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首名方: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還是要從小故事講起。
這么多年我們老百姓,非常熟識的一個詞,就是頭暈。有時大家聚在一起談論的話題:
1、老頭暈,犯迷糊,你暈不?
2、是高血壓,沒調(diào)下來,前幾天中風了,
3、有時候出席一些酒場,其中有些人會掏出一個降壓小藥瓶來,“你看,最近血壓高,沒法喝酒了?!薄@招挺好使的,呵呵。
今天我還是從病例講起:
這些年看的各種各樣的頭暈病人很多,有一次有個病人來找我看病,來的時候,跟我說,大夫,最近頭暈得厲害,跟暈車暈船似的——如坐舟船,血壓在140/90左右。
我問他飲食和大便情況,他說能吃,就是感覺肚子脹,不消化,犯惡心,大便黏膩,有時候拉肚子。我把脈,弦滑脈,舌淡,苔白厚膩。
于是,我開了這個小方子: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病人第3天就來了,問我這藥還吃不吃,我也有點暈,難道沒效果,他說已經(jīng)不暈了,血壓也下來了。
我二次把脈,弦象已弱,舌苔白厚膩也散了。我做了一下調(diào)整,讓他再4付鞏固一下,另外做了些飲食和生活上的囑咐就好了了。
怎么回事呢?高血壓這個病,中醫(yī)叫眩暈。這位病人的病情,經(jīng)分析,屬于脾虛,運化水濕不利,從而生化痰濕,痰濁蒙蔽清陽,加之肝風內(nèi)動,風痰上擾所致。
《內(nèi)經(jīng)》:“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憋L性主動,肝風內(nèi)起,因此頭旋物搖;又因痰濕上犯,濁陰上逆,故眩暈嚴重,自覺天旋地轉(zhuǎn),并見嘔吐呃逆。
痰之本為濕,而脾胃為其生化之源,并且脾胃主運化水濕痰飲,所以我們治療這類疾病,首先要考慮脾胃,然后根據(jù)癥狀,定熄風祛濕的方案。
因此治療的時候——化痰熄風。
那么我開的這個小方子,和我們今天講的千古名方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先給大家分析一下: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組成:半夏、白術(shù),茯苓,天麻、陳皮、炙甘草、生姜、大棗
君藥:
天麻——平肝熄風,止頭眩。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脾胃論》李東垣——“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nèi)作,非天麻不能除?!?/p>
二者合用,治療風痰眩暈頭痛的要藥。
臣藥:
白術(shù)——健脾燥濕,配合君藥。
佐藥:
茯苓——健脾滲濕——+白術(shù),側(cè)重治療生痰之本。
陳皮——理氣化痰——使氣順而痰消。
使藥:
炙甘草——調(diào)藥和中。
生姜、大棗——調(diào)和脾胃。
其實,本方是二陳湯(《和劑局方》加減。方中半夏、陳皮以陳久者良,故以“二陳”名之。原書載其主治“痰飲為患,或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fā)為寒熱,或飲食生冷而脾胃不和”。
本方既是治療痰濕的主要方劑,又是調(diào)理中焦之圣劑,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而二陳湯又是根據(jù)《千金方》溫膽湯(治療膽熱痰擾)加減而來。由此可見中醫(yī)名醫(yī)名方的傳承)加味,在燥濕化痰的基礎上,加白術(shù)健脾燥濕,天麻平肝熄風。
從這個方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中醫(yī)對津液代謝障礙的認識和治療思路。
中醫(yī)所說的痰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之痰是指咳嗽時吐出的痰涎,廣義之痰泛指人體氣血不和所引起水液代謝失調(diào)的病理性產(chǎn)物。
可見,人體津液之所以能夠輸布,全賴氣化的正常運行、水道的通調(diào)。
凡一切引起氣化不利的因素影響了肺、脾、腎、三焦的功能,水津不能正常輸布與五經(jīng)并行,過剩的水液積留生濕,積飲凝結(jié)即為痰。
痰液的生成實屬人體水液代謝紊亂的產(chǎn)物。張景岳也指出痰的實質(zhì)即是水。無形之痰,隨氣升降,流動不測,周身內(nèi)外,五臟六腑,無處不到。
為喘,為咳嗽,為嘔,為瀉,為眩暈,為怔忡驚悸,為寒熱腫痛,為痞滿膈塞,或渾身如蟲行,或身中結(jié)核不紅不痛,乃至癲狂癱瘓,婦人經(jīng)閉帶下,小兒驚風抽搐。
由于它風詭云譎,氣象萬千,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等說法。
所以我們治療此類疾病,會采用標本兼治的思路——健脾胃,隨病變臟腑特征祛痰化濕。
我們臨床上,經(jīng)常有病人來看頭暈頭痛,辯證要點:眩暈,惡心嘔吐,舌苔白膩。我們就可以參考這個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來應用治療。
眩暈病,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病。包括高血壓、低血壓、美尼爾綜合癥、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貧血、神經(jīng)衰弱等等,只要能見到眩暈表現(xiàn)的,都可以參考我今天講的來調(diào)治。
痰濕中阻,風痰上擾,是其中比較典型常見的一種,大家看看舌苔就明白了。
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包括飲食、情緒、生活習慣等,舌苔比較白膩,尤其在頭暈的那幾天,舌苔白厚膩,肚子不消化,很常見,用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一般都可見到良好的效果。
導致眩暈的病因有很多,有生氣郁怒,年老腎虧,病后體虛,飲食無度,外傷。所以,眩暈分很多證型,有虛有實,有寒有熱,有血虛有瘀血,根據(jù)這些眩暈的具體分型,我們中醫(yī)會采用不同的對策來治療。
這首名方告訴我們,僅僅單一津液代謝障礙所造成的疾病,中醫(yī)的診治思路和理論基礎是足夠扎實的。由此可見,中醫(yī)治療各種疾病、各種情況引起的頭暈疾病,思路是很清晰的,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不同的病因加以治療。
另外,我們得了解,證候可以兼見,頭暈,惡心,舌苔厚膩。如果見黃厚膩,那么就要酌加清胃熱的藥物,比如黃連、黃芩等等。
如果兼見舌質(zhì)暗淡,面唇紫暗,還需要在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的基礎上,加丹參、川芎這些活血化瘀的藥物。
如果有便秘,我們可以選擇桃仁、蘇子等藥物。
如果頭暈伴有頭痛,根據(jù)《醫(yī)學心悟》作者的本意,還有一個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的方子,里面加了蔓荊子這味藥,對明顯的頭暈頭痛,效果會更好。
總之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才是中醫(yī)的精華。
我根據(jù)大家的情況,給個小方子來做平日的調(diào)整:
二天粥(天麻+二陳)
原料:天麻,白術(shù),茯苓,陳皮,生姜,苡米
做法:先熬清半夏、白術(shù)、陳皮20分鐘,去滓取汁,加天麻、茯苓、姜片和苡米,同煮食用。
功效:健脾燥濕止眩
適用:頭暈明顯,惡心嘔吐感明顯,舌苔白膩。(以后大家人手一個鏡子,多關(guān)注舌苔。)
聯(lián)系客服