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前有“貞觀之治”,后有“開元盛世”,國力強盛,四方來朝。
唐朝詩人王維寫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意思是說,九重的皇宮打開了金紅宮門,萬國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把大唐盛世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四方來朝
唐朝,又稱“詩唐”,流傳至今的唐詩超五萬首,有名有姓的詩人有上千位。
這篇文章為你盤點我們耳熟能詳?shù)?0位唐朝詩人,如果要列出唐朝10大詩人排行榜,你覺得誰能擠進前十呢?文末有我的排名,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分享。
詩人順序按時間先后,沒有排名
接下來,咱們按時間順序,先來了解這20位詩人。文章較長,建議收藏,以備需要時查閱。
1. 初唐四杰
初唐時期文學家代表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
王勃(公元650~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當時流行以風花雪月為題材的宮體詩,注重形式主義。王勃非常反對詩壇上的這種不正之風,得到了盧照鄰等人的支持。
王勃現(xiàn)存詩80多首,多為五言律詩和絕句,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公元653~693年),華陰(今屬陜西)人,武后時為盈川令,所以世稱楊盈川。
他以邊塞詩著稱,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戰(zhàn)城南》等,氣勢軒昂,風格豪邁,感情飽滿,意象醒目。今存詩33首,其中以五律居多,有《楊盈川集》。
盧照鄰(公元634~689年),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
他的詩意境清迥,以韻致取勝。代表作《長安古意》詞句清麗,委婉頓挫,借古諷今,意味悠長,是初唐長篇歌行的名篇。今存《盧升之集》、《幽憂子集》。
駱賓王(公元619~684年),字觀光,義烏(今浙江義烏)人。
早年有神童之稱,他的詩題材較為廣泛,擅長七言歌行,筆力雄健,代表作《帝京篇》,當時的人們認為是“絕唱”。
徐敬業(yè)發(fā)兵反對武后時,他曾作檄文《代徐敬業(yè)傳檄天下文》,義正詞嚴,氣勢磅礴,連武后都夸他的文采。有《駱賓王集》存世。
2. 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字浩然,湖北襄陽人,故世稱孟襄陽,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
孟浩然是古代歸隱得比較徹底的一個文人,40歲之前一直在家種菜養(yǎng)竹,閉門讀書。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到長安應進士,但未能登第。后來張九齡任宰相,孟浩然曾入其幕府,但沒多久就歸隱鹿門。
不過,他雖然歸隱山林,卻名聲在外,李白、王維、杜甫、王昌齡等人都和他關系很好。
在文學上,孟浩然的主要成就在山水田園詩方面,以山水詩數(shù)量最多。內(nèi)容既有他游歷南北各地時對當?shù)厣剿拿鑼?,也有隱居期間對于襄陽的自然風光所做的描繪。
在藝術特色上,其山水詩著力追求一個“清”字,往往以清淡平和的語言描繪清幽絕俗的意境,語言灑脫、風格平易,韻致高遠。
他得田園詩數(shù)量相對少一些,但因特色鮮明而頗受稱道,最膾炙人口的是《過故人莊》。
總體上,孟浩然繼承了陶淵明、謝靈運的山水田園詩傳統(tǒng),乃是唐代的第一個山水田園詩人,被譽為“盛唐之音”的第一聲。
孟浩然與略晚的王維乃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因其一生經(jīng)歷簡單,其詩不如王詩境界廣闊,故雖年長卻排王后,世稱“王孟”。
3.王維
王維(公元701-761年),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因崇敬并精通佛學,有“詩佛”的外號。
王維少有才名,15歲到京城應試,即受到王公貴族青睞。21歲即中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張九齡任宰相時,王維受到器重,后張九齡遭貶,李林甫出任宰相,唐朝進入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王維在京城南藍田山麓的別墅里,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在詩歌成就上,在唐朝的詩人排行榜中,除李白、杜甫穩(wěn)占前兩把交椅外,第三名的人選人們往往是在王維與白居易間爭論,無有定論。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膾炙人口的佳篇,而其成就最高的乃是山水田園詩。
陶淵明、謝靈運開創(chuàng)山水田園詩派后,唐代詩人多有繼承此派的,而以王維和孟浩然成就最高,并稱“王孟”。
王維繼承和發(fā)展了謝靈運的山水詩傳統(tǒng),并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借鑒,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另外,王維還擅長音律與繪畫,享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譽。
4.李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出生于唐朝安西都護府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城),5歲時隨父親遷到四川綿州青蓮鄉(xiāng)。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20歲時游遍了巴蜀的名山勝水,25歲時開始漫游全國,足跡遍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寫下了大量的優(yōu)秀詩篇。
公元742年,受唐玄宗的賞識被召入宮,供奉翰林。但李白不愿向權貴低頭,兩年后辭官離京,又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漫游生活。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應邀進入永王璘李幕府。后被流放到夜郎,中途遇赦。公元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
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李杜”,今存詩900多首。
李白一生關心國事,不滿黑暗現(xiàn)實,希望能建功立業(yè),同時他又受老莊和道教的影響,又有“出世”、“求仙”的思想。
他的詩歌豪邁瑰麗,既有豐富奇特的想象,又有對當時政治黑暗的抨擊,還有對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同情。
李白的詩受屈原和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影響最深,擅長形式自由的古詩和絕句。
他的詩語言渾然天成,不屑雕飾,清新雋永。寫景則氣勢磅礴,想象奇特,抒情則感情奔放,變化多端。
代表作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等。著有《李白全集》。
5.王昌齡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中進士,曾任江寧丞,后貶為龍標尉,世稱王江寧、王龍標。
“安史之亂”后在北返途中為東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的詩作在內(nèi)容上以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三類體裁最多。其邊塞詩以多年的邊塞游歷為基礎,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乃邊塞詩中的上品。
王昌齡的閨情宮怨詩或格調(diào)哀怨,或清新優(yōu)美,頗受推崇。一度獲“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美譽,尤其對七絕用力最深,被后世稱為“七絕圣手”。
6.岑參
岑參(約公元715~770年),南陽(今屬河南)人,出身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至岑參時家道中落。
岑參30歲中進士,授兵曹參軍,曾兩度在邊關任職。后由杜甫等薦任右補闕,最后官至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世稱岑嘉州。后來罷官,客死成都旅舍。
6年的邊塞生涯為他的邊塞詩打下牢固的現(xiàn)實基礎,其邊塞詩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乃是邊塞詩中的上乘之作。
7.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襄陽(今屬湖北)人,生于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因在長安城南少陵居住過,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是詩人杜審言。他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渴望報效國家,建功立業(yè)。
公元731~745年,杜甫開始在全國漫游,北到燕趙,南到吳越,期間曾與李白相遇,兩人結為好友。
杜甫曾兩次考科舉,但均不第,困居長安10年。后經(jīng)過多次奔走,才得到右衛(wèi)率府參軍的小官。
“安史之亂”后,杜甫只身投奔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工部員外郎,后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不久他棄官而去,全家定居成都。晚年漂泊在四川、湖南、 湖北一帶。公元770年,病死于一條破船上。
杜甫草堂
杜甫的詩現(xiàn)存1400多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在他的詩中都有反映。另外他的詩還可彌補史書記載的不足。
由于杜甫多年的游歷和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再加上仕途坎坷,所以他對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人民的困苦生活有著深刻的了解,對人民深切同情,大膽地揭露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
杜甫的詩歌沉郁頓挫、憂思悲慨,語言精練,形象生動,抒情詩多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杜甫的代表作有《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等。
他的《憶昔》一詩,常被史學家用來說明開元盛世的社會風貌。有《杜工部集》。
8.韓愈
韓愈(公元768~824年),中唐著名文學家。字退之,鄧州南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祖籍在昌黎(今屬河北),世稱“韓昌黎”。
其年少時孤貧而發(fā)憤,25歲中進士,29歲正式登上仕途。早年仕途比較坎坷,屢遭貶黜,晚年歷任吏部侍郎等高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韓愈在文學上的成就主要是在散文方面,蘇軾稱其“文起八代之衰”。
韓愈與自己的政敵柳宗元一起倡導“古文”,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古文運動。最后“古文”逐漸替代了“今文”(駢文),并流傳千年之久。
在提出理論的同時,韓愈本人用古文寫了大量的哲學、政治、文學論文和一些雜文。
在語言上,韓愈“惟陳言之務去”,善于活用前人成語,創(chuàng)造了一種適時通用的文學語言。在風格上,其文雄健豪放,波瀾壯闊,讀來令人酣暢淋漓。
韓愈的散文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后人將其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將他與杜甫并提,有“杜詩韓文”之稱。
除散文外,韓愈作為詩人也被認為是中唐詩人中的翹楚,他還開創(chuàng)了“說理詩派”的詩風,對宋代詩歌風格的轉變起到了先導作用。
9.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生于鄭州新鄭,出身官宦家庭。
29歲中進士及第,與元稹同時考中,又在詩壇上齊名,并稱“元白”。
公元810年,白居易任京兆府戶曹參軍,負責草擬詔書,后遭排擠,被貶為江州司馬。公元822年后,先后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刺史類似于現(xiàn)在的紀檢部門領導,監(jiān)督地方官員)
在職期間,為官清廉,關心人民疾苦,深得民心。58歲時定居洛陽,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葬于龍門香山琵琶峰。
洛陽白園,白居易墓地
白居易是中唐最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之一,現(xiàn)存近3000首詩歌,主要可以分成諷諭、閑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其中諷諭詩成就最高,主要有《新樂府》50首,《秦中吟》10首。
這些詩敘事完整,情節(jié)生動,人物傳神,廣泛反映了中唐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著重描寫了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言辭激烈,毫無顧忌。
如《賣炭翁》中揭露了宦官對人民巧取豪奪的罪惡行徑——“宮市”;《買花》揭示了當時巨大的貧富差距。
白居易的感傷詩以《長恨歌》和《琵琶行》最具代表性。
《長恨歌》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婚姻愛情故事,詩中既有對唐玄宗重色誤國的諷刺,又有對他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的感傷和同情。
《琵琶行》則借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來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和“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遭際之感。
這兩首詩敘事曲折,寫情入微,聲韻流暢,流傳很廣。
另外,白居易和元稹、張籍、李紳等人一起,掀起了“新樂府運動”,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很大。有《白樂天集》。
10.劉禹錫
劉禹錫(公元772~842年),中唐著名詩人。字夢得,洛陽人,出身書香門第,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后。
其少有才學,21歲即擢進士第,官至監(jiān)察御史。
劉禹錫在政治上提倡革新,曾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之后政治上一直不怎么得志,以詩作自娛。
現(xiàn)存800余首,其中以詠史懷古的作品成就最高。
其詠史懷古詩往往語言平易簡潔,意象精當新穎,并恰切自然地注人詩人閱盡滄桑變化之后的沉思與感慨,具有一種深遠的歷史與人生滄桑感,耐人回味。
如《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绷硗?,《西塞山懷古》、《烏衣巷》、《蜀先主廟》等都是千古名篇。
劉禹錫的詩既不同于元、白的平易淺俗,也異于韓、孟的深刻奇崛,而是在兩大詩派之外別開新局。其詩格意奇高,風情俊爽,骨力剛勁,往往溢出一股豪邁之氣,故作者有“詩豪”之譽。
11.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中唐著名文學家。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永濟),故稱柳河東。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20歲中進士,人仕后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革新。后革新派被宦官和藩鎮(zhèn)勢力所挫敗,柳宗元被貶南方邊遠地區(qū),最后死于柳州(今屬廣西)刺史任上。
柳宗元在文學上是個多面手,在詩歌、辭賦、散文、游記、寓言、小說、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尤其在散文方面成就最高,其與韓愈共同發(fā)起“古文運動”,并身體力行用古文寫作。
《封建論》等政論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永州八記》、《小石潭記》等山水游記獨具一格,是我國古代山水游記名作。
另外,《黔之驢》、《永某氏之鼠》等寓言小說,立意奇特,現(xiàn)已成成語。
柳宗元憑其散文成就與韓愈并稱“韓柳”。而在詩作上,柳宗元也以簡淡深遠的風格受到推崇,蘇軾稱其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柳宗元在詩文上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
12.郊寒島瘦
郊寒島瘦指中唐兩位著名詩人孟郊和賈島。
二人同以苦吟著稱,平生遭際大體相當,詩風也相似,先是蘇軾評其二人為“郊寒島瘦”,后人遂沿用此說。
另外,“郊寒島瘦”也指二人詩作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狹隘的格局,窮愁的情緒和苦吟的精神。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其屢試不第,直到46歲方才得中進士,50歲開始做官。雖一生窮困潦倒,但生性孤傲,不同流合污,張籍私謚其為貞曜先生。
孟郊的詩作不管在內(nèi)容上還是在藝術態(tài)度上,均以“苦吟”著稱。
他的作品多為“瘦坐形欲折,腹饑心將崩”(《秋懷》),“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借車》)等表現(xiàn)生活窮困和不幸遭遇以及自己從中所獲得的體驗的類型。
而在藝術上,刻意追求奇險超俗的字句,乃至強令自己不出門!求好的字句,故有“詩囚”之稱。
賈島(公元779~843年),字浪(閬)仙,幽州范陽(今北京附近)人。
早年因科落第而出家,法名無本,后在韓愈的勸說下,還俗并考中進士。其在政治上沒有什么作為,在詩歌上頗有成就。
賈島與孟郊一樣是個喜歡“苦吟”的詩人,喜歡刻意錘煉字句,曾自言“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故多有佳句,如“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長江人釣月、狂野火燒風”等。
其詩作與韓愈、孟郊注重故地不同,而是致力于創(chuàng)作近體,多以五律抒寫清苦生活和荒涼冷僻的景物,并以瘦硬苦澀的風格取勝。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13.李賀
李賀(公元790~816年),中唐著名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世稱李長吉。
李賀小象
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雖家道中落,但志向遠大,勤奮苦讀,得到韓愈賞識。其進士第時,小人毀謗,說他父名晉肅,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結果竟導致其一生無緣仕途。
入仕不成,將精力用于寫詩,外出背一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27歲因病早逝。
李賀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對屈原的奇詭變幻、鮑照的險峻夸飾及李白的想落天外均有所借鑒吸收,同時又著力于錘煉字句,苦心孤詣,最終在唐朝詩壇別開生面,自成一家。
李賀的詩最大的特點便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善于以出人意表的構思、奇異瑰麗的意境、新穎華美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詩歌形式,人稱“長吉體”。
如“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李憑箜篌引》)、“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等。
另外,李賀經(jīng)常借助荒墳野草、牛鬼蛇神等奇異的形象,表達怨恨悲愁情緒和荒誕虛幻的意境。如“嗷嗷鬼母哭秋郊”、“秋墳鬼唱鮑家詩”等,故有“詩鬼”之稱。
14.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晚唐杰出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
杜牧出身名門,其祖父杜佑乃唐三朝宰相兼大學問家。借助深厚家學,杜牧23歲時便以《阿房宮賦》才名在外,26歲考中進士,歷任多地刺史,最后官至中書舍人(掌詔書起草,參與機密)。
因身處唐朝內(nèi)憂外患不斷的時期,杜牧渴望濟世安國,重視軍事,寫有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兵法》,終因諸帝才庸,宦官專政等原因,抱負未酬。
在文學上,杜牧詩、賦、古文都堪稱名家,尤其作為詩人乃是晚唐詩人中的翹楚,與李商隱并稱與李白、杜甫相應的“小李杜”。
其詩作在風格上給人以高華俊爽之感,語言上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尤以奇絕著稱。
如著名詠史詩《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币缘湫褪吕右孕蜗蠡枥L,深切歷史要害。
其《赤壁》、《烏江亭》等則以精到獨特的見解評論史事,達到文學與歷史的高度統(tǒng)一。
后人對杜牧多有模仿,但均未能達到其高度。另外其紀行詠物、寫景抒情之作也以意象生動、寄寓悠遠廣受贊譽。
15.李商隱
李商隱(約公元812~858年),晚唐杰出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自祖父起遷居鄭州滎陽。
李商隱遠祖乃是唐開國功臣,并被賜姓李,至李商隱已經(jīng)沒落。
李商隱18歲時已具才名,被鄭州節(jié)度使令狐楚所賞識,召為幕僚。26歲時中進士,因令狐楚已病逝,又被在今甘肅任節(jié)度使的王茂元所看重,召為幕僚兼女婿。
無奈令狐楚與王茂元乃是唐末“牛李黨爭”中的政敵,宣宗時,令狐楚的孩子令狐绹任宰相,李商隱遭其排擠,輾轉于各藩鎮(zhèn)充當幕僚,潦倒終生。
在文學上,李商隱被視為晚唐最杰出的詩人之一。晚唐時,詩歌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有大不如前的趨勢,而李商隱卻將唐詩推向了又一次高峰,與杜牧齊名,兩人并稱“小李杜”。
李商隱的詩歌對杜甫七律的沉郁頓挫、齊梁詩的華麗濃艷及李賀詩的鬼異幻想均有所借鑒,并融會貫通形成了深情、纏綿、綺麗、精巧的風格。
在其留下的近600首詩作中,最有特色也最受后人推崇是凄迷朦朧難以理解卻又充滿美感的無題詩。
如著名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span>
后人或猜以愛情,或猜以友情,或認為別有寄托,千百年眾說紛紜。而這巨大的想象空間也正是其魅力所在,充滿古典主義之美。
另外其詩還有多用典故的特點,有人贊賞的同時,也有人認為未免失之晦澀,如魯迅曾言:“玉溪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所不滿?!?/span>
16.李煜
李煜(公元937~978年),字重光,號鐘隱,徐州人,南唐后主。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在金陵(今南京)即位,在位15年,在政治上無所作為。
李后主像
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攻克金陵,李煜成為亡國之君,被押到汴京,過了3年屈辱的囚徒生活。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惱恨他寫“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句,將他毒死,葬在洛陽邙山。
李煜雖然政治無能,但卻多才多藝,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今存詞30多首,是晚唐五代詞人中成就最高的詞人之一。
李煜的詞主要藝術風格是多用口語和白描,不加修飾和辭藻,感情純真而缺少節(jié)制,藝術感染力很強。他的詞可以分為前后兩種風格。
前期的詞描寫了自己沉醉于紙醉金迷的宮廷享樂生活和男女之間的情愛之中,題材狹窄,主要是南朝宮體詩和花間詞的繼續(xù),但已顯示出了他的非凡才華。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玉樓春》、《喜遷鶯》、《一斛珠》、《長相思》、《清平樂》等。
后期的詞寫于亡國之后,地位的巨大落差,給他帶來了無窮的屈辱和痛苦,使李煜的思想產(chǎn)生了巨大的震撼。
他的詞開始寫亡國之痛和對故國的深切懷念,以及對昔日帝王生活的眷戀,感情至深,充滿了傷感和絕望,凄涼悲慘,意境深遠,格調(diào)低沉。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
寫在最后:
以上,介紹了唐朝著名的20位詩人,如果要排出唐朝十大詩人,你會怎么選?
在我看來,“詩圣”杜甫堪稱第一,“詩史”對時代的記錄,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揭露,對時代的影響都很有意義。
“詩仙”李白,排名第二,他的詩豪邁瑰麗,極盡浪漫,渾然天成,變化多端,極具文學藝術之美。
第三名很多人在白居易和王維之間爭論,王維有“詩佛”之稱,最高成就是山水田園詩。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現(xiàn)實主義杰出詩人,“新樂府運動”發(fā)起人,現(xiàn)存詩詞3000余首,從成就和影響上,我認為白居易可以排在第三,王維排在第四。
第五名李商隱、第六名杜牧、第七名劉禹錫、第八名王昌齡、第九名李賀、第十名孟浩然。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排名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能作為定論,我們對詩人的理解不同,對他的排名也會不同。
你心中的唐朝十大詩人是哪些呢?歡迎分享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