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彥——小米公司部門副總裁——在IT圈里一度很出名,很多人都知道這位在獵場上重金難求、專門研究成像技術的女博士后,曾從一家著名企業(yè)高管職位上退居全職媽媽行列,徹底回歸家庭。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
兒子2歲之前,易彥沒有像大多數中國家庭那樣,完全放手把孩子交給老人管,而是選擇和先生一起照顧他。所以易彥說起他們這對菜鳥夫婦面對孩子的許多“第一次”時,仍然記憶猶新,尤其是一個理工科博士后還能搞錯洗澡水溫這樣的事,是這個家庭中有趣又寶貴的記憶。正是在這樣關鍵時期的有效陪伴,兒子即使后來上了寄宿制學校,也沒有與父母在關系上有所疏離,反而是關系越發(fā)親密,一到周末就有說不完的話,一家人在一起待不夠、玩不夠。
兒子小學升初中的前一年10月,易彥毅然決定辭職,準備陪伴兒子考進一所他特別向往的學校。這所學校非常難考,有很多孩子甚至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為考入這所學校做準備了,而易彥的兒子是在考試前幾個月才確定這個目標的。易彥得知兒子的心愿后,當即決定辭職,回家當全職媽媽。領導和同事都勸她再等幾個月,等拿到數目不菲的年終獎后再走,因為那年她的績效又是遙遙領先。但是易彥說:“現在我的人生重心轉移了,當好輔導學業(yè)的全職媽媽,是我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我必須全力投入?!?/strong>易彥拿出自己多年來一貫的高效學習方法,以這所學校為目標,研究這所學校的招生特點,和兒子一起規(guī)劃了學習方案,按部就班地開始實施。沒有題海戰(zhàn)術,沒有徹夜不眠,易彥采用知識模塊分解、題型總結歸納、使用思維導圖等方法,幫助兒子很快地掌握了知識體系,提高了成績。幾個月后,孩子順利地考進了心儀的學校,易彥在朋友圈曬出這個好消息時,她的前公司老總在下面留言說,“易彥博士,今年你的工作績效是A+?!?/section>的確,母親也是一份職業(yè),而且是全世界最難的職業(yè),有效陪伴,才能讓這個職業(yè)的績效合格,而高效陪伴,確實能成為這個職業(yè)中的佼佼者。有效陪伴和高效陪伴的意義,不是一直陪在孩子身邊,而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在他身邊,而且能給他提供最需要的幫助。易彥是愛讀書的人,在她的朋友圈少見的私人內容里,最多的就是提議:讀書吧!無論是飯后還是周末,在易彥家都能看到一人手捧一本書的場景。有時候是自己看自己的,有時候是就所看的內容相互交流。因為有閱讀的好習慣墊底,易彥對兒子的未來并不擔憂,她相信大量的閱讀會幫兒子克服很多困難,更有能量面對未知的未來。在一個全民刷手機的時代,易彥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的呢?可能很多父母最頭疼的就是,自己要在手機上處理很多事情,也沒法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在一邊讀書。其實易彥家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做的就是“放下手機,一起讀書”。在家庭規(guī)定的讀書時間里,易彥和先生會把手機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不去主動關注它,在家中營造一個全家安靜讀書的環(huán)境,讓孩子安心閱讀,也給孩子做享受閱讀的榜樣。能夠在晚上及周末拿出一段專門的時間閱讀,也在于易彥多年來保持著高效的工作狀態(tài)。可能大多數父母無法做到整晚不在手機上處理事情,但是一個小時哪怕是只有半個小時,完全地放下手機,給孩子講書上的故事,或者是和孩子一起各自讀書,還是能夠做到的。前提是,只要你想做到。其實,也只有這樣完全投入的閱讀狀態(tài),才是高效的閱讀陪伴,我們才能和孩子一起發(fā)現閱讀的魅力,一起汲取閱讀的力量。不僅是在閱讀上,對人總是充滿熱情和善意,面對困境時不抱怨,遇到問題時會辨析,這些都不是易彥和先生說給孩子聽的道理,而是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就是這么做的,孩子自然有樣學樣。小時候如果有作業(yè)題解答不出來,就算飯菜都擺到桌上了,也一定要等到做出來才能動筷子。因為喜歡閱讀英文小說,聽英文歌曲,所以在外企工作時,跟領導、同事和客戶溝通得很順暢,大家都以為她是“海歸”,其實那時候她連國還沒出過。因為覺得語言有意思,她自學過韓語、日語、德語,而法語則是在博士階段通過旁聽學習的。學期末,老師問她怎么不來參加考試,并且告訴她如果她參加就一定能拿到學分,但是她卻說,我就是覺得好玩才來旁聽的,不是為了學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易彥也是最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她認為只有激發(fā)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他才會有自主學習的動力,主動鉆下去。不過,她也贊成孩子在“鉆”的過程中如果碰到特別難的時候可以放一放,等一等,或者繞一圈再回來,總之,大目標應是讓孩子把興趣保持下去,而不是非學會什么。她認為,如果孩子的興趣沒了,探索的動力不足,才是最得不償失的教育。但是,什么時候放一放,什么時候要堅持,這是教育的藝術,更在于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了解。易彥給我們講了兒子學書法的故事。小家伙很喜歡書法,但到了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又很難耐枯燥的練習。易彥了解兒子,知道兒子好勝心強,又很熱心,于是提出了讓兒子給她當書法老師的要求。孩子為了把媽媽教會,重新燃起了繼續(xù)學下去的動力。有時候,易彥還會故意提出一些問題“刁難”孩子,比如問孩子:“隸書跟楷書到底不同在哪兒?。窟@不都是一個字嗎?”孩子也說不清楚,就跑去找老師學個明白,回來再講給媽媽聽。一來二去,孩子更加理解了書法的內涵,在練習時也不覺得那么枯燥了。孩子的書法越來越好,在班里、學校里經常被展示,興趣與成就感成為雙驅動,讓孩子在這條路上行走得更開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