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追隨阿部房次郎收藏,清代畫壇三百年神品盡出!
userphoto

2018.11.24

關注

藝術史家萬青力形容18世紀的清代畫壇“派別林立、高手如云”,在清廷捧為正宗、正統(tǒng)的“四王”畫派之外,有遺民色彩濃厚的“四僧”以及金陵、新安、京江等地方性畫派,還有被認為與正統(tǒng)派分庭抗禮、反映新興市民趣味的揚州畫派,獨樹一格的高其佩及其指頭畫派等,史載清代畫家人數(shù)更高達6000人左右,遠超前代。(注1)

由于過去受到歷史因素影響而形成先入為主的偏見,清代繪畫不僅較不被重視,甚至遭受許多詆毀。許多畫家的成就距較為合理的評價仍相去甚遠,致使不少精彩的畫家和作品為世人所忽略,包括此次展出阿部房次郎的藏品在內。無論這些畫家是御前行走的宮廷畫家、在野的山人或畫僧,還是鬻畫為生的職業(yè)畫家;無論備受榮寵,還是潦倒失意,今日他們的丹青心血都值得我們發(fā)掘、欣賞和用心品味。

天地之大卻無一可容身

八大山人《彩筆山水圖》

論及八大山人(1626—約1705),我們腦海中總是浮現(xiàn)他“哭之笑之”的名款以及那些翻著白眼的怪魚、怪鳥或墨荷等簡筆大寫意花鳥畫,偶見其山水畫也多是“荒山剩水”的墨畫渴筆山水。此次大阪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彩筆山水圖》(圖1)卻是八大筆下罕見、屬于精細風格的淺絳山水。

1. 八大山人,《彩筆山水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八大山人為朱耷別號,法名傳綮,江西南昌人,祖籍安徽鳳陽,為明朝宗室,與石濤、石溪、漸江等人并稱為“四僧”。他身為舊王孫,少壯親歷亡國慘禍,為避禍而皈依佛門,又佯裝發(fā)狂,大哭大笑焚毀袈裟,棄僧還俗,最后以鬻畫為生,是經(jīng)歷最為傳奇的一位畫僧。(注2)

《彩筆山水圖》以墨畫淺絳為之,構圖近似黃公望《天池石壁圖》,加上逐漸后推的層巒疊嶂、高坡陡崖、巒頭平臺等常見于大癡筆下的元素,看似只是一幅仿大癡、云林筆墨風格,并承襲董其昌以巒脈結組走向求取畫面氣勢的作品,實則八大于此畫中別出新意。比如中景與遠處峰巒看似相連,實際上遠隔河谷遙望;中景于山巔處留出一大片不尋常的空白,其上繪一倪云林式的低矮孤亭,位于畫面居中樞紐之處,然而前后遍尋,卻顯然無徑可至。畫中近景、中景處俱為茂密雜林,間有枯樹,一片靜寂蒼涼,雖可見莽莽生氣,卻空無人跡,予人孤絕之感,似在寓托八大身為宗室遺民,慨嘆天地之大卻無一可容身之清凈地的心境。

表現(xiàn)山石質地的披麻皴全出以中鋒用筆,復以短促勁利、縱橫交錯的濃墨線條勾勒提破,部分山石塊面與樹叢處僅以赭石、花青略施淺絳,加以大面積留白,整體色調給人明凈清雅、空靈絕俗之感。此畫無紀年,被認為是八大70歲以后所作,愈見其筆墨老辣恣縱,自用其法。

集唐宋元諸家大成

王翚《仿李營丘江山雪霽圖》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別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清暉主人,江蘇常熟人。王石谷與王鑒、王時敏、王原祁合稱“四王”,筆墨參古今,畫技精熟。論者認為他能集宋元之大成,實現(xiàn)“正統(tǒng)派”畫家之理想,因此尊其為“畫圣”。(注3)王翚為康熙皇帝繪制《南巡圖》,奠定他在畫壇不可撼搖的地位。他也是所有清代宮廷畫家中,唯一被乾隆皇帝欽評為“神品”的畫家。

《仿李營丘江山雪霽圖》(圖2)繪制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是王翚借由仿北宋李成(營丘)寒林雪景,追溯王維風格;也是他集唐宋元諸家大成、熔南北畫派為一爐的得意巨制。此作以墨畫淺絳設色,畫千里江山雪后天晴的景致。卷首近景湍泉自巖壑間蜿蜒而出,手卷自此展開,坡岸有成排長松,山間筑有亭臺樓閣,山路、棧道盤繞曲折,時隱時現(xiàn)于丘壑峰巒之間,溪橋行旅、山野漁樵、江畔舟渡者,引導觀者展閱手卷賞畫的視線。繼之為煙波浩渺的湖泊,沙渚起伏,江面空闊,點綴行舟,映帶樓閣、城門與村舍。其后即為連綿橫亙、氣勢撼人的重巒雪峰,寒林枯樹,山間屋宇儼然。續(xù)之又為大江之景,沙洲陸連,水天一色,遠山空蒙,煙水迷茫,行旅絡繹。復行之,出現(xiàn)一座由山巖、洞窟與湍泉組成,內壁倒生樹叢,洞窟內雪融水涌的天然巖穴奇景,與其左邊斜向的巨大山石,動勢正好相反,也形成一虛一實的對比,相當特殊。(圖3)卷末近景江岸泊有眾多舟楫,復見成排長松后,一隅有城樓與城墻,畫卷于此戛然而止。

-請橫屏查看-

2. 王翚,《仿李營丘江山雪霽圖》,局部,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此畫雖題為“仿李營丘江山雪霽”,實則在構圖上結合了北宋“全景山水”與行旅圖等形式,并以元人筆墨為之。全卷山水布局作虛實開合等各種組合,依物象的遠近比例,猶如鏡頭拉近與推遠般,不斷轉接與變化。頂天立地的峰巒、煙水迷蒙如水天一色、斜向層疊交錯的峰巒、平行交疊的陂陀等形式,在長卷畫面中巧妙地結合,創(chuàng)造出整合高遠、平遠與深遠的空間感。披麻、斧劈、折帶、解索皴等呈現(xiàn)不同的山石質地,為融合南北宗的筆墨表現(xiàn),具體展現(xiàn)出王石谷“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的深厚功力。

3. 王翚,《仿李營丘江山雪霽圖》,局部

此作中可視為李成風格的標記者,見之于畫中外形圓潤起伏似云頭,并相互疊接形成推移卷動之勢,如風卷云動之狀的巨大疊巘與溪澗山石,頂部留白表現(xiàn)峰巒巖石上的皚皚積雪,縫隙或輪廓陰影部分則以深淺濃淡不一的墨點苔提破,或以瘦勁線條勾勒,或淡墨加深輪廓,突出山石堆棧的量體感。此即米芾形容李成筆下的山石之形,猶如云朵卷動般的“石如云動”。(注4)由此來看,卷末那座外觀如卷云涌動,逐漸向內旋轉而近似旋渦,猶如天然奇觀的巖穴,或可能代表著王翚對此風格的理解與詮釋。

石谷于卷末題款:“右丞江山雪霽圖,李咸熙曾仿之,余由李溯王,亦行遠必自邇也,質之梅溪老先生,以為何如?”近年根據(jù)學者考證,此畫的受贈者為寄籍湖北漢陽的吳氏兄弟。梅溪老先生為吳開治,因家在金陵秦淮河畔青溪,岸植梅,又號梅溪,其兄吳正治于康熙二十年(1681)授武英殿大學士,參贊內閣機務,為當朝相國。王翚曾多次受吳氏之托作畫,如他在進京繪制《南巡圖》而聲名大噪前最重要的代表作——《重江疊嶂圖》卷即是為吳正治所繪;而吳氏兄弟于引介、推舉王翚進入京中高官、文人交游圈扮演了重要角色,對其畫藝生涯影響甚大。(注5)

喻花卉為仙姬

惲壽平《花卉》冊

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壽平,號南田,又號云溪外史、白云外史,后以字行,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他詩書兼擅,早年攻山水,因自謙無力與好友王翚爭勝,遂改攻花卉。南田與四王、吳歷(1632—1718)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六家”,是六家中唯一以花卉畫聞世者,為清代花鳥畫宗師,影響深遠。

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畫遠承五代徐崇嗣,托古改制,參以己意,開創(chuàng)個人獨特風貌。他力主“惟能極似,才能與花傳神”,以創(chuàng)新的構圖與筆墨技法,捕捉花卉內在的生命神韻,清潤明麗,自成一格,有“惲派”之稱。惲壽平不僅確立了沒骨花卉畫在清代“正統(tǒng)派”的地位,其影響也遠及揚州和海上畫派。

惲壽平《花卉》冊無紀年,繪四時各色名卉,均以折枝方式表現(xiàn)。沒骨法不像傳統(tǒng)勾染法可用疊染的方式創(chuàng)造層次,下筆后無法修改,染色時也沒有邊線輪廓輔助,難以層層疊染(容易顯出水漬、筆觸),因此沒骨畫家對色彩飽和度、水分控制和作畫程序,須充分掌握。惲壽平為沒骨法研發(fā)許多新技巧,例如著名的“粉色點染同用法”,多用于花瓣上,“粉筆從瓣尖染入,一次未盡腴澤勻和,再次補足之,故花頭圓綻不扁薄,然后以脂自瓣根染出,即脂汁亦由粉厚增色”,也就是點、染同用,使脂和粉相遇后自然產(chǎn)生漸層效果,可見于本作之《木蓮圖》(圖4);又如“撞水”,多用于葉片,也就是在染好色的葉緣處,趁其色未干時注入水,自然相互排斥,使該部位淡而白,干后色澤不均,葉脈向背清晰,益增其層次與趣味,見于本作的《紫藤圖》(圖5)與《牡丹圖》(圖6)的葉片。(注6)

4. 惲壽平,《花卉》冊之《木蓮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5. 惲壽平,《花卉》冊之《牡丹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6. 惲壽平,《花卉》冊之《紫藤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7. 惲壽平,《花卉》冊之《桃花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惲壽平題花卉畫的自作詩多以花擬人,并善于運用文學典故,將花卉喻為仙姬或神女知己,格調高雅,所作題畫詩歌有《甌香館集》傳世,體現(xiàn)南田的審美理想,也反映他不凡的藝術修養(yǎng)。如本作《桃花圖》(圖7):“山齋盡日無鶯蝶,只與幽人伴醉眠?!币约啊赌档D》:“蕊珠宮里無雙鬢,晝錦堂前第一人。笑問芳心深幾許,卻能容受半天春。”詩畫交融,對讀之,蘊意無窮。

凡所作皆山川真境

高其佩《天保九如圖》

高其佩(1660—1734),字韋之,號且園、南村、書且道人,祖籍奉天遼陽(今屬遼寧)鐵嶺,曾服務于康熙朝宮廷。(注7)高其佩以創(chuàng)立“指(頭)畫派”而揚名畫壇,但是他并非指畫的創(chuàng)始者。相傳指畫始于唐代張璪,繼于明代浙派畫家吳偉,高其佩承之。但據(jù)學者考證,清初已出現(xiàn)許多指畫,廣東畫家吳韋才是指畫的始祖。(注8)除了畫作外,高其佩本人并無著述流傳,幸而他的從孫高秉撰有一部《指頭畫說》,詳細記載了高其佩的創(chuàng)作歷程及技法,也使今人可借以探討指頭畫的來龍去脈。

《天保九如圖》(圖8)畫群峰聳峙,山谷重深之間,云霧繚繞,畫面左上方的主峰巨巖直入天際,有壁立千仞之勢,巖下崖邊立有二位高士,正仰首瞻望天際。“九如”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天?!?,此詩連用“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九個“如”字,因得此語,后世多用以祝賀福壽延綿。此作山石全以青綠淡彩設色,最精彩處在以指頭代替筆墨皴法,指墨運化無痕,成功表現(xiàn)出巨巖山壁的嶙峋質地,以及倚生崖壁之上的樹木糾枝延伸之狀等,處處機趣盎然,呈現(xiàn)與傳統(tǒng)筆墨迥然不同的意趣。

8. 高其佩,《天保九如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此畫構圖亦別具一格,作為主題物象的巖下高士居于畫面中上部,觀者視點亦聚焦于此。高秉《指頭畫說》云:“唐宋元明諸家畫法皆以下為主,上為客,近主遠客,在下近處作樹石屋宇,在上遠處作峰巒沙岸……惟公數(shù)萬指畫筆畫中竟無一出此者。凡所作皆生平經(jīng)歷山川真境,故丘壑無或雷同?!保ㄗ?)是為高其佩指畫特色,證之此作,信然。

此畫繪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八月一日,高其佩時當48歲,任浙江溫處道道臺,圖上有滿人畫家莽鵠立(1672—1736)題跋,由其末句“敬題于御題之浦云堂中”來看,浦云堂應為康熙年間工部尚書熊一瀟(1638—1706)之齋名,康熙南巡御題以賜,可能系高其佩為熊氏家族長者祝壽所作。(注10)

精謹端麗的宮廷品位

蔣廷錫《藤花山雀圖》

蔣廷錫(1669—1732),字揚孫,號酉君、南沙,又號青桐居士,江蘇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賜進士,歷官文華殿大學士,有政聲。雍正年間任禮部右侍郎、戶部尚書與軍機大臣等職,“任戶部時,厘剔弊端甚晰,官吏畏之如神”。(注11)他少時即工詩文,工書、善畫,間作水墨折枝窠石,善畫花卉,沒骨花鳥畫得南田先生余韻。他以逸筆寫生,蘭石獨饒風致,點綴坡石無不超逸,為清初著名宮廷畫家。

《藤花山雀圖》(圖9)繪一株有紫藤依附、攀生于其上的高大榆樹,紫藤花茂盛綻放,山雀一停佇一飛翔,樹下有湖石峙立,溪流由遠方蜿蜒至近景,坡渚映帶,坡岸上又有蘭花、靈芝等祥瑞象征。除紫藤花以沒骨法、湖石坡渚以皴染寫意并加墨線輪廓,其余物象或以工筆寫實或雙鉤淡彩描繪而成,反映康熙、雍正朝好尚精謹端麗的宮廷品位。右下落款以端正楷書題“臣蔣廷錫恭畫”,為應制之作。

9. 蔣廷錫,《藤花山雀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寓意新歲吉祥

金廷標《春元瑞兆圖》

金廷標(?—1767),字士揆,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工寫真,善取影,妙繪仕女人物及花卉,白描尤工。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時,進呈《白描羅漢》冊稱旨,命入內廷供奉,后以畫藝出眾,被晉升為一等畫畫人。近年學者研究清宮《活計檔》,有乾隆多次諭令金廷標創(chuàng)作歷史故實畫的記錄,而在高宗御制詩文中亦載有諸多題詠金氏歷史故實畫之作。(注12)

《春元瑞兆圖》(圖10)畫早春雪景,山徑雪封,年老高士攜兩童仆正于巨巖下拾集落于雪地上的紅梅花瓣,落英來自生長在絕巖頂端的一株梅樹,梅干鐵骨自畫面左上部向中央伸展,虬枝斜欹轉而下伸,一只白猿攀抱樹上,手握折枝,與樹下擷起衣袵接取落英的老高士對望,構圖安排甚具巧思?!妒汅?三編》著錄此畫:“雪里梅花白猿抱樹折枝,樹下一叟仰首擷衣袵承之,一童執(zhí)杖侍后,一童俯拾地下落英?!贝俗鞴P墨精練,設色清麗,山石以渴筆淡墨斧劈皴擦,再加點染、勾勒草苔,襯以留白,濃淡變化有致,描繪人物衣袖、襟擺皺折的線條遒勁有力,表情與姿態(tài)生動傳神,是一件富于細節(jié)描繪與敘事性的作品。

10. 金廷標,《春元瑞兆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白猿如同白雀、白龜?shù)?,被認為是靈物瑞兆;紅梅花開則為早春雪融、新歲將至的先聲。此作有“臣金廷標恭畫”名款,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中,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月二十八日見有此畫記錄:“二十八日接得員外郎六格押帖,內開十六日首領呂進忠交……金廷標春元瑞兆圖一軸,傳旨:著交如意館將掛軸做套、手卷做匣……”(注13)此件寓意吉祥瑞兆的畫作,應為仰承乾隆意旨所繪制,作為宮廷裝飾之用。

亦何恨乎秋聲

嵒《秋聲賦意圖》

華嵒(1682—1756),字秋岳,原字德嵩,號新羅山人、白沙道人等,福建上杭人。初寓杭州,后客維揚,布衣終生。其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無一不工,畫風閑淡清雅,不泥于古,脫去時習。筆意縱逸駘蕩,種種神趣,無不標新立異,機趣天然。張庚《國朝畫征續(xù)錄》評曰:“不求妍媚,誠為近日空谷之音?!比A嵒刻苦自學,在書畫上取得極高成就,尤其花鳥畫被認為足以與南田并駕,超越流輩。其詩作亦有極高造詣,論者以為,他是在畫工出身的揚州畫家中最杰出的一位。(注14)

《秋聲賦意圖》(圖11)繪于乾隆二十年(1755)冬,以歐陽修《秋聲賦》為題,根據(jù)賦意,作圖畫意。淡墨設色,近景山石、坡地以淡青皴染,全幅物象以具粗細、濃淡、干濕等各種筆墨描繪,不拘成法,如屋瓦、人物、樹木枝葉等以短促而松散的線條、赭石或墨色點畫而成,筆下有如行云流水般的飄脫韻致。所畫正是歐陽修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而視之”的當下,觀畫如聞遠方蕭颯而來的風聲,樹枝隨風搖擺,秋葉紛披零落。畫面右上方書以《秋聲賦》全文,字跡刻意歪斜錯落,行文亦隨景物高低布排,文字宛如葉片或枝丫,正隨秋風擺蕩、飄落。華嵒此作不僅是為歐陽修《秋聲賦》作圖,更是以形意合一的圖繪方式,為“秋聲”傳神賦意。

11. 華嵒,《秋聲賦意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我來似客花如主

高鳳翰《草堂藝菊圖》

高鳳翰(1683—1749),字西園,號南村,又號且園,晚號南阜山人、松懶道人、石頑老子等,山東膠州(今山東省膠縣)人。早歲知名,嘗奉漁洋(王世禎)遺命,為其私淑門人。曾官泰州巡鹽分司,去職后流寓揚州。工書畫,草書圓勁;善山水,不拘于法,純以氣勝,兼北宋之雄渾,元人之靜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乾隆二年(1737)病偏痹,以左手作書畫,筆愈蒼辣,遂以尚左生以及丁巳殘人為號。

高鳳翰有硯癖,能制硯,尤愛好收藏硯石,最多時曾達千余方,他將收藏的硯石拓印成冊,皆手自鐫銘,大半手琢。所拓硯圖112幅,仿司馬遷《史記》書名與體例,命名為《硯史》,又名《西園硯史》。此書不僅為高鳳翰個人以硯寄寓心聲、生涯交游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思想的忠實記錄,作為清代三大硯譜之一,也是文房藝術中的重要經(jīng)典。(注15)

《草堂藝菊圖》(圖12)所描繪的正是高鳳翰自己的家,也就是西園、西亭的實景。畫中繪一正一側的草堂兩棟,正者為石塊砌基,前有臺階,木框大門上有卷簾,室內可見桌椅、屏風等。側者墻上開圓窗,見有幾上瓶插。堂后有奇石疊山、梅樹雜林,一株孤松高聳天際。堂前籬外植有竹、梅,庭園內竹籬曲繞,園石錯落,菊華遍滿,一持杖高士觀菊于籬下,畫上自題“我來似客花如主,一路將迎到草堂”,以極為生動有趣的文字描述,烘托出畫題。此作構圖疏朗有致,用色清麗淡雅,筆墨隨物象或刻畫謹細、樸茂勁挺,或信筆點染、不甚經(jīng)意,濃淡變化,俱極為自然。

12. 高鳳翰,《草堂藝菊圖》,清,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有學者指出,此圖中的賞菊高士就是畫家自身的寫照,他引陶淵明隱居不仕、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以自況;以石塊砌基、門前有臺階的草堂則為其居處的實際寫生,但是為了彌補實際環(huán)境中“藝菊之苦,灌溉為難,以草堂去河少遠而僮仆乏人”之憾,因此聊于畫中的堂門前加畫小溪板橋;而生長時序不同的松、竹、梅、菊等同時出現(xiàn)于圖中,明顯是以“歲寒三友”與隱士象征作為自我形象的表態(tài),以示文人傲骨。(注16)

文|劉榕峻,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畢業(yè),曾任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數(shù)字典藏研究助理,目前任職于翦松閣

圖|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注釋

1. 萬青力,《并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出版社,2005年,第27—30頁。

2. 王方宇編,《八大山人論集》(上、下),臺北編譯館,1984年。

3. 方聞,《王翚之集大成》,《故宮學術季刊》,1968年,第3卷第2期,第27—30頁。

4. 方聞著、利瓦伊琨譯,《心?。褐袊鴷嬶L格與結構分析研究》,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2004年,第42—43頁。

5. 凌利中,《山水清暉賜紫宸,布衣亦得拜恩綸——析王翚生平各階段之交游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該文原發(fā)表于“山水清暉──王鑒、王翚及虞山派繪畫學術研討會”,轉載自雅昌藝術網(wǎng):

https://news.artron.net/20131224/n550144.html.(檢索日期:2018.9.18)

6. 邱馨賢,《惲派沒骨花鳥研究》,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第68頁。

7. 關于高其佩生平及其指頭畫藝,可參見:Klaas Ruitenbeek, ed., Discarding The Brush - Gao Qipei and the Art of Chinese Finger Painting, Rijksmuseum, Amsterdam, 1992.

8. 饒宗頤,《清初廣東指畫家吳韋與鐵嶺高氏——吳韋指畫花卉卷跋》,《新亞學術集刊》,1983年,第4卷,第367—372頁。后收入饒氏著,《畫寧——國畫史論集》,臺北:時報出版,1993年。

9. [清]高秉,《指頭畫說》,收入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第一冊?初集第八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年,第444頁。

10. 熊一瀟,字蔚懷、漢若,康熙三年進士,以工部尚書致仕,江西南昌人,有《浦云堂詩文集》。里居有浦云堂,康熙癸未(1703)南巡,迎鑾,御書堂額以賜,因以名集,當世榮之。

11. 葉衍蘭、葉恭綽編,《清代學者象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第125—126頁。

12. 楊婉瑜,《乾隆朝宮廷畫家金廷標歷史故實畫研究》,臺灣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3. 楊婉瑜,前引書,第163頁。

14. 萬青力,前引書,第34頁。

15. 簡欣晨,《硯為心聲:高鳳翰〈硯史〉研究》,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16. 莊素娥,《高鳳翰繪畫研究》,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年,第99—100頁。

本文刊載于《典藏·古美術》中文簡體版2018年10月刊。原標題:《傳神賦意,競以丹青——阿部房次郎藏清代繪畫選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惲壽平 花卉圖 大阪市立美術館
清 惲壽平 《花卉圖》大阪市立美術館
清代 繪畫精品
清六家惲壽平的山水畫《萬壑秋聲圖》
清 惲壽平《花卉冊》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著名書畫家作品賞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