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即日起至2015年1月4日
展覽地點: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杭州南復(fù)路60號)
展覽內(nèi)容:蘇州博物館藏明清銅香爐100余件
開放情況:周二-周日 8:30-16:30
介紹這個展覽之前,一點君先說個故事。
當年,明宣德皇帝在位的時候,為了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地下令從暹羅國進口了一批風(fēng)磨紅銅,并且命令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nèi)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shè)計和監(jiān)制香爐。
為保證香爐的質(zhì)量,呂震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稟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爐,銅還得精煉六遍。煉一遍,少一些,六遍下來,原料只會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精品意識超強,當即下旨精煉的次數(shù)不僅不減,還要翻番(煉十二次),并加入金銀等貴金屬。于是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jīng)過十多次精心鑄煉。經(jīng)過巨大努力,宣德三年,極品銅香爐終于制作成功。
這就是著名的大明宣德爐,簡稱“宣爐”。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這批銅料共鑄造出3000座香爐,每只均大氣異常,寶光四射,爐質(zhì)特別細膩,如嬰兒膚,色呈暗紫色或黑褐色。
明朝萬歷年間大鑒賞家、收藏家、畫家項元汴(子京)說:“宣爐之妙,在寶色內(nèi)涵珠光,外現(xiàn)澹澹穆穆?!?/p>
三足雙耳雨雪金爐 清
爐型較一般沖耳爐渾圓,雙耳微微外撇,薄壁大膛,口沿似圓似方,處理極為精妙,頸部微收,腹鼓而肥,緩緩收向三足,足底平。爐底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鑄款后修刀,“德”字有一橫。此爐端莊大器,風(fēng)姿卓越,皮色勻美。此類沖耳爐,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出現(xiàn)較廣,該器即為清代沖耳之佼佼者也。
關(guān)于宣德爐的六字款,“故宮博物院藏宣德款銅器的斷代研究”這一項目中的結(jié)論是:根據(jù)清代王應(yīng)奎《柳南隨筆》記載高江邨之宣德鰍而詩注中,曾將宣德款的書寫者指向明初的書法家沈度??梢娚蚨葘τ谛聽t款識的影響很大。
獅耳圈足銅爐 清
該器為天雞耳圈足爐,天雞耳爐亦稱鳳耳爐,爐譜載:天雞耳爐照宋定瓷天雞錦邊彝爐款式,赤金流天雞耳錦邊,本身棠梨色,用十二煉精銅鑄成。配以白玉九龍穿花頂,沉香蓋座。
該器敞口微侈,鼓垂腹,束寬頸,雙側(cè)肩飾天雞耳,底起圈足,微外撇。爐底部陽文刻“宣德五年吳邦佐造”八字二列款。參展天雞耳爐13件,10件為天雞彝爐,3件為天雞耳法盞爐,爐譜只載雁翎法盞及懸珠法盞爐,故天雞耳法盞爐為加鑄或后鑄。
獅耳量形雨雪金三足爐 清
該器型來源于“獅耳三思爐”舊稱“三元”或“三思爐”。爐底部減地陽文刻“宣德年制”四字篆書款,字體端正,刻畫有力。
三思爐正名為三元太極爐,爐譜載:照元朝姜鑄三元太極爐款式,本身棠梨色,赤金流獅首,用十煉精銅鑄成。加鑄者本身黑黃色,赤金流獅首。其形制多為桶身,飾以三道大箍,獅耳,銜環(huán),平底,目前較不多見。
嵌銀絲云紋銅爐 清
壓經(jīng)爐也稱“琴爐”,乳足為正宗。爐譜載:照宋定窯壓經(jīng)爐款式,本身藏經(jīng)紙色(即黃帶白色),不施金彩,用八煉洋銅鑄成。分高腳壓經(jīng)爐和低腳壓經(jīng)爐兩種。
蘇州博物館藏爐,蠟茶色,底款為方形陽文楷書四字“宣德年制”,款框圍邊亦飾以嵌銀絲迴紋。
通體嵌以銀絲,飾云龍圖案。此爐采用錯銀工藝技法,是銅器的裝飾技法之一,系我國春秋時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在銅爐中又稱“商金爐”、“商銀爐”?!吧獭弊值囊馑际恰拌偳丁?,就是“錯金銀”。
宣德帝將絕大部分宣爐陳設(shè)在宮廷的各個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賞賜和分發(fā)給了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和各個有規(guī)模香火旺盛的廟宇,此后,再也沒有出品。所以這些宣德爐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目前,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正在展出的“蘇州博物館藏明清銅香爐熱展”,共呈現(xiàn)蘇州博物館藏明清銅香爐100余件,其中,就能看到“宣德年制”款的銅爐。
這些銅香爐不僅反映出明清時期古玩鑒賞界對宣德爐的追捧及仿古銅器的鑒賞態(tài)度,也成為那一時期文人、閨閣間盛行焚香活動的實物印證。
戟耳爐 清
戟耳爐按器型可分圓形爐和筒形爐兩種。按耳之不同可分方戟耳、圓戟耳、禿戟耳等。
該器為戟耳筒爐。其形直口,深直腹,上略闊,下微收,雙耳為圓柱微傾,公正對仗,口壁底均厚,唯圈足深峻外撇。底飾以“玉堂清玩”四字刻款。玉堂清玩,相傳為嚴嵩之子嚴東樓的字號,在宣爐中是后仿的私鑄款。
雙耳三足銅爐 清
該爐侈口,尖唇,渾圓腹,口沿設(shè)二沖天耳,爐身下承三乳足凸起而立。沖天,有崇敬上天之意。此類銅爐在皇室中頗受青睞,造型周正圓渾,銅質(zhì)厚實,沉實壓手。爐底有“琴書侶”三字款。此爐以上好銅料鑄造而成,質(zhì)地細膩,器表平滑光亮。敲擊聲音清脆而悠遠,皮色豬肝紅,實為少見,為古制爐中典型樣式。
琴書侶,即吳邦佐,是宣德鑄爐時的工部吏臣。后來自行開鑄仿宣,落款有八字款、十六字款,亦有題為“琴書侶”三字款。
嵌銀絲雙耳圈足銅爐 清
爐譜載:象首大彝爐照唐天寶局鑄象首彝爐款式,流金象首,本身蠟茶色,配以白玉太平有象頂,沉香蓋座。加鑄者本身杏黃色,金流口,象首墨勾?!渡蚴闲麪t小志》稱 “象鬲多舊物,以上敞下束類古鬲式,故名,鬲爐 ”此類爐均為加鑄或追鑄之品。
該器爐耳雙象形,象鼻圓滑,目光炯炯,浮雕精細,栩栩如生。外壁為栗殼色,通體光亮,光蘊于底。器身鑲嵌銀絲,飾以云氣紋。圈足底部刻嵌銀絲“石叟”二字款。
雙耳荷葉瓣形三足銅爐 清
該器底部鑿“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配以銅質(zhì)底座。底座亦呈六瓣荷葉卷曲狀,下設(shè)如意形足三枚。
花式爐在宣德爐譜中并未記載,只在坊間偶爾出現(xiàn),比如海棠式四瓣爐、梅花式五瓣爐、菊花式重瓣爐等。
桃形三足銅爐 近代
該爐仿側(cè)臥壽桃形造型,將枝干制作成三足,葉片為握手。既可用于熏香,也可做為暖手之物,是銅爐中別具情趣之器。
獅耳長方形四足銅爐 清
爐譜載:臺幾爐照唐天寶局臺幾宮爐款式,用十煉精銅鑄成,本身藏經(jīng)紙色,不施金彩,爐底長方印款,楷書六字曰“大明宣德年制”,加鑄者本身黃帶白色。
此香爐即仿家具臺幾而制,其口長方,口沿方折,高束頸,兩側(cè)鑄有天雞耳,爐腹為覆斗形。四棱腿足勁挺直下,足底向內(nèi)微卷。
象耳象足方形銅爐 近代
該器足根與底飾一圈彎曲云雷紋,被卷云狀象耳斷開,象首頂部鑲嵌各色料珠,部分已脫落。象鼻粗短有力,略向內(nèi)彎折。此爐造型優(yōu)美,華麗富貴。
云雷紋與蓮瓣紋相配合的雕飾,在元代的瓷器上已多出現(xiàn),明代初年才廣為流傳,所作蓮瓣豐腴逼真,纏枝卷葉相綴連,倍增高貴之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象”與“祥”字諧音,故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在銅爐里象的造型也被廣泛應(yīng)用。如以象馱寶瓶(平)為“太平有象”;以象馱插戟(吉)寶瓶為“太平吉祥”;以童騎(吉)象為“吉祥”;以象馱如意,或象鼻卷如意為“吉祥如意”等。
雙耳象足銅香爐 清
此爐侈口似盞,斜直腹,勢如仰鐘,雙耳沖天,曲線之美,圓熟沉穩(wěn)。下承象足,工藝精美,刻畫精妙傳神。
象足爐多為三足以象鼻狀微內(nèi)凹,該器三足微微外撇,在整體沉穩(wěn)的基礎(chǔ)上,憑添了一絲輕靈。
象鼻雙耳嵌銀絲銅爐 清
該器器身鑲嵌銀絲,飾以菱形云雷紋。三垂足中間嵌以“石叟”私鑄款。
象耳爐多以象耳垂肩呈珥,該器一反常態(tài),以象首為鋪首,銜以活環(huán),結(jié)合了壓經(jīng)爐的特點,使得整體既有象耳爐的沉穩(wěn),又結(jié)合了壓經(jīng)爐的靈動特點。
蚰龍耳爐 清
爐圈足內(nèi)飾以四字陽文款“內(nèi)壇郊社”,內(nèi)底飾以雙龍,內(nèi)設(shè)“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蚰龍耳爐,亦素風(fēng)之爐也,為歷來文人雅士,各色人等所好,以致傳世頗多,廣為適用。書房清供,玩賞雅趣,尤以工精銅佳,私款精雅者為尚,此爐為首選之。
雙耳圈足銅爐 清
棠梨色,滲金呈雨雪點,底為長方形陽文篆書“宣德年”款識。
《宣爐彝器圖譜》中載“用赤金作屑,煉燎七次,水銀薰擦入骨,作‘雨雪點子’,號曰‘滲金’”。滲金的方法有兩種:分內(nèi)外滲,“鑠金爐”為內(nèi)滲金爐,而“滲金爐”為外滲金爐?!皾B金”即:爐的內(nèi)外部滲“金屑”“金片”。滲金中的大金屑即稱為“金片爐”,而小的金屑則稱為“雪花金爐”。項子京在《宣爐博論》中形容“滲金”爐的金屑“淡淡穆穆,而玉毫金粟,隱耀于膚理之間,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暉,晶瑩映徹,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高檔次宣爐在進行爐外“滲金”與“鎏金時,需用水銀,水銀的熔點低于銅,在鑄銅過程中揮發(fā)而蒙于銅的表面,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色澤,望之如一尤物,好像能掐捏一般。
雙耳三足鑿花銅爐 清
雙耳、三足、口沿均鎏金,腹面黑底上雕鑿鎏金纏枝蓮花紋。蓮花共七朵,花瓣中刻劃出如絲花脈與蓮瓣無異,除底部正中一朵外,其余六朵散布于器體之上。蓮花之間穿插纏枝形如蔓草的枝莖,迴繞有如卷云,上刻二三線狀葉脈,雖然并非原本主花的枝葉,無寫實意義,卻倍感繁縟精美。三足飾鎏金蓮花瓣紋,分別由十四朵向上翻起的蓮花瓣構(gòu)成。
三足滲金銀小銅爐 清
栗殼色,滲金銀,呈片狀。底為方形陽文楷書一字“宣”款識。
各種銀色與金色同稱流銀、滲銀等,金銀同用之亦然,叫流金銀、滲金銀等。滲銀爐,也稱“鑠銀爐”?!缎麪t彝器圖譜》中有記載,但實際中由于銀時間長了發(fā)黑,從外表上看也不易被發(fā)現(xiàn),很象含鉛爐。由于銀的熔點低于銅,此類爐較“滲金”還難制作。在一件爐上同時出現(xiàn)滲金、滲銀實屬非常。
雙耳圈足銅爐 清
爐譜載:蚰龍耳爐仿自宋白定瓷蚰龍耳爐彝爐款識,本身藏經(jīng)紙色,用十二煉精銅鑄成。雙蚰龍耳出頸曲折下收于腹部,渾圓肥美,粗細富于變化。蚰耳爐與沖天耳乳爐(多為天子專用)都是適合陳列于書房中之案頭把玩之物。
該器底款為方形陽文篆書六字刻款“瑞芝堂主人識”,為宣爐的私鑄品,即指私家鑄款,是當時官宦人家或富人自用的款識。此種銅爐一般是孤品,亦有后仿,但不多見?!叭鹬ヌ谩睘榍宕鷮W(xué)者、金石學(xué)家、書畫家、大收藏家吳大澂在蘇州的故居。而人們所熟知的“愙齋”是他在晚年所起的堂名。
吳大澂(1835~1903),初名大淳(以避清同治帝穆宗載淳諱改今名),字清卿,號恒軒、白云山樵、鄭龕、晚號愙齋,江蘇省吳縣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陜甘學(xué)政、河南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職。吳大澂通過收藏,成為著名書畫家、金石考古家、文字學(xué)家。他編撰了大量著作,如《說文古籀補》、《古玉圖考》、《權(quán)衡度量考》、《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錄》、《愙齋集古錄》、《十六金符齋印存》等,大都為考古、古文字學(xué)、書法方面的重要著作,在近代文化領(lǐng)域里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
現(xiàn)在人們所見關(guān)于吳大澂收藏的古玩多為其書畫作品、刻有其銘文的紫砂壺和其鑒賞著錄的青銅器和高古玉器。這件宣爐的發(fā)現(xiàn),為我們研究吳大澂的收藏提供了一件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
梅根爐 清
此爐取梅花樹干之形澆鑄而成。四周飾有梅花與錯枝,似傲霜開放,沁人肺腑。整件器物黃中帶淡紅,似杏之色,俗稱枯黃色,有足。
器物中成凹狀,似供香薰燒之用。
三羊三足爐 清
爐腹底以三只羊身體圍繞而成,羊首回望,四肢屈跪為足。三羊身體肥碩,神態(tài)逼真,刻劃細膩。深栗色,底為方形陰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款識。器型穩(wěn)重中見優(yōu)雅,色澤古樸溫潤且有質(zhì)感。
因“羊”音同“陽”,《宋史·樂志七·紹興以來祀感生帝》:“三陽交泰,日新惟良?!泵鲝埦诱稄埼闹壹R元旦表二》:“茲者,當三陽開泰之候,正萬物出震之時。此爐造型穩(wěn)健大氣,寓意“三陽開泰”,即希望太平盛世,國泰民安,亦有喜迎新春之意。
一點貼士
公交線路:
乘809、游3路至八卦田下車即是
乘39路、308路至水澄橋站下車往西
乘20路至終點站陶瓷品市場下車
乘12路至中國絲綢博物館換乘809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