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曾與亞歷山大港齊名,是世界五大通商港口之一,對外貿(mào)易興盛,號稱“市井十洲人”。各種宗教文化隨著世界各地商人進入泉州,道教、佛教、景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都在這里落戶并和平相處,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曾將泉州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對于其成因,如果從深層次來考察,除了兼收并蓄的精神和胸懷,泉州相對開放的政策、泉州人的“重商”情結(jié)以及泛神崇拜等因素皆不容忽視。
政府的開放政策。唐宋時期,封建統(tǒng)治者為彰顯國力宣示國威亦為了獲取稅收及珠寶香料,多方招徠鼓勵蕃商蕃客前來中國。唐代,不少波斯、阿拉伯商人,經(jīng)過南洋群島,到泉州進行貿(mào)易。據(jù)《全唐文》載,唐太和八年(834年),朝廷針對“慕化而來”的蕃舶被過重征稅、蕃商“嗟怨之聲,達于殊俗”的現(xiàn)象,特地下詔明令各地“不得重加率稅”,并要求嶺南、福建及揚州地方官員對蕃客“常加存問”。泉州地方政府特于城內(nèi)胭脂巷建立供商人集中居住的蕃坊。五代時期,割據(jù)閩地的閩王王審知,亦竭力“招徠海中蠻夷商賈”。宋代,泉州設(shè)置市舶司,專司海外貿(mào)易;又建“來遠驛”,接待蕃商蕃客。宋代的泉州,蕃商對地方財政乃至城市建設(shè)的巨大作用,亦使地方官員不能不刮目相看。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泉州城的修建,就是借助“賈胡簿錄之資,請于朝而大修之,城始固”。時人曾有“泉仰賈胡”之說。當(dāng)?shù)卣畬剔投Y遇有加,允許“民夷雜居”,也允許“族居一處”,并沿唐制于城南辟專門居住區(qū)蕃坊。如祝穆《方輿勝覽》便說:“諸番有黑白兩種,皆居泉州,號番人巷”。為解決外國商人子女教育問題,允許開辦蕃學(xué)。蔡絛《鐵圍山叢談》卷2記錄:“大觀政和,四夷向風(fēng),廣州、泉南請建蕃學(xué)?!彼羞@一切,無疑為海外各種宗教文化進入泉州創(chuàng)造了寬松環(huán)境。
泉州人的“重商”傳統(tǒng)。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統(tǒng)治者長期秉持“重農(nóng)抑商”政策,視農(nóng)耕為本,商業(yè)為末。然而,歷史上的泉州,人多地少的矛盾長期非常突出,僅靠農(nóng)耕難以生存,只能從經(jīng)商中尋求出路,因此很早就形成“逐末之風(fēng)”。泉州背靠高山面向海洋的獨特自然環(huán)境,決定了其對外經(jīng)商的主要對象不在內(nèi)陸地區(qū),只能面向海外。于是,至遲從唐代開始,泉州人就積極經(jīng)營海外貿(mào)易?!度莞尽份d:“民無所證貴賤,惟濱海為島夷之販?!鼻 度莞尽肪?0記載,五代主政泉州的王延彬,“多發(fā)蠻舶,以資公用。驚濤狂飆,無有失壞??と私逯疄槔栒袑毷汤?。”泉州人從通商海外中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不少人因此暴富。宋代洪邁《夷堅志》載:“泉州楊客,為海賈十余年,致資二萬萬?!薄镀翁锵閼?yīng)廟碑記》載:“泉州綱首朱紡,舟往三佛齊……獲利百倍?!蹦纤谓B興年間知泉州的連南夫也說:“海賣入蕃,以興販為招誘,僥幸者甚眾?!彼未萆藤Z云集,“漲潮聲中萬國商”,泉州港成為中外商品的匯聚地,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對于僑居的外國商人,泉州人與之友好相處,甚至不少人與之通婚。泉州《榮山李氏族譜·垂戒論》就有族人與外來蕃客通婚的記載:“有從妻為色目人者,有從母為色目人者,習(xí)其異俗?!比萑说摹爸厣獭睘楦鞣N宗教落戶泉州和各種信仰自由傳播提供了重要條件。
泉州人的泛神崇拜習(xí)俗。秦漢時從中原南遷而來的漢人,進入泉州后,帶來了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以及已經(jīng)本土化了的佛教。他們在西晉太康年間就建了一座道教大宮觀——元妙觀,一座佛教大禪林——延福寺。泉州人的宗教崇拜來源眾多,既有閩越文化遺風(fēng),亦與移民背景直接相關(guān)。泉州原是閩越人居住之地,按《史記》所說:“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見鬼?!毙盼咨泄淼牧?xí)俗在這里得到長期保留。泉州先民信奉的鬼神繁多,既有人化的鬼神,亦有物化的鬼神,既有外地引進的,亦有本地自行創(chuàng)造的。諸如床母、灶神、谷神、土地公、境主、天公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歷史上,泉州鬼神崇拜之風(fēng)盛行,巫祝大行其道,乾隆《泉州府志》稱:“泉人頗惑于鬼神之說?!奔螒c《惠安縣志》云:“俗頗尚巫鬼?!鼻 队来褐葜尽氛f:永春“信巫尚鬼?!比萑说碾s糅多元信仰和泛神崇拜傳統(tǒng),有利于外來宗教文化的傳播。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唐宋時期,隨著泉州海外貿(mào)易的繁榮,各種宗教和文化紛至沓來。伊斯蘭教,唐初已入泉州,市區(qū)東郊靈山上,留有“三賢”墓、“四賢”墓。婆羅門教于唐代進入泉州,泉州開元寺中留有遺物,泉州新門外浮橋邊那根充滿神秘色彩的石筍,亦是罕見的婆羅門教遺物。摩尼教大約亦在唐代進入泉州,宋元時期頗為盛行,泉州城南尚有一座摩尼教教寺,俗稱草庵,創(chuàng)建于元代,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印度教宋代進入泉州,元末在城南修建了極為華麗的寺廟……這些外來宗教,活動時間與范圍不同,信眾不等,影響不一,但在泉州均擁有一席之地,留下鮮明的歷史印記。
(作者單位:泉州師范學(xué)院 本文系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基地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