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睡了18天的“玉兔”突然“起床”,在給人驚喜之余,也帶來了自主喚醒的疑問與憂慮。
月面生存絕技在身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月球上,由于自轉周期與地球不同,一個月夜的時長相當于地球的14天多一點。晝夜溫差極大,月夜的溫度可達到零下180攝氏度。
“玉兔號”機構控制出現異常之后,要在月球無光照的環(huán)境下安全度過長夜,不僅要開源,也要節(jié)流。重要的措施是巡視器在月夜要切斷相關儀器的電源,減少不必要的開機耗電。同時也要增加能量來源,比如使用太陽能電池板與鋰離子蓄電池組合,將月球上白天“收集”到的太陽能儲存起來。
在擁有足夠的能量供應后,“玉兔”巡視器要想實現月面生存還需要有完善的休眠機制。它的休眠程序與太陽高度角有關,在此過程中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單元、電源開關等需要在地面指令和控制器的協調下完成休眠動作。
月夜期間,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處于斷電關機狀態(tài),與地面聯系中斷。月夜結束后,太陽從月球東邊冉冉升起,陽光照射在月球車太陽翼的電池片上,產生電流,就像生物鐘一樣,能夠保證“玉兔”準時醒過來。
月球車上綜合電子、測控等設備陸續(xù)加電到一定值,接通開關。測控線路傳輸信號到地面,科研人員再從地向月發(fā)送信號,設置它的工作狀態(tài)。
“玉兔”故障后的蘇醒自然使人們關心它是否會“痊愈”。裴照宇表示,月球車已全面喚醒,恢復到休眠前正常的信號接收狀態(tài),但其故障原因仍在分析排查中。他說,“玉兔是以非正常狀態(tài)進入睡眠的,我們原來擔心它無法承受月夜極低溫度,但它活過來了!它起碼還活著,就有救過來的可能性”。
“玉兔”帶我們坐了一場由悲到喜的“情感過山車”,它接下來在“廣寒宮”的工作情況仍引人關注。
(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僅供參考學習之用)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