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寇子祥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武清中醫(yī)院 陳寶貴名中醫(yī)工作室
泄瀉是以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薄,或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一類病證,本證四季皆有,但以夏秋多見。其病因多與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及脾腎陽虛有關。感受外邪者以寒濕、濕熱、暑濕較多;飲食所傷者,多由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引起;情志所傷者,主要與肝克脾有關;內傷臟腑者,主要由食傷脾胃,或脾胃素虛,或脾腎陽虛形成。其中,脾胃虛弱是慢性泄瀉的根本病機,而濕邪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情志失調、飲食所傷、感受外邪等病因須在此基礎上才可導致慢性泄瀉。在其治療上,感受外邪者,或溫或清;飲食所傷者,健脾消食;情志所致者,抑肝扶脾;內傷臟腑者,或消食健脾,或益氣健脾,或健脾溫陽;泄瀉嚴重者,加止瀉之品;日久傷陰者,加酸甘化陰之藥;肛門下墜或脫肛者,重用益氣升陽之味??傊?,健脾祛濕是治療本病的關鍵,其兼癥則以上基礎上辨證治之。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武清中醫(yī)院陳寶貴教授行醫(yī)近50載,臨證經驗非常豐富,尤其泄瀉病方面有其獨到的經驗。其治療泄瀉,常在芳香化濕、清熱利濕、消食導滯、抑肝扶脾、健脾和胃、溫腎健脾、固澀止瀉等法基礎上伍以風藥,收效頗佳。風藥大多為辛味之品,多為解表藥,具有能行能散、升發(fā)脾陽、祛風勝濕、疏理肝郁、發(fā)散郁火的特點。常用風藥有葛根、柴胡、升麻、防風、白芷、藿香等。如脾陽不升,癥見瀉下清稀,或完谷不化,頭暈者,陳寶貴多用葛根升脾陽以止瀉;如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癥見神疲乏力,食少便溏,或見臟器下垂者,陳寶貴常用柴胡、升麻佐于補氣藥中以升提中氣;若肝郁脾虛,肝木克土,癥見腹痛腸鳴,瀉下痛減,屬痛瀉者,陳寶貴多用防風以土中瀉木,勝濕止瀉;若寒濕久泄,癥見泄瀉日久,遇寒則重者,陳師常用白芷佐于溫陽方中以升陽除濕止瀉;若濕濁中阻,癥見腹痛吐瀉,脘痞胸悶不舒,屬寒濕泄瀉者,陳師常用藿香以芳香化濁,和中止嘔?,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風藥具有抗炎、鎮(zhèn)痛、抗過敏、解痙、抗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臨床驗證,風藥用于泄瀉病中,確能提高療效。需要注意的是,風藥在泄瀉治療中,多數(shù)情況用量宜輕,且有些藥不宜久用,因風藥大多是辛香之劑,有傷陰耗血之弊。以下三則則醫(yī)案,供同道們參考。
案一 溫陽除濕、升陽止瀉法
韓某,男,40歲,2000年4月15日診。
泄瀉近1年,每日3~5次,有時泄稀水,受涼或食冷后明顯,腹部有時隱痛,常有頭暈,乏力,舌暗淡,苔白,脈細弱。曾在某西醫(yī)診斷為:慢性腸炎。
證屬:脾虛濕盛,清陽不升。
治法:溫陽除濕,升陽止瀉。
處方:藿香10克,干姜10克,白蔻10克,茯苓15克,枳殼10克,白芍15克,荷葉15克,防風10克,黨參15克,陳皮6克,葛根15克,炒車前子15克,當歸15克,甘草10克。7劑,每日1劑,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溫服,日1劑。
二診(4月22日):泄瀉次數(shù)減少,已不瀉下稀水,頭暈乏力減輕。
上方未做加減,患者又服14劑而愈。
按:泄瀉年余,瀉下清水,受涼或食冷后明顯,腹有隱痛為脾陽不足,濕邪偏盛引起;頭暈,乏力為脾陽不足,清陽不升的表現(xiàn);舌暗淡,苔白,脈細弱亦為脾虛濕盛之征象。治療應以溫陽除濕,升陽止瀉為主。上方中以黨參、茯苓、干姜、白蔻溫中健脾;以葛根、荷葉健脾升陽;以陳皮、枳殼理氣健脾,其中枳殼調理脾胃升降;以防風祛風勝濕;以炒車前子滲濕止瀉;以當歸調理血分,使氣行血不滯;以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其中白芍可酸甘化陰。全方共奏溫陽除濕,升陽止瀉之功。方藥對證,患者共服20余劑而愈。
此案上方中藿香、防風、葛根為風藥,其中藿香可芳香化濕,葛根可以升脾胃之陽,防風可以祛風勝濕,且又有“風能勝濕”之意。
案二 健脾益氣,清熱化濕法
張某,男,25歲,司機,2008年4月5日診。
腹痛,便稀溏,夾有黏液,2~4次/日,飲食不規(guī)律,舌質紅,苔微黃膩,脈細滑?;颊呗越Y腸炎病史2年。腸鏡示:直腸息肉,大小0.3厘米。
證屬:脾虛氣弱,濕熱蘊結。
治法:健脾益氣,清熱化濕。
處方:白術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木香6克,藿香10克,防風10克,枳殼6克,黃連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焦神曲10克。7劑,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
二診(4月12日):服藥2劑后出現(xiàn)疼痛,未再服藥。癥狀和上相同,脈弦細滑。上方加炮姜10克、元胡10克二藥后,繼續(xù)服用。煎服法同上。
三診(4月19日):諸癥減輕,二診方藥又取7劑。
藥后癥狀大減,上方未做加減,繼服14劑后痊愈。后復查腸鏡:直腸息肉消失。
按:患者慢性結腸炎病史,久治不愈,脾胃受傷,病情由實轉為虛實夾雜,最終轉為脾虛氣弱,濕熱蘊結之證?;颊弑沅?、脈細為脾虛;腹痛,便中夾有粘液,舌紅苔黃膩為腸中有濕熱。故治療當以健脾益氣、清熱化濕為主,此為溫清同用之法。上方中以白術、茯苓、陳皮、甘草健脾益氣;木香、枳殼量小,可緩中調氣;黃連、白芍與藿香、防風配伍,可以清瀉腸中濕熱;焦神曲可促進患者納食。二診時患者出現(xiàn)腹痛,加之脈弦細滑,考慮仍為脾胃虛寒所致,故加炮姜以增強溫中之力,加元胡以理氣止痛?;颊咦罱K癥狀大減,服約近30劑而愈。本案重點在于溫中健脾的同時,稍佐清熱之藥,避免了大量苦寒清熱藥物,再傷脾胃。
此案中防風、藿香為風藥。防風在案中可疏理肝郁,與白芍相配又有柔肝止痛的功效,且防風可祛風勝濕,取“風能勝濕”之意。藿香具辛香之性,可以化濕除風。另,陳師說藿香除苔膩有佳效,唯屬熱者需佐黃連、連翹等。
案三 健脾消食,清熱化濕法
黃某,男,58歲,住院號:102947,2009年12月24日診。
患者20余天前因肺重度炎癥住市某院治療,經治療后好轉出院。出院后2天患者自覺身體已無大礙,不聽家人勸阻,食生冷水果及肉食,遂致腹痛腹瀉不止,瀉下稀水樣便,病情幾日來呈逐漸加重趨勢,日瀉下10余次,終致臥床不起,遂來我院治療。入院癥見:腹痛腹瀉,瀉后痛減,發(fā)熱,神疲乏力,納差,小便少,舌暗,苔微黃,脈滑數(shù)。中醫(yī)查體:神清,少神,面色蒼白,腹部壓之痛。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8.17×109/L,NEU%:82.7%,LYM%:7.7%。電解質示:K+:3.7mmol/L,NA+:129.1 mmol/L。西醫(yī)診為急性胃腸炎。入院后予抗炎、補液及對癥治療。
證屬:食傷脾胃,濕熱逗留。
治法:健脾化濕清熱,兼以消食。
處方: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砂仁6克,蒼術10克,木通6克,車前子15克,焦三仙各10克。3劑,中藥顆粒劑,日1劑,分早晚2次溫開水沖服。
二診(12月25日):瀉下3次褐色膿血便后,腹痛稍減,遂停上方。西醫(yī)予對癥治療后,便血止,仍日瀉下10余次,夾有未消化食物,舌暗而紅,苔少而黃偏干,脈促??剖視\后予以下處方:
處方:黃連6克,黃芩10克,葛根10克,陳皮6克,藿香10克,云苓10克,麥冬10克,蒼術10克。3劑,顆粒劑,分早晚二次,溫水沖服,日1劑。
三診(2010年1月3日會診):病情未見好轉,仍日瀉下10余次,量不多,黃便質稀,夾未消化食物,腹不痛,氣喘,面色白,疲軟無力,精神很差,幾無起床之力。舌暗,少苔,根黃,脈細數(shù)結代。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2.14×109/L,血小板:24×109/L。查胸部CT示:考慮兩肺特殊類型感染,合并間質纖維化可能,雙側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今停所有抗生素,僅補液治療。家屬幾近絕望,欲放棄治療。遂請陳師會診,指導治療。
證屬:脾虛濕盛,虛中夾實。
治法:醒脾化濕,升陽止瀉。
處方:葛根30克,車前子20克(包),白芍20克,川連10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石榴皮15克,焦三仙各10克,荷葉10克,甘草10克。3劑,水煎代茶飲,不拘時服,日1劑。
四診(2010年1月6日會診):腹瀉顯著減輕,日行2~3次,質稀色黃,面色較前改善,已稍轉紅潤。舌質紅,苔黃,舌體較前轉潤,脈細數(shù)。停靜脈液體治療。肝功能示:白蛋白18g/L。上方加菖蒲20克,玉竹15克以滋養(yǎng)胃陰,醒脾化濕。
另,藥膳處方:生姜30克,白蔻15克,肉蔻15克,肉桂10克,大茴10克。鯽魚一條,挖空內臟,不去鱗。上藥與魚同煮,煮爛喝湯。
五診(2010年1月8會診):稍有腹脹,大便1日1次,已成形,食量增,精神好轉,已能坐起,舌暗紅,苔黃少苔,脈細數(shù)。
處方:西洋參15克,炒白術15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赤芍15克,枳殼10克,陳皮6克,甘草6克。3劑,日1劑,水煎服。
六診(2010年1月10日會診):已無腹脹,大便已成形,納增,精神轉佳,舌苔較前轉潤,脈細數(shù)。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3.78×109/L,血小板:55×109/L。肝功能示:白蛋白28.7g/L。查胸部CT示:胸腹腔積液較前減少。繼服五診處方及藥膳方。
患者于1月11日出院,帶中藥1周出院。1月18日回訪,患者無不適癥狀,已能適當運動,囑其注意飲食及冷暖。
按:患者以腹痛腹瀉,瀉下稀水樣便入院,余予以健脾消食,清熱化濕法?;颊叽稳粘霈F(xiàn)膿血便,病情由泄轉痢,較前加重,并出現(xiàn)促脈之危候。因患者病情危重,遂請科室會診,予中藥處方仍未見效,故請陳師會診。
陳寶貴會診時患者日瀉下10余次,量不多,質黃稀,夾雜未消化食物,氣喘,面色白,面色白,疲軟無力,精神很差,虛極已見。陳師以大量葛根升陽止瀉,以白芍養(yǎng)陰,以川連燥濕止痢,以藿香、荷葉化濕,其中荷葉兼可健脾升陽;以車前子利小便以實大便;以石榴皮澀腸止瀉;以甘草調和諸藥,且與白芍同用可以腹痛之急。全方有升陽止瀉,醒脾化濕之效?;颊叻?劑后,腹瀉減,面轉潤。因久泄痢必傷陰,故四診時陳師于三診方中加玉竹以增養(yǎng)陰之力;加菖蒲以醒脾化濕??紤]患者大病體虛,原非幾日內能改善,故另開藥膳方,此方可以補臟虛,升蛋白。五診時患者已大見好轉,因余邪已盡,故用補氣養(yǎng)陰兼理氣之品加藥膳方善后。后隨訪已痊愈。
思考本案,自己所開處方與師方思路原有相近之處,為何療效不佳。回觀己方,原病重而藥輕,師之方則藥專而力猛,掌握了藥物最佳配比用量??梢姡鷰煂W習不單是記方治病,而掌握方藥的用法用量及量效關系尤為關鍵也?!秲冉洝分^“陷者舉之”,因祛風藥性情升浮,故升陽舉陷時多擇用之。
此案中用到葛根、藿香二味風藥。葛根在方中量大使用可升舉清陽,使陽氣升則泄瀉可止,藿香在方中應用起到醒脾芳香化濕的作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