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恐龍快樂英語 2019-01-07 16:23:55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天使”和一個“小惡魔”?!靶√焓埂贝砜梢宰龅氖虑椋靶耗А贝聿荒茏龅氖虑?。
當孩子內心的“小惡魔”戰(zhàn)勝了“小天使”,孩子可能就無法控制自己,甚至他知道那么做是錯的,也依然會去做。
孩子往往容易沖動,時而大發(fā)脾氣,或者大吼大叫,甚至打架。
一旦孩子沖動的做出了一些錯事,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能力,不是讓孩子一味的聽家長的話,而是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約束。
在公眾場合學會自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讓孩子不沖動,父母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的培養(yǎng)。
別對孩子大吼大叫
小宇十分淘氣,脾氣還不是特別好。經常沖動的大喊大叫,家長每次都訓斥,可是效果依然不好。
學校的友誼比賽,小宇跟他的媽媽一起參加,可能是媽媽缺少鍛煉,很多親子項目的速度都不如其他人的快。
小宇很是著急,看著其他人都那么迅速,直接哭了起來,大喊著:“我要第一名!”
小宇說完還怒氣的摔了自己的杯子,讓在場的人都很驚訝,十分無奈。小宇的媽媽立刻訓斥了小宇十分鐘,直到被老師阻止了。
老師跟小宇耐心地解釋了游戲的意義,完成了就是最棒的,沒有名次之分。
小宇聽了后,也就乖巧的繼續(xù)做下面的活動了,即使沒得到第一名也沒有再哭鬧。
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行為比較沖動,往往會嚴厲訓斥,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然而這個卻沒有任何的效果。
雖然孩子可能被家長的訓斥鎮(zhèn)住了,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疼”,下次依然會做出沖動行為。
解決孩子沖動的行為,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家長要輕聲細語,這樣孩子才容易聽得進去!
有時候孩子是因為沒能及時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才行為沖動。
用可接受的方式宣泄情緒
小蘭在課堂上沒有回答對問題,當場就把書本扔在了地上,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老師勸說了好一會兒才讓她的情緒得到平復。
小蘭的媽媽知道了小蘭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后,回到家對小蘭說:“以后如果不開心,不要用摔東西的方式解決問題,可以跟我聊天,把你的不開心說出來。也可以寫出你的不開心,總之不要用發(fā)脾氣的方式解決,知道么?”
小蘭經過媽媽的開導之后,性格確實變了很多。就算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不會再發(fā)脾氣,甚至沖動的做出什么事情,而是選擇寫出來,或者跟媽媽說。
孩子做出沖動行為多數(shù)是為了發(fā)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家長應該引導孩子采取合理、可接受的方式來把自己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
家長可以讓孩子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快速調節(jié)情緒。
也可以讓孩子把一些覺得不高興的事情寫下來,情緒也容易得到平復,而且還能發(fā)現(xiàn)更多美好的事物。
一般負面情緒等到心情平息過后,可能就感覺沒有必要發(fā)那么的火,漸漸地也就算了,不再想那么多了。
約法三章
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小秦做事情有條理和原則,他時刻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而且還會幫助同學處理遇到的麻煩,是老師和家長口中的“三好學生”。
小秦之所以能夠判斷自己的行為規(guī)則是因為在小秦3歲的時候,小秦的媽媽就列出了一個清單,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做。
小秦的媽媽還在清單上注明,如果小秦這么做了,會得到相應的懲罰和獎勵。例如幫助同學可以獎勵一朵小花,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換一個玩具或者其他的東西。
不能在公眾場合發(fā)脾氣,這是小秦的媽媽強行命令他不能做的事情,小秦也一直照著媽媽的要求去做。
小秦從小被媽媽“約法三章”,基本上沒見過他沖動的樣子。
從小給孩子約定一套規(guī)矩,可以讓孩子知道底線在哪里。家長事先和孩子制定規(guī)則,規(guī)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若是孩子表現(xiàn)比較好,家長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若是孩子表現(xiàn)得不好,家長應對孩子進行適當懲罰。
分析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含佳的爸爸和媽媽都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十分忙碌,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特別少。
含佳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可是含佳還是希望爸媽多陪自己。于是她的脾氣越來越暴躁。
尤其是爸媽在的時候,她總是會故意的砸壞幾個碗,或者亂嚷嚷。含佳的父母很是氣憤,每次都不問緣由的訓斥含佳一番。
可是爸媽不在的時候,含佳就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基本上不對爺爺奶奶發(fā)脾氣。
時間久了,爺爺發(fā)現(xiàn)了含佳的“異常舉動”,于是跟含佳的父母商量了一下。
含佳的媽媽主動去跟含佳溝通,詢問她發(fā)脾氣的原因,是不是希望媽媽多陪陪她。含佳點點頭。
含佳的媽媽這才發(fā)現(xiàn)是自己陪伴的時間太少了,于是增加了陪伴孩子的時間。
含佳也越來越聽話了,更加開朗,幾乎不怎么發(fā)脾氣了。
如果孩子喜歡沖動和發(fā)脾氣,家長應該先搞清楚,為何孩子脾氣這么暴躁。
孩子喜歡發(fā)脾氣不代表就是性格不好,也可能是缺乏父母的關愛。發(fā)脾氣引起父母的注意,那這個根源就在于父母。
又或者是對于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沒有明確的界限,這才導致了孩子無法成功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還有很多原因也影響著孩子對自我行為的控制,比如:生氣、疲勞、緊張等。家長需要搞清楚孩子沖動的原因,才能針對原因作出調整。
孩子喜歡發(fā)脾氣,也不一定就是孩子的過錯,父母應該多注重培養(yǎng)。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對于很多事情就沒有清晰地界定,這就需要家長在身后多做行為指導,多幫助孩子規(guī)范行為。
創(chuàng)業(yè)一起皮一下才開心小宇早期教育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