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神獸,秉性忠直,明辨是非突然發(fā)現(xiàn)少了獬豸的照片,網(wǎng)上借一張
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征,代表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zhèn)四方
翁仲路
望柱
神道盡頭是欞星門,又稱龍鳳門,是神道上一處重要的禮儀性建筑。原為六柱三門沖天式牌樓,如今門已不存,僅存石柱礎(chǔ)6個?,F(xiàn)在的欞星門為2006年復(fù)建。
欞星門
過欞星門折向東北,我們來到御河橋,也稱金水橋。御河橋為石砌橋,橋基和河兩邊駁岸的石構(gòu)件均是明代原物。通過御河橋順緩坡而上,便是陵寢的主體建筑。
金水橋
明孝陵寢主體建筑自正門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2)、碑殿(7)、享殿(10)、內(nèi)紅門(11)、大石橋(12)、方城(13下部)、明樓(13上部)、直至寶頂(14)。
文武方門:為孝陵的正門,原為5個門洞,3大2小,中間3個為拱形門洞,兩邊2個為長方形門洞。清朝同治年間改建為一個門洞,上嵌清石門額,陰刻楷書“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進行修復(fù),恢復(fù)了明代時大門的原貌。正門東側(cè)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鐫刻。此碑是清宣統(tǒng)元年(1909)所立,警示保護孝陵的注意事項。
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中門,即孝陵門有5個門洞,但毀于戰(zhàn)火。清代在中門的基礎(chǔ)上改建為碑殿,是一歇山頂,三開間,紅墻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nèi)立有5塊碑刻。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其馱碑龜趺與眾不同,脖子出奇地短。碑高3.85米,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為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御題。在“治隆唐宋”碑左右還有清朝乾隆皇帝詩碑各一塊,東西有臥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jì)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內(nèi)紅門:享殿正北有一道過門,通往陵寢墓主魂靈所居之處,俗稱陰陽門。內(nèi)紅門將陵宮建筑分為前后兩區(qū),即“前朝后寢”的陵宮格局,為明孝陵首創(chuàng)。
陰陽門,陰陽兩界的交接口。朋友告訴我,穿過陰陽門出來時,要高喊一聲“我回來了”
方城: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條石建成,東西長75米,南北寬31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為一拱門,中通圓拱形隧道。方城東西兩側(cè)建有影壁,作“八”字形,壁磚砌成。須彌座束腰部及壁面四角飾磚雕花卉,風(fēng)格規(guī)范,精細(xì)活潑,被視為中國明代前期磚雕藝術(shù)的代表作。
影壁
明樓:方城之上為明樓,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點。明樓東西長39米,南北寬18米,南面開3個拱門,其余三面各開1個拱門。樓內(nèi)方磚墁地,樓頂原為重檐九脊,覆黃色琉璃瓦。清咸豐年間,房頂毀于戰(zhàn)火,僅存四壁磚墻。2008年實行加頂保護工程,歷時一年,明樓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
明樓高大
寶頂:與方城緊連是一個直徑達400米的圓形土丘,原為鐘山南麓的一座小山,稱獨龍阜,周圍建有一圈以13層條石砌筑的磚構(gòu)城墻,周長1000多米,形成寶城。城墻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寶頂下部便是朱元璋和馬皇后地宮所在,據(jù)說保存完好,從未被盜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