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盡管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早在晚唐時期我國就已出現(xiàn)了最早的火藥武器,到了宋代現(xiàn)代火槍、火炮的雛形開始出現(xiàn),女真、蒙古在同宋朝的戰(zhàn)爭中也逐漸掌握了火藥的生產制造技術,通過蒙古西征和絲綢之路貿易火藥逐漸流傳到中東和歐洲。朱棣遷都北京后組建了拱衛(wèi)京師的三大營,其中的神機營就是明軍中專門掌管火器的部隊,這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第一支獨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隊。在朱棣五出漠北打擊北元殘余勢力的戰(zhàn)爭中明軍綜合運用冷熱兵器屢屢得手。
特別是射程,明朝自制鐵火銃的最大射程不超過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險,而紅夷大炮可以輕松打到七八里外,最遠可達十里。有人曾經對這個數(shù)據(jù)產生過懷疑,但是西方的同類型火炮的性能證明了這個數(shù)據(jù)是準確的(當時西歐各國已有領海這一概念,當時的領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來定的,16世紀末期的領海是三海里,約合五點五公里)。
但是,在明朝孫元化的《西法神機》中記載,當時紅衣大炮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9.9里,也就是接近10公里射程?!段鞣ㄉ駲C》的記載,一直被認為是明朝火炮中,較為權威的記載。如果按照這個說法,紅衣大炮在5公里范圍內,依然可以保持較大殺傷力。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虎門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卻不及英艦艦炮,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江陰要塞竟然裝備了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這些炮看似威武,實際上射程還不如明朝進口的那些紅夷大炮,根本無法抵御西方列強的入侵了,真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