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中的突發(fā)性暴聾,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和眩暈。癥發(fā)于中老年者,尤以腦力勞動者為多見。
病因 腎開竅于耳,心亦寄竅于耳,心主血脈,心氣不足致人體乏血運行受阻,氣滯則血運遲緩,耳脈經氣失充,或氣血瘀滯,耳脈閉塞,經氣無以充養(yǎng)耳竅而使耳聾?;騽趥獨?,精脫腎憊,遂致聾睛;或暴怒傷肝,肝氣郁結而上逆,阻塞清竅所致。
癥狀 耳聾多為突然發(fā)生,或經1小時至1~2日內迅速加重,多為單側。耳聾程度輕重不等,全聾少見。一般多伴有低音調耳鳴,輕度或暫時性眩暈。
〔組成〕鼠膽1 只、麝香 0.3 克、川烏頭1枚(去皮)、北細辛 6克、膽礬 4.5 克。
〔制法〕先將后 3 味藥共研細末,再以鼠膽汁和勻,焙干,研細,入麝香同研極細末,和勻,瓷瓶收貯備用,勿泄氣。
〔用法〕囑患者口含涼水,每取此散少許吹入耳中(患耳),每日吹 2次。
〔功用〕消炎收濕,通竅祛風。
〔主治〕兩耳聾閉。
〔療效〕一般連用藥 10 日即可見效,堅持用藥,雖久聾亦能痊愈。
〔來源〕見《驗方新編》。方名為編者擬加。
〔附記〕如上方一時未備,亦可選用下列方用之,效果亦佳。①日間用生甘草、生地各等分,共研細末,以固脂每包裹 0.9克塞入耳中;晚間用甘遂、草烏各等分,共研細末,以藥棉裹 0.9 克塞耳中,連用數日即效;②細辛 3 克,研細末,以黃蠟溶化為丸如鼠屎大,棉裹塞耳,連用1~ 2 日好愈。切戒腦怒;③)麝香 0.3~0.6 克,棉裹塞耳內一日,藥后耳中如雷響,即通。
〔組成〕甘遂根1塊,生甘草 9克。
〔制法〕先將甘遂削成圓錐形錠,錠后端比耳孔稍大一些,以溫開水將錠調透,并用脫脂棉花涂裹,同時將甘草用水適量蒸濃汁,待溫備用。
〔用法〕先將甘遂錠塞入患耳孔,待半小時后患者以甘草汁含口中,先叩齒數次再將汁吐出,如此頻頻漱淡吐,連續(xù)數次,耳可復聰。
〔功用〕通竅復聰。
〔主治〕耳暴聾。
〔療效〕屢用特效。
〔來源〕查少農,《中草藥外治驗方選》。
〔附記〕方名為編者擬加。如患者口含小鐵片1 塊,患耳孔旁放靈磁石或磁鐵1塊,其耳復聰尤速。
(組成〕菖蒲、細辛各 10克,杏仁、麥面粉各 15 克。
〔制法〕將上藥共研細末,以豬脂少量調和為丸如棗核大,備用
〔用法〕每用1丸以棉裹納耳內,每日換藥1次,小差,二日一易
〔功用〕通心氣,復耳聰。
〔主治〕耳聾。
〔療效〕 屢用效佳。
〔來源〕唐。孫思邈,《備急千金方》。方名為編者擬加。
〔組成〕烏賊骨、釜底墨、龍骨、伏龍肝各 15 克,附子 30 克、禹余糧 9 克。不應有蟲加麝香少許。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
〔用法〕每用1.5~3 克以棉裹塞入耳中,每日換藥1次。
〔功用〕溫腎收斂,通竅復聰。
〔主治〕耳聾有濃液者。
〔療效〕屢用神效。
〔來源〕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附記〕方名為編者擬加。又用鼠膽汁,滴耳,治老年耳聾 ,有補腎復聰作用,效佳。本文由 行之醫(yī)話 公眾號整理編輯
〔組成〕雄磁石(煨)3 克、麝香 0.15 克。
〔制法〕上藥共研極細末,備用。
〔用法〕取上列藥粉,以棗肉(取棗1枚去核)為丸如棗核大,棉裹塞入耳中,同時用生鐵一小塊,熱酒泡后,含入口中,須臾,氣即通也。
〔功用〕開竅通閉。
〔主治〕小兒暴聾。
〔療效〕屢用特效。
〔來源〕清·陳復正,《幼幼集成》。
〔組成〕全蝎(炮)、地龍、蜣螂各 3 枚,明礬(半生半枯)1.5 克、雄黃1.5克、麝香0.3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勿泄氣。
〔用法〕每用少許,用蔥白蘸藥,引入耳中,閉氣面壁坐一小時許。每3日1次。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通閉。
〔主治〕耳聾。
〔療效〕屢用神效。
〔來源〕清·張璐,《張氏醫(yī)通》。本文由 行之醫(yī)話 公眾號整理編輯
〔組成〕蓖麻仁 21粒、皂角(煨)1.5 克、大地龍2 條、全蝎 2 只、遠志肉、硝石(煅、正)、乳香各 6克、麝香 0.3 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以黃蠟(適量)熔化調和為為如棗核大,陽干,貯瓶備用。
〔用法〕每用1 丸塞耳中,每日1次。
〔功用〕熄風、通竅、復聰。
〔主治〕久聾。
〔療效〕屢用皆效。
〔來源〕清。張璐,《張氏醫(yī)通》。
〔組成〕巴豆(去油)、菖蒲、蒼耳子、遠志各等分,麝香、冰片各少許。
〔制法)上藥共研極細末,貯瓶備用,勿泄氣。
〔用法〕每用少許,蔥裹為丸,棉裹包之,塞入耳中,至耳內覺響音即取出。
〔功用〕芳香通竅復聰。
〔主治〕耳聾。
〔療效〕屢用皆效。
〔來源〕陜西省衛(wèi)生廳、《陜西中醫(yī)驗方選編、外、五官、針灸科分冊》。方名為編者擬加。
(附記〕又用甘草、甘遂各 1.5 克,麝香 0.3 克,共研細末,入蔥管,塞于耳內,效佳。或用煅磁石、穿山甲各 3 克,為細末,棉裹,作成條形,塞耳內,口含小生鐵1塊,不一時,耳如聞風雨聲,即取出,治腎虛耳聾,效佳。
〔組成〕蓖麻仁 1.5 克、杏仁1.2 克、桃仁(去皮尖)1.2 克、巴豆(去皮)1 枚、石鹽 0.9 克、炮附子、薰陸香各 0.3 克、磁石(煅)、菖蒲各 1.2 克、蠟 2.4 克、通草 0.6克、松脂 75 克。
〔制法〕先將菖蒲、石鹽、磁石、通草、附子、薰陸香共研成細末;次將蓖麻仁、杏仁、桃仁、巴豆共搗爛如泥,再入松脂、蠟搗一千杵,共和一處搗勻,再捻作丸如棗核大,貯瓶備用。
〔用法〕每取丸1 粒棉裹塞耳中,日捻 3~5 度,抽出別捻,3 日換藥1次,以差為度。
〔功用〕通竅復聰。本文由 行之醫(yī)話 公眾號整理編輯
〔主治〕久聾。療效〕 屢用效佳。
〔來源〕見《華佗神醫(yī)秘傳》。方名為編者擬加。
〔組成〕鼠膽1 枚、龍齒 0.3 克,龍腦、麝香、朱砂各 0.35 克,乳香、浙腦各 0.15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以人乳汁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
〔用法〕用絲棉裹丸,塞入耳中,以不可忍受為止。3 日后取出。〔功用〕芳香通竅復聰。
〔主治〕腎虛耳聾。
〔療效〕屢用神效。
〔來源〕見《華佗神醫(yī)秘傳》。方名為編者擬加。
〔組成〕石菖蒲3 克巴豆(去皮)1粒全蝎1個(去毒)蔥白汁適量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以蔥汁為丸如棗核大陰干,備用
〔用法〕棉裹丸塞入耳中。
〔功用〕通竅、熄風、復聰。
〔主治〕耳聾。
〔療效〕屢用皆效。
〔來源〕宋·嚴用和,《嚴氏濟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