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女,51歲。
素體陰虛,痰熱內(nèi)蘊,口舌糜爛,每年間斷發(fā)作數(shù)次。近日又復發(fā),口鼻生瘡、結(jié)痂、流黃涕。伴心煩,寐差,口干舌燥,苔薄黃欠津,脈細滑。
擬****湯。
連服4劑即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葛根黃芩黃連湯。(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趙某,女,28歲。
1980年9月1日上午勞動時突然腹瀉,瀉下急迫,日十余次。伴發(fā)熱口渴,小便短黃,肛門灼熱。本村醫(yī)生給予黃連素片、撲熱息痛等藥,治療三日后瀉止熱退。1980年9月4日凌晨起床感覺下肢軟弱,不能站立。由其丈夫月小車推來就診。
進診室時需他人架起雙肩,雙腿拖拉在地。檢查:神疲倦怠,面色萎黃,雙下肢肌肉松懈,感覺消失,皮膚發(fā)涼,舌苔黃膩而厚,脈滑數(shù)。
此濕熱壅遏陽明,津液不濡筋脈。治擬清熱燥濕,升提清陽。選葛根芩連湯:葛根3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炙甘草6克。3劑晚分服,忌油膩辛辣。
服1劑腹痛較重,下肢知其痛癢,2劑腹不痛,能步行13劑如常人。為鞏固療效,再服3劑。后幾日患者喜眉登門致謝,體健如初。
按語:本案屬痿證范疇,脈證相參由濕熱困阻脾胃所致。濕困脾胃,不行津液于四肢,筋骨肌肉皆元氣以生,故痿而不用。治當遵《內(nèi)經(jīng)》“治痿獨取陽明”之旨,以葛根芩連場清利陽明濕熱,兼升陽明清氣。濕熱一去,則四肢筋脈和利,而痙證自愈。
原文復習:
《傷寒論》第3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