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源流
太極拳的源流 陳小旺
版主按:陳小旺在其編著的《世傳陳式太極拳》一書中,認為太極拳是陳氏九 世陳王廷所創(chuàng)。
何時、何地、何人首創(chuàng)了太極拳,這是很多人所關注的問題。研究武術的名家唐豪同志,曾于1930至1932年間,三下河南溫 縣陳家溝,調查考證太極拳的起源,歷時數月之久。他查閱了《中州文獻輯》、《溫縣縣志》、《陳氏家乘》、《陳氏太極拳圖 說》及《三三六拳譜》,并拍攝了陳氏太極拳歷代人物遺像、遺物、碑碣,以及陳家溝世代流傳的陳氏太極拳拳照,經考察多方 面歷史資料,證實太極拳的鼻祖是明末清初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字奏庭,約公元1600-1680年)。
陳家溝陳氏第一世陳卜,原籍山西澤州郡(今晉城)。明洪武5年(1372年)遷至河南沁陽縣,隨又搬到位于溫縣城東十華里的常楊 村。隨著陳氏人丁繁衍,常楊村遂改名陳家溝(至今村中陳姓占百分之八、九十)。陳卜精通拳械,歷世相傳,直至清乾隆19年(1754 年),始立《陳氏家乘》,距遷來之時已逾三百八十年。其間人物事跡、缺乏文字記載;有關拳術,也無著述。第九世陳王廷晚年才 開始隱居造拳,但其有關著作,因年代久遠,多遭遺失,現僅存《拳經總歌》和《長短句》辭一首。辭中說,"……蒙恩賜,枉徒 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 由此可見,因當時政局動蕩,他不得志而隱居造拳。
陳王廷文武兼優(yōu),依據祖?zhèn)魅担蓳裰T家拳法精華,結合中醫(yī)經絡學和導引、吐納術,以古代陰陽學說為理論根 據,創(chuàng)編了陳式太極拳。他把武術中的手、眼、身法、步有機地同導引、吐納結合起來,使意識、呼吸和動作三者密切結 合,形成"內外合一"的內功拳,并將中醫(yī)經絡學說的理論融合于拳術中,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會,結合經絡學說之理,創(chuàng)編 成纏繞螺旋運動方式的太極拳套路。其特點是:動作呈弧形,圓活連貫,剛柔相濟,內氣發(fā)于丹田;以腰為軸,輕輕旋轉, 使腰隙(兩腎)左右抽換,旋腰轉脊,纏繞旋轉,帶動周身;上行為旋腕轉膀,下行為旋踝轉膝,達于四梢 (兩手兩足尖端),復歸丹田。這樣能使氣血暢通而起療病保健作用。在練習太極拳時,要求做到"一動無有不動",推手時做 到"觸之則旋轉自如","化即是打,打即是化",使健身和技擊體用兼?zhèn)洹?div style="height:15px;">
陳王廷博采眾長,繼承并創(chuàng)編了太極拳拳械單練、對練套路,其中有太極五路、炮捶一路、長拳一百單八式和刀、 槍、劍、棍、锏、鉤、斧、鐮、叉、耙,以及雙人粘槍、八桿、桿梢對打等。技擊技術方面,首創(chuàng)了推手、雙人粘槍和大 桿對練。推手方法的出現,解決了實習技擊的場地、護具和特制服裝等問題,成為隨時隨地兩人皆可搭手練習的一種競技 運動。理論方面,陳王廷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又吸取明代民間武術精華,創(chuàng)立了太極拳螺旋纏繞、柔中寓剛、避實擊 虛、順應客觀條件變化而變化、以意行氣、勁由內換、不丟不頂、八面支撐、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理論。《拳經總歌》頭 兩句就說"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諸靠"指的是推手八法(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是兩人互靠, 鍛煉反應和提高靈敏素質,逐步達到牽動四兩撥千斤的高深造詣。
自陳王廷始創(chuàng)太極拳以來,世代沿襲,習拳之風蔚然而興,名手輩出,歷久不衰。故陳家溝流傳著"喝喝陳溝水,都會 翹翹腿"和"會不會,金剛大搗碓"的佳話。
太極源流 目錄太極史話 目錄
太極拳是誰創(chuàng)造的太極拳之流派張三豐創(chuàng)太極拳的證據太極拳的源流太極拳近百余年的發(fā)展情況楊式太極拳的起源與發(fā)展陳王廷不是太極拳鼻祖陳家溝不是太極拳的祖庭太極拳起源的爭議太極拳,道家傳一部唐村《李氏家譜》,直指太極拳源頭真脈李道子與太極拳關系考太極拳源流解謎蛇鵲酣戰(zhàn)常山坡,軒轅悟創(chuàng)熊掌拳終南山火龍傳真道張三豐首創(chuàng)內家拳張三豐首創(chuàng)十三勢蔣元龍大難不死,王宗岳后繼有人陳奏庭遇仙得神功,蔣把式感恩傳砲捶砲捶源自蔣把式張真人傳張松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