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上有一個詞叫“袪魅”, 指對于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而中國人對于宗教、巫術、神秘主義,似乎天生有一種“媚俗”的文化習慣,這就是迷信的根源。迷信看起來沒有任何存在價值,但是它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是因為它有效滿足了用戶需求。迷信如此滑稽、如此經不起推敲,但是卻有大量的人相信并且持續(xù)地去做,為什么呢?我們的大腦會主動尋求“控制感”,通過制造一些虛假的想象(迷信),來讓我們自己相信“周圍的環(huán)境在我們掌控中,不用害怕?!?nbsp;研究發(fā)現(xiàn):人越是處于焦慮、無助、悲觀的狀態(tài)時,迷信行為就越多,對能夠提供“控制感”的產品需求也就越多。人日常生活中總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憋屈和不滿,這些不滿都需要一定的宣泄途徑,而有些習俗、迷信等,就是為了滿足這種宣泄需求。未知是可怕的,所以我們大腦天生需要了解未知世界,了解事情的原因、結果。而很多迷信行為,能夠滿足這一需求。但是我嚴重不同意作者如下的觀點——隨著科技、商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迷信行為會減少甚至消失。以數(shù)字說話吧:這一百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宗教徒和有神論者,反而越來越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