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醫(yī)案
李某,男,63歲。初診日期1966年1月4日。
咳嗽吐黃白色痰已4個月,自去年10月患咳嗽、吐痰、咽痛,一直服湯藥治療,咳嗽不減反又加上喘?;颊吆芗毿?,把服過藥的處方都帶來了,其主要處方是桑杏湯加減,患者自己說他吃川貝母都有一斤多了。
刻下證:咳嗽,吐黃白色痰量多,心煩胸滿,背惡寒,口干思飲,但飲水后胃脘不適,苔黃膩,舌尖紅,脈弦滑細。
胡先生予以小青龍加石膏湯:麻黃9g,桂枝9g,細辛6g,干姜6g,白芍9g,炙甘草9g,五味子9g,半夏15g,生石膏45g。
結(jié)果:上藥服三劑,心煩胸滿減,黃痰減少,口干減。舌苔白微膩,增細辛,干姜為三錢,減生石膏為一兩,繼服六劑,背惡寒已,吐痰減少,已不見黃痰,去生石膏,繼服十二劑病愈。
排證:
1、能量(陰陽)
脈弦滑細,可先排除能量富余。
2、渠道(表/里/半表半里)
病人無表、里證。
半表半里證其實具備。心煩(上熱)、胸滿(痞塞),飲水后胃脘不適(胃里停水不氣化是胃弱),結(jié)合起來是符合小柴胡湯的方義的。所以此案從六經(jīng)而言可以小柴胡方打底。
3、寒熱
有上熱。
4、淤堵(虛實)
吐黃白色痰量多,背惡寒,口干思飲,但飲水后胃脘不適——中上焦痰飲。
寒痰咳嗽可用射干麻黃湯(組成:射干、麻黃、生姜、細辛、紫菀、款冬花、大棗、半夏、五味子)。
中焦水飲可用茯苓白術(shù)。
所以組方可以小柴胡合射干麻黃湯加茯苓白術(shù):柴胡、半夏、黃芩、生姜、大棗、射干、麻黃、細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茯苓、白術(shù)。
(小柴胡湯內(nèi)的人參和炙甘草可去,因有痰飲。)
以上為全面的分析以及用藥,跟胡老的方向接近。
胡老用小青龍湯治咳,而小青龍湯內(nèi)有麻黃和桂枝,適合表閉阻的情況。而此案無明確表閉阻,所以要做得細致,小青龍湯去桂枝(因患者還有喘,當留麻黃)更適合患者當下的情況,這樣就與射干麻黃湯用藥十分接近了。
此案啟示:
咳嗽有痰,斷寒熱非常關(guān)鍵。先前的醫(yī)生走了熱咳這個方向,無效,這也為后續(xù)正確組方提供了線索。
如果沒有此線索,此案寒熱其實也不難斷。首先脈無熱象,其次有“背惡寒”這個證,說明內(nèi)部淤堵偏寒,且明確有胃弱氣化無力的情況,所以大方向應(yīng)是偏寒的。
而一些看似熱的現(xiàn)象(如舌苔黃、舌尖紅、心煩),容易混淆視聽,將醫(yī)生帶偏,這點當注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