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發(fā)(4月26日《北京晨報》)
近日,陜西宜川縣民政局為提高敬老院的入住率,強迫部分五保戶老人入住敬老院,不入住就取消“五?!辟Y格。有鄉(xiāng)鎮(zhèn)干部稱,宜川民政局領導曾要求必須按期完成入住率指標,否則“民政站長就別干了”。(4月25日《華商報》)
看到這個新聞,不禁想起母親不愿進城的事。搬進城里居住后,看著母親跟哥哥居住在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于心不忍,遂將母親接進城里來。殊不知,母親努力習慣了幾個月后,還是無法習慣城里的生活,她掛念村里那些經常在一起嘮嗑的大爺大媽,掛念地里那些拼命向聲瘋長的莊稼,還掛念豬圈里那幾頭或肥或瘦的年豬,最終死活要回農村去。
因為家有老人,尤其是經歷了接母親進城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再看到報道中老人們紛紛表示住不習慣,尤其是一名姓郭的老人“村里人對我好,我想家”的話,我的眼淚立即就出來了。
顧名思義,“敬老院”就意味著敬老養(yǎng)老。社會發(fā)展了,為老人提供優(yōu)越的養(yǎng)老環(huán)境,讓老人享受改革的成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更是是老人的福氣。然而,生活是一種狀態(tài),幸福對老人來說,有時簡單到就是身邊有幾要好的人,熟悉的事物,如何考量老人的幸福標準,還得尊重老人的想法,刻意要去改變,無論對誰都只能是痛苦。
更何況,如此提高敬老院的入住率,一切還是政績在作祟。上級一聲令下,要提高入住率,下級于是拿雞毛當令箭,不愿意承擔一些壓力,不愿意深入老年群體中去傾聽老人們的心聲,更不愿意把自己對基層老人實際的情況向上級匯報,就拋出不入住就取消“五?!辟Y格的土政策,如此不顧老人感受把老人往敬老院趕,使老人在里面如坐牢一樣,“敬老院”跟“進牢院”有什么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