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董其昌臨摹的“顏平原爭座位帖”(局部)珍藏在深博。
董其昌臨摹的“送劉太沖序”(局部)。
2007年,董其昌的《書畫小冊》拍出4800萬港元。
董其昌的《婉孌草堂圖》1989年在紐約拍出165萬美元。
深博的工作人員緩緩展開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手卷。
在深圳博物館三樓的書畫庫房里,藏著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的手卷。近日,記者來到深圳博物館,深博的工作人員從庫房里將其小心翼翼地捧出,來到展示室,放到臺面上緩緩展開。這幅手卷紙本水墨,長2.14米,寬0.25米,董其昌自題為“顏平原爭座位帖”和“送劉太沖序”。由此看來,這個手卷是臨摹唐朝書法家顏真卿文章兼書法的兩篇作品。董其昌評價《爭座位帖》為“天真爛漫,姿態(tài)橫出,深得右軍靈和之致”,又稱《送劉太沖序》“鬱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另有異態(tài)”。他的臨摹,用筆精到,字體圓勁飄逸,淡雅灑脫;用墨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
董其昌
(1555-1636)
明代末期著名書畫家,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字玄宰,號香光,又號香光居士、思翁,學者稱他為思白先生。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謚號文敏,故后人又稱董文敏。工詩文,善書畫,精鑒賞,是明清以來影響最大的一代書畫名家。其書畫理論著作非常豐富,重要的有《容臺集》、《畫禪室隨筆》、《畫旨》、《畫眼》等,其對書畫創(chuàng)作所提出的許多評論和見解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字寫得太差 第一變第二
手卷卷首有陽文朱印“董其昌”,又有陰文朱印“宗伯學士”。深博研究書畫的學者王曉春說,董其昌是明代末期著名書畫家,字玄宰,號香光,又號香光居士、思翁,學者稱他為思白先生。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工詩文,善書畫,精鑒賞,是明清以來影響最大的書畫名家之一。
董其昌少年時書法并不好,他的《畫禪室隨筆》中有如下記載:十七歲時參加會考,松江知府衷貞吉在批閱其考卷時,按董其昌的文才本應名列第一,但嫌其考卷上字寫得太差,就將第一改為第二,而將字寫得比較好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為第一。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董其昌,從此鉆研書法。
董其昌寫道:“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書拙置第二,自是始發(fā)憤臨池矣。初師顏平原(真卿)《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世南),以為唐書不如魏晉,遂仿《黃庭經(jīng)》及鐘元常(繇)《宣示表》、《力命表》、《還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謂逼古,不復以文征仲(征明)、祝希哲(允明)置之眼角。”那么今天看來,董其昌深厚的書法功底來自于對晉唐書法的學習與鉆研,至于他幾乎同時代的大家文征明、祝允明等,是不放在眼里的,其人在明清書法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有書不盡筆 筆下不盡意
王曉春說,正是科舉考試因為“字不好”的偶然的失意,促使董其昌走上了書法藝術的道路,使其發(fā)奮學習古代名家書法經(jīng)典,融合晉、唐、宋、元各名家之風而自成一體,筆畫圓勁秀逸,布局疏朗、分明,平淡天真,直追古意。而這其中最令他敬佩的一位大書法家就是唐代的顏真卿。手卷末尾的自書跋語為:“魯公(魯公即顏真卿)立朝大節(jié)千古不磨,故書法一如其人。此二帖尤公書之煊赫者,故時時背臨,以志吾好。其昌”,由此可見他對顏真卿書法的敬仰。
董其昌所書《顏平原爭座位帖》,是顏真卿文章的全文,“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謂不朽……”云云?!稜幾惶酚址Q《論座帖》、《與郭仆射書》,書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寫給尚書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義沒一點)的書信手稿,也是顏真卿行草書精品之一。信中直言指責郭英(義沒一點)在兩次集會上藐視禮儀,諂媚宦官魚朝恩,以致禮遇高于六部尚書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為此顏真卿引歷代及唐代成規(guī)抗爭之,寫下此長信,顯示了顏真卿剛強耿直、樸實敦厚的性格。
至于《送劉太沖序》,書于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年),是顏真卿送劉太沖西游時所作。劉太沖是顏真卿天寶末年平原舊友,廣德元年吏部的屬吏,宣城陳留人蕭穎士子弟,劉太真之兄,宋代米芾所著《書史》對此有所記載。董其昌在這個手卷上也對原件作了臨摹,上面寫道:“昔余作郡平原,而蚤與從事掌銓吏部,第甲乙而超升等夷。邇來蹉跎,猶屑卑位。故沖之斯行,若重有待矣。江魄弦斷,秦淮頂潮。沖之斯行,正及春水。”
明末書評家何三畏認為董其昌的書法“天真爛漫,結構森然,有書不盡筆,筆下不盡意,龍蛇云物,飛動腕指間,是一位很出眾的書法家”。中國書協(xié)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鄭歌平說董其昌不是一個創(chuàng)新派,他筆筆取法古人,有本有源,但他又是一位明代的“開派”的書法家。更加值得我們研究的是,董其昌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也就是他臨書不死臨,正像他自己所說的這樣:“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而應當是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
清代名家所藏真品重要依據(jù)
王曉春說,這件書法來自已故文字學家、文物收藏家、中山大學商承祚先生的捐贈,是捐贈給深博數(shù)百件珍貴文物中的一件。商老自弱冠就學以來,便酷愛收藏,在治學的同時,潛心購藏文物,舉凡金石、書畫、竹、木、陶、瓦……都在他入藏之列,畢生積累了豐富而精美的文物,然而他秉持著“獨樂莫如眾樂”的信念,將它們悉數(shù)捐給了各大博物館,商老的高尚品德和豐富的鑒定經(jīng)驗,已深得學界和收藏界的景仰??吹窖矍斑@件珍品,我們想在商老那里當年一定有精彩的故事,可惜商老已經(jīng)不在了,已經(jīng)無從知曉它的來龍去脈了。
王曉春又指引記者仔細觀賞手卷上的三方藏印,其中一方朱印“阮氏瑯嬛仙館收藏印”。這個印不同凡響,那是清代著名學者阮元的收藏印,為當時西泠八家之一的陳鴻壽所刻。
阮元字伯元,號蕓臺,又號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揚州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官至禮仁閣大學士,一生仕宦通達。其學問淵博,在經(jīng)學、方志、金石學及詩詞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尤以音韻訓詁之學為長。其所編《經(jīng)籍纂詁》是訓詁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成為當今研究聲韻訓詁之學的學者們案頭上常備之書;其所著《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有力地推動了當時碑學的興起。清代學問大家收藏此手卷,無疑大大地增添這件藏品的分量:一是學問大家所珍藏的,其精美當不言而喻;二是清代的阮元,距晚明的董其昌在世不遠,此為真品的一個重要證據(jù)。
作品吸引
歐美藏家
由于董其昌天資英邁,領悟力極強,文化素養(yǎng)又高,加上窮年埋首書畫中,所以他的作品表現(xiàn)出不同凡響的“士氣”、“書卷氣”。他在《畫禪室隨筆》留有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樣觀念生發(fā)出來的作品必然給后世很大影響。1989年在上海松江、1992年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分別召開了國際董其昌藝術成就討論會,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美術家,董其昌走向了世界。
董其昌一生極為勤勉,又享高壽,所以創(chuàng)作了極多的書畫作品,流傳至今的也很多,其中已定為真跡的收藏在故宮、上海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處。除博物館的珍藏外,市場上董其昌作品顯得非常珍稀,早在1989年6月,紐約就拍賣過一幅董其昌的《婉孌草堂圖》,被權威認可,價格一下子被抬了上去,高達165萬美元,成為當時僅次于《元人秋獵圖卷》的第二幅價格最高的中國古代書畫。此圖之所以能為專家認可,主要是一些典籍中曾記載過這幅畫,此畫曾為王鴻緒、安儀周、乾隆收藏,著錄于《平生壯觀》、《墨緣匯觀》、《石渠寶籍三編》諸書中。這幅山水畫,筆墨韻厚重,皴法細密,氣韻雄渾,代表了董其昌文人畫的最高成就,畫面空白處則填滿了各名家題跋,是難得的精品。以后,紐約市場一直沒出現(xiàn)過這么好的精品,因此價格也一直沒上去,1990年共見到5幅作品出售,第一幅是《行書》二十七開冊,成交價為1.65萬美元;第二幅是《行書》手卷,成交價為8800美元;第三幅是《山水》立軸,僅賣到了3850美元;第四幅是《尺牘》十一開冊頁,售價1.4萬美元;第五幅是《九峰雪霽圖》絹本手卷,賣到1.5萬美元,價格與《婉孌草堂圖》相去甚遠。
董其昌的作品在流傳過程中,贗品被不斷地加進去,至今已難見精品,可說贗品充斥市場,尤其是民間收藏,即使不是贗品,也是小幅泛泛之作。海外藝術市場董其昌作品較多,歐美收藏家喜歡他的書畫,但由于難辨真假,所以不敢輕易出高價購買。反之,一旦能確認為真品,則不惜重金,志在必得。2007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舉行的中國古代書畫秋季拍賣會上,經(jīng)過激烈爭奪,董其昌的《書畫小冊》最終拍出了高出底價4倍的4800萬港元。
生前多人代筆作品真?zhèn)坞y辨
董其昌高壽,享年82歲,董其昌作品流傳多,其中相當一部分真?zhèn)坞y辨,重要原因是生前有許多人為其代筆。著名書畫鑒定家啟功先生曾專寫一文《董其昌書畫代筆人考》,文章認為,代筆問題是鑒定中最為麻煩的問題,“董其昌以顯宦負書畫重名,功力本來有限,再加酬應繁多,所以不能不乞用于代筆,圖利的又乘機偽造,于是董氏書畫,越發(fā)混淆莫辨了。”
啟功說,“一切技藝的事,造詣生熟,一覽可見,在同一類的藝事中,已經(jīng)真‘能’或真‘熟’的人,必不可能復有真‘生’或真‘拙’之作。至于書畫,一個作者年齡的老幼、工具的好壞、興會的高低,甚至遇病臂傷指之類,也就有其規(guī)律可尋,決不能同一時期的作品,筆性竟然出兩人之手的。”他對董其昌的幾件作品加以比較。如董其昌的《秋興八景冊》、《董香光山水冊》十頁等為一類,具有“生”、“拙”之處,明顯可見。然而《峒關蒲血雪》等是沒骨畫,以及煙云渲染極工致,精能熟練,與前一類“生”、“拙”畫法,判若兩人。兩類并未見相通之處,基本可以認定為代筆。
文人書畫,讓人代筆,并非稀罕事,啟功將名家代筆大致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沈周、文征明等大家,有熟練的技能,由于應酬過多,因而由弟子、子女、學生們代筆;一種是由于自己畫技并不高,或為名,或為利,雇用別人代筆。而董其昌在這兩類各占一部分。文獻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董其昌書畫有人代筆的線索,程庭鷺《庵畫麈》卷上說“送去白紙一幅,潤筆銀三星,煩畫山水大堂,明日即要,不必落款,要董思老出名也。”這個董思老正是董其昌(思白為其號,“思老”是其尊稱),也就是“山水大堂”的畫作好之后,只等董其昌落個大名就行了。
啟功又從董其昌的一些信札、清代筆記等諸多方面,考證出代筆者有趙左、僧珂雪、沈士充、吳振、趙問、葉有年、楊繼鵬等人,其中趙左、沈士充技法嫻熟,是董其昌的主要代筆人,因而評判說,“董其昌款”畫得精到的大致出于趙左、沈士充之手。從以上幾例書畫鑒定實例可見,啟功先生主要從文獻考證著手,并以實例加以分析比較,站在歷史的角度給董其昌作品一個合理、公正的評價,這是他有別其他鑒定家的一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