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西文化差異
英漢語言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造成了漢英在思維方式上也存在許多不同。西方思維慣于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中國則偏重形象思維,加上不同的歷史及宗教傳統(tǒng)、哲學(xué)思想、語言,使得中西文化出現(xiàn)了很大差異。比如地理環(huán)境、傳統(tǒng)習(xí)俗的不同在許多文學(xué)作品中都有所反映。翻譯界有名的東西風之爭就是一例。東風在中國人的概念中是和煦溫暖的,代表著春天和美好事物。李商隱《無題》詩云:“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東風該是催開百花的使者,所以才有百花殘而怨東風之感慨。有英譯法為:
Hard it was to see each other ——
harder still to part!
The east wind has no force,
the hundred flowers wither. (INNES HERDAN)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許淵沖)
這種譯法在西方人眼中無疑失去了那種淡淡幽怨之韻。因為緣于英國的地理位置,東風在英國人的眼中是凜冽的刺骨寒風,而西風采溫煦、和暖。這樣的翻譯方法扭曲了中文的文化意境,使西方讀者產(chǎn)生了歧義。
此外,傳統(tǒng)的風俗習(xí)慣也是造成文化差異的又一因素。在一種文化傳統(tǒng)中一個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種文化里卻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比如“dragon”這個詞,在英語語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釋。由此不難看出“dragon”在西方語言文化中隱含貶義。而在中國文化中“龍”字象征著“高貴,至高無上”等意,古時中國人稱皇帝為“真龍?zhí)熳?#8221;。因此與“龍”字相關(guān)的詞語絕大多數(shù)具有崇敬之意。東亞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四個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被西方人稱為“亞洲四小龍”,將其翻譯成英語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當。有人建議翻譯成Four Asian Tigers,這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文化信息的對等,因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種強悍的動物,至少不會讓人聯(lián)想到某種可怕的動物。所以說,將“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達到了對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