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希臘以來,“存在”就成為西方哲學的核心,一般認為巴門尼德提出了“存在(是)”命題,這個命題應該有兩個層次的翻譯,二者不可或缺,因為它既是本體論命題,同時也是認識論命題。
“存在即存在,不可以非存在,這是一條存在之路;非存在不存在,不可以存在,這是一條虛無之路”,進而有“是即是,不可以非,這是一條真理之路;非即非,不可以是,這是一條意見之路”
“是”在語言中既是謂詞,也是判斷系詞,凡是判斷為“是”的應該是真理,因此“是”又同“真”連在一起。這樣翻譯,就既符合巴門尼德同一律思想,也符合他的“存在即真理”的思想。
在語言(邏輯)與存在的意義上,黑格爾稱巴門尼德為西方哲學的真正開端是正確的。以西方哲學從開始就把“存在”和語言、邏輯甚至思維糾纏在一起了,因此“存在”問題就顯得博大精深、異常復雜。海德格爾認為:“存在”既是最明了的概念,但也是最晦澀的概念,以至于兩千多年來無數(shù)大哲都沒有搞清楚。
二
“存在”,在漢語中是復合概念,包含了“存”與“在”:“存”,潛存、隱而不顯,屬于本體層次;“在”,現(xiàn)(身)之在,顯現(xiàn),屬于現(xiàn)實層次。由于中國哲學翻譯家一直沒有區(qū)分開“存”與“在”,在研究中出現(xiàn)了混亂,導致大部分研究者把西方本體論和存在論混為一談。本體論只研究隱而不顯的、非現(xiàn)實領域,存在論則研究從非現(xiàn)實到現(xiàn)實的過程。
本體層面只有“存”沒有“在”,因為本體并不在場,還沒有被實現(xiàn)出來。但本體之“存”不會永“存”,因為“存”的目的是為了展示,必然要實現(xiàn)出來上升為“在”。現(xiàn)實層面只有“在”,也就是向此在顯示、在場?!按妗笔恰霸凇敝阁w,“在”是“存”之實現(xiàn)。
“是”包含了“存”與“在”:“存”到“在”是一個從本體上升為現(xiàn)實的過程。
“是”作為謂詞沒有實際意義,只有邏輯意義。因為當我們說“神”的時候,它就存在了——盡管未必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中,說“神是”沒有意義。所以康德說“是”不是實在或真實的謂詞,因為它沒有增添任何實質性意義。
“是”作為判斷系詞,研究判斷的值是真是假,因此研究真。然而“是”作為判斷詞顯然隱喻了獨斷論,事實上不論“是”還是“非”都是獨斷論性質 ,因為二者都是確定性判斷。
由此看,西方的“存在論”包含了本體論,但不是真理論,就純粹學術來說,應該把“存在論”改為“是”論,但“是”論不容易被中國人接受,因為傳統(tǒng)上我們僅僅把“是”理解為判斷系詞,忽略了“存”與“在”的含義;另外“是”不是名詞、不是主語,故不能獨立言說。
三
我們可以用“吾”取代“是”,用吾學取代“是”論。
“吾”:從五從口,五者五行也,即世界,即存在;口,從言,即言說,即語言。吾乃語言和存在之糾纏,吾既是存在之根,也是語言之根。
糾纏隱喻弗定性,所以“吾”即弗定,“吾”之弗定性質和存在論的確定性質鮮明區(qū)分開來。弗定性綻出可能性,可能性上升為確定,現(xiàn)實世界實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吾”也是邏輯。
由于主旨所限,在這里不能展開來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吾學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