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入住富縣。上一次來時正趕上下雨,各種不便,縣城里的開元寺塔也僅是遠遠匆匆一瞥。這次再到富縣,自然要二刷此塔??h城不大,塔和入住的酒店隔河相望。前一天晚上先去拍了開元寺塔的燈光夜景。第二天一早,在同樣的位置再來一張。
綿綿洛河水自定邊發(fā)源,一路東南而下匯入渭河。流經富縣,成了富縣的一道靚麗景致。河東岸是濱河路,西岸就是以開元寺塔命名的開元路。塔在西岸的一座小山包上,站在塔下,可近瞰洛河水,遠望富縣城。
開元寺塔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唐代磚塔。平面方形,樓閣式,現存十層,從塔頂殘存來看,這座塔原來應該是十一層。塔身外輪廓線略呈拋物線,帶有唐塔的獨特韻味。底層東向辟券門,二層以上均為四面辟券門。
塔身素面無飾,各層各面上也沒有什么太多磚雕仿木構件。在一層和二層檐下有隱刻的“一斗三升”斗拱,三、四層則只有大斗。塔身上最華麗的裝飾是在各層的出檐上。各層疊澀出檐,結合有菱角牙子、平磚層、波紋磚層。在塔下仰望,層層疊疊,平直的幾何線條也能帶出別樣的美感。
福嚴院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第七批)】
計劃行程時,劉兄曾告知福嚴院塔還在搭著架子大修。但這座塔上次來時就沒看,這次首刷,不管其現狀如何,總還是要親臨現場一番。
福嚴院塔在富縣北道德鄉(xiāng)東村,百度導航可以直接定位福顏寺。寺早就沒了,只剩下一座塔,就在村外路旁的果園里。離開富縣縣城,一路車行順利。來到塔前發(fā)現這座塔大修完工,架子已經拆除,露出了完整真容,心中不由大喜。
福嚴院塔在蘋果園之中。金秋十月,累累碩果綴滿枝頭,綠葉紅果給古塔增色不少。蘋果園里辟有專門的道路通到塔下,一幫子沒素質的人沒看見道路,竟然一個個地鉆進鐵絲網,直接從果園里穿了過去。
即便在古塔質、量國內第一的陜西,福嚴院塔也是絕對值得一提的經典宋塔精品。這座塔的外形比較奇特,屬于樓閣、密檐混合式。底層最為高大,上面各層高度逐漸遞減,一至八層都還是標準樓閣,頂上的五層則收縮成密檐。古塔外輪廓線的外凸多在中部或偏下部位,形成穩(wěn)重并顯俏麗的外形。福嚴院塔外輪廓線的外凸卻是在塔上部,使得外形看上去就像是倒立的一個棒槌。
福嚴院塔塔身上有十分精細逼真的磚雕仿木構件。二至八層的塔身外壁用逼真的磚砌八棱倚柱分隔成三開間,在四個正面的明間辟券門,各層真假門相間。四隅面上則是明間磚雕假門,兩次間磚雕盲窗。門、窗都雕刻得十分精細。門為對開板門,門簪、乳釘、鋪首都交代得一絲不茍;窗欞花案豐富多變。
出檐方式則是結合有仿木斗栱和疊澀層,極其華麗,顏值爆表。每一面上有斗栱五朵,包括轉角鋪作兩朵,柱頭鋪作兩朵,當心間補間鋪作一朵。一至六層的斗栱出兩跳華栱,不施令栱。七至十層則縮減為一跳華栱。鋪作層上面是平磚、波紋磚、菱角牙子交替的疊澀層,再其上是磚雕仿木的瓦壟飛椽。
為了防止鳥啄蟲咬,果園里到處拉的絲網。跟著真容老師也隔著絲網拍張塔影,果然挺有效果。
柏山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第七批)】
馬不停蹄到富縣直羅鎮(zhèn),這個地名大家都非常熟悉,以此地名命名的一場戰(zhàn)役在中共史上有著鼎鼎大名。上次來時鎮(zhèn)子里正在施工,雨中的直羅鎮(zhèn)成了一個無邊無際的大泥塘,在鎮(zhèn)口呆立良久未敢入內,山坡上的柏山寺塔也就遠觀一下作罷。
柏山寺塔在鎮(zhèn)子里的半山腰上,在高速上就能遠遠地望見。柏山寺原名蕓羅寺,唐初建殿與塔,改名安樂寺,宋景德元年重修。因其滿山皆柏,而寺位于柏間,而俗名柏山寺。
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紀念館免費入內參觀,院子里有修好的臺階山道直通到塔下。柏山寺塔是平面八邊形,十一層樓閣式磚塔。在底層正面辟門通向塔心室。塔心室為方形,并不高,疊澀收頂。
塔身外壁用磚雕倚柱分隔成三開間。在塔身四個正面上,明間或辟券門,或辟淺龕,二次間磚雕盲窗。在四個隅面的明間磚雕盲窗。二至五層的各面塔身外壁上并磚雕出平座勾欄。
在沒層檐下都施有磚雕仿木斗栱,除了最頂上的兩層為每面五朵外,其余各層都是每面七朵。斗栱都是雙抄五鋪作,交替為偷心造和計心造。最頂上的四層不施令栱。
柏山寺塔原來在塔身券龕之中都有造像。剩下的殘存造像后來也被全部取下,分別藏于陜西省博和富縣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