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沒去拜過財神爺,總覺得那太俗,哪有不勞而獲跟別人求才的。我信慈悲,信施舍,信佛;但是很難讓我相信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我們都來求財神,可是他憑什么給我們錢財呢?那年,老婆開個小店做點生意非要拉著我去拜財神,寺院將彌勒佛安排在財神殿的隔壁。看到彌勒佛那歡喜笑顏,我不禁突然想笑。這哪里是求財呢,佛家明明是在教我們布施,教我們舍啊,哪是人們所謂的“求”和“得”呢。
相傳布袋和尚是彌勒佛轉(zhuǎn)世,他那個神奇的布袋猶如聚寶盆。不管他走到哪里,他總能從布袋里變出神奇的東西來;更神奇的是他不管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就好的出奇。正如那只神奇的布袋,因為不停地拿出來給需要的人,才能裝進去更多的東西。原來錢財不是從索取中來的,是付出,是施舍。看來做生意也好求財也罷,得像彌勒佛那樣笑容可掬、胸懷寬廣,懂得布施才行。至少要給一個笑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好的服務(wù)態(tài)度吧,就那么一笑客戶的心都會醉。
佛家有很多高深的理論,總結(jié)起來個人覺得就一個字“舍”。 供財神講七布施,求財也是布施,布施就是一個“舍”字。這個“舍”;可能不是我們所想的“舍得”,只是舍,沒有講得。如果財神爺有他掌管錢財?shù)闹贫鹊脑挘蚁胍欢ň褪沁@個“舍”。財神爺可能不會在意你得到多少,他更關(guān)心你“舍”了多少。其實我們所謂的得也無非是別人的舍。我們都不曾是財富的擁有者,只是從別人的手中經(jīng)我們的手又傳遞給別人。
這就注定了我們越是不名一文,越是要懂得去“舍”。年輕時不好好讀書,走向社會你可能要花幾倍幾十倍的努力,才能跟別人站到同一起跑線上,你要“舍”得努力。有錢就讓點利錢自然就來了,沒錢的時候出點力自然就有了。只要有手有腳有頭腦,總能想出辦法來付出。求財無非是“舍”得一些值錢的東西,然后可能會有收獲。其實哪有什么財富啊,錢財僅僅是付出、是舍的結(jié)果。你越是付出,越是舍予,越是有可能得到別人的舍予。
這個世界上的種種幸福又何嘗不是一種“舍”呢。不論我們想要什么,先得學(xué)會付出什么。正如愛情不是索取,我們要先學(xué)會去愛一個人、學(xué)會付出,哪怕“落花有意流水無意”也無妨。“舍”畢竟不是“得”,如果一定會得到些什么的話。我想我們收獲的僅僅是付出、是努力本身。這種付出、努力過程中的快樂才真正是我們的財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