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Wendy老師多說,大家都能感覺到70末、80后在如何進行育兒和親子教育上無限的焦慮和迷茫。到底是為什么,人類百萬年間的進化,到了當今社會,卻讓做父母這件原本再自然不過的事,成了思前想后、細思極恐而又讓人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原因很簡單,所有的知識、技能都能夠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實現(xiàn),唯有如何做伴侶、如何做父母這兩件事,除了原生家庭之外,沒處學。
很可惜,潛意識里,我們對自己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并不認同。
《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2017年年初做了以《愛的錯位》為主題內(nèi)容的一期,過程中收集到了400多位70末、80后的童年故事。雖然是前輩們口中“最幸福的一代”,在談到自己的童年時,70末、80后的大部分人卻鮮有所謂的幸福感。絕大部分人對自己的童年只有兩種極端感受:要么是父母沒有對自己的成長賦予太多的關(guān)注,要么是父母無時無刻的管教令人窒息。
每一代人的生命體驗和經(jīng)歷是不同的。想要理解這種巨大的認知錯位,我們不得不追溯父輩的生命歷程。50后至60后早期的這一代人,經(jīng)歷過二十世紀尤其是二戰(zhàn)之后的發(fā)達國家未曾有過的、極端的物質(zhì)匱乏和各種政治運動:在最該念書的時間沒有機會念書;在應(yīng)該結(jié)婚生子的時間被要求計劃生育;在經(jīng)濟條件最捉襟見肘的中年危機遭遇下崗。這還不算,計劃經(jīng)濟體制除了對國家經(jīng)濟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它同時也讓人的思維產(chǎn)生了固化——作為個體人不用去思考人生該如何過,每個人都是國家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
不僅如此,他們的父輩、即我們的祖輩則基本上都經(jīng)歷過十年內(nèi)戰(zhàn)(1927年-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講,我們的祖輩承受了戰(zhàn)火紛飛帶給人的集體重大創(chuàng)傷,在進行親子教育中讓我們的父輩成為了代際創(chuàng)傷的承受者;而我們的父輩不幸在新中國建立之后的時代中,又成為了該時期集體性重大創(chuàng)傷事件的受害者??梢哉f,我們父輩這一代人的一生,超出了人類認知范圍能夠接受的程度:
物質(zhì)條件的飛躍變化:從兒時挨餓受凍無法實現(xiàn)溫飽,到老年時物質(zhì)生活的極大豐富。以收入為例,1986年(50后正值壯年)北京市平均工資130元人民幣/月,到2016年北京市平均工資超過7000元/月;
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遷:從兒時沒有電燈電話的生活(補充一下,1994年的春節(jié),我父親老家的那個村子尚未完全通電),到老年沒有網(wǎng)絡(luò)和智能手機沒法出門的生活(現(xiàn)在在北京市區(qū)菜市場和小賣店都是移動支付了);
由此而帶來的觀念落伍:客觀條件決定了50后這代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不太容易迅速與當代社會相符,在育兒和親子教育的觀念上尤甚,且同時表現(xiàn)在“教”和“育”兩個層面上。
簡單地說,50后到60初的這一代中國人,飽受了時代和環(huán)境帶來的磨難和滄桑,孩提時代連溫飽都達不到的生存狀態(tài),造成了他們一生難以磨滅的觀念,即對生命的關(guān)注點是物質(zhì)生活的滿足。那個年代的人們真的覺得吃飽飯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生活本身就已經(jīng)是幸福了。受制于年代普遍造成的思維局限和行為習慣,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沒有精力也沒有辦法去探求精神需求。
這也就是為什么,時至今日,一頓好菜好飯仍然是他們表達愛意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樣,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的父母不太懂得什么是愛,也不會表達愛,他們會習以為常地把“對你好”和“為你好”等同于“愛”。 除了在冰箱中填滿好吃的,買、甚至手工編織或制作衣服,絕大部分50后父母給予70末和80后這一代精神層面上的愛非常稀薄。
但是對于70末和80后,我們的生命體驗和經(jīng)歷是完全不同的。物質(zhì)生活已經(jīng)得到滿足,這代人必然會探索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誰還天天為吃飽飯、吃好飯而高興呢?時代和環(huán)境的變遷,造成了兩代人在生命的需求和注意力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需要和關(guān)注的東西是父母從不曾關(guān)注的,自身匱乏的,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滿足來自70末、80后孩子的需求。他們沒有辦法回應(yīng)我們。
很少有人能意識到,“父母”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上的概念,更是一個社會學上的角色。70末、80后在如何進行育兒和親子教育上如此焦慮和迷茫,說到底是因為怕做錯,怕給了孩子不正確、不科學的教育和引導。一言以蔽之,在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之后,育兒焦慮來源于我們對成為“完美”父母的無限渴望。同時,又在心中有莫大的恐懼,擔心自己無論如何努力,終將成為父母的翻版。
50后和70末、80后的成長環(huán)境變化是質(zhì)變的,但是70末、80后跟自己的下一代的成長環(huán)境是量變的。一方面我們強烈地渴望成為“完美的父母”,一方面我們經(jīng)常重復著某些并不正確的教育行為——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多少次,你對孩子脫口而出的話,說完之后才會猛然想起這是小時候父母對自己說的。然而作為當代父母,無論我們是否可以真的做到,至少大部分人已經(jīng)接受的觀念是:
高層次的愛不是本能的“對你好”,成為好父母是需要知識和技能的,沒有人生來就是智慧父母,愛的方法是需要學習的;
愛不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控制你的人生;愛是成就對方,讓一個人成長為Ta自己。
那么,我們該如何告別原生家庭的影響,讓自己的孩子幸福?
超越原生家庭的影響,做智慧父母,并不是像很多家教書籍中反復告誡你的,要如何接納父母,如何接納孩子。你首先需要做的,是接納自己,愛自己。對自己有足夠的愛,才能接納別人。
只有當我們不僅深刻地意識到,并且能夠平靜地接受這個事實:在育兒的觀念和行為上,每個人基本會復制原生家庭的行為方式。這是一個巨大的前提。否則,大部分初為父母的人,原本就處于一個漫長而艱難的學習過程,焦慮和困惑已經(jīng)足夠多,如果不能意識到有些問題可能并不來源于自己,更加會過多苛責自己,產(chǎn)生焦慮和無助,甚至抑郁。
因此,我們要反復告訴自己,除了模仿父母,育兒這件事,確實沒有其它學習的環(huán)境和方式;另外,這種潛移默化的行為傳遞和模仿,往往不自知。就是說,如果不是刻意觀察和反思,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在育兒的行為上是受來自原生家庭的一些觀念控制的。這些影響在沒有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作為當事人經(jīng)常渾然不覺。自己小時候挨過打的人,在面對哭鬧的孩子時,很難不舉起手。
Wendy老師一直堅信,焦慮感、愧疚感和付出感,是親密關(guān)系的三大殺手。因此,在自己的育兒行為讓自己不滿意的時候,不要過分苛責自己,以防產(chǎn)生愧疚。
一言以蔽之:超越原生家庭的影響,從自己開始做智慧父母,就是三點:
首先需要做的,是接納自己,愛自己。對自己有足夠的愛,才能接納別人。
第二,接納父母,重建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guān)系。接納父母的第一步,是理解和憐憫。
第三,接納孩子、建立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這個過程必然是發(fā)生在在接納自己,接納父母,重建了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guān)系之后的。
所謂知行合一,需要先解決深刻的“知”,才能真正付諸行動。所以,具體做法,我們下回分解。
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guān)文章,歡迎閱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