèn)識局限于一隅,就不可能全面,所以道的高妙極致是無法議論不可思議的?!秳t陽》

楚國賢人蒙山隱士老萊子對孔子說:孔丘啊,你要去掉你矜持的態(tài)度和智慧外露的樣子,才能成為一個君子。

莊子說:人有逍遙自在之志,哪里不可逍遙?沒有逍遙自在之志,豈有地方可以逍遙!逃逸躲避的心志、決絕棄世的行為,恐怕不是得道厚德者的行為吧!家覆身墜而不回,火燒眉毛而不顧,貴賤只是一時的現(xiàn)象,時移世變無法輕視。所以說,至人能不固執(zhí)隨意而行。

至人與世俗同游而不逃離社會,順應(yīng)眾人而不失本性。不拘泥尊古卑今之教,要順隨其意不分彼此。

過度強(qiáng)調(diào)德行就是尚名,傳播名聲無疑是自我張揚(yáng)。情急生智慧,爭逐多詭計,設(shè)置障礙在于防范。有心的作為皆有害,成敗在于眾心所向,強(qiáng)行干預(yù)必生禍害,還是順其自然好?!锻馕铩?/span>

留戀生命有心作為還是要死的,更談不上齊生死悟大道。生命源于無跡可循的氣運(yùn),所以應(yīng)該恬淡無為。日月星辰的歷象可數(shù),人命運(yùn)的始終和根源難知?!对⒀浴?/span>

珍惜生命的人,雖處富貴不會貪圖供養(yǎng)而傷害身體,雖處貧賤不會因利益而勞累形骸。今世高官厚祿者,看重官位生怕失去,見利就不顧其身地追逐,豈不糊涂!

道的精華是修身養(yǎng)性,它的余緒是管理國家,它的糟粕才治理天下。建功立業(yè)是圣人多余的負(fù)擔(dān),而不是全身養(yǎng)性的方式。當(dāng)今世俗的所謂君子,放棄德性修養(yǎng)、身體保健而追逐物欲享受,豈不悲哀!

蓄養(yǎng)心志者忘掉身形,頤養(yǎng)身體者忘掉利祿,成道者忘掉了心智之術(shù)。

孔子說,知足者,不因利益煩惱;真正自得者,不因外物受損而懊惱;內(nèi)在有修養(yǎng)者,不因無官無爵而羞愧。

古之成道者,窮困通達(dá)一樣快樂,他們的快樂不在處境而在道德,成道者視窮困通達(dá)猶如寒暑風(fēng)雨的變化一樣自然?!蹲屚酢?/span>

盜跖對孔子說:人生百歲為上壽,八十為中壽,六十為下壽。人一生除了病痛憂愁死亡外,開口歡笑的日子一月不超過四、五天。天地?zé)o窮,人壽有限。有限的軀體在無限的天地間如白駒過隙,若不能心志愉悅、頤養(yǎng)壽命的,就不是通情理的成道者!

滿茍得回答孔子弟子子張說:無恥貪得的人易富有,多方鉆營人易顯達(dá),名利幾乎都是無恥貪得和多方鉆營得來的。從名利的角度考慮,無恥貪得和多方鉆營真好啊!如拋開名利從內(nèi)心反省,那么士的行為恐怕只有抱真守一頤養(yǎng)天年了。

盜跖對孔子說:名和利的實質(zhì)都是不順天理,有昧公道的。小人殉財君子為名,變情易性的名目雖不同,舍棄全身養(yǎng)性的本質(zhì)都是一樣的。還是順從自然之道,全身養(yǎng)性,不為富貴奔波,不為成功拼命吧!——《盜跖》

漁父對孔子說:內(nèi)心真誠的情感必然會顯露在外,所以真誠可貴。真誠用在人事,那么事親孝事君忠、喝酒歡樂、居喪悲哀。成功之美在于效果圓滿,不在于事之大小和形式。禮儀是人為制定的,真性是自然流露的,圣人效法自然不受世人的偽善和形式的約束,庸人卻反其道而行。你聞道太晚,沉溺在人世的虛偽中太久了!——《漁父》

楚之隱者伯昏瞀(mao)人對列御寇說:巧者多勞,智者多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這才是心空無為的逍遙者??!

圣人安于自然,不安于人為;眾人安于人為,不安于自然。

莊子說:懂道容易,不言說道困難。懂道而不言說道,是通往無心自然之路;懂道而言說道,是通往人為有心之路。

圣人不固執(zhí)必然之理,故無紛爭;眾人無理還固執(zhí),故多紛爭。爭強(qiáng)好勝,必然動輒有欲念;恃能紛爭,必然自取滅亡。

匹夫之智不離饋贈問候,精神消耗在淺薄的俗事中,還想兼濟(jì)天下引導(dǎo)眾生,侈言達(dá)到混一忘我的境界。這樣的人,迷惑于宇宙萬物,身體勞累而不知太初無形之妙。有道至人精神歸于太初無始,酣眠安處于烏有無為之鄉(xiāng)。如流水無形,遨游于空無寂寞的道的妙境??杀?!你們所知僅是毫毛,而不知的卻是寧靜無為的大自然!

施恩德于人,卻不忘要人歌功頌德,不是上天的布施之道。把道德當(dāng)作商賈交易,是人所不齒的,即使無法不理睬,總究還是不齒這虛偽的仁義!

柔順隨和、俯仰隨人、膽小怕事,好像不如人但遇事通暢無阻。自恃聰明必然外露,勇于行動必招怨恨,仁義不周必遭指責(zé)。通達(dá)人生之情者偉大,通達(dá)真知者不賣弄,通達(dá)大道者順其自然,通達(dá)小道者隨遇而安。

以偏見平衡事物,其平衡也是不平衡;逆萬物之情來印證事物,其主觀的印證不會是真的印證。自以為高明必為外物驅(qū)使,隨順事物自然之理才能與自然感應(yīng),有心作為怎及無心無為!愚者管見出與人為,求功于外物,不是太可悲了嗎!——《列御寇》

道無處不在,內(nèi)足以資修身養(yǎng)性,外用以無為經(jīng)世。道化育萬物、支配萬物、是萬物之本。

不離道的宗旨稱為天人,不離道的精神稱為神人,不離道的真諦稱為至人,以效法自然為宗旨、以上德無為為根本、預(yù)見萬物的變化稱為圣人。行仁義禮樂的人為之術(shù)不過是溫和的君子而已。

天下學(xué)派各有長短,各持一孔之見爭執(zhí),都把道分割得支離破碎,道是完整、平衡、純美的整體。

莊子秉承老子的思想,堅持道的精神,與天地自然為友,不傲視萬物,不評價人的是非,與世俗混處又保持內(nèi)心的充實完美。順應(yīng)了造物的變化,超脫物情的束縛,清新寡欲無心無為,視生死為同一。一切順乎自然,實在是天下至理高妙之極!——《天下》——以上《莊子雜篇》

二零一二年七月十七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穿越千古的大智慧——老子《道德經(jīng)》本義正解
莊子:天道、天地、天運(yùn)
讀《老子》——大道,玄德,上善
卷一 內(nèi)篇 大宗師
“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孔子也很無奈,你知道圣人是指什么?
《老子》【1】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