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界,我們常聽到“包漿”這個名詞,似乎“包漿”就是“古”、“舊”的代名詞。其實不然,包漿的意義在于,它是人與自然共同對物體的作用,它是一個漫長而細微的變化過程,是人與自然摩挲、把玩物體后留在物體表面的痕跡,這種由時間和微生物巧妙構筑的歷史沉積能使生硬的物體脫胎換骨,形成超越平凡、具有人文價值的獨特物質,從而成為人們判斷此物體被人把玩時間長短的佐證。
那么在奇石收藏過程中,包漿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奇石在自然界歷經(jīng)千萬年的地火冶煉、地力擠壓、雷電擊打、土壤沁染、水砂浸蝕、風霜磨礪等種種必然和偶然的自然考驗而蝕刻在奇石上的天然痕跡,造就了奇石的天然原始包漿。在外觀上體現(xiàn)為:石肌變幻、石皮蒼老、自然風化、水洗度好、風砂度好、色彩協(xié)調、圓潤飽滿等。
先天的包漿留在每一種奇石上都有其鮮明的特征,只是被人們發(fā)現(xiàn)后的叫法不同,比如:沙漠漆、水洗度、風礪度、皮殼、風化等等;而人們通常只把把玩后留在奇石身上的一層無色的特殊物質稱作“包漿”。其實人為把玩的“包漿”與水洗度、皮殼、漆面等原始包漿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同的是,兩者都是外界對物體長時間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是,自然作用下的原始包漿深層次地改變了奇石的形態(tài)和色彩、紋理、質地;而在原始包漿的基礎上再經(jīng)人為把玩而產(chǎn)生的“包漿”對奇石而言可說是一次全方位的喚醒。雖然從量上這種改變與自然對奇石的作用相比微乎其微,但從質上卻是開啟奇石靈性的一次飛躍,其意義是深遠的。人氣的介入使奇石退卻了火氣和浮躁,漸漸走向成熟穩(wěn)定,更易使人產(chǎn)生親近感,進而深層次地去探索奇石精神內涵,獲得更多感悟。
具體來講:硬度在 4.5-6 度之間的地表靈壁石、水沖太湖石等就比較容易出包漿,這是由于這種奇石在自然界就是以獨石的形式存在,周身都能接受自然的沁蝕,質地均勻細密,一經(jīng)把玩古氣能早一些反映出來,而且相對比較容易完整全面;硬度在 6 度以上的水石以及風礪石把玩就不容易上包漿,故上手選擇水石、風礪石時要求就更高,要求把玩前原石就帶有先天形成的水洗度和風砂度,不然再怎么盤都很難上包漿。奇石常被撫摩的位置最容易產(chǎn)生包漿,在正常狀況下,包漿的形成可能需要上百年,要加快奇石包漿的形成,不妨經(jīng)常撫摩。但這與做包漿有本質區(qū)別,以純粹人工手段模擬做出的包漿往往流于表面,整體均勻覆蓋,缺乏變化,明顯有別于自然包漿會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底子差的奇石,更能看出做的痕跡。
那么現(xiàn)代人把玩圖案石的也很多,包漿對圖案石是否有益呢?答案同樣是肯定的,包漿柔化奇石的生硬之氣,使奇石表面更加細膩潤澤,但并不會因為“包漿”的產(chǎn)生而淡化圖案,包漿的古氣使把玩后的圖案石更顯華彩。就好比古董瓷器,珍品要講究“精、新、真”,奇石也同樣?!熬敝傅氖瞧媸旧硇蔚耐暾?、色的瑰麗、質的堅韌、韻的通潤;“新”則指奇石品相清凈、包漿完整、成熟穩(wěn)定、歷久如新;而一個“真”字強調尊重自然,尊重天然的石皮石紋,決不弄虛作假。
包漿是一種物質化的“膜”,是一種柔和內斂的韶華,它古樸、蒼老、穩(wěn)定、成熟的氣質使人產(chǎn)生鑒證歷史的靈感,理解了包漿使我們在把玩奇石時又多了一份樂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