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人總是能把面食做的花樣百出, 而且每一種都滋味了得, 今天就來看看咱們老陜味蕾, 最割舍不下的39樣面食! 白鹿原上非常有名的一道面食,也有人叫它“懶麻食”。也炒可燴,也可以油潑,吃法很多。這丁丁面用的是白鹿原當?shù)氐拿娣郏浅=畹?,吃起來滑滑的,再加上搭配的蔬菜,很解饞也很頂飽?/span>
老陜最愛的吃貨之一,尤其以坊上的最出名。好多人都是拿著熱饃夾涼肉,最正經(jīng)的吃法。
這個就是用饦饦饃夾著各類配料做成的。先抹上一層辣醬,然后鋪一層咸菜,再夾上兩三個咸鴨蛋黃,最后再灑上幾粒酥脆的花生米,這樣配合起來吃的夾饃吃起來很有層次感。
據(jù)說這葫蘆頭跟藥圣孫思邈還有著莫大的關系,且不管傳說如何,但這葫蘆頭的香味確實饞翻了不少人,肥而不膩,味道醇厚,又在近些年發(fā)展了不少新品種。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于饃”的簡稱,在陜西有臘汁肉夾饃、臘牛肉夾饃、粉蒸肉夾饃等等。最出名的還是這臘汁肉夾饃,幾乎和涼皮、泡饃等成為陜西美食的代名詞。
搟面皮以寶雞的最為好吃,筋道、酸辣,具有非常鮮明的西府美食烙印。
逢年過節(jié),招呼客人的必備小食之一,因為油炸而成,所以格外酥脆好吃。
富平特色小吃。
里面配料非常豐富,有響皮、丸子、五花肉、木耳等,饃煮好后,往上面蓋上一層現(xiàn)炒的蓮菜肉片。
具有外皮黃焦酥脆,內(nèi)質(zhì)層次分明,柔軟可口,油香不膩的特點,久為群眾喜愛。
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始于周代。制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盤、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點而聞名遐邇。
在陜西銅川耀州人的飲食中,最以咸(han)湯面、蕎面饸饹和窩窩面久負盛名,被譽為耀縣“三面”。
老陜的宴席上必須要出現(xiàn)的面食,吃完后整個人神清氣爽,這頓飯才能說是完滿了。
小炒泡饃是泡饃的一個變種或者說一個分支。泡饃一般是湯的,而小炒湯少是干的。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饃的濃郁厚重,還有酸辣爽口的獨到滋味。不能吃辣的筒子們一定要提前交待服務員。
西安的蒸餃大多以坊上回民做的居多,又以韭黃牛肉餡的最好吃。
面扯的有褲帶寬,油潑辣子再油墨重彩地點綴,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有多好吃,陜西人都懂。
耀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窩窩面?!笨梢娖溆卸嗪贸浴5窃捳f回來這個也是極費時間和功夫的。
餃子湯汁酸辣鮮香,有蝦皮、香菜、牛油等佐料,很是講究,而餡料則麻味出頭,咬起來很是筋道。
原名“撅面”,現(xiàn)名“手撕面”。用手撕出來的面勁道爽滑、具有彈性,跟平時用機器或者刀弄出來的截然不同。
椽頭蒸饃是蒲城地區(qū)的一種饅頭,因為蒸出來的樣子酷似“椽頭”,所以叫“椽頭蒸饃”。
舌尖2里面出鏡的陜西面食之一,寬厚的面條,干柴烈火大鐵鍋造就了一碗最實在的絕頂美味。
“陜西八大怪,烙饃像鍋蓋?!边@如鍋蓋一般大的饃,就是陜西著名的鍋盔,在陜西人眼里,鍋盔和辣子是天生的一對。
相傳,踅面是由西漢淮陰侯韓信所創(chuàng),到現(xiàn)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踅面在合陽,在東府,那都是相當有名。
戶縣擺湯面有點像過橋米線,但只是看著像。一碗擺湯面的好壞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湯,越是陳年的越好,黑黑的醬油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吃時,夾一小箸面條,放入湯里擺一擺,然后再吃,故名“擺湯面”
真正的吃貨都應該知道“攪團要好,72攪”,可見攪團是非常費勁的一個美食,力道和火候到了,才能保證絕佳的口感。
據(jù)傳金線油塔是唐代做過丞相的段文昌家中的一位廚娘創(chuàng)制,后來才傳入民間,因為層多絲細,提起來像金線,放下像金塔,所以取名叫金線油塔。
藍田當?shù)胤浅S忻拿朗持?,一般用苦蕎麥做成。有人說只有藍田的水、玉石和鄉(xiāng)黨,才能做成“藍田蕎麥饸饹”。
老鴰(wa)撒(sa),這三個字要拆開來看,“老鴰”本來應該念lao gua,在這里讀成lao wa(讀一聲),意思沒變,就是指烏鴉,撒(sa 讀二聲),其實不是這么寫,應該是左邊一個“月”字旁,右上一個“天”字(就是蠶的上半部),右下一個韭菜的“韭”字(即天字的下面)。
潼關肉夾饃與其他肉夾饃的區(qū)別主要在于燒餅的不同。剛出爐的千層燒餅里邊是一層層的,皮薄松脆,像油酥餅。
烙面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燒一鍋開水,將面盛在碗中,反復用開水澆,陜西人稱之為“泖”。然后調(diào)上佐料,就可以吃啦。
麻食是陜西一種特有的主食,外形酷似棗核,口感筋韌爽滑,是普通家庭調(diào)劑飲食花樣的飯食。
面辣子以前是窮人飯,卻成為了獨特味型的地方特色。過去將家中舍不得丟掉的碎節(jié)粉條、豆腐絲、木耳絲等散碎蔬菜,和面粉一起制成漿糊狀,加入油潑辣子等調(diào)料調(diào)味,將饃泡著吃。
這個柿子餅要說可不是什么時候都能吃到的,因為柿子之后秋冬季有,所以柿子餅就顯得異常的“名貴”了。
要問牛羊肉泡饃有多好吃,簡單地看看歷史記載就明白了: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惟羊羹”的贊美詩句。
流行在寶雞一帶的面食,地方特色十足。削筋面在和面的時候面要揉硬,然后搟厚,切成長短均勻的細條就好了,做好后吃起來非常筋道。
韓城的一大特色面食,操作工序非常麻煩,但是成品十分誘人。
是三原地方名小吃,一個碗里擱了三個疙瘩面團,配料有臊子、辣椒油、酸湯三種,其實也就是三種吃法。這種面也有人叫它“一面三吃”,顧名思義,也就是三種吃法。分別是干攔臊子面、過橋面和辣臊子湯面。
菠菜面的綠,好似晶瑩的翡翠,糅合了肉的“香”和菜的“爽”,將“葷”與“素”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鹵肉菠菜面色澤鮮亮,營養(yǎng)豐富。那翠綠的顏色,全部來自菠菜的汁,是徹徹底底的自然饋贈。
陜西美食博大精深啊!
每個都看得人口水直流,
讓我們一個一個挨著吃??!
置頂微寶雞!
就能收到最新資訊辣!
ps:微信需升級為最新版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