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腳步不知不覺走到2019年的下半場。
年初時,你立下的那些Flag,目前已完成多少了呢?在這些Flag中,想必一定有“今年讀X本書”這樣的目標。
然而,事實往往讓人沮喪失望。
遇到電商活動日,書成堆的買來,只是成了擺設。即便把書看了一本又一本,卻如同未曾閱讀過一樣,于是你就嘆息,認為讀書無用。
其實,在這種困擾的背后,是讀書方法和效率的問題。
對我們而言,花時間讀書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讀書效率,以及把書中知識切實轉(zhuǎn)化為個人能力。
《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正好幫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本書除了教我們?nèi)绾翁岣唛喿x效率,并牢記住書中知識外,還有一些實際行動的操作法則,讓我們把書中的知識真正轉(zhuǎn)化成能力。
作者大巖俊之是日本Role Job的法人、研討會培訓指導。他曾經(jīng)供職于四家公司擔任銷售,個人銷售業(yè)績始終保持第一,銷售出身的大巖俊之并非一個擅長閱讀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理解力基本為零。在離職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這句話促使他在一年內(nèi)讀完300本書,最終卻發(fā)現(xiàn)毫無收獲。
后來大巖俊之參加各種讀書會,研究實踐知識的方法。通過對“閱讀書籍—獲取知識—付諸行動”的反復實踐,把書中讀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創(chuàng)業(yè)當中,大巖俊之成為一個分享開發(fā)讀書法、思維導圖、各種記憶術等能力的自由講師。最終他成功創(chuàng)業(yè),成為一名具有影響力的研討會培訓指導和教學講師。
在書中,作者分享了4種高效閱讀的方法,介紹了如何制作思維導圖牢記書中內(nèi)容,以及如何把書中的知識應用到實際行動中。
1.明確讀書目的
當我們在眾多的書籍中選定一本書來讀,就得先確定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這也是“黃金圈思維”: What-Why-How(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做任何事,先問一個“為什么”,確定目的和目標,明確知道自己想從書中得到些什么,自己才能帶著主動意識,更加專注地看書。
有了方向,才能聚焦。
2.翻閱序言、目錄、后記
不少人看一本書,會直接從全書的正文開始讀起。其實,這樣做效率反而不高。
正確的做法是先從序言、目錄、后記開始翻看,之后才開始進入書籍的正文部分。
“序言”部分,往往是作者關于一本書的創(chuàng)作想法,背景信息,要點總結(jié),書籍概要。
這些對于了解一本書是十分有用的實用信息,讓讀者對于全書有個大致的概覽。
“目錄”部分,相當于一本書的骨架,書中的各級標題都匯集在目錄中,之前在第一步確定的閱讀目的,想要解決的問題,可以在目錄中首先找到線索。
“后記”部分,多是作者寫作過程的介紹,書籍的自我評價,在正文中有遺漏和補充的問題,或是寫作的心得體會。這部分是整本書的收尾篇章,對于書籍的全貌,也是一個總結(jié)。
3.活用二八定律
大部分人對讀書有一個誤區(qū),認為一本書必須從頭讀到尾,才算真正讀完全部理解,其實未必如此。
十九世紀末意大利經(jīng)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了“二八定律”,即“世界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
此定律同樣可以應用在閱讀中,即“重要的內(nèi)容只占全書的20%”。假如一本200頁的書,提煉的精華部分只占40頁,那么剩余的160頁內(nèi)容可以果斷舍棄,這樣就可以大幅提高讀書效率。
4.有意識輸出
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了著名的“學習金字塔”。
相較于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更容易吸收并記住學習內(nèi)容,而“教授他人”則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nèi)容。
同樣,如果我們在讀書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輸出,比如把書中內(nèi)容講述給他人,或者通過寫作,以書面方式介紹給讀者,更能幫助我們記住書中知識點。
很多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讀完一本書后,很快就把書中內(nèi)容忘記了,就好像沒有讀過一樣。
其實,這不怪我們自己的記憶力差,而是人的大腦構(gòu)造本來就是善于忘記。
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fā)現(xiàn)的遺忘曲線清晰地展現(xiàn)了遺忘的過程。
如果我們不進行主動記憶,書中內(nèi)容就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淡忘。
除了做讀書筆記,作者大巖俊之還介紹了另一種方法——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教育學家托尼·博贊,它是一種實用性非常強的思考工具,能把我們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nèi)容,用可視化的圖形呈現(xiàn)出來,把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
在書中,作者介紹了3種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
1.按讀書目的制作思維導圖
2.按總結(jié)書中章節(jié)、標題制作思維導圖
3.按整理書中自己感覺重要的部分制作思維導圖
比如,你可以參考以下這張圖,以書中主要內(nèi)容為基礎的,按照順序整理自己覺得重要的內(nèi)容,制作一張定制化的思維導圖。
平時,我做思維導圖時,會依據(jù)自己讀書目的,想要解決的問題,按照書中內(nèi)容對自己的重要程度來制作。
因為讀書是以我為主,是“六經(jīng)注我”,而非“我注六經(jīng)”。
作者大巖俊之說,人是一種害怕失敗,容易止步不前的生物。
當時,他從準備創(chuàng)業(yè)到真正邁出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步,足足用了5年時間。這5年時間里,他閱讀了大量關于創(chuàng)業(yè)的書籍,甚至在某一年里讀完了300本,但是還是待在原地,毫無起色。
后來他通過設立目標的方法,一步步把目標轉(zhuǎn)化為實際的行動,并熟練應用書里的知識,這才成為研討會的講師。
1.運用SMART法則,設定可實現(xiàn)的目標
Specific——具體的,詳細的
Measurable——可預見的,用數(shù)據(jù)等方式預測可達成的程度
Achievable——可達到的,切合實際,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
Realistic——實際的,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
Time-bound——有期限的,定下具體時限,何時達成目標
有時,我們在制定讀書目標時,往往期望過高,希望自己能像牛人那樣,一天看完一本書。但是,現(xiàn)實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作者說,當你覺得自己只有50%的實力和狀態(tài)的時候,那就把目標設立在實際狀態(tài)+10%,也就是說以60%為最終目標,而不是完美的100%。
我們可以運用SMART法則,依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切合實際,可以實現(xiàn)的讀書目標。
2.明確位置,思考差距
制定好目標后,就需要理性分析目標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
比如你制定了每周看一本書的目標,但是現(xiàn)在一周半才能看完一本書,這時你就需要思考如何調(diào)整才能縮短時間,提高讀書效率。
3. 具體行動,確定優(yōu)先順序
明確差距后,我們可以用5W1H提問法把目標進一步細分。
5W:Why(為何做),What (做什么),Where(在哪里做),When(何時完成),Who(和誰一起做)
1H:How(怎么做)
利用5W1H,你可以確定哪個步驟先來,哪個步驟延后,然后選出一條自己最想做的,馬上行動。
比如,你想從每周看一本書提高到每周看兩本書,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讀書時間。
你可以利用各種碎片化時間來增加閱讀時間,或者根據(jù)書的總頁數(shù)來分解一周之內(nèi)每天看的頁數(shù)。
4.開始行動,讓好友監(jiān)督
通過前面3個步驟,我們已經(jīng)把讀書計劃做得比較完備了,最后一步,就是開始行動。
不過,人天生都有惰性。即使制定計劃時信心十足,但是往往在具體行動時都無法堅持。
此時,你可以把自己的讀書計劃告訴好友,讓他們監(jiān)督你。如果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可以一起行動,幾個人為了各自的目標,每天定時打卡。在完成既定目標后,買個小禮物獎勵自己。這樣,你就有每天繼續(xù)堅持下去的動力。每天一點一滴進步,一年之后回頭看,不知不覺中已完成了讀書目標。
成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們常年累月地積累耕耘。
通過閱讀把書中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則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提高。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只要我們想讀書學習,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時間。
去立即行動吧,只有行動才能讓我們感到充實,獲得幸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