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一首流淌在歲月里的老歌,唱出了人到晚年的精彩。
夕陽正紅、霞光萬丈,歷經(jīng)清晨的朝氣蓬勃,正午的風華正茂,黃昏的夕陽是時光的積淀,歲月的流轉(zhuǎn),溫馨從容更是一天中最美妙的風景。
夕陽應(yīng)是李商隱“夕陽無限好”的斷章取義,更應(yīng)該是王勃“落霞與鷗鷺齊飛,海天共長天一色”的滿目繁華。
10首經(jīng)典詩詞里的夕陽,留住歲月,驚艷時光。
〖一〗《題畫》
(明)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云深處啼。
溪水不流,夕陽被定格在小橋西邊,拄杖老翁輕語低吟驚飛溪鳥,溪鳥展翅飛入亂云深處。一幅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溪邊晚景圖,一首栩栩如生、引發(fā)聯(lián)想的經(jīng)典題畫詩。
〖二〗《南湖》
(唐)溫庭筠
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飄然篷艇東歸客,盡日相看憶楚鄉(xiāng)。
“野船停靠在春草叢生的岸邊:夕陽下,水鳥帶著波光飛翔。美麗的南湖微風習習,吹動浪花無邊無際就像洞庭風光,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讓詩人不禁想起太湖邊的故鄉(xiāng)。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三〗《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唐)錢起
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詩人誠邀好友書齋相聚,書齋周圍景色美不勝收。山泉溝壑縈繞,云霞映襯薜帷,雨后新竹青翠欲滴讓人喜愛不已,更可愛的是晚山映照著夕陽的余輝,白鷺、秋花無一處不充滿清幽雅致,詩人邀請好友的誠意滿滿。
〖四〗《村居》
(宋)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村居遠處流水潺潺,環(huán)繞山坡田地。房屋外青竹繞籬,綠水映坡,一派田園風光。槿花稀疏,一樹榆錢早已落盡。暮色朦朧,緩緩歸來的老牛背上佇立著成對的寒鴉。
作者張舜民是北宋文學家、畫家。這首《村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農(nóng)村秋日黃昏的小景,作者用畫家的獨特視角描繪了一幅色調(diào)融合統(tǒng)一,恬淡靜謐的圖畫,“夕陽牛背寒鴉立”正是此詩的韻味所在。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五〗《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同樣的暮春天氣,同樣的亭臺樓閣,同樣的清歌美酒;“夕陽西下幾時回”時光的流逝固然讓人悵惘,昔日的美好能否重現(xiàn)?雖然夕陽西下無法阻止,但是可以寄希望于來日東升。
〖六〗《落日憶山中》
(唐)李白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
東風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雨后原野一片翠綠,煙景渺茫;晴空中余霞像一幅幅綺錦;東風催開了春天的鮮花,然而春景易逝,花落日暮時候,總是讓人嗟嘆。大自然的美麗風光讓詩仙頓生游歷之心,去尋找仙人學道煉丹。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七〗《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殘陽倒映在水中,霞光灑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現(xiàn)出深碧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可愛呀!
這首詩是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適值朝堂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之時,詩人厭倦紛爭,自請外任。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夕陽西沉、晚霞映江在前,彎月初升、露珠晶瑩在后,離開朝廷的詩人輕松愜意的情緒在字里行間縈繞。
〖八〗《初秋行圃》
(宋)楊萬里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落日看來好像無情卻最有情,催促千樹萬樹上的蟬在傍晚時分一起吟唱。
詩人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既寫聞聲尋蟬,又寫尋蟬不見。
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實傳神,別有生活情趣。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九〗《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宋) 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西湖的美麗有誰能夠了解呢?這里任何時候都是美景,隨意站立在水汽交錯的迷離之中,綠草斜陽正美;水波悠遠,煙霧飄渺,白鷺飛來,仿佛水濱之間只有一點。
歐陽修晚年定居潁州,這里的西湖,四季景色皆佳,歐陽修多次游覽后,創(chuàng)作了十首《采桑子》,這首是其中之一。
全年之中,一日之內(nèi),西湖的曉景、午景、黃昏之景各有特色,吸引各方游客紛至沓來。
倚欄遠眺,作者對西湖芳草斜陽,水遠煙微的黃昏之景情有獨鐘。
(圖片來源于頭條免費圖庫)
〖十〗《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詩豪劉禹錫的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但盡管如此,他的字典里寫的最大的兩個字依舊是“樂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豁達,“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堅毅。他歷經(jīng)坎坷,卻初心不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小陋室里,他仍能寫出激勵世人的千古名篇《陋室銘》。
有人說時間是不計報酬的殺手,一生游走在外的詩豪得到了時間的厚愛,晚年的他終于能夠回到好友們的身邊,同他們一起賞花、品酒、論詩,快意人生。
晚年的劉禹錫和白居易都患有眼疾和足疾,同病相連的好友,對待病痛卻是不同的情緒。白居易消極悲觀,寫了一首《詠老贈夢得》,“與君俱老矣,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劉禹錫讀了白居易的詩,寫下這首《酬樂天詠老見示》回贈。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詩豪用一個令人振奮的比喻,表達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不僅慰藉了好友,而且激勵了世人。
時光的流逝我們無法阻止,美好的事物消失我們無可奈何,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