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1:明代紫砂
明-時大彬制紫砂壺(福建省漳浦縣萬歷三十八年墓出土)
一、明代紫砂的發(fā)展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較完整的工藝體系的時期,尤其在嘉靖至萬歷年間,紫砂從日用品陶器中獨立出來,講究規(guī)正精巧,名家名壺深受文人仕宦的賞識,入宮廷、出海外,奠定了宜興作為紫砂之都的基礎。紫砂陶品種繁多,紫砂茶壺尤以其獨有的實用性與藝術(shù)鑒賞性相統(tǒng)一的特性,成為傳世精品。
(1)早期的紫砂壺是供煮水之用,做工粗糙,變化很少,形制僅有高頸、矮頸、提梁和六方長頸等,1966年,在南京市郊江寧縣馬家山油坊橋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禮太監(jiān)吳經(jīng)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壺,從它的形制與裝飾紋樣推測,它被用作案幾陳設品的可能性極大。這時的紫砂壺、把、嘴、身采用鉚接法,與明中葉后流行泡茶用的紫砂壺差別較大。
1,元末明初-粗砂執(zhí)壺
2,明-紫砂提梁壺
(南京嘉靖十二年墓出土)
(2)據(jù)明朝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創(chuàng)始》:金沙寺僧“摶其細土,加以澄練,捏筑為胎,規(guī)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苯鹕乘律拇_切年代,已經(jīng)難以查考,據(jù)推測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年間。其后在明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有供春制壺,其所制紫砂茶具,新穎精巧,溫雅天然,質(zhì)薄而堅,負有盛名。他也是第一位有文獻記載的壺藝大師。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間(公元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由此也被看作為宜興紫砂產(chǎn)品真正形成工藝體系的時間。
8,明-供春樹癭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3)在嘉靖到隆慶年間(公元1522-1572年),繼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藝人有董翰、趙梁、時朋和元暢四人,并稱為“名壺四大家”。其中董翰以制作菱花式壺最著稱,趙梁所制壺多為提梁壺。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藝術(shù)化取勝。嘉靖后,出現(xiàn)了一大批制壺名家。創(chuàng)作出了多款壺型,流傳至今。由于迎合了當時士人淺嘗低吟、自斟自飲的茶風,紫砂陶壺逐漸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關(guān)注和喜愛,眾多文人雅士參與設計制作,賦予紫砂壺以文人藝術(shù)品的特質(zhì)。紫砂壺藝術(shù)已具備高度的藝術(shù)品位,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這也促使紫砂壺的造型趨向小型化,如南京嘉靖十二年墓中所出紫砂提梁壺的容量就只有450毫升,較之宋代窯址所出的容量達2000毫升的大壺,只及四分之一。所以,紫砂壺體的小型精巧化是當時總的趨勢。
10,明-時鵬款水仙花六瓣方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4)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繼起的名家有時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師徒三人,他們的壺藝都很高超,在當時就有“壺家妙手稱三大”之譽。以時大彬為代表,所制茗壺,千態(tài)萬狀,信手拈出,巧奪天工,世稱“時壺”、“大彬壺”,為后代之楷模。揣摩大彬壺及明代民間的傳器,可以看到時大彬?qū)ψ仙皦刂谱鞣椒ㄟM行了極大的改進。最大的改進是用泥條鑲接拍打憑空成型。紫砂藝術(shù)發(fā)展到此階段,遂真正形成宜興陶瓷業(yè)中獨樹一幟的技術(shù)體系。這其中也有著時大彬以前的父輩們(包括時鵬、董翰、趙梁、元暢四大家在內(nèi))的共同實踐經(jīng)驗,但時大彬是集大成者,經(jīng)他的總結(jié)力行,成功地創(chuàng)制了紫砂常規(guī)上的專門基礎技法。
11,明-時大彬仿供春龍帶壺
(“大彬仿供春式”款)-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12,明-時大彬款蓮瓣僧帽壺
13,明-時大彬制特大高執(zhí)壺
15,明-徐友泉仿古盉形三足壺
萬歷時名工還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佰夸、陳用卿、陳文卿、閔魯生、陳光甫、邵蓋、邵二蓀、周俊溪、陳仲美、沈君用、陳君、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云從、陳君盛、陳辰、徐令音、沈子澈、陳子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軒和鄭子候等??梢哉f是名工輩出,各有絕技。
藝人陳仲美將瓷雕技術(shù)融入陶藝,是宜興歷史上風格多樣、制壺最多的三位名家之一,所制花貨令人耳目一新。他最早將款和印章并施于壺底,開創(chuàng)了壺史先例。
陳用卿則第一次將銘文刻于壺身,且用行書取代楷書,增加了作品的文氣。在這之前,紫砂壺上都不刻任何銘文,即使制壺藝人的名款,亦偶爾以楷書刻在壺底。
李茂林首創(chuàng)匣缽套裝壺入窯,燒成后壺色光潤,無裸胎露燒所產(chǎn)生的瑕疵。這一燒制方法沿傳至今。
17,明-陳仲美 橫云壺
(5)天啟、崇禎年間(公元1621-1644年)著名的紫砂藝人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惠孟臣和沈子澈等。
其中以惠孟臣的壺藝最精,為時大彬以后的一大高手,他所制作的茗壺,形體渾樸精妙,銘刻和筆法極似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在我國南方聲譽很大。在清初雍正元年(公元1733年)即有人仿制“孟臣壺”,其后仿者更多。署款銘刻開始盛行,出現(xiàn)了代鐫銘款的文人刻家。
23,明-惠孟臣-秋水壺
二,明代名家紫砂圖例
1﹒供 春
(約1506-1566,正德-嘉靖)
又作龔春,為明代四川參政吳頤山家僮。頤山曾於金沙寺讀書,供春給使之暇,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搏胚。指掠內(nèi)外,指螺紋隱約可見;胎必累按,故腹豐尚現(xiàn)腠,審以辨真。
25,明-供春款六瓣圓囊紫砂壺
(“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中國香港茶具館藏)
26,明-供春樹癭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2﹒時 朋
(約1567-1620,隆慶-泰昌)
朋-作鵬,大彬之父,與趙、董、元同為四名家。工尚古拙。
27,明-時鵬款水仙花六瓣方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3﹒李茂林
(約1567-1625,隆慶-天啟)
字養(yǎng)心,號茂林。江蘇宜興人,一說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詳。“四名家”(董翰、趙梁、袁錫、時朋)后制壺名工,擅作小圓式壺,世稱“名玩”,樸實中具妍麗之態(tài)。排行第四,故又以“小圓壺李四老官”得名。
28,明-李茂林菊花八瓣壺
30,明-李茂林款僧帽壺
4﹒歐正春
(約1578-1644,萬歷-崇禎)
大彬弟子,多規(guī)花卉果物,式度精研。
31,明-歐正春《金錢圓壺》
(龔樂天藏)
5﹒徐友泉
(約1578-1644,萬歷-崇禎)
名士衡。原非陶人,吳梅鼎茗壺賦謂其:綜古今,極變化,技近乎道,集斯藝之大成。
32,明-徐友泉制橄欖式壺
37,明-徐友泉制仿古壺
(“萬歷丙辰秋七月,友泉”款)-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6﹒邵 蓋
(約1580-1638,萬歷-崇禎)
制壺工巧,與大彬同時而自樹規(guī)模。其篆章字法與邵亨裕、亨祥章相類,足證諸邵同屬一家,世有『邵家壺』之稱。
38,明-邵蓋制壺
7﹒時大彬
(約1580-1650,萬歷-順治)
時朋之子,號少山。壺藝傳至大彬始蔚然大觀,為完成時期。初期制作之敦樸妍雅,實兼其長,故推壺藝正宗,其制法陶土之內(nèi)雜以鋼砂。
39,明-時大彬制扁壺
41,明-時大彬款紫砂六方壺
(“萬歷丁酉春時大彬制”款)-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高27厘米,銘文:獎賞清風,山中明月)-故宮博物院藏
-南京博物院藏
48,明-時大彬款紫砂六方壺
(萬歷四十四年墓出土)-底刻楷書款:大彬。揚州博物館藏品。
-此壺泥色紅如胭脂。從形制上考證,手法屬大彬中晚期的風格,
是時大彬游婁東后改制小壺時所作,它是有確切紀年可考的大彬壺之一。
其制作技法,舍棄了木模的成型手段,用裁片鑲接而成,
且開始選用紫砂細泥,這是紫砂工藝歷史演進中一個轉(zhuǎn)折期的明顯標志。
(“時大彬制于三友居”款)-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故宮博物院藏
52, 明-時大彬款蓮瓣僧帽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大彬仿供春式”款)-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55,明-時大彬款鳳首印包壺
(“萬歷丙申時大彬制”款)
8﹒李仲芳
(約1580-1650,萬歷-順治)
茂林子,行大。為時大彬門下第一高足,制度漸趨文巧,其父督以敦古,自仲芳後紫砂制作卒以文巧相競,今世所傳大彬壺,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見賞而自署款識者。
56,明-李仲芳制圓壺
-此壺腹部豎排陰刻隸書“白花浮玉碗,清浪泛金杯”之五言詩句,
又有豎刻楷書“荊溪李仲芳”名款,陰隸書“天啟丁卯年”銘文,
壺蓋內(nèi)豎排陰刻楷書“鴻記”名款。國家一級文物。
9﹒邵文銀
(約1590-1648,萬歷-順治)
又名亨裕,大彬弟子,制作文巧,饒有時門風格。
58,明-邵亨裕(邵文銀)素身圓珠壺
-高9.6厘米,闊8.9厘米-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10﹒陳信卿
(約1600-1644,萬歷-崇禎)
善仿時大彬、李仲芳傳器,與陳用卿作品相較,雖豐美遜之,而堅瘦工整,雅自不群。惟徵逐貴游間,不務壺志盡技,間俟弟子造成,修削署款而已。
59,明-陳信卿制方壺
(“翠竹軒,信卿”款)
11﹒惠孟臣
(約1598-1684,萬歷-康熙)
江蘇宜興人。書法絕類褚遂良。其作品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小壺多,中壺少,大壺最罕。所制壺大者渾樸,小者精妙,亦大彬後一名手也。
61,明-惠孟臣制乳頭小壺
底刻款“竹窗留月夜評茶“
12﹒沈君用
(約1610-1666,萬歷-康熙)
名土良,壺式上接歐正春一派,至尚象諸物,以離奇著稱。人稱『沈多梳』。
66,明-沈君用梨式壺
-高6.8厘米寬10.2厘米。
明沈君用此壺形若梨,秀美可愛,直錐形短流,笠形珠鈕,
把反卷曲向上,包底圓韻,壓截蓋與壺身渾成一體。
紅泥粗砂,表面呈梨皮狀。制作精致,
壺底刻有“大明天啟卯君用制”九字楷書款。
13﹒沈子澈
(約1610-1666,萬歷-順治)
桐鄉(xiāng)縣人,居青鎮(zhèn),善制瓷壺、文具,與時大彬齊名所制壺式與徐友泉相類。
68,明-沈子澈-仿古葵花棱壺
-現(xiàn)藏美國華盛頓弗里爾藝術(shù)館。
14﹒周季山
(約1615-1662,萬歷-順治)
70,明-周季山款紫砂壺
15﹒陳 辰
(約1620-1660,泰昌-順治)
字共之。工鐫壺款,當代陶人多假手焉。乃壺家中之書君也。
72,明-陳辰制提梁合歡壺
(底印“供之”、蓋印“陳制”、護身銘“合歡當酒,庚戌西廬”)
73,明-陳辰制長方扁壺
(“芳氣滿間軒共之”款)
16﹒陳挺生
(約1620-1661,泰昌-順治)
74,明-陳挺生開光飛龍壺
17﹒陳用卿
(約1620-1661,泰昌-順治)
俗名陳三獸子。式尚工致,款仿鍾太傅帖意,落墨拙而用刀工。
75,明-陳用卿制紫砂壺
76,明-陳用卿 包袱壺
79,明-陳用卿制金錢如意壺
[[ 注 ]]
以上二壺與時大彬”江上清風山中明月“銘文大執(zhí)壺極似
附:時大彬”江上清風山中明月“銘文大執(zhí)壺-本文13、45號壺
18﹒承云從
(約1620-1661,天啟-順治)
80,明-承運從制桂花四瓣壺
19﹒徐次京
(約1620-1671,泰昌-順治)
81,明-徐次京制紫砂包袱壺
82,明-徐次京款紫砂三足龜水滴
20﹒陳和之
(約1621-1654,天啟-順治)
83,明-陳和之款紫砂壺
-為葵瓣式,腹部突出四條葵瓣紋,形式優(yōu)美,
制作工藝非常嚴謹,腹部兩側(cè)為直流和曲柄,
口部為曲鈕小蓋,蓋與口合縫,即嚴密又通轉(zhuǎn)。
84,明-陳和之制紫砂錦囊壺
21﹒陳子畦
(約1625-1690,天啟-康熙)
善仿徐友泉壺,為時所珍,或云即陳鳴遠之父。
85,明-陳子畦-梨皮壺
86,明-陳子畦 松鼠葡萄壺
22﹒陳仲美
(約162l-1655,天啟-順治)
初造磁於景德鎮(zhèn),以業(yè)之眾不足成名,棄去之。好配壺土,擅於雕刻各式文玩。
88,明-陳仲美 橫云壺
90,明-陳仲美-束竹柴圓壺
91,明-陳仲美 一捆竹壺
92,明-陳仲美款紫砂壺
上壺與徐友泉仿古盉形三足壺相似
附:
明-徐友泉仿古盉形三足壺
(即本帖15、35號紫砂壺)
附:明代紫砂36 名家傳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