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響堂石窟開鑿于半山腰陡峭的懸崖上,共有9座石窟,分南、北、中3組,計有造像800余尊。中組石窟外觀略似樓閣,內(nèi)壁浮雕花卉、動物、佛像等,造型古樸典雅。大佛洞是規(guī)模最大者,洞寬13.3米,進深12.5米,內(nèi)有坐佛高約4米,神氣秀逸端莊,線條柔和,面部平素無飾,這尊佛像雖金多年風雨侵蝕,仍舊光潔如新.刻經(jīng)洞內(nèi)外壁刻滿經(jīng)文,旁有北齊天統(tǒng)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572年)唐邕書寫《維摩詰經(jīng)》四部﹐碑文隸書﹐筆鋒犀利剛勁挺拔。山下建有常樂寺,現(xiàn)存有八角九層磚塔l座、山門、前后殿基址、碑刻等文物。山巔還有爾宮、西宮、宋金時期經(jīng)幢、碑刻等文物。
中國的佛像造型風格由北魏的簡潔、剛勁到唐代的寫神、豐滿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演變過程,而以南、北響堂為代表的北齊造像風格,承前啟后,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說響堂山,則要先說一下其他。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長安投靠宇文泰,權(quán)臣高歡另立孝靜帝,北魏至此分裂,北魏后期都城原為洛陽,高歡以洛陽西逼西魏,南近梁境,乃遷都于鄴城,史稱東魏,遷都詔書下達三日后立即起行,史書有記,當時車駕人馬四十萬,狼狽就道。這四十萬人口中,除了官宦富豪,兵卒百姓之外,尚有大量學士工匠,亦包括諸多僧尼,鄴城遂取代洛陽,成為當時北方的經(jīng)濟文化及宗教中心。十六年后,高歡之子高洋廢東魏,建北齊,以鄴城為上都,以晉陽為下都,整個東魏北齊時代,高氏頻繁往來于二都之間。
古代鮮卑族有一種叫作“卻霜”的習俗,即每年六月末,拓跋氏君主都要率大眾到陰山行祈暖卻寒之禮,他們在這種長距離的奔馳跋涉中,享受著作為游牧民族熱衷的遷徙、涉獵之樂。高齊皇室不一定是鮮卑族,但其完全地鮮卑化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夏居晉陽,秋居鄴城,頻繁地往來于兩地,即是游牧民族的風俗習慣的體現(xiàn)。
《呂氏春秋》中列舉的天下“九山”之中,即有太行,曹操詩云:“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這樣近乎讓人絕望的山又如何翻越?!
巍峨的崇山峻嶺中自有斷裂之處,水流亦為之沖刷切道,這些橫向之峽谷隘口即為“陘”,是古人穿越太行山脈的主要通道,太行上下共有八條著名的徑道,而邯鄲附近有名列“太行八徑”第四的滏口陘,自古為戰(zhàn)略要道,當年秦趙長平之戰(zhàn),四十萬趙軍即由此徑一去不返回,到了北魏末年,爾朱榮破葛榮,高歡敗爾朱氏,皆由此道行軍。
太行八徑之滏口陘
太行古道
東魏、北齊皇室往來晉陽鄴城,走的就是這條滏口陘,北朝后期帝王大多崇信佛法,高齊尤盛,往往在交通要道附近興建寺院珈藍以備巡幸禮佛,響堂山石窟即高齊皇室興建的石窟寺之著名代表。
響堂山古稱鼓山,為太行山余脈,因其山形如鼓而得名,北響堂石窟開鑿于鼓山西麓天宮峰山腰處,坐東朝西,現(xiàn)存八窟。其中以北齊時代開鑿的三窟,即俗稱的南洞中洞北洞最為重要。
北洞俗稱大佛洞,是東魏北齊時代最大的一個石窟,其外部崖面為覆缽式塔頂,山花蕉葉、火焰寶珠為塔剎,內(nèi)部為平頂方形,窟室面闊進深都大約13米,頂高約12米,連接上下的中心塔柱竟有6米之寬。不說其他,單是這樣巨大的體量,步入洞門的那一刻,你就會頓時震駭。
中心塔柱正及左右三面開天幕狀龕,內(nèi)雕一佛二脅侍,正龕內(nèi)的主佛像高達3.5米,為響堂山石窟中最大尊。 中心柱正面主尊頭像后部為火焰及忍冬紋舟型背光,并有七龍穿游其間,這里且要岔開一下,我們參觀石窟寺,往往只注意那些雕像,其實,所謂“美存在于細節(jié)之中”,一些細節(jié)也需要特別地重視,北響堂大佛洞氣勢恢宏,其細節(jié)也是精妙絕倫,先以“背光”為例,說說這些萬萬不能錯過的細節(jié)。
所謂的背光,也叫頭光,在佛教中,佛、菩薩等具有無邊的法力和威儀,站立之處即有萬道光芒,故而教眾在繪畫及雕鑿的時候,在佛及菩薩等頭后或身后飾以特別的的圖案象征光芒和法力,這種像后的光飾就叫“頭光”或“背光”。
北朝時期佛像背光選例
中心柱正面主尊及其背光
山花蕉葉及火焰寶珠細部
北響堂佛像損毀嚴重,佛像頭部基本無存,現(xiàn)時所見都為后世重塑,不過我兄想必知道,佛頭并非石窟雕塑之重點,不少雕像遺存之部,一樣珍貴,如中心石柱南壁主佛之脅侍菩薩,頭部早已殘缺,然此尊向來為后人稱道,其像跣足立于蓮花之上,上身裸露,腹部微隆,左腳微微掂起,整身體態(tài)極富動感,可謂北齊時期石刻佛像之經(jīng)典。
南壁脅侍像之影像
1921年,日本學者常盤大定對響堂山作了詳細的調(diào)查,并拍攝了大量影像,從這些珍貴的老照片中,我們尚能見到佛像原貌。不同于先期那些秀骨清像,北齊造像面相多豐頤圓潤,莊重祥和,望之頓時心生慈悲。
1921年,常盤大定所攝大佛洞中心石柱南龕主尊影像。
對比今日重塑之頭像,弟唯有大嘆息,我們后世子孫如此沒有出息!難免有些悲涼,那種風華時代到底一去不返了。
今日重塑之大佛洞中心石柱南龕主尊影像
1921年,常盤大定所攝大佛洞中心石柱北龕主尊影像。
今日重塑之大佛洞中心石柱北龕主尊影像
塔柱的后面雕出過洞,以供僧侶們繞行禮拜。中心柱轉(zhuǎn)角處雕有異首,基座的表面,開龕雕刻有柱基上浮雕博山爐、雙獅和神王等,此種形制和雕刻題材,明顯是鞏縣石窟寺中心柱形塔廟窟之繼承。
塔柱基座下龕神王像
樹神王
象神王
護法獸
大佛洞中心支柱轉(zhuǎn)角處異首及洞窟南壁
北響堂大佛洞最有意思之處,當為中心石柱頂端為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墓葬之傳說。
仰視中心塔柱上墓洞
墓洞近景
《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記載:“太清元年(547年)正月丙午,東魏渤海獻武王歡卒?!雷映蚊夭话l(fā)喪?!嗽录咨辏撛猃R獻武于漳水之西;潛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旁為穴,納其柩而塞之,殺其群匠。及齊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發(fā)石取金而逃。”
這大概就是傳說的本源,不過這段文字清楚的寫明“石窟寺旁為穴”,看來大佛洞為高歡墓室實為捕風捉影之說,可近年來有學者親臨其上,發(fā)現(xiàn)頂部洞窟確為墓穴,且有與石窟寺開鑿年代相同的封門石,又不免讓人遐想連篇,不過洞中無梯,弟又不會輕功,不然左腳踩右腳背右腳再踩左腳背幾躍而上,仔細勘查,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之收獲,一笑!
北響堂的中洞俗稱釋迦洞,形制布局裝飾等與大佛洞相近,只是在規(guī)模上遠不如大佛洞。它的外立面雕刻保存完好,為開鑿時大體原貌。在洞窟的門外兩側(cè)分別雕刻菩薩立像,再外面的兩側(cè)龕內(nèi)又各雕天王像。門外的前廊處有八角形的檐柱,下部為獅子柱礎。
北響堂的中洞外景
北響堂的中洞明窗
值得好好欣賞的是門框內(nèi)側(cè)的蓮花連珠忍冬紋飾。
忍冬紋就是以忍冬草為裝飾的紋飾。忍冬草即為金銀花,蔓生小灌木,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生長不擇地點,凌冬不凋,故以“忍冬”名之。其花、枝、莖皆可入藥,因其越冬不枯不萎而成為寓意紋飾,稱為忍冬紋。
金銀花本是希臘地區(qū)物產(chǎn),經(jīng)羅馬波斯印度西域等地傳入華夏,現(xiàn)存漢墓壁畫已出現(xiàn)此種圖案,佛教石窟中,忍冬紋大量用以裝飾,龜茲石窟及北魏早期開鑿的石窟中都有忍冬紋。
克孜爾石窟中忍冬紋樣
云岡石窟中忍冬紋樣
本國石窟中各種忍冬紋之線圖
菩薩衣紋
北響堂中雕像大多寬袍大袖,其衣著緊窄稠疊,疏朗有致,簡約又不失精美,深刻地影響了后世,隋唐之繁盛,其實已發(fā)軔于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