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書友會第339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I導讀:對于治療外感病,我們的思想不能再被《傷寒論》束縛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yī)的基礎(chǔ),但不是中醫(yī)的全部,后世名醫(yī)的發(fā)揮,我們也一樣要很認真地去繼承。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guān)系
感冒?還是咽炎?作者/吳南京
吳南京,男,1976年4月出生于浙江慶元,15歲因父生病自學中醫(yī),治愈父親的病后,而走上中醫(yī)之路。
很多人感冒了,主要表現(xiàn)是咽痛癢、咳嗽、咳痰不暢,有的痰白(有的痰黃),惡風寒,有的體溫較高。很多患者治了很久也沒治好,也有不少同行說“有的感冒很邪門,從溫病論治不好,從傷寒論治也不好,到底不知道是傷寒還是溫病”。
說到傷寒和溫病學,主要得從病因上來講。傷寒傷的是寒邪,溫病受的是熱邪。傷寒則人體的陽氣易耗,所以病人見惡寒;傷了熱邪則耗人的氣陰,所以病人的表現(xiàn)為怕熱。
對于傷寒和溫病之爭,中國近200年來爭論不休,以我看來,根本沒有必要爭,來爭的人本來就沒有把中醫(yī)學好。
《傷寒論》中不是明明白白寫著溫病的主要癥狀是不惡寒反惡熱,只是因為張仲景沒有出方,后世的醫(yī)家過度迷信張仲景,對于沒有處方的條文,就亂加猜忌,不去從臨床上來考慮問題,而對王叔和的《傷寒例》大加批評。(其實《傷寒例》就是對《傷寒論》的一些必要的補充,主要講的就是關(guān)于溫病方面的內(nèi)容,可惜后世的很多醫(yī)家沒有對《傷寒例》引起足夠的重視。
唐代的孫思邈根據(jù)自己的臨床所得,用了辛涼發(fā)散藥和苦寒藥來治療,《備急千金要方》中可以看出來孫氏在出書前,沒有見過《傷寒論》一書,但孫思邈的治療思路是正確的。后來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從臨床治療上看到用《傷寒論》中的方治不了溫病,所以提出了著名的“火熱論”從而奠定了溫病學的基礎(chǔ)。因為對張仲景的過度迷信,劉氏之后很多醫(yī)家對劉氏大力批評。明清兩代對溫病學有很大的發(fā)展,特別是葉桂,以他過人的天賦,通過臨床的總結(jié),才讓溫病學有系統(tǒng)性的論治。
記得陳法總問我“一邊見惡寒等風寒感冒的癥狀,一邊又見咽喉腫痛的炎癥,應該怎么治”,我說“麻黃湯加金銀花就是了”,他聽了大笑,說這是不倫不類。但用于臨床效果好啊,風寒用辛溫以解外,有熱毒用金銀花解毒。孫思邈和劉完素也這樣治,只是現(xiàn)在很多人過度地迷信張仲景,除了他,其他一切醫(yī)生都錯。學經(jīng)典,反而誤于經(jīng)典。
民國時期的張錫純,是一個對《傷寒論》很有研究的人,他明確提出了“麻杏石甘湯”是張仲景治療溫病的主方(見《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但張錫純結(jié)合溫病學,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用了連翹、薄荷等藥。
明代繆希雍說“古今元氣不同”,從五運六氣來說,天氣會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一樣會有變化,這是天的元氣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了,現(xiàn)在的人玩電腦,吃冰箱里的冰物等,也讓人的體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人的元氣也不同了;工業(yè)的發(fā)展,給空氣、水源等帶來了很大的污染,有的地方原來有山的也被挖掉了,環(huán)境地理的變化,這是地的元氣不同。
天地人都在不斷地變化,難道我們的中醫(yī)還要永遠停留于2000年前的《傷寒論》上嗎?不要說時隔2000年,就以我小時候在農(nóng)村時記憶中的病種,和現(xiàn)在所見到的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治療也不相同。
從咽痛、咳嗽、感冒來看,因為天氣的溫差大,有著涼受了寒邪的成分在。浙江的初冬,從氣候來說,還是深秋,空氣很干燥。工業(yè)的發(fā)展,到處都很臟,車子一天沒洗就很臟,空氣一看就是灰灰的,人吸了這種帶有毒的灰塵,咽喉勢必首當其沖會受到傷害。這種空氣質(zhì)量不好所帶來的咽喉不好,從中醫(yī)的角度上來講,是疫毒的范疇,所以治療上也得對這兩方面都有所照顧,可從俞根初的《通俗傷寒論》中“溫寒一體論”來論治。
金華地處江南,天氣較熱,汗泄而氣易傷;天熱則多吃冰物,脾胃易傷而不化濕,再加上江南的空氣本來濕度就高,所以在金華治療感冒咽炎,濕是一個很普遍的病證。全身的毛孔是最大的散濕器官,人一著涼,毛孔就會閉上,內(nèi)濕和熱不能外散,濕熱上沖于咽,于是就咽痛。加上空氣的污染,咽痛常常會更加嚴重。于是就會出現(xiàn)像傷寒又不像傷寒,像溫病又不像溫病的臨床癥狀。
診舌多見舌色淡,苔白膩,脈多見沉細弱(哪怕是高熱病人,也很少見到浮洪脈)。本人用自擬方:黨參、蒼術(shù)、茯苓、生甘草、陳皮、半夏、厚樸、藿香、紫蘇葉為基礎(chǔ)方,咽癢而不痛的加白僵蠶、牛蒡子;咽痛加黃芩、一枝黃花、桔梗;發(fā)熱加生石膏;熱喘咳加生石膏、炙麻黃、杏仁;咳痰不暢加桔梗、麻黃、杏仁、瓜蔞皮。
2011年元月3日,金華市宣傳部某干部的女兒(11 歲)感冒了,癥見咽痛、發(fā)熱、咳嗽嚴重,咳痰不暢,納差,神疲無力。舌淡黯,苔白膩。脈沉細弱稍數(shù)。這是體虛風寒化熱。
用藥:黨參20g,蒼術(shù)20g,茯苓30g,生甘草10g,半夏10g,陳皮10g,干姜10g,桔梗10g,瓜蔞皮10g,魚腥草30g,生麻黃10g,杏仁10g,生石膏50g,1劑。
藥的煎法如下:先把藥用涼水浸泡半小時;再開大火把水煎開;等水煎開時,滅火,悶15~20 分鐘;再開大火煎,水開水再煎5~8分鐘即可。少量多次分服。第2天晚上,患兒已經(jīng)身涼熱退,咳喘已瘥。
“上焦如羽,非輕不取”,所說的是治療上焦之?。ū热绺忻翱人?,咽炎等),藥不能下得重了,得以輕藥上揚之法來治。但病重了,又不得不下大劑藥才能治病,所以治療時只能以大藥小量多次服用,讓藥性浮于上焦。外感急癥,多用風藥,然風藥不能久煎,久煎則藥力會下沉,身體虛弱要補,但補藥又要稍煎時間長點,要不,藥的補性不能煎出來。
對于一個體虛外感病來說,前人有先煎后下的煎法,但先煎后下的方法,水量不太好控制。為了方便病人的煎藥,于是我揣摩出了上述的煎藥方式,把水煎開即滅火來悶,能把補藥的藥力悶出來,而要輕煎的藥之藥性又不會失去,從而達到一劑見功。
元月4日,患兒前來復診,我把原方做了如下的調(diào)整:黨參20g,蒼術(shù)20g,茯苓20g,生甘草10g,半夏10g,陳皮10g,干姜10g,桔梗10g,瓜蔞皮10g,魚腥草15g,炙麻黃3g,杏仁5g,3劑。以常規(guī)煎法。
病去了,藥量和用藥都得變化,如果再以原方來治,則藥力太過,特別是生石膏一藥,大寒之藥,雖說具有辛味外透之性,但畢竟是金石類的藥,對脾胃總是有損,也易損人體之陽性。
小兒如春天之性,上升是其順,調(diào)其脾胃是治療的核心。中氣足,氣之上升之性順應于小兒的生理。所以治療上以健運脾胃為根本,酌加點宣肺去痰之藥就可以了。
對于風寒感冒所引起的咽痛,很多醫(yī)生一見這種情況就一路地清熱解毒,說是消炎。本來就著涼了,再來吃涼藥,一下子就把寒邪閉阻在內(nèi)。治療上得從孫思邈和劉完素的思路,溫涼并用,用味上在于辛,辛以透邪,如果說咽痛嚴重的再酌加點苦寒藥,但也總得以辛味為主,這樣才能透邪外出。
對于風寒閉表開始化熱的咽喉痛,本人常常用“麻黃湯”加金銀花,這種組方有的人說不倫不類,但我是取法于孫思邀和劉完素,臨床效果很理想。當然也要看情況而定,如果說內(nèi)熱熾盛的,治療上還得以苦寒為主,酌加辛涼。
對于治療外感病,我們的思想不能再被《傷寒論》束縛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yī)的基礎(chǔ),但不是中醫(yī)的全部,后世名醫(yī)的發(fā)揮,我們也一樣要很認真地去繼承。
小孩子的咽喉炎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
現(xiàn)在的孩子脾胃大多不太好。加上小孩“五臟全而未充”,治療不易。用藥太重則藥力太過而致藥病,藥力太輕則不能取效。有的家長對這種咽炎選擇西醫(yī)的抗生素治療,使小孩子的脾胃更傷,病好了,沒有得到及時的調(diào)理,病情則反復。
我女兒12歲了,身體一直是我自己調(diào)理。小孩好動,出汗吹風是常有的事。有時著涼了,咽喉不舒服,稍有咳嗽,本人常以半夏糖漿20ml、板藍根顆粒一小包,兩樣中成藥合用,開水沖服,一吃就好。如果稍嚴重時,則早上去上學時吃一次,再給女兒學校帶水的杯里放半夏糖漿50ml、板藍根3小包,給女兒在學校里當開水喝。一般一天就痊愈。
金華地處江南,多濕多熱,半夏糖漿有很好的和胃化濕效果,藥里有麻黃等解表藥的成分,又可稍解外寒。浙江這些年經(jīng)濟發(fā)展造成空氣質(zhì)量較差,咽喉發(fā)炎的病人每年都在增多,空氣導致咽喉發(fā)炎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所以加板藍根以解咽之毒。用中成藥治療這種輕微的咽喉炎,方便且效果顯著。但如果咽炎嚴重,再用這樣的治療方法就達不到理想效果了。
治病貴在早治,發(fā)病剛開始時就及時治療,很關(guān)鍵。
稍有外感風寒,咽喉局部又有熱毒的情況很常見,這時套用《傷寒論》來治無效,套用溫病辛涼清透來治也無效。治療得解外寒、清熱毒。這種方法,從唐代的孫思邈,到金時的劉完素,到清朝的俞根初等名醫(yī),都有很詳細的論述,臨床治療已很成熟,本人例舉一提而已。
中醫(yī)有自己一整套的理論和臨床體系,現(xiàn)在很多醫(yī)生用藥,往往用西醫(yī)對中藥的藥理研究來指導,常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就反過來說中醫(yī)無用。西醫(yī)是有所長,很多東西要超過中醫(yī),但也并非完美,對于風寒感冒的西醫(yī)治療,效果不如中醫(yī)好,動不動就用抗生素,常常會加重病情。但病情真的嚴重了,有明顯的炎癥,還是得用西醫(yī)來治的,但同時得配合中藥來調(diào)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