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處方雖有別于藥方,但都是在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制定的。藥方的嚴謹有效、主次分明,應該是針灸處方努力的方向。
“因藥配穴”,是運用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理論,首先通過四診八綱,明確證型,確立方藥,然后根據穴位的特性,借鑒中藥組方里的君、臣、佐、使,形成主穴+特定穴+辨證取穴+配穴的處方原則,進行針灸補瀉治療。
1.因藥配穴的思想淵源
明代著名醫(yī)家吳崑在《針方六集》卷二的“八法針方”、卷四的“揆八法”中,對八穴八法的用法與方藥進行類比,來闡發(fā)其作用功效。指出針刺帶脈、足少陽膽經、陽維脈和手少陽三焦經的病證,宜刺足臨泣、外關二穴,經氣通行后,使表里皆和,營衛(wèi)流暢,相當于大柴胡、小柴胡、通圣、溫膽諸方的功效。近代著名針灸學家承淡安更加倡導針藥一理說,認為“針灸與湯藥,法雖不同,而理實一貫”,旨在說明“針藥二途,理無二致”的機制。針灸之法,能通調經脈、調和氣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而傷寒各證,均可用針或灸取代藥劑治療,其見效明顯。
2.因藥配穴的特點
某穴用補法相當于某味中藥的功效,用瀉法又相當于某味中藥的功效,某穴與某穴配伍,用補法或瀉法有協(xié)同作用,類似某個中藥湯方的功效。即針刺治療與用藥一樣,只要證型相同,便可以穴代藥,以針代方,辨證取穴,組穴代方。這樣更符合祖國醫(yī)學辨證的特色。
方藥和針灸在治則層面上具有相同的作用地位。我們可以依據中醫(yī)理論來理解單味中藥、方劑的作用,如人參大補元氣,當歸配熟地能補益精血,左金丸瀉火疏肝、和胃止痛。同樣我們也可以從中醫(yī)理論的角度理解單個穴位或穴位處方的功效,有些腧穴,只要施術者得法,可直接替代中藥作用,如關元穴為強壯要穴,可起人參的補益元氣之功;中脘穴祛痰理氣降逆,可替代干姜治虛寒嘔吐;孔最穴可替代白及治療肺經咳血、咯血。又如針刺瀉太沖可平肝熱、瀉丘墟能清膽火、瀉陰陵泉有利濕的作用,三穴配伍神似“龍膽瀉肝湯”之效,治療由肝經濕熱下注所引起的病證。臨床常用的水溝、內關可醒神開竅蘇厥,陰都、復溜滋陰清熱止汗,至陰矯正胎位,足三里保健灸。其對人體的作用機制雖然與藥物不同,但從臨床來說,所起的治療作用卻無本質上的區(qū)別。
3.腧穴與中藥的對應性
藥性也就是中藥的性能。中藥的性能主要表現(xiàn)為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歸經、毒性和中藥的功能等,穴性可表現(xiàn)為升降浮沉、寒熱、針感、經絡歸屬、不良反應、功能、動態(tài)性、疲勞性、良性雙向調節(jié)性等方面。中藥與腧穴在歸經所屬、升降及四氣之性等方面有緊密聯(lián)系。
(1)歸經所屬,穴藥統(tǒng)一
針灸腧穴與中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各自歸屬不同的經脈,諸如太淵和白果均歸肺經、太白與白術均歸脾經、豐隆和半夏均歸胃經、神門和酸棗仁均歸心經、太沖與柴胡均歸肝經、太溪和熟地黃均歸腎經,這就奠定了針灸腧穴與相關中藥之間可以統(tǒng)一的基礎。
如手太陰肺經合穴尺澤從中醫(yī)角度來說,其作用特點與中藥桃仁的功用較為相似,具有理肺、行氣、活血、止痛等作用;列缺為手太陰肺經之絡穴,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與中藥麻黃功用較為相近;三陰交為人體非常重要的保健要穴,特別針對女性更具養(yǎng)生價值,與中藥山茱萸的作用基本相同,三經同補,以健脾、補腎、養(yǎng)肝作用見長,確屬于人體的保健大穴之一;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也是人體重要的養(yǎng)生穴位之一,與中藥山藥的功用基本相同,具有健脾和胃、補腎化濕、補虛強身的良好作用,善治脾虛泄瀉、水腫、月經不調及帶下、陽萎等??;天樞為足陽明胃經重要穴位之一,此穴善治腹脹腸鳴、繞臍痛、便秘、泄瀉、痢疾、月經不調等病癥,與中藥玉竹的功能非常相似,均有補脾養(yǎng)陰、潤腸通便之作用;足三里是人體之保健大穴,也是一個萬能穴,位于人體小腿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處,具有益氣健脾、扶正達邪作用,與人參、黨參、西洋參、太子參等功能相似,可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各科疾病之中,療效顯著。
(2)升降之性,腧穴同具
腧穴也有類似于中藥的升降浮沉之性。《靈樞·終始》言:“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薄鹅`樞·刺節(jié)真邪》言:“用針之類,在于調氣”。針刺作用的部位是腧穴,腧穴應該具有調氣的作用?!堆ㄐ哉摗忾T》載:“經穴性質,氣分為先。少商宣泄肺氣,膽俞降泄肝膽……隱白治咳逆而升陷陽……氣海膻中專治一切氣病……調和衛(wèi)氣有大椎”。不難看出腧穴可以調氣,不同的腧穴有不同的調氣作用,腧穴升降浮之性見。
(3)四氣之性,效如中藥
腧穴是人體臟腑氣血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與中藥相似,在針刺治療中,也發(fā)揮著清熱與溫寒的作用。《穴性論·寒門》載:“然谷溫下助腎火,命門腎俞再同針”“中下焦寒隱白理,灸后壯陽脾亦溫”?!堆ㄐ哉摗衢T》載:“解溪、厲兌、足三里、中脘、內庭清胃熱”“身熱煩渴心包熱,勞宮、曲澤刺出血”。說明腧穴有清熱或溫寒的作用。《穴性論》中提到溫寒除了針刺穴位外,還可以用灸法來增強溫補之力;清熱除了用針刺以外,還可以用刺血法涼血瀉熱來輔助治療。
4.因藥配穴的臨床應用
中醫(yī)學的治病精髓就是辨證施治,辨別一個病證,首先通過四診八綱,明其證型,然后方可以隨證遣方用藥。針灸施治與中藥相同,其要點在于辨證選穴。
(1)先確立方藥,后辨證取穴配方
例如患者,男,最近總覺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時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證屬宋代太醫(yī)錢乙所著《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地黃丸”方,該方刪減醫(yī)圣張仲景著《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藥方當中的附子與桂枝。
處方選穴參考方劑藥物的歸經功效和五行子母配穴的原則,可選用主穴為太溪,足少陰腎經的輸穴、原穴,針補太溪,補腎氣、益腎陰、健腦髓。特定穴為腎俞,是腎經經氣輸注于背部之處。太溪同腎俞又符合“俞原配穴”,兩穴均補,增強補腎固本的作用,類似熟地黃的功效。辨證取穴為太白、陰陵泉、三陰交。太白是足太陰脾經的輸穴、原穴,五行脾屬土,萬物土中求,平補平瀉太白,健脾益胃,類似茯苓、山藥的功效;陰陵泉,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五行屬水,針瀉陰陵泉能瀉膀胱水邪而聰耳明目,類似澤瀉的功效;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經的交會穴,也是血證要穴,平補平瀉三陰交,能涼血養(yǎng)陰,類似山茱萸、牡丹皮的功效。太溪、腎俞毫針補法,三陰交、太白平補平瀉,陰陵泉毫針瀉法,如此配伍施術,共奏六味地黃丸三補三瀉之功用,針刺15d后,患者癥狀減輕,休息5d后,再行針刺10d,病愈。
(2)已知方效,取穴施術
例如患者,女,27歲,偶感風寒,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不渴,苔白,脈浮緩。證屬桂枝湯證,當治以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因表虛,腠理不固,衛(wèi)強營弱。
桂枝湯用法中特別說明了“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縶染微似有汗者益佳”,為了使針刺達到這樣的效果,筆者選取風池、風門、大椎、腎俞、委中、懸鐘穴,風池、風門穴毫針瀉法,以解肌發(fā)表,散外感風寒止頭痛;大椎穴,手足三陽及督脈之會,點刺放血,以解肌退熱;腎俞穴,腎的腎俞穴,腎臟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足太陽膀胱經,為衛(wèi)外之護蓋,毫針瀉法,以解衛(wèi)強營弱;委中、懸鐘,振奮陽氣達到“遍身縶縶微似有汗”之效。這樣配穴針刺施術使桂枝湯從方藥到用法完美達到了仲景之所要,病癥自然去除,患者針刺2次痊愈。
臨床中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先運用臟腑經絡等辨證手段,確立方藥,進而再選穴配方,選穴宜精不宜多,以免增加病人的疲勞感和恐懼感而影響治療效果。
5.小結
“百癥俞穴,再三用心”,因藥配穴是一個完整的辨證思維過程,臨證時應全面考慮各種錯綜復雜的病因、病機和癥狀,在重視經絡學說的基礎上,運用中醫(yī)的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并參照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處方用藥原則,將方劑的處方運用到針灸的處方當中。對辨證取穴進行發(fā)揮,將穴若藥效、以針代藥引人到腧穴功能中,并結合多種針灸處方選穴配穴方法,針對主癥和主因,當用主穴對癥對因治療,猶如君藥;次因次癥選用特定穴+辨證取穴,猶如臣藥;最后,選具有佐助、佐制、反佐、行經和調和等作用的配穴,猶如佐、使藥,君臣佐使、涇渭分明。穴位可多可少,可一穴一職、一職一穴,也可一職多穴、一穴多職,依此規(guī)律辨證配穴,使藥性和穴性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以期“守數據治,無失俞理”。
“師其法,而不泥其方”繼承前人傳統(tǒng)針灸處方配穴理論,并在中醫(yī)方藥理論指導下選穴配穴,條理清楚,主次分明、易于掌握、方便好用,創(chuàng)造適合臨床需要的新方,推陳出新,豐富和發(fā)展針灸處方學理論。
本文摘自《中國針灸》2016年9月第36卷第9期,作者:李潔純、郭義、李桂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