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冬春十二節(jié)氣養(yǎng)生大全
  


  

   小雪養(yǎng)生篇

   小雪,望文生義,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產(chǎn)物。民間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漲,斗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這時的黃河以北地區(qū)已到了北風吹,雪花飄的孟冬,此時我國北方地區(qū)會出現(xiàn)初雪,雖雪量有限,但還是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的季節(jié)。小雪節(jié)氣的前后,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是那些患有抑郁癥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這個節(jié)氣里我要著重和患有抑郁癥的朋友們講講如何在光照少的日子里學會調養(yǎng)自己。

  用中醫(yī)病因學的觀點“千般災難,不越三條”也就是說,致疾病發(fā)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種:即內因(七情過激所傷)、外因(六淫侵襲所傷)、不內外因(房室、金刀、跌撲損傷、中毒)。抑郁癥的發(fā)生多由內因即七情過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變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出現(xiàn)七情變化,這種變化是對客觀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屬正常的精神活動,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并不會致病。只有在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會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使臟腑氣血功能發(fā)生紊亂,導致疾病的發(fā)生,正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說明,人的精神狀態(tài)反映和體現(xiàn)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動,而精神心理活動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精神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也可以說是產(chǎn)生精神疾病的關鍵。因此,中醫(yī)認為精神活動與抑郁癥的關系十分密切,把抑郁癥的病因歸結為七情所致不無道理,那么調神養(yǎng)生對患有抑郁癥的朋友就顯得格外重要。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古人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對外,要順應自然界變化和避免邪氣的侵襲;對內,要謹守虛無,心神寧靜。即思想清凈,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失散,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tài),也是“靜者壽,躁者夭”的最好說明。

  另外,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季節(jié)變化對抑郁癥患者有直接影響,因為與抑郁癥相關的神經(jīng)遞質中,腦內5-羥色胺系統(tǒng)與季節(jié)變化密切相關。春夏季,5-羥色胺系統(tǒng)功能最強,秋冬季節(jié)最弱,當日照時間減少,引起了抑郁癥患者腦內5-羥色胺的缺少,隨之出現(xiàn)失眠、煩躁、悲觀、厭世等一系列癥狀。

  綜觀中西醫(yī)學的觀點,為避免冬季給抑郁癥朋友帶來的不利因素,我建議大家變被動為主動,不妨用管子的愉悅調神法“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保持樂觀,節(jié)喜制怒,經(jīng)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以保持腦內5-羥色胺的穩(wěn)定,多聽音樂讓那美妙的旋律為你增添生活中的樂趣。清代醫(yī)學家吳尚說過:“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者也。”除此之外的飲食調養(yǎng)也不容忽視,醫(yī)學大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說:“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

  在眾多的食物中,此季節(jié)最適宜的飲食有:

  水果:首選香蕉(香蕉含有能幫助人腦產(chǎn)生5——羥色胺的物質);

  飲品:荸薺豆?jié){飲(荸薺5個絞汁,兌入250克豆?jié){內煮熟,加入白糖適量);

  菜肴: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發(fā)香菇50克,二者加調味品同炒);

  玫瑰烤羊心

  [配料] 羊心1個,藏紅花6克,鮮玫瑰花50克或無糖玫瑰醬15克,食鹽適量。

  [做法] 羊心切片備用。鮮玫瑰花搗爛取汁,放入小沙鍋內,加清水適量、藏紅花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繼續(xù)煮15分鐘濃縮取汁備用。羊心串成串,醮上玫瑰、紅花汁,在火上反復翻烤至羊心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 本品對心血不足,驚悸不寧,郁悶不舒者有補心解郁之功效。

  注意: 這款菜孕婦補宜食用。

  芝麻兔:

  兔子洗凈開水煮沸5分鐘撈出,黑芝麻炒香待用,鍋內放入清水燒開后,把姜、蔥、花椒、鹽投入,再將兔子放入同煮至六成熟撈出,汁不用,鍋內重新倒入鹵汁燒沸,下入兔子鹵熟撈出切塊放入盤中,加上味精、香油,撒上黑芝麻既可食用。

  以上幾款不但適宜抑郁癥的朋友,對病后體弱,陰虛便秘,肺熱咳嗽同樣適用。

  

  大雪養(yǎng)生篇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節(jié),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這里十一月是指農(nóng)歷),這是古人對大雪的解釋。大雪節(jié)氣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后到來,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xiàn)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有句農(nóng)諺:“大雪冬至雪花飛,搞好副業(yè)多積肥”,人們盼著在大雪節(jié)氣中看到“瑞雪兆豐年”的好兆頭,可見大雪節(jié)氣的到來,預示著來年的吉祥與否。

   從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jié)。說到進補,很多人只是狹義地去理解,認為所謂的“補”就是吃點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其實,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yǎng)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談到養(yǎng)生,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何為養(yǎng)?何為生?所謂的養(yǎng),即保養(yǎng)、調養(yǎng)、培養(yǎng)、補養(yǎng)、護養(yǎng);所謂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具體地說就是要通過養(yǎng)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yǎng)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

   1.養(yǎng)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yǎng)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jié)食少餐,如此狀態(tài),都因養(yǎng)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2.養(yǎng)勿過偏:綜合調養(yǎng)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yǎng),于是飲食強調營養(yǎng),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yǎng)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yǎng)都在養(yǎng)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過剩,過分靜養(yǎng)只逸不勞則會出現(xiàn)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fā)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chǎn)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所以,在進行調養(yǎng)時應采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yǎng)的方法,力求“……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

   大雪節(jié)氣到底該進補些什么?我想是很多人所關心的話題。今天為大家提供的營養(yǎng)食譜有:

   枸杞肉絲:

   [配料] 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淀粉、醬油適量。

   [做法] 枸杞子洗凈待用。瘦肉、青筍洗凈切絲,拌入入少量淀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功效]滋陰補血,滋肝補腎。

   這是藥食合用,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于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火腿燒海參:(選自《隨息居飲食譜》)

   [配料] 水發(fā)海參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黃酒、濕淀粉、白糖、生姜、蔥白、醬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 海參洗凈,切成條塊,放入滾水中略燙后撈出備用?;鹜惹衅瑐溆?。炒鍋燒熱放油之后,入蔥姜略炒,再放入海參、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黃酒、醬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燒至湯汁濃稠時,濕淀粉勾芡即完成。

   [功效] 補血益精,養(yǎng)血充髓。最適宜精血虧虛,產(chǎn)后虛嬴,陽痿遺精,虛弱勞怯,久病體虛,衰老瘦弱者。

  

   蒜泥茼蒿:

   [配料]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鹽、香油適量。

   [做法] 茼蒿洗凈,切一寸長段,大蒜搗爛為泥備用,鍋內放入清水煮開,茼蒿下鍋開水焯3分鐘撈出,將蒜泥、味精、食鹽、香油同時放入,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功效] 開胃健脾,降壓補腦。

   說明: 茼蒿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維生素A的利用率。

   大蒜含有一種“配糖體”分,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的幾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預熱會失去作用。吃蒜后,胃消除氣味,可用濃茶漱口或吃幾枚大棗,氣味即可消除。

  

   木耳冬瓜三鮮湯:

   [配料] 冬瓜150克,水發(fā)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淀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凈切片。木耳、海米洗凈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鍋內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鐘,再將冬瓜放入,開鍋后撒入食鹽、淀粉,起鍋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幾成。

   [功效] 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冬至養(yǎng)生篇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歷法有著直接的關系。古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日短”、“日短至”之說,這段經(jīng)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從天文學角度說明了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jù),明確指出: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后,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早在漢代曾把冬至作為公定節(jié)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國臺灣則有“冬至過大年”的說法,他們把這一天比做過年一樣重要。每逢“冬至節(jié)”家家戶戶搓湯圓,而且把冬至的湯圓分成紅、白兩種,按老輩人的說法:不吃金丸(紅湯圓)、銀丸(白湯圓),不長一歲。冬至之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習慣自冬至起“數(shù)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jié),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 。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jié)變化,也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九是天氣最冷、地面積蓄熱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 ”的說法。在我國長江流域更有:天雖寒,獨有臘梅來爭妍的迷人景觀。

  如此重要的節(jié)氣,我想把養(yǎng)生的重點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尤其是中年人,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肩負著社會、家庭的重擔, 加上新世紀的快節(jié)奏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諸多矛盾,使人經(jīng)常處于緊張繁忙的狀態(tài)之中,長此以往,若不注意保養(yǎng)自己,必然影響身心健康?!鹅`樞·天年》云:“人生……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fā)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寥寥數(shù)語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又指出人到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雖然如此并不可怕,《景岳全書·中興論》曰:“人于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書中告訴我們,人到中年若能科學地運用養(yǎng)生之道,調理得當,是可以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年養(yǎng)生的關鍵:

  一、靜神少慮(即“壯不競時,精神滅想”)要求中年人

  1.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fā)展心智,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yè)的精神支柱;

  3.學會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工作、學習之余多聽音樂,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

  4.注意儀容儀表,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心態(tài)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

  二、勞而勿過(《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yǎng)性》即“養(yǎng)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1.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2.根據(jù)自身情況,調整生活節(jié)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運動,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說明冬季鍛煉的重要性。

  三、節(jié)欲保精(《養(yǎng)性延命錄》:“壯而聲色有節(jié)者,強而壽”)

  1.欲不可縱。要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節(jié)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jié),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匱乏,則五臟虛衰,多病早夭。《泰定養(yǎng)生主論》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說明嚴格而有規(guī)律地節(jié)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

  2.養(yǎng)血固精。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欲以養(yǎng)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yǎng)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說明節(jié)欲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y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jié)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yōu)生優(yōu)育的首要保證。

  那么老年朋友的生理變化又是怎樣的呢?!鹅`樞·天年》篇:“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這種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機能的自然衰退也會影響到心理的變化,表現(xiàn)出常有的孤獨垂暮、憂郁多疑、煩躁宜怒等心態(tài),正是這種生理、心理上的穩(wěn)定性、自控性降低,使老年朋友更容易發(fā)生疾病且不易恢復。所以,保健養(yǎng)生方面應提倡精神攝養(yǎng)、飲食調養(yǎng)為主;順時奉養(yǎng)、起居護養(yǎng)、藥物相助為輔的方法。

  一、(精神攝養(yǎng)(知足謙和,老而不?。?

  保持“謙和辭讓,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態(tài),即處世要豁達寬宏、謙讓和善,生活知足無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熱愛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腦。宋代醫(yī)家陳直在《壽親養(yǎng)老新書》中載詩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y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詩中告誡我們,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

  二、飲食調養(yǎng)(審慎調食)

  1.食宜多樣 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2.食宜清淡 針對老年人脾胃虛弱的特點,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咸食品。用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觀點,老年人的飲食應“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3.食宜溫熱熟軟 老年人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故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由于年老齒松脫落,咀嚼困難,故宜食熟軟之品。

  4.食宜少緩 “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谷氣長存”。主張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證所需營養(yǎng)又不傷脾胃。

  三、順時奉養(yǎng)(順四時而適寒暑)

  告誡老年人要“依四時攝養(yǎng)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也就是說,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會有影響,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順應自然規(guī)律,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只有這樣才能老當益壯,益壽延年。

  四、起居護養(yǎng)(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起居有常,養(yǎng)其神也,不妄勞作,養(yǎng)其精也”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yǎng)神氣,勞逸適度可養(yǎng)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五、藥物相助(固先天之本,護后天之氣)

  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是先天稟賦的強盛和后天營養(yǎng)的充足。由于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除進行其他方面得調養(yǎng)外,有些藥物是可以幫助其強身健身的。藥物養(yǎng)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后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后天之氣”指脾胃為后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老年人的藥物養(yǎng)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原則應遵循:多補少瀉;藥宜平和,藥量宜?。蛔⒅仄⒛I,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guī)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藥食并舉,因勢利導。如此用藥方能補偏救弊,防病延年。

  最后告訴大家,從冬至日起一定要常吃羊肉燉蘿卜,這是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選菜肴。具體做法如下:

  羊肉燉白蘿卜

  [配料] 白蘿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白蘿卜、羊肉洗凈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后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lián)Q水燒開后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

  [功效] 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炒雙菇:

  [配料] 水發(fā)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淀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凈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后,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xù)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后,放味精、鹽,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 補益腸胃,化痰散寒。

  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麻油拌菠菜

  [配料] 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 菠菜洗凈,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另外,建議大家多吃山藥(蒸、煮均可),它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作用。

  飲食禁忌:

  吃蘿卜時不能和人參、西洋參、首烏同服。

  羊肉禁與南瓜同食。

  “補冬”常用的藥膳處方:

  八珍(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術、茯苓、大棗、甘草)

  四味(當歸、芍藥、川芎、地黃)(蓮子、芡實、山藥、茯苓)

  單方(人參,當歸,田七,杜仲)

  用法:將備好的中藥裝入紗布袋,(根據(jù)自身情況取八味、四味、單味均可)放進大沙鍋內,倒入清水浸泡30分鐘,把清洗干凈的家禽、豬腳、豬腰、鰻魚、甲魚等經(jīng)過處理后,放入沙鍋與藥同煮,開鍋后文火慢燉至有效成分完全滲入湯中,肉中的軟骨松軟宜爵,此時藥膳煲湯之味的醇香定會令你垂涎三尺。

  小寒養(yǎng)生篇

   每年的一月五日前后是小寒節(jié)氣。民間有句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氣象記錄中,小寒卻比大寒冷,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冷的節(jié)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jié)氣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為節(jié)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按當時的情況延續(xù)至今而已。據(jù)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nóng)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如今各種藥膳火鍋成了全國百姓消寒壯熱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進補的問題,特別是青年人,自恃體強而暴飲暴食,饑飽寒熱無度,最終引來無窮后患。

  唐代名醫(yī)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說明飲食物對人體的作用。小雪節(jié)氣雖已數(shù)九寒天,人們大補特補無可非議,但進補當中不可無章無法,應本著“因人施膳”的原則,了解飲食宜忌的含義,元代《飲食須知》強調:“飲食,以養(yǎng)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縱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所以我提醒諸位在進補時不要被 “五味之所傷”,青年人更應根據(jù)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補。

  一般說來,青年人機體代謝旺盛,所需蛋白質和熱量較老年人多,而熱量主要來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糧食之中,故青年人應保證足夠的飯量,注意粗細糧的比例搭配,并攝入適量的脂肪,在選用藥膳進補時應考慮這一因素。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特點,往往有些人因過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招來不速之客——“青春痘”,學名痤瘡,它給年輕人帶來無盡的煩惱。

  這里向年輕朋友簡單談幾句痤瘡的病因和預防。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疾病,究其病因和內分泌功能障礙有關,而皮脂腺活動是受內分泌和精神因素影響的。青少年時期由于體內雄性激素水平增高,皮脂分泌增多,導致皮脂淤積,形成毛囊口角化栓塞,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時排除,因而形成了痤瘡。為避免痛苦發(fā)生,首先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溫水洗臉常洗澡,少吃油膩辛辣寒涼食品,多吃水果蔬菜,避免便秘發(fā)生,禁止用手擠捏,否則痤瘡消退疤痕依在。在治療上中醫(yī)將其分為四型:肺經(jīng)風熱,脾胃濕熱,沖任不調,熱結血瘀型。方藥分別用[枇杷清肺飲]加減,[龍膽瀉肝湯]加減,[加味逍遙散]加減,[四物湯]加減??傊?,得了痤瘡要及時請大夫診治,切不可自行處理。

  說到進補,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在經(jīng)過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即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yǎng)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jù)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藥膳進補可選:

  山藥羊肉湯:

  [配料] 羊肉500克,山藥150克,姜、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 羊肉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姜蔥洗凈用刀拍破備用;淮山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于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鍋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食之。

  [功效] 補脾胃,益肺腎。

  強腎狗肉湯:

  [配料] 狗肉500克,菟絲子7克,附片3克,蔥、姜、鹽、味精適量。

  [做法] 狗肉洗凈切塊,置入鍋內焯透,撈出待用,姜切片,蔥切段備用。鍋置火上狗肉、姜入內煸炒,烹入紹酒熗鍋,然后一起倒入沙鍋內,同時菟絲子、附片用紗布包好放入沙鍋內,加清湯、鹽、味精、蔥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燉2小時左右,待狗肉熟爛,挑出紗布包,即可食用。

  [功效] 暖脾胃,溫腎陽。

  素炒三絲:

  [配料] 干冬菇1.5兩,青椒2個,胡蘿卜1根,植物油、白糖、黃酒、味精、鹽、水淀粉、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 冬菇水發(fā)洗凈,擠干水分,切成細條,胡蘿卜、青椒洗凈切絲。鍋內放油燒熱,將三絲入鍋煸炒后,放黃酒、糖、再煸炒,然后加鮮湯、鹽,待湯燒開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 健脾化滯,潤燥。

  飲食禁忌:狗肉忌與綠豆,杏仁,菱角同食。

  患有頑固性皮膚瘙癢癥者忌食香菇。

  絲瓜西紅柿粥:

  [配料] 絲瓜500克,西紅柿3個,粳米100克,蔥姜末、鹽、味精適量。

  [做法] 絲瓜洗凈去皮,切小片西紅柿洗凈切小塊備用。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絲瓜、蔥姜末、鹽煮至粥熟,放西紅柿、味精稍燉即成。

  [功效] 清熱,化痰止咳,生津除煩。(患有痤瘡的人可長期食用)

   大寒養(yǎng)生篇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仍處于寒冷時期。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nóng)村,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清代《真州竹枝詞引》記載:“腌肉雞魚鴨,曰,年肴,煮以迎歲……”人們在經(jīng)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進入了“冬三月”的農(nóng)閑季節(jié),而隨著大寒的到來冬季農(nóng)閑接近尾聲,在準備腌魚、臘肉之時,已經(jīng)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態(tài)也應隨著節(jié)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yǎng)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呂氏春秋·盡數(shù)》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圣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guī)律并非被動的適應,而是采取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guī)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襲。古有“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總結,也說明了人們對身體調養(yǎng)的重視,借此之節(jié)氣,重筆女士調養(yǎng)之法。

  《素問·上古天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經(jīng)文闡述了女子生長、發(fā)育、衰老的規(guī)律,并認識到腎氣、天癸在性功能的成熟與衰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前人認為,女子其特殊的生理特點, 如月經(jīng)、妊娠、產(chǎn)育、哺乳都與血的關系十分密切,《校注婦人良方》曰:“血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五臟,灑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婦人上為乳汁,下為血海”??梢娕?#8220;以血為本,以血為用”不無道理。而血的充盈主要取決于肝、脾、腎的功能旺盛,肝為藏血之臟,脾為生血之源,腎為先天之本,元氣之根,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是為“月經(jīng)之本”,而精血充足,經(jīng)、孕、產(chǎn)、乳才會正常。婦女的另一特點是情緒易于波動,每遇思、戀、憎、愛、妒、憂情緒往往不能自制?!缎WD人良方》指出:“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損。…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經(jīng)先閉。……若五臟傷遍則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持,庶可保生”,由此可見,情志因素對婦女的影響極大。這里告戒大家在“經(jīng)前”和“經(jīng)期”都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七情過度。否則,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逆亂,加重“經(jīng)期”不適,導致月經(jīng)失調、閉經(jīng)等癥。另外,月經(jīng)期應適當活動有利于氣血條暢。

  更年期的婦女(45~50歲進入更年期)生理機能由旺盛轉為衰退乃至喪失,按中醫(yī)理論,由于腎氣漸衰,沖任二脈虛憊,導致陰陽失調而癥見頭昏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易怒或抑郁焦慮,月經(jīng)紊亂,烘熱汗出等癥狀,輕重因人而異。如果調攝適當,就能避免或減輕癥狀,縮短反應時間。所以,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排除緊張恐懼、消極焦慮的心理障礙,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根據(jù)自己的性格愛好選擇適當?shù)姆绞解轲B(yǎng)性,保持樂觀情是平安度過更年期的關鍵。這也是歷代醫(yī)家對婦女養(yǎng)生所提出“疏肝解郁,調暢氣機的”的原因。

  對婦女養(yǎng)生中飲食調養(yǎng)的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yǎng)肝血上。常用的藥膳有:

  當歸生姜羊肉湯:(選自《金匱要略》)

  [配方] 當歸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 當歸、生姜清水洗凈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取出當歸、姜片,喝湯食肉。

  [功效] 溫中,補血,散寒。

  紅杞田七雞:(選自惠安堂滋補藥膳方)

  [配料] 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雞1只,姜20克,蔥30克,紹酒30克,胡椒、味精適量。

  [做法] 活雞宰殺后處理干凈,枸杞子洗凈,三七4克研末,6克潤軟切片,生姜切大片,蔥切段備用。雞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蔥段塞入雞腹內,把雞放入氣鍋內,注入少量清湯,下胡椒粉、紹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雞脯上,蓋好鍋蓋,沸水旺火上籠蒸2小時左右,出鍋時加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 補虛益血。(其性溫和,老年人及久病體虛,月經(jīng)、產(chǎn)后血虛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蘿卜絲:

  [配料] 胡蘿卜半斤,姜、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 胡蘿卜洗凈切絲,生姜切絲備用。炒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隨即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倒入胡羅卜絲,煸炒2分鐘后放醋、糖、繼續(xù)煸炒至八成熟,加入鹽至菜熟后入味精調味,盛盤即可。

  [功效] 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安五臟。(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胡蘿卜中含有“琥珀酸鉀鹽”,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高血壓患者也可榨汁飲之。)

  牛奶粥:

  [配料] 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 粳米掏洗干凈,放入鍋內倒入清水,大火煮費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繼續(xù)煮至成粥。

  [功效] 潤肺通腸,補虛養(yǎng)血。


  

  

  立春養(yǎng)生篇

  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 “立”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蘇的春季的開始。此刻“嫩如金色軟如絲”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躍躍而試的小草,正等待著“春風吹又生”,而“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時節(jié)的自然特色。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漸長,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也趨于上升和增多。人們按舊歷習俗開始“迎春”,我國的臺灣還將立春這一天定為“農(nóng)民節(jié)”這是冬三月農(nóng)閑后的最后一天休息。農(nóng)諺說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農(nóng)事活動由此開始,這時人們也走出門戶踏青尋春,體會那最細微的最神妙的春意。

  春季養(yǎng)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這是五行學說,以五行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調達,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發(fā)的特性,故以肝屬“木”)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郁而喜調達。在春季精神養(yǎng)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tài)。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fā)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shù)恼{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于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jié)特別是生活在北方地區(qū)的人不宜頓去棉服,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審慎,不可驟減?!肚Ы鹨健分鲝埓簳r衣著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凍半泮,下體寧過于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yǎng)陽之生氣”。春天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夜臥早起,免冠披發(fā),松緩衣帶,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tài),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飲食調養(yǎng)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fā)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fā)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yǎng)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臟之神所好也,即補也。苦者是本臟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了這種關系,就能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yǎng)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郁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fā)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春季養(yǎng)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別是初春,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現(xiàn)代醫(y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也多有發(fā)生和流行。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fā)生,在預防措施中,首先要消滅傳染源;二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三要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斷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立春的飲食藥膳應以“升補”為主,可選擇:

  首烏肝片:

  [配料] 首烏液20毫升,鮮豬肝250克,水發(fā)木耳25克,青菜葉少許,紹酒、醋、鹽、淀粉、鮮湯、醬油、蔥、姜、蒜、油適量。

  [做法] 首烏煎湯濃縮,取20毫升藥液備用,豬肝剔筋洗凈切片,蔥、姜、蒜洗凈,蔥姜切絲,蒜切片,青菜洗凈控干。

  將豬肝片放入首烏汁內浸蘸(取一半首烏汁),加少許食鹽,放適量淀粉攪拌均勻,另把剩余的首烏汁、醬油、紹酒、醋、濕淀粉和鮮湯兌成滋汁。

  炒鍋置大火上燒熱入油,待油熱放入拌好的豬肝片滑透,用漏勺淋取余油,鍋內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末略煸出香味下豬肝、水發(fā)木耳,暴炒數(shù)分鐘,將青菜葉入鍋翻炒數(shù)次,八成熟時倒入滋汁炒拌均勻,出鍋前把蔥絲下鍋,翻炒即下,起鍋即成。

  [功效] 補肝腎,益精血,烏發(fā)明目。(首烏即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壓;木耳有通利血脈之效,無病常吃也能健身益壽。)

  蝦仁韭菜:

  [配料] 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做法] 蝦仁洗凈水發(fā)漲,約20分鐘后撈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凈,切3厘米長段備用;

  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淀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待用。

  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后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功效] 補腎陽、固腎氣、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纖維,能刺激腸壁,增強蠕動,故這道菜益可作習慣性便秘患者之膳食。)

  珍珠三鮮湯:

  [配料] 雞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鹽、味精、高湯、麻油適量。

  [做法] 雞肉剔筋洗凈剁成細泥;5克淀粉用牛奶攪拌;雞蛋打開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攪成雞泥待用。

  西紅柿洗凈開水滾燙去皮,切成小??;豌豆洗凈備用。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后,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后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入鍋內,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淀粉,燒開后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功效] 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清熱除煩。

  食物禁忌:

  豬肝忌與黃豆、豆腐同食(同食易發(fā)痼疾);忌與魚肉同食(同食令人傷神)。

   雨水養(yǎng)生篇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為雨水節(jié)氣。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隨著雨水節(jié)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人生動描述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jié),需要雨水的時候,它就來了,這春雨伴隨著和風,當夜幕降臨時悄悄地、無聲地、細細地下著滋潤著萬物。詩人用擬人的手法,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jié)”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在春天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jié),正需要雨水的時候,雨就下起來了。一個“好”字,不但贊美“雨”,同時也贊美那些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及時雨的人。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歡這樣的“好雨”。

  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對農(nóng)民來說,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備耕的關鍵時期,而我們的生活也充滿了新的希望。

  根據(jù)雨水節(jié)氣對自然界的影響,聯(lián)系到養(yǎng)生篇中我著重強調雨水節(jié)氣“調養(yǎng)脾胃”的重要性。因為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明代醫(yī)家張景岳提出:“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yǎng)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yǎng)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在五行與五臟的關系中,五行中的土對應于五臟中的脾)《圖書編·臟氣臟德》指出:“養(yǎng)脾者,養(yǎng)氣也,養(yǎng)氣者,養(yǎng)生之要也”。可見,脾胃健旺是人們健康長壽的基礎。

  春天之肝木何以與脾土相關?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的應用中,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人體五臟的生理功能。肝屬木,木性可曲可直,條順暢達,有生發(fā)的特性,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屬土,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運送精微,營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為氣血生化之源。其五臟在生理上相互聯(lián)系,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在五行相生相克關系傳變中,木旺乘土,即肝木過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說由于肝木疏泄太過,則脾胃因之而氣虛,若肝氣郁結太甚,則脾胃因之而氣滯,兩者皆肝木克脾土也?!峨y經(jīng)》稱為“逆?zhèn)?#8221;即肝病傳脾。所以,春季養(yǎng)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陽氣生發(fā)的特點,扶助陽氣,又要避免傷及脾胃。

  中醫(yī)學稱脾胃為“水谷之海”,有益氣化生營血之功。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營衛(wèi)、氣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才能強盛;脾胃又是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協(xié)調,可促進和調節(jié)機體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協(xié)調平衡。而人身元氣是健康之本,脾胃則是元氣之本。元代著名醫(yī)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的觀點。在他的《脾胃論》中:“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并指出:“內傷脾胃,百病叢生”。說明脾胃虛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本草衍義總論》說:“夫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其內,不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其外。養(yǎng)外者實外,以充快、悅澤、貪欲、姿情為務,殊不知外實則內虛也。善養(yǎng)內者,使臟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飲食常適其宜。”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歷代醫(yī)家、養(yǎng)生家都很重視脾胃的護養(yǎng)。現(xiàn)代醫(yī)學實驗證明,調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調養(yǎng)脾胃的具體方法可根據(jù)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飲食調節(jié)、藥物調養(yǎng)和起居勞逸調攝。

  飲食調節(jié):春季氣候轉暖,然而又風多物燥,常會出現(xiàn)皮膚、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現(xiàn)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由于春季為萬物生發(fā)之始,陽氣發(fā)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否則肝木生發(fā)太過,則克傷脾土。唐代養(yǎng)生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所以,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yǎng)脾臟之氣??蛇x擇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等。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黃粥,以補腎。”(鮮地黃150克,搗汁備用,粳米50克洗凈,冰糖適量,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后,將鮮地黃汁倒入粥內,文火煮20分鐘即好。)二曰防風粥,用以祛四肢之風。取防風一份,煎湯去汁煮粥。三曰紫蘇粥,取紫蘇一份,炒至微黃,略有香氣時,煎汁煮粥。”少吃生冷粘雜食物,以防傷及脾胃。

  藥物調養(yǎng):要考慮脾胃升降生化機能,用升發(fā)陽氣之法,調補脾胃。可選用沙參、西洋參、決名子、白菊花、首烏粉及補中益氣湯等。

  精神調攝:“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因此在精神調攝方面要靜心寡欲、不妄作勞,以養(yǎng)元氣。

  起居勞逸調攝: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guī)律,使生命過程的節(jié)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健運脾胃,調養(yǎng)后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蔥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驚蟄養(yǎng)生篇

   驚蟄,一年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農(nóng)歷書中記載:“斗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所謂斗即斗綱,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顆星。它們隨著天體的運行,斗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在陽歷中,斗指丁時,太陽黃經(jīng)為345度。

  驚蟄,是“立春”以后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xiàn)象的一個節(jié)氣。但真正使冬眠動物蘇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驚蟄時節(jié),我國有些地區(qū)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jié),大部分地區(qū)都已進入春耕季節(jié)。有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驚蟄谷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后聽到雷聲是正常的,風調雨順,主好年景。有些地區(qū)忌諱驚蟄日前聽到雷聲,并總結出“驚蟄未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的氣象規(guī)律。由此可知,節(jié)氣的轉換對農(nóng)民朋友的重要。除此之外,對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無論你是從商的生意人還是醫(yī)生或是其他的職業(yè),積累一定的物候知識,對你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所幫助的。

  驚蟄節(jié)氣的養(yǎng)生也要根據(jù)自然物候現(xiàn)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飲食的調養(yǎng)。而體質差異實際上是指體質養(yǎng)生中因人養(yǎng)生的一個方面。由于人體稟賦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其生長發(fā)育和衰老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對穩(wěn)定的某種特征,這種特征往往又決定著機體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變過程中的傾向性,因此在養(yǎng)生中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中醫(yī)所說的體質不同于人們常說的氣質。氣質是人體在后天因素影響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總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體質是形與神的綜合反映。二者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即體質可以包括氣質,但氣質不等于體質。

  古羅馬醫(yī)生蓋倫(公元129—公元200年)在體液學說的基礎上曾把人的氣質分為四種類型,即性情急噪,動作迅猛的膽汁質型;性情活躍,動作靈敏的多血質型;性情沉穩(wěn),動作遲緩的黏液質型;性情脆弱,動作遲鈍的抑郁質型。近代著名科學家巴普洛夫把人分為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脆弱型等四種類型,與蓋倫的分類基本相當。上述四分法在西方醫(yī)學界頗具影響。而我國早期的醫(yī)學著作《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則根據(jù)人的形體、膚色、認識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強弱、性格靜燥以及對季節(jié)氣候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又根據(jù)經(jīng)絡氣血在頭面、四肢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征,將每一類再分為五類,即靈樞所稱的“陰陽二十五人”。

  雖說中西醫(yī)學對人的體質都有分類,但迄今為止,西方醫(yī)學對人體體質的各種分類學說,都無法直接指導臨床治療與養(yǎng)生康復,惟有中醫(yī)學可對人體體質進行有效的臨床指導和養(yǎng)生康復的實踐。

  《素問·異法方宜論》指出:“東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環(huán)境氣候不同,居民生活習慣不同,所形成不同的體質,易患不同的病癥,因此治法隨之而異。”朱丹溪的《格致余論》說:“凡人之形,長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蒼,薄不及厚。而況肥人多濕,瘦人多火;白者肺氣虛,黑者腎不足。形色既殊,臟腑亦異,外證雖同,治法迥別也”。在《醫(yī)理輯要·錦囊覺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風為病者,表氣素虛;易寒為病者,陽氣素弱;易熱為病者,陰氣素衰;易傷食者,脾胃必虧;易老傷者,中氣必損”。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人體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取決于體質的不同,也就是說體質決定著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變不良的體質狀態(tài),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

  這里我要說的是,體質不是固定不變的,即使在同一環(huán)境中,只要我們本著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采取積極的養(yǎng)生措施,是可以糾正體質上的偏頗,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在驚蟄節(jié)氣中向大家重點介紹常見的四種體質的養(yǎng)生方法。

  一、陰虛體質: 這種人的體質特點為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心中時煩,少眠,便干,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

  養(yǎng)生方法:

  1.精神調養(yǎng) 陰虛體質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應遵循“添澹虛無、精神內守”的養(yǎng)生法。加強自我涵養(yǎng),養(yǎng)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少參加爭勝負的文娛活動,節(jié)制性生活。

  2.環(huán)境調攝 陰虛者,畏熱喜寒,寒冬易過,熱夏難當。所以有條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邊、林區(qū)、山區(qū)去旅游,休假。住房最好選擇居室環(huán)境安靜,坐北朝南的房子。

  3.飲食調養(yǎng) 其原則要保陰潛陽,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有條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4.體育鍛煉 不宜過激活動,著重調養(yǎng)肝腎,太極拳是較為合適的運動項目。

  二、陽虛體質:這種人多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便時稀,怕寒喜暖。

  養(yǎng)生方法:

  1.精神調養(yǎng) 陽氣不足的人常表現(xiàn)出情緒不佳,善恐或善悲。這種人要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多聽音樂,多交朋友。

  2.環(huán)境調攝 陽虛體質的人,適應氣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溫,春夏要注意培補陽氣。做到“無厭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曬太陽,每次不得少于十五至二十分鐘。這樣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體育鍛煉 陽虛體質的人,春夏秋冬都應加強體育鍛煉,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項目。日光浴、空氣浴是不可缺少的強壯衛(wèi)陽之法。

  4.飲食調養(yǎng) 多食壯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根據(jù)“春夏養(yǎng)陽”的原則,特別是在夏日三伏時,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鐘,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湯(附子15克,先煎30分鐘,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燉至熟加適量食鹽),配合天地旺陽之時,以壯人體陽氣之功。

  三、血瘀體質:凡是面色晦滯,口唇色暗,肌膚干燥,眼眶黑暗者多為血瘀體質之人。

  養(yǎng)生方法:

  1.體育鍛煉 多做有益于心臟血脈的活動,如交誼舞、太極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體各部都活躍起來的,是有助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

  2.精神調養(yǎng) 血瘀體質的人多有氣郁之證,培養(yǎng)樂觀情緒至關重要。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經(jīng)絡氣血的正常運行,有利于血瘀體質的改變。反之,苦悶、憂郁會加重血瘀傾向。

  3.飲食調養(yǎng) 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經(jīng)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選用一些活血養(yǎng)血之藥品(當歸、川芎、丹參、地黃、地榆、五加皮)和肉類褒湯飲用。

  四、痰濕體質:形體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濕體質人的明顯特征。

  養(yǎng)生方法:

  1.環(huán)境調攝 在陰雨季節(jié),避免濕邪侵襲;不宜居住在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里。

  2.飲食調節(jié) 應該多吃健脾利濕;化痰祛濕的食物,如白蘿卜、扁豆、包菜、蠶豆、洋蔥、紫菜、 海蜇、荸薺、白果、枇杷、大棗、薏苡仁、紅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飲料、酒類之品,且每餐不宜過飽。

  3.體育鍛煉 痰濕之人,多形體肥胖,身重易倦,故應長期堅持散步、慢跑、各種舞蹈、球類等活動,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松弛的皮膚逐漸轉變成結實、致密的肌肉。

  總之,無論你屬于何種體質的人,只要堅持有目的的保健養(yǎng)生,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延長自己的生命,成為一個健康長壽的人。

   春分養(yǎng)生篇

   3月21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jīng)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nóng)歷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地溫已穩(wěn)定通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而春分節(jié)氣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各地農(nóng)諺對春分有不同的說法:山東有諺語“春分日植樹木,是日晴,則萬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后插秧”;廣東有諺語“春分在前,斗米斗錢”。歐陽修對春分也曾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無論南方北方,春分節(jié)氣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jié),我國的臺灣省更是蘭花盛開的時候。

  由于春分節(jié)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yǎng)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tài)。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yōu)榱饲蟮眠@種“暫時平衡狀態(tài)”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yǎng)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養(yǎng)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guī)律,協(xié)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內外的平衡狀態(tài),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tài)是養(yǎng)生保健的根本。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jù)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供銷”關系的平衡。避免不適當運動的出現(xiàn)而破壞人體內外環(huán)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fā)生,縮短人的生命。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于新陳代謝的不協(xié)調,可導致體內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tài)的出現(xiàn),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fā)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與人體元素平衡失調有關。如當前在世界上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癥的產(chǎn)生,都與體內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究其原因,無一不是陰陽失調之故。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里,根據(jù)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將會有益于我們人類健康。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傳統(tǒng)飲食養(yǎng)生與中醫(y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yǎng)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yī)養(yǎng)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從立春節(jié)氣到清明節(jié)氣前后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fā)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jīng)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此節(jié)氣的飲食調養(yǎng),應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xié)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qū),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后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yǎng),方可達到養(yǎng)生的最佳效果。

  這里向大家推薦幾款適宜膳食。

  白燒鱔魚

  [配料] 鱔魚500克,黃酒、蔥白、生姜、食鹽、胡椒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鱔魚去骨及內臟,洗凈切成寸段備用,鍋內到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鱔魚、蔥、姜,略炒后加入黃酒、食鹽、少量清水,小火燒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 補虛損,止便血。對于產(chǎn)后虛嬴,痔瘡出血,下痢膿血,臟腑耗損效果尤其為好。

  注意:無論以何種方法烹飪鱔魚,都不可忘記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配料] 杜仲12克,豬腎250克,蔥、姜、蒜、花椒、醋、醬油、紹酒、干淀粉、鹽、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杜仲清水煎濃汁50毫升,(加淀粉、紹酒、味精、醬油、鹽、白砂糖,兌成芡汁分成三份備用)。豬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入一份芡汁內,蔥、姜、蒜洗凈切段、片待用。

  炒鍋大火燒熱,倒入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花椒,待香味出來,投入腰花、蔥、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繼續(xù)翻炒幾分鐘,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勻,起鍋即成。

  [功效] 壯筋骨,降血壓。

  藥食合用,共奏補腎、健骨、降壓之功。無病食之,亦可強健筋骨。

  大蒜燒茄子

  [配料] 大蒜25克,茄子500克,蔥、姜、淀粉、醬油、白糖、食鹽、味精、植物油、清湯各適量。

  [做法] 茄子去蒂洗凈,剖成兩瓣,在每瓣的表面上花成十字花刀,切成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塊(不要切斷)。蔥、姜洗凈切碎,大蒜洗凈切成兩瓣備用。

  炒鍋置大火上燒熱,倒入植物油待七成熱時,將茄子逐個放入鍋內翻炒見黃色時,再下入姜末、醬油、食鹽、蒜瓣及清湯,燒沸后,用文火悶10分鐘,翻勻,撒入蔥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調成芡,收汁合勻,加入味精起鍋即成。

  [功效] 涼血止血,消腫定痛。多要用于便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紫斑等病癥。

  本方取其茄子甘寒之特性,清血熱、散瘀中腫、利水濕、止疼痛,佐以辛溫之大蒜,可暖脾胃、行氣滯、消徵瘕、解邪毒。茄子中所富含的維生素D,能增強血管彈性,防止小血管出血。

  清明養(yǎng)生篇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農(nóng)歷書曰:“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清明節(jié)氣,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度,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日均氣溫已升到12度以上,此時正是桃花初綻,楊柳泛青,凋零枯萎隨風過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現(xiàn)。清明時節(jié),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更是重視“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宋代高菊澗的《清明》詩云:“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日墓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各地清明雖都有祭祖之習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北方地區(qū)常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變豬狗”的說法,而且從人們把清明稱為“鬼節(jié)”的意義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驅邪避煞、消災解禍的作用,所以,民間還把清明稱為“寒食節(jié)”。也就是在清明這一天,有不動灶火,忌食熱食,否則要遭到神的懲罰的說法。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祭祖方式更顯不同,臺灣縣志記載:“清明,祀其祖先,祭掃墳墓,必邀親友同行;婦女駕車到山,祭畢,席地而飲,薄暮而還”。這些古代舊時的遺風保留至今,說明人們對清明的重視。

  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清明作為重要的節(jié)氣,更有“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拖延”“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說法;在我們城市里也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之說。由此可見,不論在農(nóng)村還是在城市,清明都是一個讓人們值得重視的日子。

  就中醫(yī)養(yǎng)生來講,清明也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節(jié)氣。在這個節(jié)氣中,因為是高血壓的易發(fā)期,我們圍繞此病講講如何養(yǎng)生。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高血壓?高血壓是指體循環(huán)內,動脈壓持續(xù)增高而言,并可傷及血管、腦、心、腎等器官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該病的發(fā)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高血壓患者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發(fā)病率也較正常血壓者高出3—5倍。中醫(yī)對本病的辨證要點,除觀察血壓變化外,還要對病人眩暈、頭痛等全身癥狀進行分析。病因多見年老體虛、情志失調、勞倦久病、飲食偏嗜等。其病理主要為陰陽失調,本虛標實。常見證型有:陰虛陽亢證(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面時潮紅,四肢麻木);肝腎陰虛證(頭暈眼花,目澀而干,耳鳴耳聾,腰酸腿軟,足跟痛);陰陽兩虛證(頭目昏花,行走如坐舟船,面白少華,間有烘熱,心悸氣短,腰膝酸軟,夜尿頻多,或有水腫)?;加懈哐獕旱娜嗽谶M行養(yǎng)生時,應針對陰陽失調,本虛標實的病理,以調和陰陽,扶助正氣為大法,采用綜合調養(yǎng)的方法,如情志調攝。因為本病與情志因素關系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過之時,常常影響肝木之疏泄、腎水之涵養(yǎng)。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亦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焦慮和煩躁等情緒波動,都可導致和加重高血壓病的癥狀。因此,在調攝過程中的情志方面,應當減輕和消除異常情志反應,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引起血壓升高等。飲食調攝方面,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在降低攝鹽的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類食品。

  陰虛陽亢證,取野菊花5—10克,加水煮沸3—5分鐘代茶飲。

  肝腎陰虛證,可選食蜂乳。

  陰陽兩虛證,可取枸杞、胡桃肉、黑芝麻各20克水煎,每日一次與湯同服。

  這里再給大家介紹幾款防治高血壓病的菜肴(選自《高血壓防治》)。

  家常公雞

  [配料] 嫩公雞250克,芹菜75克,冬筍10克,辣椒20克,瘦肉湯30克,姜、豆瓣醬、白糖、醬油、醋、食鹽、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雞肉切成小塊,用有水焯后撈出備用;芹菜切斷,冬筍切細條,辣椒剁碎,姜取其末,淀粉兌成濕粉,取一半和醬油、料酒、醋、鹽放入同一碗內拌勻;另一半濕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湯、調和成粉芡備用。

  植物油入鍋加熱,先煸雞塊至雞肉變白,水分將干時,放進冬筍、豆瓣醬、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一會兒,倒入調好的粉芡,隨炒隨攪至熟起鍋即成。

  [功效] 溫中補虛,降壓安神。適用于高血壓、冠心病、營養(yǎng)補良、術后恢復期患者食用。

  口磨白菜

  [配料] 白菜250克,干口磨3克,醬油、白糖、精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 白菜洗凈切成3厘米段,口蘑溫水泡發(fā)。油入鍋內燒熱后,將白菜入鍋炒至七成熟,再將口蘑、醬油、糖、鹽、入鍋,炒熟后,放入味精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 清熱除煩,益胃氣、降血脂。適宜于高血壓、冠心病、牙齦出血者。

  雞湯魚卷

  [配料] 鮮活鯉魚250克,瘦豬肉30克,雞蛋清、豌豆各10克,火腿8克,冬筍、雞湯、料酒、醬油、鹽、淀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 火腿蒸熟切絲,冬筍切絲,姜、瘦肉剁成末,淀粉水調成濕粉,活魚常規(guī)處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長方形魚片。肉末加入醬油、半個蛋清和料酒、味精、姜末、及一半濕淀粉攪拌成餡,剩下的蛋清與濕淀粉調成糊狀,把魚平放在案板上,先抹上一層糊,再放上肉餡,把魚片卷起來,再涂上少許糊把魚卷粘住。將雞湯至于旺火燒開,改為小火,將卷好的魚卷下入鍋內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湯清涼,待魚卷熟后,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筍和其它佐料加入湯內,燒開及成。

  [功效] 滋陰潤燥,清熱利濕。對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慢性腎炎、消化不良等都為適宜。

  谷雨養(yǎng)生篇

   谷雨,斗指癸。太陽黃經(jīng)為15度。公歷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前后為谷雨節(jié)氣。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第六個節(jié)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平均氣溫都在12 度以上。谷雨后的氣溫回升速度加快,從這一天起,雨量開始增多,其豐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種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潤,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長。池塘里的浮萍開始孳生,桑樹也張出了翠綠的新葉,正是養(yǎng)蠶人家開始忙碌的時候。此時,春茶也在這時節(jié)的前后開始采收,長江以南地區(qū),從丘陵到高山,處處可見汗流滿面的茶農(nóng)們在辛勤地忙著采茶,茶農(nóng)家里忙著制茶,飄香四溢的茶香彌漫著山野村莊。谷雨后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進入到繁忙時期。因此,抓住時機,精耕細作,注意天氣變化,搶種搶栽,不誤農(nóng)時對秋后收成至關重要。

  谷雨節(jié)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我們在調攝養(yǎng)生中不可脫離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軌跡,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jié)使內環(huán)境(體內的生理變化)與外環(huán)境(外界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端貑?#183;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是說人生于天地之間自然界中的變化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內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保持內、外環(huán)境的平衡協(xié)調是避免、減少發(fā)生疾病的基礎。因此在調攝養(yǎng)生時要考慮谷雨節(jié)氣的因素,針對其氣候特點有選擇地進行調養(yǎng)。

  谷雨節(jié)氣以后是神經(jīng)痛的發(fā)病期,如肋間神經(jīng)痛、坐骨神經(jīng)痛、三叉神經(jīng)痛等等。這里提醒朋友們一旦發(fā)病不要緊張,可根據(jù)不同的病因,對癥治療。

  就肋間神經(jīng)痛而言,多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自覺癥狀,表現(xiàn)為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中醫(yī)將其稱為“脅痛”《靈樞·五邪》曰:“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藏氣法時論》又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從病因病機上講,肝位于脅部,其脈分布于兩脅,故肝臟受病,往往出現(xiàn)脅痛的癥狀。且肝為風木之臟,其性喜調達,惡抑郁。如遇情志郁結,肝氣失于疏泄,絡脈受阻,經(jīng)氣運行不暢,均可發(fā)為脅痛。若肝氣郁結日久,氣滯產(chǎn)生血瘀或因跌撲閃挫,引起絡脈停瘀,也可導致血瘀脅痛。不論屬于何種病因,其根本都與肝氣不舒有關,因此在治療上都離不開疏肝行氣,活血通絡的原則。

  坐骨神經(jīng)痛是指在坐骨神經(jīng)通路及其分布區(qū)內的疼痛而言。多表現(xiàn)在臀部、大腿后側、小腿踝關節(jié)后外側的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嚴重者痛如刀割,活動時加重。本病屬祖國醫(yī)學的“痹證”范疇,痹有閉阻不通的含義。其病因不外乎風、寒、濕邪侵襲經(jīng)絡,致使該經(jīng)氣血痹阻不暢所致。根據(jù)臨床癥狀不同,可分為四種類型:感受風邪為主的,疼痛呈游走性者,稱為行痹;感受寒邪為主的,疼痛劇烈者,稱為痛痹;感受濕邪為主,表現(xiàn)酸楚、麻木、困重者,稱為著;發(fā)病急劇,伴有發(fā)熱癥狀者,稱為熱痹。凡是患上坐骨神經(jīng)痛者,都應根據(jù)上述四型,辨證施治,以疏通經(jīng)絡氣血的閉滯,祛風、散寒、化濕使營衛(wèi)調和而痹病得解。

  三叉神經(jīng)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現(xiàn)陣發(fā)性、短暫性劇烈疼痛。本病多發(fā)生于面部一側的額部、上頜或下頜部。疼痛常突然發(fā)作,呈閃電樣、刀割樣難以忍受。該病的發(fā)病年齡多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較多。其病因病機多為感受風寒之邪,客于面部經(jīng)絡,致使經(jīng)絡拘急收引,氣血運行受阻,而突然疼痛?!端貑?#183;舉痛論》說:“寒氣入經(jīng)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另有肝氣郁結,郁而化火,飲食不節(jié),食滯生熱,肝胃之火上沖于面以及素體陰虛,房勞傷精,致陰虛火旺而導致本病的發(fā)生。此外,牙、口腔、耳鼻等疾病都能誘發(fā)本病。在施治過程中,要究其病因、辯其病癥。對感受風寒者,要以疏通氣血為主;肝胃郁火者,以瀉肝胃之火;陰虛火旺者,應以滋陰降火之法。針刺對該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谷雨節(jié)氣的氣溫雖以晴暖為主,但早晚仍有時冷時熱之時,對早出晚歸的人更應加倍小心地呵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痛苦發(fā)生。

  谷雨節(jié)氣的膳食調養(yǎng)應體現(xiàn)天人相應,食藥一體的營養(yǎng)觀,尤其對患有上述病癥的人在選擇食療時不可錯用食譜?,F(xiàn)列舉常用藥膳幾款:

  參蒸鱔段:

  [配料] 鱔魚1000克,黨參10克,當歸5克,熟火腿150克,食鹽、紹酒、胡椒粉、生姜、大蔥、味精各適量,清雞湯500克。

  [做法] 黨參、當歸洗凈浸潤后切片備用;鱔魚剖后除去內臟,清水洗凈再用開水稍燙一下?lián)瞥?,刮去粘液,剁去頭尾,再把肉剁成6厘米長的段;熟火腿切成大片,姜、蔥洗凈切片、段備用。

  鍋內入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蔥、紹酒燒沸后,把鱔魚段倒入鍋內燙一下?lián)瞥觯b入湯缽內,將火腿、黨參、當歸、放于面上,加入蔥、姜、紹酒、胡椒粉、食鹽,再灌入雞湯,用綿紙濕浸封口,上蒸籠蒸約1小時至蒸熟為止,取出啟封挑出姜、蔥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 溫補氣血,強健筋骨,活血通絡。多用于風寒濕痹引發(fā)的腰膝酸痛。

  菊花鱔魚:

  [配料] 粗活鱔魚1斤(兩條),白糖2兩,番茄醬1兩,干淀粉1兩,黃酒、白醋、食鹽、蔥、姜、濕淀粉、麻油、蒜泥各適量,花生油2斤。

  [做法] 鱔魚宰殺、剖腹去內臟,去骨去皮,切成2寸5分長片塊,用刀頂頭斜批成兩片(末端不批短),再直切成條狀(一頭不切斷)加黃酒、鹽、蔥、姜浸漬起來,然后再逐個排上干淀粉;將番茄醬、白糖、白醋、濕淀粉一起放入碗內,加適量水調成芡汁。

  燒鍋置旺火上燒熱,鍋內倒油1斤,燒至八成熱,將鱔魚抖散入鍋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鍋內留少余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調好的芡汁燒沸后淋入麻油,起鍋澆在菊花魚上即成。

  [功效] 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對體虛乏力,風寒濕痹,痔瘡等患者尤為適宜。

  三色湯:

  [配料] 黃豆芽2兩,姜絲20克,紅大椒1個,植物油、白醋、濕淀粉、雞湯、食鹽、麻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油鍋燒熱,下黃豆芽煸炒幾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鍋備用;將鍋內放入雞湯,姜絲,燒開后把紅大椒入鍋再次滾開后,將黃豆芽、鹽、入鍋,再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鍋即成。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對筋骨拘攣,腰膝疼痛者更為適宜。

  注意:風寒濕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

  立夏養(yǎng)生篇

   5月6日是農(nóng)歷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jīng)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nóng)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系密切。農(nóng)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jù)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jié),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nóng)民們翻松泥土,鄉(xiāng)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漫步于鄉(xiāng)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忙種、夏至、小暑、大署六個節(jié)氣。立夏、小滿在農(nóng)歷四月前后,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jié)有利于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jié)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yǎng)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yǎng)護?!夺t(yī)學源流論》曰:“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于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y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醫(yī)學入門》曰:“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脈,主神志。心主血脈包括了主血、主脈兩方面。血指血液,脈指脈管,又稱經(jīng)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tǒng),成為血液循環(huán)的樞紐。心臟不停地跳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循環(huán)無端,周流不息,成為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而血液運載的營養(yǎng)物質能供養(yǎng)全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個全身都得到營養(yǎng),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和緩有力,節(jié)律均勻,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臟發(fā)生病變,則會出現(xiàn)血流不暢,脈管空虛而見面色無華,脈象細弱無力,氣血瘀滯,血脈受阻而見唇舌青紫,心前區(qū)憋悶和刺痛,脈象結、代或促、澀。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稱心藏神。所謂的神,中醫(yī)學對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它涵概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tài)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學中認為,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產(chǎn)生神的物質基礎。神由先天之精氣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產(chǎn)生了。在人體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神依賴于后天水谷精氣的充養(yǎng),正如《靈樞·平人絕谷》中所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在正常情況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觀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其二,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在臟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臟六腑皆在心的統(tǒng)一指揮之下,才能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的正?;顒?。

  心的生理特性表現(xiàn)出:其一,心為陽臟而主陽氣。也就是說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huán),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故喻之為人身之“日”。《醫(yī)學實在易》稱:“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陽,日也”。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yǎng)作用。“心為火臟,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審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jié)等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lián)、相互通應的。心通于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立夏節(jié)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fā)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fā)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yǎng)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適宜食譜。

  荷葉鳳脯:

  [配料] 鮮荷葉2張,火腿30克,剔骨雞肉250克,水發(fā)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鹽、白糖、雞油、紹酒、蔥、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雞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蔥切短節(jié)、姜切薄片,荷葉洗凈,用開水稍燙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塊三角形備用。

  蘑菇用開水焯透撈出,用涼水沖涼,把雞肉、蘑菇一起放入盤內加鹽、味精、白糖、胡椒粉、紹酒、香油、雞油、玉米粉、蔥節(jié)、姜片攪拌均勻,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葉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長方形包,碼放在盤內,上籠蒸約2小時,若放在高壓鍋內只須15分鐘即可。出籠后可將原盤翻于另一干凈盤內,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 清芬養(yǎng)心,升運脾氣。可作為常用補虛之品,尤為適宜夏季食補。

  魚腥草拌萵筍:

  [配料] 魚腥草50克,萵筍250克,大蒜、蔥各10克,姜、食鹽、醬油、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魚腥草摘去雜質老根,洗凈切段,用沸水焯后撈出,加食鹽攪拌腌漬待用。萵筍削皮去葉,沖洗干凈,切成1寸長粗絲,用鹽腌漬瀝水待用。蔥、姜、蒜擇洗后切成蔥花、姜末、蒜米待用。將萵筍絲、魚腥草放在盤內,加入醬油、味精、醋、蔥花、姜末、蒜米攪拌均勻,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祛痰。對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黃少、熱痛等癥均有較好的療效。

  桂圓粥:

  [配料] 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 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 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尤其適用于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jīng)補調等癥。

  注意: 喝桂圓粥忌飲酒、濃茶、咖啡等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二十四節(jié)氣養(yǎng)生(前半十二篇)
二十四節(jié)氣養(yǎng)生1
二十四節(jié)氣之養(yǎng)生篇(一)
12月7日大雪節(jié)氣 推薦進補食譜
二十四節(jié)氣之大雪養(yǎng)生篇
24節(jié)氣養(yǎng)生篇(每一篇精彩內容一氣呵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