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放鶴亭位于孤山東北麓,是為紀念林和靖而修建的。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復,錢塘(今杭州)人,北宋詩人。林和靖長期隱居孤山,終生不娶也不出仕,平時除了作詩繪畫外,喜歡種梅養(yǎng)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有“梅妻鶴子”之說。 他死后便葬在孤山北麓。傳說他養(yǎng)的那只鶴也在墓前悲鳴而死,人們將它葬于墓側(cè),取名鶴冢。
放鶴亭最早為元代郡人陳子安所修建,明嘉靖年問錢塘縣令王代又加以擴建?,F(xiàn)在的放鶴亭是1915年重建的。平臺寬闊,欄桿精巧;亭內(nèi)有聯(lián),有曰:“水青石出魚可數(shù),人去山空鶴不歸 ” 有曰:“山外斜陽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書”,點明放鶴亭景物,而林則徐的“世無亦草能真隱,山有名花轉(zhuǎn)不孤”則含意幽深,令人心不勝揣摩。
亭內(nèi)石壁有《舞鶴賦》行書刻石一塊,面朝東北,長方形,通高2.4米,寬2.94米,上有巨樟覆蓋,其前構(gòu)筑石欄,面臨西湖。碑文取自南北朝鮑照作的《舞鶴賦》,全賦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鶴的美麗動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字跡系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帝南巡杭州至此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手跡所書,字體圓勁透逸,布局疏朗勻稱。碑上還有“康熙御筆之寶”、“萬歲作暇”等三印,似見風流皇帝的神采。四周邊陰刻云、龍、火焰、寶珠作為裝飾。
亭東有兩株高可參天的大樹,濃蔭之下,就是林逋的墓廬。墓亦草草,環(huán)石圍砌,青草封頂,惟四下梅花擁衛(wèi),鶴冢相伴,至死也不失風雅。張岱《林和靖墓柱銘》:“云出無心,誰放林間雙鶴。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倒也鐫刻出林逋的風骨。放鶴亭一帶是西湖孤山賞梅勝地,左右已廣植臘梅,一直延伸到西泠橋堍。每到嚴冬早春,寒梅怒放,清香四溢,成為一片香雪海。這里曾被譽為“梅林歸鶴”,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放鶴人與愛梅人〗
淡水濃山畫里開,無船不署好樓臺。 春當花月人如戲,煙入湖燈聲亂催。 萬事賢愚同一醉,百年修短未須哀。只憐逋老棲孤鶴,寂寞寒籬幾樹梅。(王思任《孤山》) 。沿“綠云徑”石階而下,一條花崗石板鋪就的小路,夾路相映的梅樹林,把人引向山麓的放鶴亭。
林和靖少時父母早亡,但他勤奮好學,經(jīng)史百家無不通曉,且擅書畫,工詩詞。他曾言:“人生貴適志耳,志之所適,方為吾貴。每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睕Q意歸隱孤山,結(jié)茅為室,編竹為籬,植樹種花。日以賦詩作書、種梅養(yǎng)鶴為樂。終生不娶也不出仕。臨終留絕句曰:“湖外青山對結(jié)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p>
林逋活著時名氣很大,宋真宗征之不就,賜號和靖處士,還明令地方官吏定期慰問;死后,宋仁宗趙禎賜給他“和靖先生”的稱號,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由皇帝賜封的隱士。林和靖隱居孤山,足跡不入城市者30余年,從無一日不恬然自足,甘心淡泊,把個隱士做得地地道道,竟也名垂青史。
林逋隱居孤山,常畜雙鶴,豢之樊中。林逋常常泛舟西湖賞悅山水,每當有客來訪,童子便開樊放鶴,白鶴縱入云霄,在湖上起舞盤旋,林逋見了必棹艇遄歸,似乎那時就有了現(xiàn)代的傳呼機。他在孤山上種了三百六十余株梅樹,不惟暗香浮動,沁人心脾,醞成一片香雪海,而且一日取一樹之值為用,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林逋在孤山上的生活,自詡“梅妻鶴子”,雅致得引人遐思。陳鶴在《題孤山林隱君祠》詩中吐露了艷羨的心情:“ 孤山春欲半,猶及見梅花。笑踏王孫草,閑尋處士家。塵心瑩水鏡,野服映山霞。巖壑長如此,榮名豈足夸”。王稚登則在《贈林純卿卜居孤山》詩中大加贊賞:“藏書湖上屋三間,松映軒窗竹映關(guān)。引鶴過橋看雪去,送僧歸寺帶云還。輕紅荔子家千里,疏影梅花水一灣。和靖高風今已遠,后人猶得住孤山”。
林逋愛梅,也是賞梅的高手,每當梅花將開之時,便經(jīng)月不出門,惟以詩酒盤桓其間,淺盞微吟自成千古絕唱:“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林和靖的這首《山園小梅》用纖巧的筆法,刻畫出了一個幽靜淡遠的意境,特別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句,膾炙人口,傳誦千古。林處士雖然一生未娶,卻也深黯兒女情長,一闕《相思令》令人回腸百轉(zhuǎn)——“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邊潮已生”,情真意切,不亞于柳永的《雨霖鈴》,實在也是一個癡情的情種。
古人有詩:“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山麓多梅,據(jù)說始于林逋。山坡平緩,綠茵如錦,成片的中山紀念林北向逶迤,林下的堤岸浸潤在里西湖的一泓碧波里。遠處水明如鏡,塔影搖曳在粼粼波光中,近則風荷獵獵,萏菡競艷,小船游移,風過處傳來陣陣清歌。 千年歲月,孤山的名人遺跡越來越多?,F(xiàn)在的孤山,已成為西湖游客必到的勝地,雖然人們已不再著意于賞梅觀鶴,但卻都要到放鶴亭來看看風景,看看這位首先開發(fā)了孤山的一代名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