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秋韻
圖文/格林
我喜歡在“焜黃華葉衰”的秋色里,獨自繞著一方荷塘,感受秋的韻味。
此時,荷塘已經(jīng)褪去了夏的盛裝,大半的荷花已經(jīng)隱去,枯黃破殘的荷葉如同堅守最后一崗的衛(wèi)士,屹立著不肯倒下。
當你感到似乎有點兒悲涼的時候,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荷塘的一個角落,竟然還有帶露珠綻放的鮮荷;甚至還會發(fā)現(xiàn)一只紅蜓佇立在一支小荷尖上。
整個場景如同一幅寥寥幾筆卻讓人心胸開闊的寫意荷花圖!
清朝鄭板橋于此景的感悟最深刻:“秋荷獨后時,搖落見風(fēng)姿。無力爭先發(fā),非因后出奇?!?div style="height:15px;">
在颯颯秋風(fēng)里,幾朵遲開的荷花挺立在一片枯枝敗葉中,“無力爭先發(fā),非因后出奇”,“后出”并非為了后發(fā)制人,炫耀自我的能耐,只不過是無力與先開爭強而已,誰能躲避一年四季的輪回呢?
明代的張羽又是另一番高說:“秋風(fēng)不少佇,感此盡漂淪。人道每如此,誰知衰盛因”。他于一張枯榮與共的荷塘悟出了人生的榮辱興衰的因果。
然而更多的古人總是觸目傷懷,傷時感事。其中莫過于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中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對于梧桐落葉、滿地黃花還有香殘的玉藕就是“怎一個愁字了得!”
其實,在人生的長河里,秋,是耳順的成熟,古稀的不逾矩。
經(jīng)歷了春的爛漫,夏的浮躁,于是才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钡氖芟?;“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fēng)上下狂?!卑岩磺袎m事看透才能“心如止水”。
納蘭性德有詩云: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秋韻是不以人的意志轉(zhuǎn)移的,改變的是人的心思?!熬秤尚霓D(zhuǎn)”或“心由境轉(zhuǎn)”決定了人對秋景、秋光、秋色、秋花的觀好。
當秋深細雨時荷塘又有另一番景觀:“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荷塘向人們獻出了包括荷葉,蓮子、蓮藕的全部。細雨還在敲打著破殘焦枯的荷葉,他們在訴說什么呢?
是秋雨、枯荷合奏的一曲秋韻之歌,給我們營造了一個想象的空間,讓我們追憶逝去的繁華,體味成熟的快慰與收獲的甘甜,甚至期許新一撥的春與夏的再次輪回。
漢樂府有一首《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⑷,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如果說秋韻對人們有什么啟迪的話, 那就是告訴你一年的光景已經(jīng)從陽光雨露、百花齊放到了樹葉黃落、百草凋零季節(jié)了。
花兒謝了明年依然開放,青春的小鳥卻是一去不復(fù)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