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言文名詞和形容詞活用的
一些規(guī)律探討
中學文言文教學中,詞類活用的情況較多,初高中生對文言素材掌握不夠充分,閱讀文言文時對詞類活用的判斷往往是根據(jù)前后文意推斷的居多,其實,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均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一類詞活用為另一類詞,有其特定的條件,只有在具體的句子中,處在特定的語法位置上,在和它的前后詞語的相互關系中,才能確定它活用的性質(zhì)。文言文的活用情況,最多的是名詞和形容詞,現(xiàn)將這兩類詞的活用情況作一些探討。
一 名詞活用的一些規(guī)律:
1 兩個名詞連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結構、偏正結構,也不構成判斷和復指關系,前面的一個活用為動詞:
遂王天下 (《韓非子·五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列子·愚公移山》)
“王”與“天下”構成述補關系,“面”與“山”構成述賓關系,“王”與“天下”,“面”與“山”均是名詞,所以前一個名詞活用做動詞。
又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公孫丑下》)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孟子·公孫丑下》)
“域”與“民”,“名”與“世”都是名詞,二者連用,但“域”與“民”構成述賓關系。“名”與“世”構成述補關系,所以前者均活用做動詞。
2 名詞放在“所”字后面,活用為動詞
置人所罾魚腹中 (《史記·陳涉世家》)
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蠶 (蘇洵《易論》)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 蘇軾《孤山二詠引言》)
“罾”、“蠶”、“薪”都是名詞,但由于它們是在“所”字后面,與“所”字的意義和用法密切相連,因此活用為動詞,要分別解釋為“(用罾)捕撈”“養(yǎng)蠶”和“砍伐(當作柴禾)”。
3 名詞,放在“能”、“欲”“可”等能愿動詞后,活用做動詞。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
“相”即丞相,是名詞,但是跟在能愿動詞“欲”的后面,詞性就變成了使動詞,意義就變成了“讓……當丞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荀子·勸學》)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論語·公冶長》)
“水”、“妻”均是名詞,但二者分別在能愿動詞“能”、“可”的后面,就活用成動詞了。
4 名詞放在副詞后面,活用為動詞:
秦師遂東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數(shù)使使趣齊兵,欲與俱西 (《史記·項羽本紀》)
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 (《孟子·離婁上》)
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nóng)皆悅而愿耕于其野矣 (《孟子·公子丑上》)
名詞“東”、“西”、“法”、“稅”前面都是副詞,所以它們?nèi)蓟钣脼閯釉~。
5 名詞在“之”“我”等代詞前面,活用為動詞,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詩經(jīng)·小雅·大田》)
既臣大夏而君之 (《漢書·張騫李廣利傳》)
是欲劉豫我也,是欲臣妾我也 (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
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詩經(jīng)·載馳》)
孟嘗君客我 (《戰(zhàn)國策·齊策》)
睹其一戰(zhàn)而勝,欲從而帝之 (《戰(zhàn)國策·趙策》)
“雨”“劉豫”“臣妾”“客”均在代詞“我”之前,所以用為動詞,“君”“尤”“帝”也本都是名詞,在代詞“之”的前面,以“之”為賓語,所以活用為動詞。
6 名詞后面有介詞短語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做動詞。
晉師軍于廬柳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介詞短語“于廬柳”表處所,緊跟在“軍”的后面,所以“軍”活用為動詞,意思是“駐軍”。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詩經(jīng)·大雅·思齊》)
“刑(型)”是名詞,前面既無動詞,又有“于寡妻”這個表對象的介賓短語緊跟其后,所以活用為動詞,意義“示范”或“給……做示范”。
7 兩個名詞用“而”連接時,后一個名詞活用作動詞。
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 (《史記·晉世家》)
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史記·項羽本紀》)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鹽鐵論·相刺》)
“而”是個連詞,通常是用來連接動詞或動詞短語,也可用來連接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的短語,但文言文中卻不能直接連接名詞,如果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后面的一個名詞通常就要活用為動詞,所以,上三例中的“國”“西”“衣”,都活用做動詞。
二 形容詞活用的幾條規(guī)律:
形容詞活用,主要是用做動詞和名詞。
(一)形容詞活用做動詞
1 形容詞在“所”字后面,活用為動詞;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 (《莊子·盜跖》)
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 (晁錯《說文帝令民入粟受爵》)
“所”字在文言文中是一個具有代詞性質(zhì)的虛詞,出現(xiàn)在動詞前面的頻率最高,指代某種動作關涉的對象,名詞放在“所”字后面就活用為動詞,形容詞也一樣,但在解釋的時候,也要與“所”合在一起,“所高”即“所推崇的(人)”,“所貴”即認為貴重的(東西),“所賤”即“認為低廉的(東西)”
2 形容詞放在“能”“足”“可”等能愿動詞后面,活用為動詞。
自上觀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 (《莊子·盜跖》)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 (《荀子·修身》)
由于能愿動詞只能與它后面的動詞結合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不能直接帶賓語,所以,緊貼著能愿動詞的形容詞只能活用為動詞才可以具備這種職能。
3 形容詞帶賓語時,活用為動詞。
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 (《孟子·離婁下》)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 (《呂覽·知度》)
乃召趙莊而貴之 (《戰(zhàn)國策·趙策》)
高其閈閎,厚其墻垣,以無憂客使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賢”“愚”“拙”“貴”“高”“厚”本來都是形容詞,但在上面的例句中,它們?nèi)珟Я速e語,或是認為賓語如何,為意動用法;或是使賓語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為使動用法。
(二)形容詞活用做名詞
1.形容詞用在“其”“之”字后面,充當中心語時,活用為名詞。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論語·公冶長》)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異于白馬之白也,無以異于白人之白也 (《孟子·告子上》)
據(jù)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賈誼《過秦論》)
“知(智)”“愚”“美”“惡”“白”“固”本來都是形容詞,由于在“其”或“之”的后面充當了該句的中心語,詞性就變成了名詞。
2.形容詞做主語、賓語時,活用作動詞。
小能事大,國乃寬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體_GB2312,楷體">《左傳·襄公三十年》)
富,人之所欲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體_GB2312,楷體">《孟子·萬章上》)
君子尊賢而容眾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體_GB2312,楷體">《論語·子張》)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 (《史記·陳涉世家》)
“小”“大”“富”“賢”“眾”,在例句中意思是小國、大國、財富、眾人,“堅”、“銳”在例句中,分別解釋為“堅韌的甲胄”、“銳利的武器”,在句中充當主語或賓語,已經(jīng)完全是名詞的職能了,“小”、“大”活用做名詞,現(xiàn)代漢語中也時常用之。
⒊ 形容詞用在數(shù)詞后面作中心語時,活用為名詞。
鄭有叔詹、堵叔、師叔三良為政,未可間也 (《左傳·僖公七年》)
四美具,二難并 (王勃《滕王閣序》)
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世說新語·自新》)
形容詞不能用具體的數(shù)字來表示,如果被數(shù)詞修飾了,形容詞就活用成了名詞。
4 形容詞用在介詞之后,與該介詞組成介賓短語,活用為名詞。
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孟子·梁惠王上》)
“小”用在“以”字后面,與“以”字組成了介賓短語,“小”就活用成了名詞,意為“小羊”。
文言文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較多的還有動詞活用做名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名詞做狀語等,這些活用現(xiàn)象也大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尋,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可以將一些有規(guī)律的知識教給學生,以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水平提高得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