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卜算子》詞寫于元豐三年,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初期的作品。詞有副題: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他人生最低谷時寫下的作品。
上半闕起句寫夜深:“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庇谩叭薄?、“疏”、“斷”幾個字,極寫幽獨凄清的心境。
接下寫:“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薄坝娜恕笔亲髡咦灾福肮馒櫋笔菍τ娜说囊r托。這里把“孤鴻”、“幽人”合在一起,寫“孤鴻”也就是寫作者自己。
下半闕:“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用“驚”、“寒”、“寂寞”、“冷”這許多字面,更明顯地寫出作者在患難之中“憂讒畏譏的情緒。
那一年是元豐二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訟“詩諷時政”遭彈劾,幾乎喪命。次年,被貶黃州,處境窘迫,自耕為生。
更難的是人為處境,他在給友人李廌的信中寫道:“得罪以來,身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自喜漸不為人識?!庇纱丝梢娞K東坡當時的憂懼心情。
獨處閉塞之地,散發(fā)扁舟,在山水之間尋找寄托,不時間會被閑人辱罵,而自己開始不被人認出而自慰,這就是大詩人當時的窘迫處境。
后來,蘇軾的朋友陳慥邀約他到武昌去住,他也不敢去。他給陳慥寫信說:“又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飾……雖復往來無常,然多言者何所不至。”讀這些信札,可以了解詩人以“驚起卻回頭”的“孤鴻”自比的用意。
蘇東坡在這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境遇里,即使有高枝可棲,還是揀來揀去“不肯棲”,只好宿在沙洲里,與寂寞寒冷為伴。
這首詞讀來讓人心情沉重,蘇軾博學多才,又恰為此所累,一生坎坷,幾度被貶,雖他樂觀豁達,但終是苦中作樂,以往多讀他豪放之詞,今讀這悲戚詞句,難免不無壓抑。
不過,這也讓后人了解到蘇軾的另一面,舉凡性情中人,不懂也不會遮遮掩掩,活得很真實。這也給后人以啟示:人生就是如此,有顯達也有低靡,有過顯達而后低靡就更加落魄,但能做到隨遇而安如蘇東坡者也令人稱道并應效法之。
需要指出的是,這首寫寄托的詠物詞,卻被后來不懂東坡的人曲解,生生造出一個“女兒情”的故事,說這首詞是為一個女子作的,“孤鴻”是指這女子。
故事說惠州有溫氏女,俊俏,年十六,不肯嫁人,見了蘇軾而一往情深,時常徘徊于窗外,聽蘇東坡吟詠。
后來,蘇東坡渡海南行,女子遂卒,葬于沙灘側。蘇軾回到惠州,因此作這首《卜算子》詞。
南宋時期都市里說“評話”的人,慣常把古人詩詞敷衍作故事來說唱。
這首詞被附會為愛情故事,大概也是出于這一類評話藝人。就這首詞的本身來說,如此附會有損于它的意義。
[宋代·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