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臍療配藥大全

1.根據(jù)病情選定方藥。

2.將選定的藥物研細(xì)末,或作散劑用,或用調(diào)和劑調(diào)勻作膏劑用。如為新鮮濕潤藥物,可直接搗如泥,作膏劑用。

3.將患者臍部洗凈擦干,然后將配制好的藥粉或藥膏置入臍中,然后用臍布或紗布墊敷蓋固定。

4.根據(jù)病情,或l-2天換藥二次,或3-5天換藥1次。

舉例:取食鹽適量炒熱,用棉布包裹,敷臍,并輕緩揉動,對小孩及婦女腹痛有非常明顯的療效。

禁忌證

本法無絕對禁忌證,但敷臍的藥物一定要與疾病相符合。

注意事項

1.明確疾病,辨證施治,正確選用和配制敷臍藥物。

2.敷臍后如局部有皮疹癢痛,應(yīng)暫停3-5天;如出現(xiàn)局部潰瘍,應(yīng)停止敷臍,改用其他療法。

3.敷臍療法主要靠局部吸收產(chǎn)生治療作用,治療效果較慢,對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免疫疾病的調(diào)節(jié)則更慢, 需治療一段方可產(chǎn)生治療效果,早期更換治療方案是不科學(xué)的。

4.此法對有些病收效較慢,可配合藥物內(nèi)服、針灸、推拿等療法同時治療,以提高療效。

臍療

細(xì)菌性痢疾

1方

藥物苦參8克

制法烘干,研為細(xì)末,用溫開水調(diào)成糊狀或制成餅。

用法敷臍上,蓋以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2方

藥物大蒜適量

制法搗爛成泥狀。

用法治泄瀉暴痢或小兒下痢,貼臍上,或貼兩足心。

3方

藥物艾絨適量

制法制成艾柱。

用法灸臍中稍稍二三百壯,治一切痢。

4方

藥物吳茱萸適量

制法研末。

用法敷臍,治寒痢。

急性腸炎

1方

藥物傷濕止痛膏

制法剪成1.5×1.5(厘米)大。

用法將選穴處皮膚以酒精洗凈擦干后貼上藥膏。貼穴:神闕、天樞、氣海、大腸俞、足三里,合并急性胃炎可加貼中脘,藥膏保留兩天以后取掉。皮膚對藥膏過敏者不宜用。

2方

藥物蔥白、生姜、食鹽各適量

制法切碎或搗爛,炒熱。

用法敷臍。用于急性胃腸炎。

內(nèi)科病癥

感冒

1方

藥物蔥白30克,生姜30克,食鹽6克,白酒適量。

制法共搗爛如泥

用法紗布包敷臍上,熱水袋熨之至汗出。時間不少于30分鐘。用于風(fēng)寒感冒。再蓋被子,喝熱水,取微汗。

2方

藥物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片適量

制法研細(xì)末,水調(diào)或姜汁調(diào)膏。

用法敷臍,膠布固定。用于風(fēng)熱感冒。

3方

藥物蔥白30克,連翹15克

制法共搗爛。

用法用紗布包好敷臍上,等到將要出汗時,急喝白開水一杯,以加速出汗。用于風(fēng)熱感冒。

中暑

1方

藥物仁丹15克

制法研粉,溫水調(diào)糊。

用法填臍內(nèi),外用膠布固定。用于中暑。

2方

藥物食鹽、艾絨各適量

制法食鹽研細(xì)末,艾絨做成艾柱。

用法將食鹽填滿臍部,上置艾柱灸之。用于中暑汗出脈絕者,在急救時應(yīng)用。

支氣管炎

1方

藥物防風(fēng)、黃芪、肉桂各等分

制法共研細(xì)末備用

用法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闕穴,趁濕撒藥粉0.5克于穴位上,外貼膠布44(厘米)固定,膠布過敏者改用面紗外貼,繃帶固定。每隔3天換藥1次,5~7次為一療程,可連續(xù)用2~4療程。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的預(yù)防和治療,孕婦慎用。

2方

藥物五倍子、五味子或米殼適量。

制法蜜或生姜汁調(diào)糝膏。

用法貼臍,用于久嗽不止。

支氣管哮喘

1方(拔火罐法)

用法于臍部拔火罐,每次10~30分鐘,以臍部輕度充血為度,1~3天1次。

2方

藥物麻黃、杏仁、甘草各等分蔥白頭3根

制法前3味藥碾成細(xì)末,同蔥白頭共搗爛如泥。

用法敷貼臍孔,蓋上不透水的油紙或塑料薄膜,膠布固定,半天取下,下午再敷,1天2次。用于因風(fēng)寒、飲食等外因引起的哮喘。

肺炎

1方

藥物蔥白、艾葉各6克

用法共搗爛,包臍眼。另取一份,在虎口上刺出微血后將藥包上,燒退即去藥。用于小兒肺炎。

2方

藥物白毛夏枯草、青蒿各31克

制法共搗爛。

用法包臍眼,熱退后去藥。用于小兒肺炎。

嘔吐

1方

藥物吳茱萸適量

制法烘干,研為細(xì)末,用醋調(diào)成膏。

用法敷神闕穴。

2方

藥物大黃、丁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混合粉碎為末,過篩,撒布于一張黑膏藥中間。

用法敷神闕穴,1日1換。用于胃中有熱,食后即嘔吐者。

3方

藥物生姜、半夏各適量

制法半夏研細(xì)末,與生姜共搗爛,或半夏末用生姜汁調(diào)成膏。

用法敷臍。用于寒性嘔吐。

4方

藥物吳萸、姜半夏各30克

用法研末,每用適量,姜汁調(diào)膏貼臍,膠布固定,1日1換。尤宜內(nèi)耳眩暈引起的嘔吐。

呃逆(膈肌痙攣)(三味止呃散)

藥物芒硝、朱砂、胡椒各適量

制法共研細(xì)末,分裝備用。

用法外敷于肚臍。

胃痛

1方

藥物艾葉適量

制法揉碎成艾絨,連同碎末,用酒炒熱。

用法紗布包裹,敷神闕穴,直至痛緩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妙)。用于胃痛偏寒者。

2方

藥物仙人掌適量

制法去刺搗爛,紗布包裹。

用法敷神闕穴,膠布固定。適用于熱性胃痛。

胃下垂

1方

藥物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

制法共搗爛如泥狀。

用法敷神闕穴,紗布包裹,每天早、中、晚各熱熨1次,每四天換藥1次。孕婦和吐血者忌用。

2方(艾灸神闕法)

藥物艾條1支,生姜1片

制法將生姜片上插數(shù)孔。

用法 用艾條懸起灸之。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最好與每天上午9時左右灸之。

鼓脹

1方(蔥白合劑)

藥物新鮮蔥白10根,芒硝10克。

制法共搗成泥。

用法敷神闕穴,上蓋塑料薄膜及紗布,用橡皮膏固定。1日1次。敷藥前宜先用酒精棉球擦凈臍部污垢,,以利藥物吸收;

天冷時宜將蔥白合劑加溫后再敷。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腹水。

2方

藥物吳茱萸15克

制法研末,炒熱。

用法敷肚臍。

3方

藥物芒硝60克,大蔥120克(連根帶葉用,不可用水洗)

制法共搗爛如泥狀,用紗布包好,放鍋內(nèi)慢火烘熱。

用法敷于臍下將肚臍蓋住,再溫熨上面覺腹內(nèi)氣轉(zhuǎn)動為度。用后鼓脹松,腹痛止,大小便通利為有效,如未見效,可繼續(xù)用。用于腹脹如鼓,內(nèi)有積水,大小便不通。

4方

藥物皮硝60克,肉桂6克

制法肉桂研成粉,與皮硝和勻。

用法敷臍。對減少肝硬化腹水有一定效果。

腹痛

1方

藥物蓽菝

制法研細(xì)末,酒水各半煎干,搓成餅數(shù)個。

用法外敷神闕穴。用于虛寒性腹痛。

2方

藥物白芷60克,小麥面15克

制法白芷研為細(xì)末,過篩;和白面調(diào)均勻,用醋調(diào)成膏,紗布包裹。

用法敷神闕穴。用于繞臍腹絞痛。

3方

藥物艾絨、生食鹽各適量

制法把艾絨與食鹽炒透熱。

用法填滿臍眼,外加紗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一切風(fēng)寒所致的腹中冷疼等癥。

4方

藥物風(fēng)油精

用法將風(fēng)油精數(shù)滴滴入肚臍眼,外用傷濕止痛膏或膠布固定。用于受涼飲冷引起的寒性腹痛及胃痛,效果極佳。

腹脹

1方(厚積散)

藥物厚樸、枳殼各1克

制法研為細(xì)末(或用姜汁、黃酒調(diào))

用法敷臍,每周換藥1次。用于各種腹脹。

備注肝胃不和者加香附0.5克,脾胃虛寒者加用生姜汁調(diào)膏;寒邪腹脹加用生姜汁、蔥汁調(diào)膏;郁證腹脹加柴胡0.5克;痰飲腹脹加香附、半夏、茯苓各0.5克,生姜汁調(diào)膏。

2方

藥物芒硝10~20克,小茴香1.5~3克

制法共研為細(xì)末,過篩,紗布包裹。

用法敷神闕穴,膠布固定。待大腸通便,腹脹即減或消失。

3方

藥物枳實30克,厚樸30克,生大黃10克,芒硝10克,冰片10克

制法研細(xì)末

用法姜汁或酒調(diào)膏貼臍。另:蒸臍法、臍療袋。

腹瀉

1方(傷濕止痛膏貼臍法)

藥物傷濕止痛膏1貼(或用麝香虎骨膏)

用法貼臍部,12~24小時更換1次。用于腹瀉。

2方

藥物白胡椒5克,五倍子10克。

用法研末,白酒或姜汁調(diào)膏,二日一換。

3方(久瀉膏)

生黃芪、炒白術(shù)、補骨脂、五倍子、烏梅肉各30克,木香、黃連、肉桂、米殼、冰片各10克。

用法研末,姜汁調(diào)膏貼臍。用于慢性腹瀉(過敏性結(jié)腸炎屬脾虛者尤宜)。

4方(針臍中四邊穴法)

用法臍中四邊穴即臍之上下左右各開1寸處,共4穴,患者平臥,選用28號或30號針,以四穴上下左右為序進針,成人一般針3~5分深,小兒針2~3分深,不留針。急性泄瀉每日針1次,慢性泄瀉隔日1次。

5方(腎瀉散)

藥物吳茱萸、補骨脂、五味子、生硫磺各30克,帶根須蔥白10根

制法蔥白切碎,余藥共為粗末。

用法將上藥放鐵鍋內(nèi),加黃酒適量,紗布包裹,熱熨神闕穴,每次30分鐘,每日1~2次,1劑藥可用3天。

用于五更瀉屬脾腎陽虛者。

便秘

1方

藥物肉蓯蓉適量

制法制成粗末,炒熱,布包。

用法敷臍。用于虛秘。

2方

藥物杏仁 蔥白 鹽各適量

制法研成膏狀。

用法涂臍上,并涂手心。用于大便不通。

3方

藥物芒硝60克,川大黃30克,枳實20克,厚樸20克,牙皂角20克,冰片10克

制法研細(xì)末。

用法A.蜜調(diào)膏貼臍,膠布固定,二日一換。B.蒸臍法(熏臍法),每周1~2次。C.制成臍療袋,1~2個月?lián)Q藥1次。

4方

藥物大戟3克,大棗3~5個

制法大戟研為細(xì)末,大棗煮熟,去皮核,共搗成膏,紗布包裹。

用法敷神闕穴,外用膠布固定。用于冷秘。

5方

藥物皮硝6克,皂角1.5克

制法 將皮硝用水化開,入皂角碎末共搗爛成餅狀。

用法敷臍。用于熱秘。

黃疸

1方

藥物砂仁30克,白糖50克,明礬10克,鯽魚1條

制法共搗爛成泥狀。

用法敷神闕穴,并敷至陽穴。

2方

藥物干姜 白芥子各適量

制法共研細(xì)末

用法敷臍,以口中有辣味去之。用于陰黃。

脾腫大

1方(皮巴膏)

藥物皮硝6克,生梔子、巴豆、杏仁 蔥根各7個,獨頭蒜1個,白面1撮,白酒1盅

制法共搗爛,調(diào)勻,加酵母適量,涂紗布上。

用法敷臍中,固定,1晝夜取下,1周后再敷。一般敷3~5次。

水腫

1方

藥物大蒜適量

制法搗爛。

用法敷臍部則消。用于下焦水氣。

2方

藥物甘遂、甘草各31克

制法將甘遂研末,水調(diào)。

用法涂臍部。另用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劑。用于水腫。

3方(理中散加味)

藥物黨參、白術(shù)、干姜、炙甘草、硫黃 白礬各等分

制法烘干,研為細(xì)末,過篩;取藥粉適量,開水調(diào)成膏,紗布包裹。

用法敷神闕穴,再覆蓋塑料薄膜、紗布,膠布固定。適用于皮腎陽虛型水腫。

大小便不通

1方

藥物蔥白適量

制法和飯,搗成餅狀。

用法敷于臍中。用于大小便不通。

2方

藥物食鹽適量

制法放鍋內(nèi)炒熱,分裝在兩個布袋內(nèi)。

用法輪換敷臍部,冷則再炒再熨,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鐘,連熨2~3日。用于大小便不通。

癃閉(尿潴留)

1方(古通關(guān)法)

藥物白礬、食鹽各5克。

制法研末。

用法先用牛皮紙圈成筒狀(高3~5cm),放肚臍上,將藥填入,用冷水滴入藥中,覺冷透腹內(nèi),小便即通。

2方

藥物麝香1克,蔥白10根。

制法將蔥白切碎搗爛如泥狀。

用法先將麝香放臍內(nèi),再敷上蔥白,再加艾灸或熱敷效果更好。

3方

藥物鮮青蒿250克

制法搗爛(注意勿讓汁水流掉)。

用法旋即敷于臍部,外蓋25*30cm薄膜,膠布固定,一般多在1小時內(nèi)排尿。

4方

藥物肉桂、車前子各適量

制法共為細(xì)末。

用法敷臍中。用于小便不通屬寒者。

5方

藥物大蒜1枚,山梔8個

制法共搗爛。

用法敷臍上。用于外傷后尿潴留。

6方

藥物蔥白半斤

制法切碎,炒熱,布包。

用法熨臍部。用于產(chǎn)后或妊娠合并尿潴留者。

腎炎

1方

藥物生姜2片,大蒜3瓣,青蔥3支

制法同搗爛,溫?zé)帷?/p>

用法敷臍上,1晝夜敷3次。用于腎炎,可使小便通暢。

2方

藥物甘草 甘遂各等分

制法研細(xì)末,用凡士林調(diào)勻。

用法貼于肚臍上。用于慢性腎炎,可利水消腫。

尿路感染

1方

藥物蔥白(帶須,去土,勿洗)5根,萹蓄3克,大黃2克,木通2克,瞿麥6克

制法共搗爛如膏,備用。

用法取藥膏如棗大一塊,放于臍上,上蓋紗布,再用膠布固定,1日1換。用于尿路感染。

2方

藥物白酒、明礬各適量

制法選透明的明礬1塊,放在酒杯里研磨5分鐘。

用法用時以手指蘸礬酒,在患者臍部研約15分鐘,用于尿道炎小便不利,使用30多年有效。

泌尿系結(jié)石

1方

藥物大蔥白1斤,食鹽少許

制法混合搗融,紗布包裹。

用法敷神闕穴,并敷小腸俞、膀胱俞穴。

2方

藥物滑石、硝石、生乳香、琥珀、小茴香各30克,冰片15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瓶儲備用。

用法每用3克,溫開水調(diào)成稠膏狀,外敷臍部,麝香壯骨膏固定,上加艾條懸灸30分鐘,每日1次,2天換藥1次。

淋證

1方(隔鹽灸臍法)

用法 以細(xì)鹽填臍中,以艾柱或艾條灸之。

2方

藥物獨蒜1枚,山梔子7枚,鹽少許

制法3物共搗如泥。

用法貼臍上。用于血淋。

小便頻數(shù)

1方

藥物肉桂6克,丁香6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用黃酒調(diào)為糊狀。

用法貼臍部,每日換藥1次。用于寒性小便頻數(shù)。

2方

藥物益智仁、炮姜、炙甘草、肉桂各30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貯瓶內(nèi)備用。

用法每用5克,加蔥白(帶根須)1段,共搗成餅狀,敷臍部,上用熱水袋熱敷30~60分鐘,24小時換藥1次。用于小便頻數(shù)。

小便失禁

1方

藥物附子、干姜、赤石脂各適量

制法共研細(xì)末,調(diào)成膏狀。

用法涂貼臍部。用于膀胱虛,小便不禁。

2方

藥物五味子、枳殼、肉桂、附子各30克

制法研細(xì)末,瓶貯備用。

用法每用3克,津唾調(diào)膏,敷臍,麝香壯骨膏固定,上加艾條懸灸30分鐘,每日1次,24~48小時換藥1次。用于小便失禁。

遺尿

1方(艾柱灸神闕法)

用法先用凡士林涂臍中,再用麻紙蓋于穴上,紙中央(即穴中央)放二分后的小顆粒青鹽,然后用壓舌板壓平放置大艾柱灸之(艾柱下闊3~5公分,高5分,呈圓錐形)。

2方

藥物五倍子適量

制法研為細(xì)末,用開水調(diào)成膏。

用法敷神闕穴。

3方

藥物煅龍骨適量

制法研為細(xì)末,醋調(diào)成膏。

用法敷臍。

遺精

1方(龍倍散)

藥物煅龍骨、五倍子各適量

制法共研為細(xì)末。

用法取適量藥末水調(diào)涂滿臍眼,上面加膚疾寧膏覆蓋,2天換藥1次。適用于無夢遺精。

2方

藥物五倍子10克,白芷5克

制法共烘脆研為極細(xì)粉末,用醋及水各等分調(diào)成面團狀。

用法臨睡前敷肚臍,外用消毒紗布蓋以橡皮膏固定,1日1換,連敷3-5日。用于遺精。

陽痿

1方

藥物小茴香、炮姜各5克

制法研末,加食鹽少許,用少許人乳汁(或用蜂蜜或雞血代)調(diào)和。

用法敷肚臍,外用膠布貼緊,5~7天換藥1次。

2方(按揉肚臍法)

用法取仰臥位,臨睡前讓患者用食指按壓肚臍5分鐘,每晚1次,1個月為1療程。

3方

藥物白蒺藜30克、細(xì)辛30克、生硫磺30克、吳茱萸15克、穿山甲10克、制馬錢子10克、冰片5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備用。

用法每用3克津調(diào)敷臍,并敷曲骨穴,膠布固定,2日1換,上用熱水袋熨之。

早泄

1方(蜂白散)

藥物露蜂房、白芷各10克

制法烘干發(fā)脆,共研細(xì)末,醋調(diào)成面團狀。

用法臨睡前敷肚臍上,外用紗布蓋上,橡皮膏固定,1~2日1次,連續(xù)3~5次。

2方(振陽散)

藥物人參60 克,鹿茸60克,當(dāng)歸300克,巴戟天600克,附子600克,肉桂600克,公丁香300克,仙靈脾600克 肉蓯蓉600克,娛蚣150克,麝香14克

制法先將磨香研末分放待用,再將余藥混合研末備用。

用法操作時囑患者仰臥位,臍部神闕穴用75%酒精常規(guī)消毒后,以溫開水調(diào)面粉成面圈狀(周長12cm,直徑3cm),將面圈繞臍1周,后將麝香末約0.02克納人臍中,再取上藥末填滿臍孔(5-8克),用艾炷(艾炷底盤直徑與面圈內(nèi)徑相同,約1.2 cm,高約1.5cm)施灸20壯。每次艾灸2小時,灸后膠布固封臍中藥末2天。3天治療1次,30天(10次)為一療程。

腰痛

1方(隔姜灸臍法)

用法于神闕穴上,放一穿孔的鮮姜片,然后放置黃豆大小艾柱灸之,連續(xù)50~90壯,隔日1次。用于急性腰痛。

2方

藥物生姜500克(搗取汁),水膠30克

制法共煎成膏,厚紙攤。

用法貼臍眼,甚效。

高血壓病

1方

(臍療粉)

藥物吳茱萸 川芎各等分

制法混合研為細(xì)面,密貯備用。

用法將神闕穴用酒精棉球擦干凈,取藥粉5~10克納入臍中,上蓋用麝香壯骨膏固定,3天換敷1次,1月為1療程。

自汗、盜汗

1方

藥物五倍子適量

制法研為細(xì)末,或用水調(diào)成膏狀。

用法敷臍中,1次用藥2~5克,1~2日一換。用于自汗、盜汗。

2方

藥物五倍子2份,五味子1份

制法共研細(xì)末

用法取末10克,溫開水調(diào)成小餅狀,外敷臍窩部,用布包好固定,連敷3~4次。用于虛汗癥。

3方

藥物煅龍牡、五倍子各10克,朱砂2克

用法研末,醋調(diào)貼臍。

痹癥

1方(隔鹽灸臍法)

用法在肚臍上鋪鹽使平,約如鋼板厚,用似黃豆大小艾柱,視患者壯弱與病情輕重,酌灸5~30壯不等,或更多些。也可用艾條薰灸10~30分鐘,但療效較差,可隔日一薰,或每日薰灸1次,灸后皮膚若起水泡,可用消毒針頭刺破放水,外涂龍膽紫,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感染。

2方(針臍周三穴法)

用法選天樞(雙)、陰交、水分穴,簡稱臍周三穴。毫針刺,平調(diào)法提插捻轉(zhuǎn)。天樞穴要求針感放射至腹股溝,陰交穴放射至陰器,水分穴放散到胃脘和臍下,留針15分鐘,每日或隔日針1次,6次為1療程,連續(xù)3療程。

高熱

1方

藥物五倍子、首烏、白礬各3克

制法共為末。

用法包臍眼。

2方

藥物黃連、牛黃各適量

制法研細(xì)末,調(diào)濕。

用法敷臍。用于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熱,有較好的退熱效果。

內(nèi)科雜癥

1方(治結(jié)胸灸法)

藥物巴豆14枚,黃連(和皮用)7寸

制法搗細(xì),用津唾和成膏。

用法填入臍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聲,其病去矣。不拘壯數(shù),度去為度,才灸了,便以溫湯浸手帕拭之,恐生瘡也。

治陰毒傷寒,關(guān)格不通,腹脹喘促,四肢厥冷,亦依此灸之,氣通可治。

2方(隔鹽灸神闕法)

藥物食鹽 艾絨各適量

制法食鹽研細(xì)末,艾絨制成艾柱。

用法將鹽填滿臍部,上置艾柱灸之。用于傷寒陰證。

3方(四溫散)

藥物上桂、細(xì)辛、干姜、公丁香

制法研細(xì)末。

用法置滿臍眼,上蓋姜片,艾柱灸之。用于少陰傷寒。

4方

藥物蔥白適量

制法炒熱

用法熨臍。用于脫陽危癥(大吐大瀉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與女子交后,小腹腎痛,外腎搐縮,冷汗出厥逆)。

婦產(chǎn)科病癥

月經(jīng)不調(diào)

1方(調(diào)經(jīng)糊)

藥物乳香、沒藥、白芍、川牛膝、丹參、山楂、廣木香、紅花各15克,冰片18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以姜汁或黃酒適量調(diào)成糊。

用法分貼神闕、子宮穴,外用紗布、膠布固定,2日一換。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前腹痛者,療效滿意。

2方(活血調(diào)經(jīng)散)

藥物桃仁、紅花、當(dāng)歸、香附、肉桂 白芍 吳茱萸 小茴香 郁金 枳殼 烏藥 五靈脂 蠶砂 蒲黃 熟地各等分

制法研細(xì)末,酒調(diào)成膏狀。

用法敷臍,外蓋紗布,膠布固定,2日一換。用于月經(jīng)過少。

3方

藥物黨參10克,白術(shù)7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硫黃25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備用。

用法將肚臍用溫毛巾擦凈,取藥粉200毫克填臍內(nèi),復(fù)蓋一軟紙片,再加棉花,外用白膠布固封,5天換藥1次。用于月經(jīng)過多屬脾腎陽虛者。

痛經(jīng)

1方

藥物冠心蘇合丸或蘇合香丸

制法研細(xì),加適量醋調(diào)成稠糊狀。

用法取適量敷于臍部,然后用傷濕止痛膏固定,加灸效果更好。

2方

藥物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20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用白酒適量,炒熱。

用法乘熱(以不燙皮膚為度)敷于臍部,然后用膠布固定,每月行經(jīng)前敷3日即效。用于寒凝氣滯之痛經(jīng)。

3方(乳沒散)

藥物乳香、沒藥各等分

制法研細(xì)末,水調(diào)為藥餅。

用法貼臍,膠布固定。用于痛經(jīng)。

4方

藥物生鹽半斤,白酒適量

制法將生鹽放鍋內(nèi)炒熱,入白酒和勻,再炒片刻,用布包好。

用法乘熱熨于肚臍、小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分鐘,連熨數(shù)日,以愈為度。用于氣血淤滯型痛經(jīng)

5方

藥物食鹽、蔥白、生姜各適量

制法共搗爛,炒熱。

用法熨臍部。

閉經(jīng)

(通經(jīng)散)

藥物五靈脂、生蒲黃各30克,桃仁、大黃、生乳香、生沒藥各15克,麝香少許

制法除麝香外,余藥共研細(xì)末,貯裝備用。

用法麝香先放臍內(nèi),用面粉水調(diào)圍臍一周,上置生姜或槐樹白皮一塊,用艾柱灸之,1歲1壯,1~3日1次。

不孕癥

藥物:五靈脂、白芷各250克,川椒、熟附子各100克,食鹽50克,冰片10克

制法:除冰片另研外,余藥共研細(xì)末,密儲備用。

用法:用時取面粉適量,誰調(diào)成條狀,圈于臍周,先放少許冰片于神闕穴內(nèi),再放入余藥,以填滿為度,上隔生姜薄片一塊,以大艾炷灸之,隨年壯,每日1次。用于宮寒不孕。

崩漏

藥物益智仁,沙苑子各20克,焦艾葉30克

制法前兩味烘干,研為細(xì)末,過篩,取藥末適量,用艾葉濃煎汁,熬調(diào)成膏。

用法敷臍部,紗布包裹,膠布固定,1日換藥一次,直至血止。

帶下

1方

藥物食鹽、艾葉各適量

制法共炒熱,布包。

用法乘熱熨臍部,用于白帶。

2方

藥物芡實30克,桑螵蛸30克,白芷20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用米醋調(diào)成糊狀。

用法取適量敷于臍部,膠布固定,每日更換1次,連用5~7天。用于腎氣不足而致的帶下。

3方

藥物黨參12克,炒白術(shù)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3克,炮附子10克,補骨脂12克

制法研細(xì)末,貯備。

用法取適量敷臍,膠布固定,5天換藥一次。用于脾腎虛弱之帶下病。

子宮脫垂

1方

藥物蓖麻仁10克

制法醋炒研細(xì),以等量熱飯搗和成餅狀。

用法敷臍部布帶固定,每日敷1次,以子宮復(fù)位,療效鞏固為度。

2方

藥物杜仲30克,枳殼30克,蓖麻子30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醋調(diào)糊狀。

用法取適量敷臍部,每日一換,連用5~7天。用于腎虛失固、胞宮失系所致的子宮脫垂。

外科病癥

急性乳腺炎

藥物蒲公英、野菊花各適量

制法搗碎。

用法敷臍部。用于急性乳腺炎。

乳腺增生病

(乳臍散)

藥物 蒲公英、木香、當(dāng)歸、白芷、薄荷、梔子各30克,地丁、瓜蔞、黃芪、郁金各18克,麝香4克

制法將上藥研末,備用。

用法每次用藥前,用75%酒精消毒臍部,待晾干后把乳臍散0.4克傾于臍部,隨后用干棉球輕壓散劑上按摩片刻,即用4×4厘米大小的普通醫(yī)用膠布密封緊貼臍上,每3天換藥1次,8次為一療程,一般治療3個療程。

備注早孕、功血或不明原因月經(jīng)過多者忌用。

腸梗阻

1方

藥物麝香1克

用法放臍內(nèi),膠布或麝香壯骨膏固定,再加艾條灸之。

2方

藥物丁香30~60克

制法研成細(xì)末,加75%酒精調(diào)和,對酒精過敏者,可用開水調(diào)和。

用法敷于臍及臍周,直徑約6~8厘米,紗布用塑料薄膜覆蓋,周圍膠布固定,以減少酒精揮發(fā),對膠布過敏者可用繃帶固定。用于麻痹型腸梗阻

3方

藥物大蔥、胡椒、枯礬

制法共搗爛。

用法熱敷臍腹部。用于單純性腸梗阻。

前列腺肥大

1方

藥物大蔥白5個,白礬9克

制法將白礬研為細(xì)末,再混入蔥白,搗成糊狀。

用法用1塊2寸方形塑料薄膜,將藥全部撒在膜上,敷于肚臍。

2方

藥物蔥白10根

制法搗爛,分為3等份,鍋內(nèi)加熱。

用法交替熨臍。用于前列腺肥大小便困難。

慢性前列腺炎

(貼臍散)

藥物麝香0.15克,白胡椒7粒

制法白胡椒研成細(xì)粉,瓶裝密封備用。

用法臍部溫水擦凈,先將麝香粉倒入,再放入胡椒粉,上蓋一張圓白紙(以蓋住肚臍為度),外用膠布固定,每隔7~10天換藥1次,10次為一療程。每療程間休息5~7天,連用6個療程。

腸癰(急性闌尾炎)

(灸臍四邊穴法)

藥物艾絨適量

制法制成艾柱。

用法離臍上下左右各半寸放艾柱灸之,以腹痛減輕或消失為度,連用數(shù)次。

術(shù)后腹脹

1方

藥物萊菔子(去殼)1勺、麝香回陽膏1張

用法將麝香回陽膏放入溫開水中浸泡1分鐘,然后取出捏成薄片,再將萊菔子放入膏藥中心,敷貼于神闕穴處。一般2小時取效。

2方(桂萸膏)

藥物肉桂、吳萸各10克

用法研細(xì)末,將凡士林加熱調(diào)藥成膏狀。取藥膏適量涂于紗布中央(約2cm見方),稍烘熱后對準(zhǔn)臍部貼敷,一般術(shù)畢即貼,24小時換藥1次。平均23小時排氣;對照組平均41小時排氣;平均提前18小時。

其他病癥

蕁麻疹

(神闕穴拔火罐法)

用法(1)法:患者仰臥,將酒精棉球著火迅速投入罐內(nèi),隨即取出,乘勢將罐扣在臍部(神闕穴),待3~5分鐘后將火罐取下。連續(xù)拔罐3次為1次,1日1次,3次為1療程。

(2)法:準(zhǔn)備玻璃罐頭瓶1個以及大于臍眼的塑料瓶蓋1個,酒精棉球若干。治療時用1枚大頭針扎入塑料蓋,將酒精棉球插到大頭針尖上點燃,立即將玻璃瓶罩在上面,待吸力不緊后取下,連續(xù)拔3次。每日1次,3天為1療程。

口瘡

藥物細(xì)辛;或吳茱萸

制法烘干,研為細(xì)末,用甘油或陳醋調(diào)成膏。

用法敷神闕穴,外用膠布固定。

養(yǎng)生保健方

彭祖接命丹

功用暖丹田,助兩腎,添腦髓,卻病久固,返老還童,延年益壽

藥物大附子1個(重約69或48克),甘草60克,甘遂60克,麝香0.9克,燒酒2斤。

制法先將大附子切成薄片,用紗布包裹,再將甘草、甘遂共捶碎。然后將上3味藥放入燒酒中共浸半日,用文武火煮,以酒干為度,旋即取起附子待用,并把甘草、甘遂去掉不用。最后把附子片與麝香共捶千下至極融爛程度,做成2個藥丸,陰干,備用。

用法臨用時取一個藥丸填臍內(nèi),7天換藥1次

太乙真人熏臍法

功用補諸虛百損,益壽延年。通治勞傷失血,及陰虛遺精、白濁、陽痿、精神倦怠、痰火、婦女赤白帶、子宮冷等

藥物麝香、龍骨、虎骨、蛇骨、附子、木香、丁香、乳香、沒藥、雄黃、朱砂、靈脂、夜明砂、胡椒、小茴香、青鹽、兩頭尖各等份

制法上藥除麝香另研外,余藥共研細(xì)末。

用法以麝填臍眼,蕎麥面圈臍外,填藥蓋槐皮,艾灸之,汗出病已。慎風(fēng)寒,戒油膩、生冷、酒色等。如畏灸者,可加艾和藥裝袋鋪腹上,熨斗熨之,逼藥氣入肚,但令溫暖即止亦效。

車前子系車前科草本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成熟種子。全草都供藥甩。

車前具有五大功效特點:1.有明顯的祛疾止咳效用;2.有滲濕止瀉作用;3.有清熱利水通淋之效;4.能清肝明目;5.有消炎解毒之力。此外,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所以其臨床應(yīng)用較廣,不僅能治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疾病,還能冶療婦、兒、外、五官等科的疾病。將車前子磨成粉(利用一臺家用多功能研磨機即可完成),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和早晨起床后各沖服1杯,每次用一匙車前子粉即可。

【性味歸經(jīng)】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用法用量】 9~15g,入煎劑宜包煎。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

【備注】用于濕熱下注、小便淋瀝澀痛等癥,常與木通、滑石等配伍應(yīng)用。對于水腫、小便不利等癥,也具有顯著功效,為臨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實癥;如腎虛水腫,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治濕熱泄瀉,癥情輕者,可以單味使用,較重者可配茯苓、豬苓、澤瀉、苡仁等同用。用于目赤腫痛或眼目昏花,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者,可與菊花、決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腎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風(fēng)流淚,可與熟地、菟絲子等同用。用于肺熱咳嗽較宜,可與杏仁、桔梗、蘇子等化痰止咳藥同用。

小兒高熱

1方

藥物蔥白200克,石膏粉30克

制法蔥白去根洗凈搗爛成泥,加入石膏和勻。

用法外敷神闕穴,上蓋消毒紗布,每日2次;待厥回后再以清熱解毒藥內(nèi)服。用于小兒肺炎、麻疹肺炎所致的高熱喘息,四肢厥逆。

2方

藥物生石膏12克,銀花9克,板蘭根9克,鮮西瓜皮15克

制法將上藥共搗爛如泥,拌勻。

用法填于患者肚臍上,每日換藥2~3次,連續(xù)填臍2~3日。

小兒感冒

1方

藥物杏仁、桃仁、白前、前胡各5克,薄荷、牛蒡子、冰片各3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用蜜或白開水調(diào)膏。

用法每次用3克,紗布包裹,外敷神闕穴,麝香壯骨膏固定,24小時換藥1次。用于小兒感冒后咳嗽。

2方

藥物蔥白12克,連翹9克

制法將上二味藥共搗爛如泥。

用法填于患者臍部,每日換藥2次,連用數(shù)日,以愈為度。

小兒哮喘

1方

藥物麻黃、杏仁、甘草各等份,蔥白頭3根

制法前3味碾成細(xì)末,入蔥白頭搗爛如泥。

用法敷貼臍孔,上蓋油紙或塑料薄膜,膠布固定,半天取下,下午再敷,1日2次。用于風(fēng)寒、飲食等外因所致的喘急。如感冒、流感初起發(fā)熱時,本法亦有退燒作用。

2方(灸臍下一指處法)

用法小兒氣喘如風(fēng),潮熱火蒸,因飲食受風(fēng)嗆乳,離臍下一指用艾火三炷即安。

小兒積滯

藥物生梔子9克

制法研細(xì)末,加飛面少許,雞蛋白調(diào)成3個餅。

用法分敷在臍部及兩足心。用于食積。

小兒腹瀉

1方

藥物艾條一根

用法對準(zhǔn)臍中,距離3~5厘米,可用手放于臍周測試溫度,注意勿燙傷皮膚,溫和灸5~10分鐘(或以局部發(fā)紅為度),每日1~3次。

2方(止瀉散)(丁桂散)

藥物肉桂、白大川、干姜各30克;或丁香、肉桂各等量

制法研細(xì)末,備用。

用法每用3~5克,用藿香正氣水或生姜汁調(diào)成厚糊狀,放肚臍上,用傷濕止痛膏封蓋,用于小兒腹瀉。

3方(桂術(shù)散)

藥物肉桂、白術(shù)各等量

制法研細(xì)末,備用。

用法用唾液調(diào)和,封臍,24小時換藥1次;同時可配合艾灸足三里。用于脾虛泄瀉。

4方

藥物芒硝20克

制法研細(xì)末。

用法 敷臍,紗布固定,每日2次,3日為一療程;夾有寒濕者加丁桂散3克,夾有濕熱者加三黃粉5克。用于傷食泄瀉。

5方

藥物云南白藥1克

制法用60~70%酒精調(diào)成糊狀。

用法 敷于臍窩并用風(fēng)濕膏或麝香虎骨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3~4天為1療程。用于嬰幼兒秋冬季腹瀉。

6方

藥物蒼術(shù)15克,吳茱萸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

制法研細(xì)末,備用。

用法 取適量用香油調(diào)成糊狀,攤敷臍部,紗布或膠布固定,24小時換藥1次。用于嬰幼兒腹瀉。

藥物馬齒莧適量

制法搗爛。

用法 敷臍,用于小兒熱瀉。

小兒腹脹

1方

藥物火硝3克

制法研細(xì)末。

用法用膏藥1張貼臍部,或用布袋放火硝固定腹部,體弱者禁用。用于小兒腹脹。

2方

藥物赤小豆、白蘞、豆豉各9克

制法共研成細(xì)末,用于小腹脹。

用法敷臍上。用于小兒腹脹。

小兒腹痛

1方

藥物生蔥頭250克

制法搗爛,炒熟。

用法敷肚臍處。用于小兒虛寒性腹痛。

2方

藥物艾葉30克,白酒適量

制法將艾葉制成艾絨,用白酒濕潤,制成餅狀。

用法貼于臍部,每日1~2次。

小兒便秘

藥物大黃粉10克

制法用適量的酒調(diào)成糊狀。

用法涂于臍部,用紗布覆蓋固定,再用熱水袋熱敷10分鐘,每日1次。用于小兒乳食積滯之便秘。

小兒遺尿

藥物黑胡椒適量

制法研成粉末

用法每晚睡前將胡椒粉放在肚臍窩中,以填滿為度,然后用傷濕止痛膏固定,24小時后去掉或更換,7次為1療程。用于非器質(zhì)性小兒遺尿癥,一般用藥1~3個療程可愈。

小兒汗癥

藥物龍骨、牡蠣各30克,大麥芽50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攪勻。

用法每以藥粉5克,灑于臍部,包扎固定,12小時換藥1次。用于小兒自汗盜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yī)外治法----臍療
藥物敷臍大全(下)
常見病特效臍療方
臍療治百病,并不是說說而已(下)
水腫臍療35方
臍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