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明宣德青花云龍紋葵口洗以4094萬元成交;2006年明釉里紅玉壺春瓶突破 6440萬元成交;2014年,在一次迎春青花瓷專場上,一件明代精品民窯青花將軍罐從280萬元起拍,最終以868.5萬元成交,另一件宣德民窯青花纏 枝紋大盤更以1567.5萬成交,2017年4月5日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明宣德 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成交價: 2.29億港元。
由此可見,隨著越來越多的藏家對明代瓷器的關注,明代瓷器的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同時,隨著明代瓷器價格的攀升,不少人打起了做贗品的注意,為了讓新入門的藏家少走冤枉路,特簡單介紹下明代瓷器的共同特征。
一般都是豐滿、渾圓、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zhì)樸、莊重之感;
琢器都比較厚重,圓器的胎體也較清代的厚重,永樂、宣德器里很規(guī)矩,俗稱“凈里”,其它時期的盤、碗類內(nèi)壁不大平整,琢器的腹部有多至兩層的銜接痕跡,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太明顯,正德以后,)嘉靖、隆慶、萬歷以及明末各朝,胎體接痕特別顯露,尤其民窯。
明代所有瓷器露胎處,多有火石紅痕的現(xiàn)象,俗稱“黃衣”,其胎質(zhì)雖然不及康熙時期的細膩、堅硬,但是仍具堅致縝密。
最大特點就是釉質(zhì)肥厚、滋潤,青花品種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數(shù)器物釉面潔白外,其余皆為青白色,俗稱“亮青釉”,這種白中閃青的釉面,貫穿了整個明瓷的始末。釉面大多均凈,少有“桔皮紋”現(xiàn)象(宣德除外),器口及足邊微有垂流痕跡,又因釉質(zhì)凝肥,偶見縮釉裂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